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子刊:常用的C57Bl/6小鼠存在免疫缺陷或影響研究結果

2020-11-30 生物谷

2016年5月22日/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麻省總醫院拉根研究所(Ragon Institute)和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的研究人員在常用的C57Bl/6小鼠品系中發現一種被稱作基因重複的突變,這可能影響以這些動物為實驗對象的研究結果。這種突變破壞Dock2基因的功能,導致免疫缺陷。相關研究結果於2016年5月19日在線發表在Cell Reports期刊上,論文標題為「Striking Immune Phenotypes in Gene-Targeted Mice Are Driven by a Copy-Number Variant Originating from a Commercially Available C57BL/6 Strain」。

研究人員在這篇論文中寫道,「鑑於這些發現,已發表的將C57BL/6小鼠為作為對照、實驗動物或者用於回交實驗的涉及免疫或造血表型的研究將需要重新解讀。」

來自拉根研究所的Vinay Mahajan和同事們之前已觀察到經過基因改造具有缺陷性Siae基因的小鼠存在多種免疫系統缺陷,包括邊緣帶B細胞數量下降和CD8+記憶T細胞數量增加。他們將這些小鼠與從實驗室動物供應商Harlan Sprague Dawley購買的C57Bl/6小鼠回交數代,結果發現所產生的小鼠後代仍然具有同樣的免疫表型。

通過對這些小鼠品系進行全基因組測序和研究它們的單核苷酸多態性(SNPs),研究人員鑑定出第11號染色體上的Dock2基因發生重複,正是這種基因重複導致觀察到的免疫功能改變。

在2009年的一項研究(Journal of Experimental Medicine, 16 January 2009, 206:125-138, doi:10.1084/jem.20081399)中,研究人員發現另外兩種基因敲除小鼠品系攜帶著意料之外的突變,這些突變導致B細胞發育存在缺陷。(生物谷 Bioon.com)

本文系生物谷原創編譯整理,歡迎轉載!點擊 獲取授權 。更多資訊請下載生物谷APP

Striking Immune Phenotypes in Gene-Targeted Mice Are Driven by a Copy-Number Variant Originating from a Commercially Available C57BL/6 Strain

doi:10.1016/j.celrep.2016.04.080

Vinay S. Mahajan3, Ezana Demissie3, Hamid Mattoo, Vinay Viswanadham, Ajit Varki, Robert Morris, Shiv Pillai

We describe a homozygous copy-number variant that disrupts the function of Dock2 in a commercially available C57BL/6 mouse strain that is widely used for backcrossing. This Dock2 allele was presumed to have spontaneously arisen in a colony of Irf5 knockout mice. We discovered that this allele has actually been inadvertently backcrossed into multiple mutant mouse lines, including two engineered to be deficient in Siae and Cmah. This particular commercially obtained subline of C57BL/6 mice also exhibits several striking immune phenotypes that have been previously described in the context of Dock2 deficiency. Inadvertent backcrossing of a number of gene-targeted mice into this background has complicated the interpretation of several immunological studies. In light of these findings, published studies involving immune or hematopoietic phenotypes in which these C57BL/6 mice have been used as controls, as experimental animals, or for backcrossing will need to be reinterpreted.

相關焦點

  • 最常見的實驗小鼠品系—C57BL/6小鼠、BALB/c小鼠簡介
    小鼠是應用最為廣泛的一種實驗動物。其原因在於小鼠和人的基因具有極高的相似度(小鼠99%的基因能在人類基因組中找到同源基因),同猴子、豬等實驗動物相比,小鼠繁殖和飼養很便宜;而且小鼠繁殖迅速,這就使得科研人員可以研究不同代次間小鼠生物學特性的變化。目前,實驗室中最常見的小鼠品系大概就是C57BL/6小鼠和BALB/c小鼠了。
  • 為什麼有的研究偏愛C57BL/6,有的研究卻偏好Balb/C?
    基因編輯鼠的種類很多,在實際應用中,要根據研究的內容和目的來選擇合適的基因編輯鼠才能取得良好的實驗結果。我們通常會根據研究內容從背景品系、修飾的基因、修飾的方式以及構建技術這幾個方面進行考慮來選擇合適的基因編輯鼠。今天我們就先來聊一聊研究中常用的兩種背景品系及構建技術的選擇。
  • Heliyon | C57BL/6小鼠胚胎肺發育過程中的環狀RNA
    mice』的文章,該論文對C57BL/6小鼠的胚胎肺進行circRNA高通量測序,發現小鼠胚胎肺相關circRNA,預測其親本基因的功能、以及其作為miRNA海綿的功能。小鼠胚胎發育與人類胚胎發育相似,是最常用的胚胎發育模型之一。因此,本研究對小鼠胚胎發育的四個關鍵階段進行了circRNA測序和肺組織分析,檢測時間特異性和組織特異性表達的circRNA,推測它們在肺相關疾病的潛在作用。作者通過比較四個時期circRNA的表達水平,共鑑定了1,735個circRNA,選擇520個差異倍數大於2,p value小於0.05的circRNA進行下一步分析。
  • 【經典回顧】Cell子刊,癌症研究的八大問題!
    Van Andel研究所的研究主任和首席科學官Peter Jones說:「癌症表觀遺傳學被許多意外的結果改變,這些結果發現,在人類癌症中最常突變的許多基因是表觀遺傳修飾,從而清楚地將癌症的遺傳學和表觀遺傳過程聯繫起來。」他說:「的確,在沒有檢測到突變的情況下,一些兒童腫瘤似乎有甲基化的改變。這些研究結果強烈支持這一概念,即表觀遺傳學誤調節直接參與了腫瘤的發生。」
  • 【論著】高脂飲食幹預父代C57BL/6小鼠對雄性子代過氧化物酶體增殖活化受體γ輔助活化因子1α啟動子甲基化的影響
    摘要目的觀察高脂飲食幹預的父代C57BL/6小鼠對其子代小鼠由高脂飲食誘導的肥胖及糖代謝異常的易感性及子代小鼠骨骼肌過氧化物酶體增殖活化受體γ輔助活化因子1α (Pgc-1α)基因啟動子的甲基化狀態,探討父系高脂飲食引起的跨代遺傳現象及其機制。
  • Cell 子刊:前列腺癌發病率與異質性存在種族差異
    2016年2月23日 訊 /生物谷BIOON/ - - 最近一篇發表在Cell子刊Trends in Cancer的文章指出,前列腺癌發病率和異質性存在種族差異。前列腺癌是一種臨床腫瘤分子異質性疾病,相比其他瘤種存在著明顯的腫瘤異質性,不同亞型的前列腺癌患者在DNA水平、表觀遺傳學等分子水平上的存在巨大差異。
  • 免疫缺陷小鼠BRGSF小鼠在基因治療中的優勢
    、免疫缺陷程度最大的一種免疫缺陷小鼠,相比於目前常見的N*G小鼠,BRGSF小鼠的免疫細胞中不僅淋系細胞完全缺失,其髓系細胞(如巨噬細胞)功能也嚴重缺失,因此其用於腫瘤CDX、PDX模型建立的效果更為優秀,適合抗腫瘤藥物的藥理和藥效學研究。
  • 2018年6月Cell期刊不得不看的亮點研究
    相關研究結果於2018年6月14日在線發表在Cell期刊上,論文標題為「Developmental Origin Governs CD8+ T Cell Fate Decisions during Infection」。這些被稱作CD8 + T細胞的免疫細胞存在胎兒類型和成年類型,它們起源於身體的不同部位,並且天生就具有本質上不同的特性。
  • Cell子刊:癌症研究的八大問題
    最近,Cell出版社推出旗下新子刊《Trends in Cancer》,作為創刊號的一部分,該雜誌邀請世界領先的癌症研究學者,列出了目前癌症研究領域所面臨的八大問題。1、對於致癌突變的了解,如何才能指導治療?
  • 【Cell子刊】警惕!病毒感染可引起糖尿病
    西班牙國家癌症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員首次在《細胞報告醫學》中展示了B4型腸病毒柯薩奇病毒(CVB4)如何誘發糖尿病。 眾所周知,糖尿病是一組以高血糖為特徵的代謝性疾病。高血糖則是由於胰島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損,或兩者兼有引起。 而最近有項研究發現:病毒感染與糖尿病之間存在關聯!
  • Taconic將繁育和銷售CIEA的超級免疫缺陷小鼠
    這項新協議有助於研究人員更易獲得BRG小鼠,當前這種小鼠的需求量不斷增加。BRG小鼠模型即BALB/c Rag2 Il2rg小鼠模型,是CIEA的科學家培育的。這是一種超級免疫缺陷小鼠,對開展人源化研究、傳染病研究、自身免疫性疾病研究以及異種移植試驗研究非常有用。   CIEA執行董事Ryuta Nomura表示:「BRG小鼠越來越多地出現在全球科研人員的論文中。
  • C57BL/6JGpt —— 我們好著吶!
    「視網膜變性」「影響因素」造成這種表型的一個很重要的影響因素,就是Pde6b(又名rd1)基因。「檢測結果」針對rd1基因我們對C57BL/6JGpt背景鼠進行了全外顯子測序。核心群小鼠測序結果顯示,此基因所包含的22個外顯子全部與野生型序列一致,沒有發現任何形式的突變。針對感光做研究的老師們,可以放心使用我們的B6J小鼠構建模型或作為對照使用。
  • Science子刊:利用CRISPR/Cas9修復源自罕見免疫缺陷病患者的造血幹...
    當移植到小鼠體內後,這些經過修復的造血幹細胞產生功能正常的白細胞,這提示著這一策略可能潛在地被用來治療X-CGD患者。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2017年1月11日那期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期刊上,論文標題為「CRISPR-Cas9 gene repair of hematopoietic stem cells from patients with X-linked chronic granulomatous disease」。
  • C57BL/6J和C57BL/6N一樣嗎?
    C57BL/6,常被稱作「C57 black 6」、「C57」或者「black 6」(標準簡稱為B6),是一種常見的近交品系實驗鼠。在遺傳學試驗中廣泛用作轉基因鼠以模擬人類的基因缺陷類疾病。由於易於繁殖和體格健壯等特性,是使用範圍最廣的實驗動物。C57BL/6J和C57BL/6N是怎麼來的呢?
  • 科學家發現小鼠性別對大半研究結果有影響
    實驗動物的性別往往對生物醫學研究的結果存在影響,因此在相關研究中動物的性別因素需要納入考慮範圍之中。最近,研究者們發現小鼠性別的不同會對一半以上的研究結果產生影響。  相關結果發表在最近一期的《nature communication》雜誌上,研究者們通過對小鼠的性別影響進行定量分析,希望這一結果對於今後的人類疾病的研究與臨床治療起到一定的幫助。在生物醫學研究歷史上,女性一般被當做小型的男性來看待,因此,由於實驗證據的不足,針對女性患者的臨床實踐相比男性可信度較低。
  • 小鼠模型在研究人病毒感染性疾病中的應用
    人群過去暴露該病毒的情況,雖然機體已存在針對該病毒的免疫保護作用,但有時候仍然可見相應的免疫病理變化。3. 人群自然感染過程中,有許多影響因素是非常難以控制的,比如病毒感染劑量、過去感染相關病毒史等。4. 倫理方面的限制,很難直接獲取病毒感染病人的相關組織器官,開展致病過程病理機制方面的分析研究。5. 應用人細胞體外簡單培養的系統研究,很難準確模擬體內病毒與宿主之間相互作用的複雜網絡體系。6.
  • 近交系小鼠之外---突變小鼠
    從歷史上看,自發突變小鼠貫穿了小鼠遺傳學研究的整個過程,同時也是人類遺傳性疾病最有價值的實驗動物模型,為科學界理解疾病機理和疾病發生的生物學機理做出了卓越貢獻。即便在當下,裸鼠(Foxn1nu)和SCID(Prkdcscid)等自發突變小鼠仍然是免疫和腫瘤相關研究最常用的動物模型。
  • Cell子刊建議棄用「致病共生菌」概念,為啥?有何問題?
    尤其是腸道微生物研究在最近幾年急劇發展,讓人們開始關注腸道菌群對生態系統功能的積極影響。 根據對人類健康的影響,科學家和媒體報導稱將細菌粗略歸類為「好的」和「壞的」兩類。然而,大量的證據表明,細菌與宿主的相互作用遠比「好」和「壞」複雜。
  • 【課題套路】Nature子刊帶你翻新PD-L1研究思路
    Nature Cell Biology(影響因子為20.042分)雜誌上發表題為「PD-L1-mediated gasdermin C expression switches apoptosis to pyroptosis in cancer cells and facilitates tumour necrosis」的研究性論文。
  • 「Cell子刊」警惕!病毒感染可引起糖尿病
    而最近有項研究發現:病毒感染與糖尿病之間存在關聯!研究人員懷疑這些病毒可誘發人類糖尿病,但分子機制尚不清楚。為了找到並解釋相關原理,CNIO研究人員將感染了CVB4的人胰腺細胞移植到小鼠身上。他們觀察到:人類胰島移植小鼠和大鼠胰島素瘤細胞中的柯薩奇B4病毒(CVB4)感染顯示非常規的prefoldin RPB5相互作用子(URI)和PDX1的丟失,影響β細胞的功能和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