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坑彭屋彭氏家族:諺語入村志 世代永傳承

2020-12-13 東莞陽光網

彭屋村彭氏大宗祠(記者 鄭家雄 攝)

  危急相濟,善惡相正。為父者當慈,為子者當孝,為兄者宜愛其弟,為弟者宜敬其兄,士農工商,各勤其事,冠婚喪祭,必循乎禮,樂士敬賢,隆師教子,守份奉公,及人推己,閨門有法,親朋有義,立行必誠而無偽,御下必恩而有禮,務勤儉而興家庭,務謙厚而處鄉裡。這是宋朝時期潮州刺史彭延年家訓中的一部分。彭延年的第九代子孫彭應春,是今天東坑鎮彭屋村彭氏的一世祖。

  如今,彭延年家訓的全文,不但被置立於彭屋村彭氏大宗祠內,也被編入彭氏族譜當中,成為彭屋村彭氏行事的祖訓。

  家訓置立大宗祠 供彭氏後裔謹記

  《彭屋村志》主編彭效波介紹,最早來到東坑的彭氏,是彭延年的第五個兒子,此人有兩個兒子,其中一子遷出東坑,幾經輾轉,後來定居香港粉嶺,另一個兒子留在東坑。但因為彭氏在東坑當地不是大姓,立足不穩,又遷居異地,再過四代,才又返回彭屋。

  再次返回彭屋的就是彭應春。彭應春之後六代單傳,到了第七代育有六子,從此開枝散葉。今天,東莞超過7成的彭姓人士都是從彭屋出去的。

  據《彭屋村志》記載,在宋元明清期間,彭屋出過10多位官宦,文舉人3人、武舉人1人。其中,彭屋村彭氏十一世祖彭世潮在明朝嘉靖年間官拜陝西道監察御史。彭屋村的彭氏大宗祠,就是由彭世潮主建,歷時16年。

  彭氏大宗祠距今已有450年歷史。其間經歷過三次大規模的重修。最近的一次重修是在1983年。當時,香港粉嶺的彭氏族人回到彭屋,看到大宗祠有些破敗,就捐款重修。

  這次重修過程中,彭氏族人將彭延年的家訓全文刻上一塊木板,再將木板懸掛在彭氏大宗祠寢室大門右側的楹聯旁邊。2004年,這塊寫有家訓的牌子被重置。彭效波說,當初把家訓全文刻字掛出,就是希望彭氏後裔能謹記祖先遺訓,做個有文化、講道德的彭氏族人。

  彭氏諺語入村志 望世代傳承

  自彭應春開始,彭氏立足彭屋村已近800年。絕大部分彭氏族人世代為農,對彭公家訓知之不多。但口口相傳的做人道理,還是一代代傳承了下來。

  彭效波在編寫村志的過程中,向彭氏族人收集各種有用的資料。村中一位老人家拿出一本很殘舊的本子,上面寫著不少彭氏族人中流傳下來的諺語。本子只有十來頁,本子的主人卻將此看得很珍貴,無論如何都不肯交出。彭效波只能匆匆忙忙將其中的諺語摘抄下來,然後將本子歸還原主。

  這些流傳下來的諺語,被編入《彭屋村志》單獨成章。彭效波說,編寫村志是記錄彭屋歷史,並讓後人了解彭屋的歷史,而民間諺語是彭屋人世代流傳下來的寶,將其收入村志,是希望族人後裔永遠記得並踐行諺語所蘊涵的為人處事的道理。

版權聲明:

1、凡註明來源為「東莞陽光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和程序等作品,版權均屬東莞陽光網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否則以侵權論,依法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2、在摘編網上作品時,由於網絡的特殊性無法及時確認其作者並與作者取得聯繫。請本網站所用作品的著作權人直接與本網站聯繫,商洽處理。

聯繫郵箱:tougao0769@qq.com

相關焦點

  • 坪山彭氏嚴守家訓清廉重教傳佳話
    自從去年退休後,彭偉忠一年多來一直在石井村走訪調研,如今在他的手機裡滿是當地村民的家譜和老照片,他的最大心願是要重新編制彭氏家庭的村志和族譜。 「如果不記載保留下來,隨著年歲的增長,以後這些都可能會消失。讓後人知道家族真實的歷史,知道了本源才會更好去傳承。」正是出於對他的信賴,村裡的老輩人將一本珍貴的上百年的家譜交予他保管。
  • 全國彭氏各地分布圖,彭家人都來對下!
    點上面「彭氏全球群」加入彭氏家族!
  • 天一閣藏王氏、彭氏兩份雕版,記載兩個家族的興衰
    家族文化在近幾年裡越來越受重視,家譜在維繫人心、聯絡感情上的價值也就越來越受人關注。作為中國現存最古老的藏書樓,天一閣素來注重搶救和傳承傳統文化,近年來以「搶救老家譜,傳承新家譜」為工作重點,在家譜的保護徵集上不遺餘力。
  • 常州彭氏家族從美國請回「家譜」
    原標題:常州彭氏家族從美國請回「家譜」 歷史上流傳下來的各種彭氏家譜。檔案局提供流傳下來的彭氏家譜。  這批家譜不同以前,完全實行男女平等,婦女都可入譜,同時家譜的印製質量也比先前更考究,自從前幾年三河口牟氏家族採用宣紙印刷開了先河後,家族修譜幾乎全部採用了更利於保存的宣紙,裝幀古色古香,很有書卷氣。
  • 夏邑古城第一望族-彭氏家族的成功之道
    夏邑彭氏家族源於江西廬陵,明朝中期遷於夏邑縣,經過歷代彭氏宗親的持續努力,在夏邑縣逐步站穩腳跟,並成為夏邑縣歷史上的最大的名門望族。可以說,在夏邑縣厚重的歷史上,彭氏家族佔有很重要的地位,以至於後來無人能超越。
  • 莆田這座穿過五百年血雨腥風的府第,是彭氏家族科甲世延的象徵
    彭公祠,彭氏家族科甲世延的象徵文:林春榮 圖:木痴在坊巷的西端、大度街鄰近,有一堵古舊的照牆,古老而又整齊地屹立在坊巷的一角,面向坊巷的一個小門,是這座宅第的入戶通道。興化府城的每一座官宅府第,背後都是某一個家族或幾個家族跌宕起伏的故事,而這些故事的主人,都是科甲入仕的莆田鄉賢,都是這些科甲綿延的世第留給興化府古城不可缺少的歷史和人文。
  • 常州望族彭氏家族 因何從美國請回「家譜」
    原標題:僅花120美元工本費中國素有「盛世修譜」的文化傳統,而家譜也被世界稱為「穿越時空的家族聚會」。近年來,興修家譜熱悄然升溫,僅常州就有400多個家族修了家譜,其中80%都是近5年修撰的。記者在溧陽市檔案館查閱資料時了解到,在這些家譜修撰過程中,還有很多有意思的尋脈插曲。
  • 亞洲聯合基建(00711-HK)控股權重歸彭氏家族
    由彭氏家族控制的俊和,這間老牌建築商對於香港人來言是熟識的。從交易所取得的資料,彭氏家族又買回控股以每股1.01元購入8.37億股,持股由7.62%增至63.9%;而新維國際的持股量由56.3%降至零。
  • 兩百多年前,他和他的家族開啟了月捐創舉
    因著他的影響,慈善精神與事業在彭氏家族中傳承百年,造福桑梓,澤被後世。 正是有了儒釋道傳統文化作為慈善的深厚根基,彭紹升無論在學問思想上還是行為實踐中,做到極高的成就,將彭氏家族慈善的生命力和影響力推至高峰。 不同於財富的家族慈善傳承 值得注意的是,傳統家族慈善並不都是以家族內部的互助為主。
  • 英文版《中國名村志叢書·中洪村志》在加拿大出版
    近日,由方志出版社出版的《中國名村志叢書·中洪村志》英文版在加拿大出版發行,這是第二部在加拿大出版發行的英文版中國名村志叢書。《中國名村志叢書·中洪村志》是由上海市金山區楓涇鎮中洪村民委員會組織編纂的。編輯委員會按照中國地方志指導小組辦公室《中國名村志文化工程實施方案》《中國名村志叢書基本篇目》設置類目。
  • 丹稜彭氏家族:一門六進士
    究其原因,當然是多方面的,但在清朝時,以著名文學家、教育家彭端淑為代表的彭氏家族,對丹稜彭姓繁衍昌盛的貢獻應該放在第一位。這個彭氏家族,在清朝可謂文武全才,顯赫一時,出盡風頭。彭端淑、彭肇洙、彭遵泗三兄弟考中文進士,族人彭端笏、彭大力、彭承緒考中武進士,當時人稱「彭氏一門六進士,文韜武略震京師」。此外,這個家族還出了文舉人8個,其中包括一個解元,武舉人13個,貢士22個。
  • 蒙城:郭集彭氏尋根記
    曾聽老人常言「問我家族從何來?來自山東老鴰巷!」那麼,蒙城郭集彭氏從何而來?我們是從哪裡遷居到此地的呢?多少代人為此苦苦思索研究,辛辛探尋查找,終是無果。然,時不待我,我們的祖先給我們留下的輩字,據多方查證,只有「金、懷、如、玉、學、鳳、宗」這七個輩份,而,「宗」字輩以後,無從所依,很難避免輩份紊亂。為此,我們這一代人,亦是非常著急。
  • 彭紹升:他與他的家族開啟「月捐」創舉
    彭氏家族創辦的文星閣  行善勸善的望族傳統  乾隆五年(1740),有清代「蘇州第一望族」之稱的長洲縣彭氏家族再添新丁,他就是彭紹升。明清兩代,彭氏一族共出14名進士、22名舉人。彭氏家族自江西遷至蘇州已有十多代人,逐漸成為蘇州著名的科宦世家,族中有為高官多清廉,族人多不擅長經商,最富不過中產。  行善勸善是彭氏家族的傳統。自曾祖父彭定求起,「世代誦讀及撰著善書,所編印的勸善文字內容是多方面的,舉凡勸孝、敬字、勸止溺女、戒鬥遏欲、戒殺、放生等都有涉及」。
  • 大智刻石記載家族文化 安福發現全國罕見的明代摩崖家譜(圖)
    當時的彭氏家族,更是「科宦蟬聯」、「英才濟濟」。大智村的彭貫和他的三個兒子彭彥充、彭華、彭禮先後中了進士,入了仕途,時稱「父子四進士」。更令人刮目的是,彭華的族兄彭時欽點正統十三年(1448年)狀元。時隔僅僅6年,即景泰五年(1454年),彭華又一舉考中會元。彭時於成化初年成為文淵閣大學士、吏部尚書,高居宰輔之位,明史譽其「有古大臣風」。在他死後數年,彭華官至禮部尚書,也成為閣老。
  • 家族傳承:不是階層固化,而是文明延續
    家是以血緣為基礎、最小的社會組織結構,家族是以血緣為基礎、由數個家結成的社會組織,包括同一血緣的幾代人。不少人把家族傳承和「社會固化」、「社會喪失流動性」等量齊觀,其實,家族是文明發展的載體和動力,家族承擔著巨大的傳承責任。甚至可以說,一部人類文明史,就是一部部家族成長史。
  • 湖南有個「彭家將」,跟彭老總沒關係,而是這個彭氏家族
    在我軍歷史上,曾經有一個著名的「彭家將」,不過跟彭老總沒有關係,而是湖南宜章縣碕石村的彭氏家族。彭氏家族在當地是有名的大家族,而且非常開明,對革命非常支持,共有20多人都先後參加了革命。1928年1月,朱老總和陳老總在湖南宜章發動了「年關暴動」,彭氏家族就有十幾個人都參加了,而且表現都非常積極,因此被譽為「彭家將」。今天要介紹的,就是其中的一位重要代表人物:彭儒。
  • 新餘元代彭氏宗祠一屋二頂結構罕見
    宗祠位於新餘觀下古村彭氏家族自元代便在此繁衍渝水區人和鄉觀下村是一座遠離新餘市區的鄉村,歷史悠久,典型的千煙古村。據悉,古村內現存多座元、明、清時期的建築,這些古建築包括宗祠、牌坊、民宅、古井等,規劃整齊,布局合理。村中的巷道均為青石板或鵝卵石鋪成,展現著特殊古韻。
  • 世界彭氏網──全國各地現有的彭氏字輩(一)
    原標題:世界彭氏網──全國各地現有的彭氏字輩(一) 一、海南省 01、海南文昌 字輩:正、業、修、智 05、閩東彭氏 始祖思邈公,字輩:科教興邦,瑞啟昇平,盛世興建,名立宜秉,崇德明時。
  • 彭氏(惠州)實業發展有限公司
    1983年,彭火先先生在香港創建彭氏(香港)國際化妝品集團有限公司,全心致力於現代美容護膚研究,開啟充滿傳奇色彩的非凡歷程,其一手主導彭氏旗下柏氏PAT』S、白皙SIROSE等品牌的誕生,其驚人的前瞻力和洞察力讓他有化妝品行業「鬼才」之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