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百多年前,他和他的家族開啟了月捐創舉

2020-12-13 騰訊網

編者按

當下,公益創新成為熱門話題,但大家往往急於在全球範圍內尋找優秀案例,卻忽略了中華傳統慈善文化中蘊含的精神與經驗。許多傳統公益慈善人物湮沒在歷史的塵埃,他們的智慧、創舉少有人知曉。

為激勵當代公益慈善從業人員,啟發公益慈善組織,也在一定程度上豐富民間公益慈善研究內容,2017年敦和基金會支持無錫靈山慈善基金會傳統公益基金一群青年學人,嘗試用通俗、接地氣的方式,對明朝到民國的蘇南知名慈善人物進行研究,用民間視角還原他們的生平善舉,分析他們行善的動力源泉,並試圖連接古今,探索數百年前這些慈善人物的精神和創舉有何獨到之處,對我們有怎樣的啟示……

值「中華慈善日」之際,特推出系列文章首篇,以此致敬先賢,潤澤後人,希望給公益人帶來精神的鼓舞和前行的動力。

作者:陳雁雁

靈山慈善基金會傳統公益基金前秘書長

傳統慈善人物檔案

姓名:彭紹升

時代:清代中期

突出慈善創舉:

彭氏家族慈善的繼承者、完善者、創新者,並開創籌款方式月捐等,在江南影響深遠。

1、慈善組織建設

創辦放生會、進取堂(清朝中期有開創性、有影響力的慈善組織)等多個慈善組織,首創專門救助名門寡婦的恤嫠會;

2、公益創新:

月捐的方式籌款設立施棺會;

創新平糶之法,在饑荒之年救濟更多人;

3、家族慈善傳承:

要富三代必須善三代,通過融合儒釋道的慈善觀,以身作則慈善代際傳承,增強家族內部的凝聚力,助力提升家族企業本身的內部治理。

行善勸善的望族傳統

乾隆五年(1740),有清代「蘇州第一望族」之稱的長洲縣彭氏家族再添新丁,他就是彭紹升。其曾祖父彭定求、父親彭啟豐皆是狀元及第。明清兩代,彭氏一族共出14名進士、22名舉人。彭氏家族自江西遷至蘇州已有十多代人,逐漸成為蘇州著名的科宦世家,族中有為高官多清廉,族人多不擅長經商,最富不過中產。

彭紹升故居遺址

行善勸善是彭氏家族的傳統。自曾祖父彭定求起,「世代誦讀及撰著善書,所編印的勸善文字內容是多方面的,舉凡勸孝、敬字、勸止溺女、戒鬥遏欲、戒殺、放生等都有涉及」(遊子安《勸化金箴——清代善書研究》)。彭氏八世祖彭德先在明朝天啟年間「念農田苦旱,耕不得食」,遂「創為水利之法,倡行其事,萬眾賴之」,並捐貲僱人撿拾字紙;彭定求回鄉後組織惜字會、放生會,積極參與地方慈善救濟活動(清人邵紀棠輯,善書《活世生機》)。因此,彭氏家族素有「科舉世家」、「積善世家」之美譽。

晚清著名慈善家餘治在善書《得一錄》記道:「蘇郡世德首推彭氏,其家累代戒殺,故科第綿綿,至今猶盛。」(《得一錄》卷七「放生會章程」)彭氏科舉仕宦上的成功正是其家族累世行善的福報所致,又進一步堅定了彭氏子孫行善的信心,如此數代,彭氏家族成為善書中用來勸人為善的絕好範例。

融合儒釋道的慈善觀

彭紹升自幼聰慧,繼承並弘揚家族的文運與善業。他生長在官宦之家,衣食無憂,潛心向學。16歲考中秀才,18歲與兄長同時考中進士。他舉官而不就,韜隱於家鄉。34歲受戒,取法名「際清」,以知歸子自稱。又因其敬慕劉遺民在廬山東林寺修淨土及高攀龍建東林書院、設同善會的事跡,故彭紹升又以「二林居主人」自號。

彭紹升傳承「以儒學為宗,兼修佛、道」的家學,把儒家的「仁民愛物」、佛家的「慈悲喜舍」、道家的「積善得福」思想融匯貫通,化成家族的價值觀和文化,而且他在日常生活中數十年如一日實實在在地踐行。彭紹升青年以儒立名,繼而皈依佛門,其學問出入佛、儒之間。

彭紹升曾作《蓼語示諸兄子》勸告子侄行善:「家之所由興,名之所由立,一言以蔽之曰『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爾矣。家之所以替,名之所由墮,一言以蔽之曰『以小善為無益而弗為,以小惡為無傷而弗去』爾矣。」他在為友人撰寫墓志銘時,曾經給「善人」下過這樣的定義:「夫善人者,天地之心,生民所藉以立命者也。」

彭紹升做慈善自13歲開始,受家族影響放生。在他三十多歲時,接連創辦了放生會、近取堂等多個慈善組織,造福一方,並開啟家族慈善事業——潤族田。晚年專心修佛的他依然不忘眾生,水災來臨,平價賣米賑災。

彭紹升以一種出世的姿態入世行善,「開近取堂以周窮乏,置潤族田以贍貧族,舉恤嫠會以濟孀居,立放生會以全物命」。他重整並完善祖父創辦的文星閣放生會;首創專門救助名門寡婦的恤嫠會;以月捐的方式籌款設立施棺會;創新平糶之法,在饑荒之年救濟更多人。善舉不限於此,彭紹升經常從事創建佛寺、刊印佛經、齋僧供佛、修橋築路等善舉,隨時而為,不勝枚舉。因著他的影響,慈善精神與事業在彭氏家族中傳承百年,造福桑梓,澤被後世。

彭氏家族創辦的文星閣

數十年來,彭紹升心懷兼善之義,遵修禮法,化導鄉黨,慈悲喜舍,成為清朝江南地區著名的慈善家,將彭氏家族「積善世家」之美譽推向高峰。他所創立的慈善事業延續上百年,他的慈善精神影響了蘇州多個大家族,江南好善之風自此愈盛。

彭氏慈善的影響力

在彭紹升去世80年後,至清光緒年間,他創辦的潤族田經族人代代努力,如他所願發展成為帶有義學的彭氏誼莊。他創辦的綜合性慈善組織——近取堂在後代的精心運營下持續上百年,是清朝中期有開創性、有影響力的慈善組織

自彭紹升始,只要遇到饑荒年頭或每逢米貴之年,彭氏家族繼承他的新平糶法,大行善舉,救濟鄉民。平糶,是起源於戰國的一種救荒方法,就是豐年由官府平價收購農民的餘粟(平糴);荒年用平價出售積粟(平糶)在民間平糶救災過程中,彭紹升採取劃界給票的新辦法,規避以往平糶的弊端,比如排隊很長,有能力者買很多米,弱勢人群多半空手而去。劃界給票的做法是劃出東南西北四界,統計岀五百家,每家按人口數量給票,憑票買米,每日不超過三升(「東以城橋為界,南以城為界,西以新造橋直南為界,北以吳衙場為界,除諸大戶市廛外,合計五百家,家予一票,按票給米,日以三升為率」)。這樣就免去排長隊、買不到米等問題,在饑荒之年救濟更多人。

彭紹升的影響不只是在家族內部,在蘇州乃至江浙多地都能看到彭氏慈善的模仿者和追隨者。晚清蘇州大善人潘曾沂在災荒之年實行平糶,就是採用彭紹升的方法。

彭紹升首創恤嫠會,之後有近60個類似的機構模仿其做法。此外,龔自珍、魏源私淑的學佛導師即為彭紹升,他們開啟近代維新一派之思想端緒,且彭紹升對近代居士佛教的運動起到很大的推動作用。

正是有了儒釋道傳統文化作為慈善的深厚根基,彭紹升無論在學問思想上還是行為實踐中,做到極高的成就,將彭氏家族慈善的生命力和影響力推至高峰。

不同於財富的家族慈善傳承

值得注意的是,傳統家族慈善並不都是以家族內部的互助為主。彭氏家族尤其是彭紹升創辦許多善堂善會,平糶賑災,受益人是蘇州百姓,而以救助族人為目的的彭氏潤族田以及後來成立的彭氏誼莊在家族慈善事業中所佔比例並不大。

家族的興盛與慈善的傳承緊密相連,跟財富的多寡關係沒那麼大。家族慈善更多體現在價值觀的一致和文化的自信。彭氏家族代代行善,持續三百多年。書香門第,貴而不富。相比財富傳承,慈善精神的傳承,是家族傳承的更高境界。

北大教授金錦萍認為,富不過三代實際上是因為善不過三代,為什麼創業者能獲得財富?因為他身上有過人的品質。財產是能夠繼承的,這種品行如何繼承下去?如果要富過三代就必須善過三代,通過慈善讓上一輩樹立樂善好施的楷模,讓下一代有同情心、責任感和價值觀。家族慈善可以增強家族內部的凝聚力,某種程度上還提升了家族企業本身的內部治理。

有分析認為,在未來5到15年裡,大約90%的中國第一代財富創造者將陸續面臨著家族財富傳承的挑戰。而慈善,正是財富傳承的一種特殊方式。於是慈善信託、家族慈善基金會開始興起,對於現代家族而言,這種方式安全、制度化,並且可以進一步提升家族的社會地位和品牌形象。

當然,現代家族做慈善的精神理念和操作方式跟三百年前的彭氏家族很不一樣,無須比個高下。了解傳統,尊重傳統,傳承發揚,宜為我們對待先賢的態度。

兩百多年前的月捐創舉

彭紹升在創辦施棺會(1772年)、恤嫠會(1774年)籌集善款時,採取按月分募的方式,這個小小的創舉,使得月捐的歷史推到了兩百多年前。據不完全考據,彭紹升可以說是發起月捐的先行者。今天的慈善公益人或許能從中獲得一些啟發。

乾隆三十七年(1772),同鄉人創辦幫助窮人下葬的善堂——施棺局,邀請彭紹升做監事。彭紹升考慮到此事不易持續,於是設立施棺會,以月捐的方式籌款,每人捐十金至百金,共得一千八百多兩,以十年為期,取什一之利息作為運營費用,用本金買田,收租幫助貧困之人按照儒家禮儀安葬親人,並收拾路邊無主枯骨施棺代葬

乾隆三十九年(1774),34歲的彭紹升創設專門救助嫠婦(寡婦)的慈善組織——恤嫠會。自古以來,主要有四類窮苦無助之人——鰥寡孤獨,孤兒、寡婦尤其如此。據學界研究,目前所知,彭紹升創立的恤嫠會是最早專門以嫠婦為救助對象的慈善組織。他維護的是儒家的價值體系。因為恤嫠會重點救助對象是「清門士族」的嫠婦。成立恤嫠會是為了緩解當時儒寡守節難、儒孤求學難的問題,以此維護傳統的貞節觀,同時解決儒生後代的教育問題。

彭氏恤嫠會成立初期,經費主要來自募捐,「三年所散者千金,所周者百有三十餘家,其費之所出,司事者募金充之」。可知民間慈善多以眾籌得資金,且採取按月分募的辦法。乾隆四十九年(1784),鎮江仿行恤嫠會時,曾提到「彭氏(恤嫠會)舊例,先集同志,按月分募」;嘉慶元年(1796),常州仿照蘇州恤嫠會成例設立敬節會(堂),主持者也曾提道:「長洲(彭氏)始行時,按月分募,每年出銀十二兩為一會。」

彭氏恤嫠會對後世影響深遠,據地方志記載,江浙兩省類似恤嫠會的組織多達59個。

清代月捐對現代公益的啟示

月捐在清朝可以行得通,很大程度是因為那時的傳統社會是熟人社會,社會流動不大,同一個地方的人大多知根知底,慈善的基石——信任容易建立起來也容易監督:善款用到哪裡?主事的人做得怎麼樣?鄉民的眼睛是雪亮的。彭紹升是以自己和家族的信譽作為背書。且善書的流行,使得當時的普世價值觀重因果,民眾做慈善也有了源動力。江南的富裕也給月捐這種籌款方式提供了物質基礎。因此當彭紹升多次發起善堂善會的月捐,總能得到支持。

到了二十一世紀,在以陌生人為主的社會,信任度不高的情況下,月捐在現代公益時代也在不斷發展中。每月一捐,積少成多,對捐贈人來說,是不斷加深對公益項目的理解和支持的過程,對公益組織來說,穩定的月捐是一種持續的信任和支持,也是做好項目的動力。

通過公益組織的持續行動和及時的公示,以及藉助網際網路平臺和技術,打破地域的壁壘,提升透明度,逐步增強捐贈人的信任感。當然,要提高社會整體的信任度不容易,因為在資訊時代,公眾往往因為一個「詐捐」的負面事件就把對公益行業的信任降到了冰點。除了信任,普世價值觀,包括公眾對公益慈善的理解和認同也是影響月捐的重要因素。如今,我們處於全民奔小康的時代,每月捐數十元或百元支持公益對很多人來說並不是難事,要緊的是認同和信任。

月捐對公益人為什麼重要?有位「80後」公益夥伴這樣說:「我做月捐,不單單是籌款,我特別喜歡月底月捐的時候,那種信任和支持匯集起來的過程帶給我的力量感。這種月捐的方式,很重要的一個目的,就是能保持我工作的獨立性,同時,我也能把精力完全投入在公益上。」

對於如今的公益人來說,先賢彭紹升在思想、行動、創新等諸多方面都有我們值得學習的地方。

參考文獻:

1. 《清代文化世家從事慈善事業的原因——以蘇州彭氏為例》 葛慧曄,王衛平 《蘇州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第24卷第3期

2. 《清代蘇州彭氏的教育事業探論》 葛慧燁 黃鴻山《蘇州教育學院學報》2017年第34卷第3期

3. 《清代思想家彭紹升》 葛慧曄 王偉偉 《江蘇地方志》2006年第6期

參考書籍:

4. 《清代江南地區慈善事業系譜研究》王衛平,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相關焦點

  • 彭紹升:他與他的家族開啟「月捐」創舉
    他在為友人撰寫墓志銘時,曾經給「善人」下過這樣的定義:「夫善人者,天地之心,生民所藉以立命者也。」  彭紹升做慈善自13歲開始,受家族影響放生。在他30多歲時,接連創辦了放生會、近取堂等多個慈善組織,造福一方,並開啟家族慈善事業——潤族田。晚年專心修佛的他依然不忘眾生,水災來臨,平價賣米賑災。
  • 別怕給科學家高薪,給劉永坦800萬,他能都捐了
    然而奇怪的是,明星賺得再多仿佛都不夠,總想著避個稅,哭個窮;而科學家拿一點獎金好像也覺得燒手,還沒捂熱乎,又給捐了。世間奇事有甚於此乎?越多越貪心,越少越知足,這是為什麼呢?近日,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兩院院士劉永坦把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的800萬獎金一併捐出,以自己和妻子的名義設立了獎學金,拿來培養母校哈工大的電子與信息科學人才。
  • 「他親手抓了我,但我想給他捐骨髓」 逃犯提出這個請求,原因令人...
    視頻來源:廈門公安微信公眾號 「他願給我兩小時發工錢」廈門市公安局集美分局民警告訴記者,2015年1月,貴州籍犯罪嫌疑人安某為幫朋友「撐腰助陣」,夥同他人圍毆一名男子並致其死亡。案發後,安某畏罪潛逃,開始了長達4年多的逃亡。
  • 都說他看重錢,可他卻默默捐了20年的款,不止捐錢還捐了骨髓
    今天小編想跟大家聊一個具有代表性的一個演員,他的作品個個堪稱經典,而且還非常搞笑,可以說他是無釐頭電影的鼻祖也不為過吧。雖然他已隱退,但依舊是圈裡的一個神話,他就是周星馳。說起周星馳,我們都會不自覺的想要誇獎他,而且還能誇得不重樣,因為他在大熒幕上給我們留下了太多美好的回憶,他所導演的電影也給我們帶來了無限的歡樂,可以說他在我們很多人心中都是無法取代的一個存在。
  • 上海紅會:捐造血幹細胞不等於捐骨髓,許多捐獻者家屬有誤解
    1月14日上午,李建霖靜靜地躺在了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的病房裡。通過「血細胞分離機」,他的全身血液經歷了體外大循環,造血幹細胞被集中到一個採集袋中。當日下午,採集袋將以最快的速度,通過高鐵被運往在異地醫院一名等待救援的白血病患者身邊。24歲李建霖正在病床上完成外周血造血幹細胞採集,他說「整個採集過程沒有痛苦」。
  • 我註定從事這樣的工作——錢永健和他的科學豪門家族
    美國西岸時間10月8日,錢永健家的電話響起。正是凌晨2點20分,驚醒的錢永健拿起話筒,得知他與兩位科學家——日裔的下村修(Osamu Shimomura)和美國的馬丁·沙爾菲(Martin Chalfie)共同獲得2008年諾貝爾化學獎。
  • 15歲少年撿衣身亡 母親捐雙腎、肝和眼角膜(圖)
    5月16日,為了撿一件衣服,小銀從自家豬圈圈頂不慎跌落,兩輪搶救都沒能挽回他的生命,母親忍著巨痛做出一個驚人決定:捐獻兒子器官。  昨(20)日,小銀母親在省醫院籤下器官捐贈協議,捐出了兒子的雙腎、肝臟和眼角膜。這個偉大的善舉,換回的是3名肝腎重病者生存下去的希望。
  • 美89歲老人捐獻血小板30年,每隔一周捐一次,已捐700多次
    據美國廣播公司新聞網6月30日報導,美國一名89歲老人在三十年間無償捐獻700多次血小板,身體健康只為回報社會。30年前,59歲的謝爾曼·赫希通過紅十字工作人員了解到關於獻血的事情,於是他決定嘗試,在三十年間,他一共捐獻了700多次血小板,他捐贈的血小板拯救了無數病人。
  • 3000選手疫情受困,他一個人挑戰江南百英裡賽道紀錄!
    但在成績和光鮮之外,挫折和傷病同樣不可避免,作為一名老將,遊培泉也在前兩年經歷了一段沉寂的時光。直到2019年4月,33歲的他決定復出,接連出現在各大比賽的起點,柴古唐斯、頂石100、大五朝臺、濟南超馬、港百......一次次讓人驚嘆。人們才漸漸反應過來,這麼多年過去,他依然是那個熱愛奔跑的少年。
  • 臺灣畫家石虎嘉興捐畫
    臺灣畫家石虎嘉興捐畫 2012年05月03日 15:48:00來源:嘉興日報   本網訊 日前,「跨越海峽,臺灣畫家石虎百幅中國畫展閉幕式暨捐贈儀式」在市圖書館舉行。
  • 錢學森每個月的工資是多少?他1996年的工資單,讓人肅然起敬
    美國為了阻止錢學森先生回國,竟然對他進行了這樣的下三濫拘留,他的家被美國人抄了,他800公斤的書和筆記本被美國人沒收,移民局還把他押到一個荒無人煙的特米那島,整整14天,他被折磨得瘦了30斤,但即便如此,錢學森仍然不屈服,他一定要回國!
  • 奧普家居方勝康身價幾十億卻只捐浴霸口罩 之前多款產品被罰
    近日,奧普家居透露了其向疫區捐贈情況,根據網上能查到的信息,奧普家居沒有捐現金,而是捐贈了醫用口罩和浴霸,但有網友認為,奧普家居剛剛上市成功,融資不少,這點捐贈還真不多。所以,奧普家居的捐贈能記住的人不多,倒是奧普家居去年被曝出產品不合格以及虛假宣傳問題更讓人記憶深刻。
  • 那個拒絕給妹妹捐骨髓的哥哥,出來回應了!他這麼說……
    範林俊和王愛都來自山西省晉中市平遙縣,王愛今年27歲,兩人已經結婚6年,目前育有一個5歲的孩子。今年3月份,王愛再次懷孕。本應是一件喜事,但令兩人沒想到的是,今年7月,懷孕3個月的妻子開始出現頭暈乏力等症狀。隨後,在山西醫科大學第二醫院的診斷下,王愛被查出患有白血病。
  • 16年前,父親腎移植得以重生 16年後,女兒捐器官替父報恩
    (陳敏 攝) 記者 陳 敏16年前,父親腎移植得以重生;16年後,女兒捐器官替父報恩。昨天是2020年的最後一天,中國科學院大學寧波華美醫院(寧波市第二醫院)搶救室發生了令人感動的一幕。「淑寶,爸爸媽媽幫你做了捐獻器官的決定,你一定會理解爸爸媽媽的吧?」告別的時間到了,看著沉睡不醒的女兒,王先生夫婦再一次哭得肝腸寸斷。
  • 或許它將是UTMB家族2020年僅存的百英裡越野賽?
    同樣無任何強調百英裡賽事之處。  至此,我們清晰地看到並得出結論:  在兩大主管協會的官方序列裡, 百英裡賽事並無優待,甚至頗受冷落。    然而,硬幣的另一面卻是  全球百英裡級別的經典跑步賽事卻越來越多,發展越來越壯大,成為了超馬和越野跑這兩個項目皇冠上的明珠。
  • 他捐的造血幹細胞拯救了一名白血病患者
    11月24日,安順開發區宋旗派出所,張益星又開始了忙碌的工作。他是派出所一名輔警。此前,他得知自己的幹細胞與一名白血病患者初篩配型成功時,他決定捐獻出造血幹細胞。2017年,張益星在獻血時,醫護人員詢問他是否願意加入中華骨髓庫,今後如果有血液病患者需要時,會找到他幫助。他想都沒想就同意了。現場,醫護人員給他再次抽了一支血樣,並將血樣送到了中華骨髓庫。今年7月,張益星接到了一個電話。電話是安順經開區衛計局打來的。
  • 他生前捐獻880萬,死後捐遺體,一件毛衣穿二十年,被稱布衣院士
    距離布衣院士盧永根離開我們已經快到一周年了,2019年8月12日,盧永根院士告別了他最愛的水稻科研事業,帶著對教育事業的不舍,永遠的離開了我們,離開了他深愛的土地,按照他的遺囑沒有追悼會,甚至沒有墓碑。每當他的學生和親人想起他,就會來到校園裡一座多年前樹立的雕像前,默默地注視著雕像,潸然淚下。
  • 天一閣藏王氏、彭氏兩份雕版,記載兩個家族的興衰
    家族文化在近幾年裡越來越受重視,家譜在維繫人心、聯絡感情上的價值也就越來越受人關注。作為中國現存最古老的藏書樓,天一閣素來注重搶救和傳承傳統文化,近年來以「搶救老家譜,傳承新家譜」為工作重點,在家譜的保護徵集上不遺餘力。
  • 他37年前拍的電影,看跪了一眾影評人!
    自然是37年前的那部科幻巨作——《銀翼殺手》。 巧的是,《銀翼殺手》中的時間背景正是2019年的11月,也就是現在。 好在33年之後,雷公又重新撿起了這個系列,為其拍攝了兩部前傳《普羅米修斯》和《異形:契約》。 這兩部前傳不僅使《異形》從一部優秀的恐怖片,變成了一部偉大的電影。 它還從創世源頭,建立起了一個真正屬於異形的科幻宇宙。
  • 世界上最牛的房東,日本富士山就是他的,政府每年都得向他交房租
    世界上最牛的房東,日本富士山就是他的,政府每年都得向他交房租如今的這個房價真的是逐年都在增長,在我們國家,很多的上班族都是在租房當中度過的,所以和房東打交道的機會也會特別的多。陳瑩會這樣,他們也見識了很多處事比較特別的房東,但是你一定想不到在這個世界上最強的一個房東是和政府打交道的,並且當地政府還需要向他支付費用,可以說的上是房東中的最強王者了。這個房東並不熟那的,而是日本的一個房東。這個房東就是日本的德康家族,每年政府都要向他交租金,比較熟悉日本歷史的遊客們都會知道這個家族的實力是很強大的,而且在歷史上還扮演著非常重要的一個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