化學家趙新那逝世,系趙元任次女、黃培雲夫人

2021-01-09 澎湃新聞

澎湃新聞記者從中南大學方面獲悉: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國內過程分析化學以及化學計量學的奠基人,原中南工業大學化學系教授趙新那同志,因病醫治無效,於2020年12月22日18時在長沙逝世,享年97歲。

趙新那 微信公眾號@中南化語軒 圖公開資料顯示,趙新那,江蘇常州人,中共黨員,原中南工業大學化學系教授,曾任化學系分析化學教研室主任,多次獲中南工業大學先進工作者、優秀黨員、先進教育工作者稱號。「中南大學」微信公眾號2017年5月曾刊文《中南人物 | 趙新那:歷經世紀風雨,生命底色依舊澄明》,介紹了趙新那教授。文章寫道:去掉身上「趙元任次女」「黃培雲夫人」的標籤,不知道還有多少人知道「趙新那」這個名字。但她,從來就是她自己,一個具有獨立人格的勇敢存在。

澎湃新聞記者注意到,上述文章回溯了趙新那和黃培雲結識的一幕:時光倒流到1941年某一天,落日西沉,夜幕降臨,在美國麻州劍橋27Walker Street現代著名學者趙元任先生家,清華同學會的數十位年輕人匯聚於此。觥籌交錯間,是觀點碰撞、思維激辯的繁華風貌。

一屋子的熱鬧與喧囂,趙家二女兒趙新那卻獨獨發現了在廚房洗刷的黃培雲。她走到他身旁,伸手幫忙。「你別把碗弄砸啦!」這是黃培雲對趙新那說的第一句話。這是他們相識的開端。他24歲,她18歲。看似會被照顧的一生,卻拉開了趙新那照顧黃培雲一生的帷幕。

年輕學生來看趙新那先生,有些八卦地問:您愛黃院士什麼。她帶著一點嚴肅的認真:「什麼愛呀情呀,你們年輕人問的問題我不會回答。我們走到一起,就是因為共同心願,共同志趣。」

那時的美國,尚未參戰,一派歌舞昇平。而國內,山河破碎、國土危亡,趙新那與黃培雲同眾多熱血中華兒女一樣,身在國外,心憂國內,一面攻讀學位,一面上街賣賀卡或兼職打零工,賺些錢物支援國內抗戰,以盡學生綿薄之力。

1945年,兩人結成秦晉之好。翌年,國內百廢待興。黃培雲應國家之需,回國受聘擔任武漢大學礦冶系主任,不久後,投身中南礦冶學院(中南大學前身)的創建,致力於開拓我國粉末冶金學科建設,為國家培養急需人才。已畢業於哈佛大學的趙新那隨行回國,在武漢大學講授化學。

離退休工作處的一位同志曾多次接觸趙新那先生,在她眼裡,趙新那先生是極具有獨立精神的。年少時在日本的轟炸中輾轉逃亡,親曆日本對南京的第一次轟炸,從南昌、武漢、長沙、桂林,至越南河內,輾轉進入昆明,在長沙再遇日本對長沙的第一次轟炸。「她早年曆經艱難,受美國文化浸潤長大,但還是執意回國,對國家的那份情感是很多人不能理解的。」

「我是中國人,為自己的國家服務是本份。」「當時回國是很自然的選擇。」「我是中國人,雖生於美國,但我選擇中國籍。」趙新那先生試圖削減她在人心目中的崇高感,頻繁使用著「本份」「自然」這些平淡的字眼。

1952年,趙新那帶著五歲多的大兒子、剛滿月的二兒子追隨著黃培雲的腳步,從武漢大學來到中南大學,繼續從事化學教學。

1952年的中南,只有民主樓與和平樓兩棟樓,沒有學生宿舍、職工宿舍。趙新那一家四口借住在一所小學的狹小屋子裡。「那時候什麼都沒有。但沒人怕苦,大家齊心協力搞建設。沒有化學教材,就翻譯英文教材。沒有實驗室,自己挑磚建。」

當一切都仿佛在慢慢進入正軌。下放、文革接踵而來。因複雜的社會關係,正值事業旺盛期的趙新那,工作完全被停掉,先後經歷下放到農村進行改造、被關押控制使用等等。這對於一個滿腔報國熱忱,熱愛教學、熱愛學生的老師來說,是一件再痛苦不過的事情。

但趙新那先生把人生中最困苦的磨難當成另一種人生歷練。「每個人都要經歷一些事情,而我是經歷了這樣一些而已。」「農民很淳樸,教我插秧,挑擔子,我後來能挑90斤重。」

此後的幾十年間,趙新那絕口不提那段歷史。沒有人知道,她承受了怎樣的痛苦與煎熬。歷經歷史的光影交錯,她的精神已如藍天般澄澈。半個世紀之後再追問,已是雲淡風輕。

時間的車輪總是不斷滾滾向前。文革之後的十多年,是趙新那先生事業生命裡一段最美麗的篇章。

她的學生滿瑞林老師用了一個「奠基」、一個「第一」來表述趙新那先生當年的學術成就。她是國內過程分析化學以及化學計量學的奠基人;與化學計量學奠基人美國B.R.科瓦斯基合作,將過程分析化學以及化學計量學引入國內,在中南大學建立了第一個過程分析化學中心;在X射線螢光分析領域進行了系統研究,並以此為平臺,開展分析化學以及化學計量學研究,在國內外具有極高名望和影響……

這些年,登門採訪的媒體數不勝數,但關於自己在學術上的貢獻,趙新那從未吐露過半個字。

上個世紀90年代,趙新那先生逐漸淡出學術崗位。此後不久,開始著手整理父親遺物。

1998年,趙新那先生在黃培雲院士的輔助下,編寫了《趙元任年譜》一書,由商務印書館出版發行。此後,趙元任先生拍攝的兩萬餘張照片,從1906年至1982年76年間的日記手稿陸續從美國郵寄回國。對照片進行整理和說明、日記手稿的辨認,趙新那是不二人選。受商務印書館之邀,趙新那開始了漫長的整理工作。

文章寫道:生命裡最愛她的兩個人,從未走遠,一個觸手可及,一個抬頭可見。趙新那心裡澄明如鏡,父親與先生,從來不是她的標籤。他們,是她情之所依、心之所系。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獲得過五次諾貝爾獎的居裡夫人一家
    該獎項至今已經延續了一百多年,截止2019年共有919位個人和24個團體曾獲得過該獎項,其中不乏在世界歷史上鼎鼎大名的人物,比如大物理學家愛因斯坦曾於1921年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原子核物理學之父歐內斯特.盧瑟福曾於1908年獲得諾貝爾化學獎、生理學家巴甫洛夫曾獲1904年諾貝爾生理學與醫學獎、我國著名文學家莫言曾獲得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除了這些偉大的個人,諾貝爾歷史上還有一個偉大的家族,這個家族曾五次獲得諾貝爾獎
  • 菲律賓前總統阿基諾夫人逝世
    這是2008年6月6日,阿基諾夫人(中)在菲前總統埃斯特拉達(左)位於馬尼拉的私人住所出席宴會的資料照片新華社發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8月1日,菲律賓前總統科拉松-阿基諾因結腸癌醫治無效在首都馬尼拉逝世,享年76歲。從一名不識政治險惡的家庭主婦,成為凝聚在野陣營的核心人物,領導不流血革命成為亞洲第一位女性國家元首,之後又在七場軍變的風暴中安然完成任期,被視為菲律賓民主象徵的阿基諾夫人,以柔性力量寫下傳奇。
  • 鐳的母親 谷歌Doodle紀念居裡夫人誕辰
    【PConline 資訊】11月7日消息,谷歌今日更新了首頁的Doodle,以此紀念波蘭裔法國籍女物理學家、放射化學家瑪麗亞·斯克沃多夫斯卡·居裡(居裡夫人 Madame Curie)誕辰144周年。(點擊這裡查看更多谷歌Doodle)
  • 波蘭傑出的女科學家,鐳的發現者居裡夫人
    大家好,歷史上那麼多科學家,出名的女科學家卻沒有幾個,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波蘭的傑出女科學家居裡夫人。瑪麗·居裡夫人,波蘭人,1867年生於華沙的一個中學教師之家。她的祖國在她出世前曾三次被德、奧、俄三國所瓜分,華沙長期處於沙俄統治下。
  • 武漢大學首位女院士、著名化學家張俐娜逝世
    原標題:武漢大學首位女院士、著名化學家張俐娜逝世楚天都市報記者 柯稱 通訊員 吳江龍珞珈山的上空,多了一顆守護星……記者昨從武漢大學獲悉,中國科學院院士,武漢大學化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張俐娜,因病醫治無效,於10月17日20時在武漢逝世
  • 著名生物化學家、中科院院士張樹政逝世,享年94歲
    著名生物化學家、中科院院士張樹政逝世,享年94歲 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官網 2016-12-13 14:32 來源:澎湃新聞
  • 科技日曆|25年前的今天 著名量子化學家萊納斯·鮑林逝世
    科技日曆|25年前的今天 著名量子化學家萊納斯·鮑林逝世  Connor Feng • 2019-08-19 10:19:
  • 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有機化學家胡宏紋逝世,享年91歲
    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有機化學家胡宏紋逝世,享年91歲 澎湃新聞記者 嶽懷讓 綜合報導 2016-05-24 13:42 來源:澎湃新聞
  • 著名化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張俐娜逝世 享年80歲
    新京報快訊 據武漢大學官方微博10月18日消息,著名化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武漢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張俐娜,因病醫治無效,於2020年10月17日20時在武漢逝世,享年80歲。編輯 彭啟航來源:武漢大學原標題:深切悼念 | 著名化學家張俐娜院士逝世
  • 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生物化學家王德寶在上海逝世
    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生物化學家王德寶在上海逝世   2002年11月5日17:12  新華網   新華網上海11月5日電 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生物化學家王德寶因病醫治無效
  • 徐立剛:珍貴檔案折射趙元任的精彩人生
    趙元任是一位謙謙君子、性情中人,他風趣隨和,不與人爭,只做學問,不問政治。他對自己的長項、弱項都有清醒認識,當初跟夫人楊步偉戀愛時就說自己打算一輩子不做官,不做行政管理之事。趙元任因為學術威望和好人緣,有好幾次當大學名校校長的機會,但他都堅辭不就。第一次是1925年5月,趙元任接受清華學校國學研究院的聘請,從歐洲遊學歸國到上海。
  • 我國著名化學家張乾二院士逝世
    光明追思【我國著名化學家張乾二院士逝世】中國科學院院士、廈門大學教授張乾二,於2020年 5 月 3 日逝世,享年 93歲。張乾二,1928年8月15日生於福建惠安。
  • 深切悼念 | 著名化學家張俐娜院士逝世
    深切悼念 | 著名化學家張俐娜院士逝世 2020-10-18 01: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著名甾體藥物化學家廖清江逝世,享年97歲
    著名甾體藥物化學家廖清江逝世,享年97歲 澎湃新聞首席記者 嶽懷讓 2020-11-19 10:11 來源:澎湃新聞
  • 著名化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卓仁禧逝世
    著名化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卓仁禧逝世 2019-08-08 08:54:48 來源:光明日報  |  作者:夏靜、張銳 |字號:A+ | A- 著名化學家、我國生物醫用高分子材料重要奠基人之一、中國科學院院士、武漢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卓仁禧先生因病醫治無效,於2019年8月6日在武漢逝世,享年89歲。
  • 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有機化學家黃志鏜逝世,享年88歲
    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有機化學家黃志鏜逝世,享年88歲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研究員、著名有機化學家和高分子化學家黃志鏜先生,因病醫治無效,於2016年11月13日凌晨4時54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8歲。
  • 淺談趙元任先生的學術思想背景
    趙元任先生從幼年起就誦習四書五經,對許多中國古代典籍都爛熟於心,不僅對中國的文化有很深的了解,對學術思想史也有多方面的了解,這一點看他在著作裡引經據典信手拈來就足以證明了。趙元任先生的六世祖趙翼,是清代著名的樸學大師,這位大師對其後代,尤其對趙元任有很大影響。清代樸學家們提倡實事求是,無徵不信的學風,輕主觀而重客觀,輕演繹而重歸納。
  • 武大首位女院士張俐娜逝世
    她是張俐娜,武漢大學首位、也是唯一女院士。10月17日晚8時,她永遠地離開了這個世界。她離開後,湖北目前沒有了女院士。 生前,張俐娜曾多次接受採訪,她說得最多的是:「科研成果一定要轉化,要造福社會,造福人民;一個科學家首先應當愛自己的國家;每一次站在國際學術講臺上,我都為自己是一個中國人而驕傲。」
  • 民國第一鬼才趙元任,寫下一篇至今無法超越的96字奇文,讀音一樣
    網絡上曾流傳這樣一張畢業證書,上面有清華國學院四大導師的名字,即王國維、梁啓超、陳寅恪、趙元任。清華大學老校長梅貽琦曾說過,「所謂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毫無疑問,清華四大導師是真正的大師,他們個個都是天縱奇才。四大導師中,趙元任的名字排在最後,可他的能力絲毫不比其他三個人弱。趙元任是得到人們公認的曠世奇才,或者說民國第一鬼才。
  • 盤點世界上成就最高的十位化學家
    、生物學家,被廣泛認為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化學家。居裡夫人瑪麗·居裡(Marie Curie,1867年11月7日—1934年7月4日),出生於華沙,世稱「居裡夫人」,全名瑪麗亞居裡夫人的成就包括開創了放射性理論、發明分離放射性同位素技術、發現兩種新元素釙和鐳。在她的指導下,人們第一次將放射性同位素用於治療癌症。由於長期接觸放射性物質,居裡夫人於1934年7月3日因惡性白血病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