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電信新疆公司通信保障助力「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發射
來源:通信信息報本報訊(特約記者 孫燕 翟博純)近期,我國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將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發射升空,北京天文臺密雲觀測站、新疆天文臺南山觀測站、
-
天問一號的背後,竟然還有這項通信技術的默默助力
7月23日,萬眾矚目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在海南文昌成功發射,正式拉開了咱們國家火星探測活動的序幕。掐指一算,現在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已經出發了1個多月,距離地球約1000萬公裡。2、數據傳輸過程必須要穩:VLBI數據採集的頻率和採集字長恆定,也就是說,某站臺傳輸到數據處理中心的數據流始終是128Mbps,不會增加也不會減少。為了保持穩定的傳輸,「天問一號」探測器的VLBI數據傳輸專線帶寬可用率,要求必須大於80%。
-
重慶電信發布新一代政企OTN精品光網 具備6大突出特性
新華網 發(中國電信重慶公司供圖) 新華網重慶12月19日電(韓夢霖)2019年12月18日,中國電信重慶公司在公司本部舉行「新一代政企OTN精品光網體驗發布會」,發布專為政企客戶打造的新一代OTN精品光網。此次發布的OTN精品光網,是由中國電信重慶公司聯合華為公司打造的高品質專線,具備高可靠、高安全、高帶寬、超低時延等六大突出特性。
-
這些「上海智慧」助燃「天問一號」執行「火星任務」
東方網記者解敏7月23日報導:北京時間7月23日12時41分,中國首次自主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在海南文昌發射基地順利發射升空。來自中科院上海技物所、中科院上海天文臺、中科院中科院上海有機化學所、中科院上海光機所的科研人員們為這次火星探測貢獻出了「上海智慧」,助力「天問一號」踏上徵途。
-
北京聯通升級OTN品質專線 為全光智慧城市奠定基礎
北京聯通實現SDH專線向OTN品質專線全面升級,為北京全光智慧城市建設奠定堅實基礎 ICC訊 日前,中國聯合網絡通信集團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以下簡稱「北京聯通」)完成OTN品質專線的端到端部署和開通,並順利完成SDH專線遷移到OTN品質專線,實現了SDH專線向OTN品質專線的全面升級,標誌著北京聯通PeOTN和SDH網絡融合工作取得了階段性進展
-
這些「天問一號」中的上海科創元素,棒極了!
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我國首次自主火星探測任務探測器「天問一號」搭載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在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正式開啟火星探測之旅!今天,我國成功發射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將要實現對火星的「環繞、著陸、巡視」三個目標。起點高、難度大,為此,中國火星探測器「備齊」了造訪火星的「雙駕馬車」——環繞器和著陸巡視器。其搭載的13種有效載荷中,火星表面成分探測儀是「火星車」上的主要有效載荷之一,勘查火星地表情況是它的專長。
-
護送「天問一號」飛往火星
本報訊 宋星光、記者安普忠報導:7月23日12時41分,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搭載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順利發射升空。飛行2000多秒後,根據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的實時數據和監視判斷,「天問一號」已進入預定軌道。這標誌著「天問一號」火星之旅正式開啟,該中心將全力以赴護送「天問一號」抵達火星。
-
專線市場空間巨大,OSU-OTN是最佳承載技術
【IT168評論】隨著全球化、信息化和雲化發展,企業專線的需求越來越多。專線成為運營商擁抱B2B市場的最佳入口,重要性提升且業務增長迅速。根據Ovum預測,目前全球專線市場達700億美元的規模,到2023年將增長到900億美元。
-
「胖五」再出徵「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成功發射
在海南文昌發射場,長徵五號遙四火箭託舉「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發射升空。據來自國家航天局的最新消息,7月23日12時41分,我國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火箭飛行約2167秒後,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這是人類航天史上的一次壯舉,是中國行星探測的首飛之戰,也是我國運載能力最大的火箭長徵五號首次應用性飛行。
-
「河南科技」護航「天問一號」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尹江勇 通訊員 王瑞7月23日12時41分,我國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成功發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探測器,將「天問一號」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邁出了我國行星探測第一步。如以往的重大航天發射任務一樣,來自河南的一批「科技力量」,正在為「天問一號」的成功發射和開啟「火星之旅」保駕護航。
-
我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發射,和其他國家相比,亮點在哪裡?
據媒體報導,我國計劃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此次發射我國的野心很大,想要一次性實現火星環繞,著陸以及巡視,在國際上還沒有先例。而這三個目標的難度之高,也超過了任何以往的火星探測器發射。
-
天問一號的發射代表什麼
那麼2020年7月23日發射的「天問一號」探測器,究竟代表著什麼?我們形容第一次,通常講「零突破」、「填補空白」,但是「天問一號」探測器則是誕生即直取世界頂峰。天問一號搭載的火星高解析度相機解析度最高可達0.5米,這一指標超過了美國「火星全球勘探者號」、歐空局「火星快車號」。
-
信標、戰衣、慧眼……曬曬「天問一號」的中科院元素
「天問一號」。阿聯的「希望」號7月20日發射升空,而歐盟及俄羅斯的ExoMars 2020已於今年3月宣布推遲到 2022 年發射。火星探測項目是我國繼載人航天工程、探月工程之後又一重大空間探索項目,也是我國首次開展的地外行星空間環境探測活動。天問一號將一次性實現環繞、著陸和巡視任務,分別由環繞器、著陸巡視器完成。
-
長五火箭成功發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
奔向火星,這是長徵五號運載火箭首次執行應用性發射,成功將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10分鐘窄窗口,預裝42條發射軌道在世界各國首次探測火星的太空飛行器中,「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以5噸的體重位列第一,比「嫦娥四號」月球探測器重了一噸多,是目前我國發射的重量最重的深空探測太空飛行器。
-
航天六院執行「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發射任務的試驗隊凱旋
7月25日下午,位於西安南郊的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六院舉辦簡樸而熱烈的歡迎儀式,迎接在海南文昌執行長徵五號遙四發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的試驗隊員凱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圓滿完成首次工程化應用的喜悅,也共同期待著六院液體動力不負眾望,助力圓滿實現中國首次探火任務的美好未來。
-
「天問一號」探測器發射升空,200天後將到達火星
人民網上海7月23日電 (唐小麗)今天中午12時41分,我國首個火星探測器由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13時25分,火箭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行星探測工程「天問一號」任務)正式實施,我國深空探測邁出嶄新的一步。
-
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的點點滴滴
根據目前的消息,「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將在7月23日於海南文昌發射。這次火星探測任務一旦成功,中國將是人類歷史是第二個成功將探測器降落在火星表面的國家。1976年美國的「海盜號」火星探測器是人類第一次將探測器登陸火星表面。當然了,蘇聯也在1971年聲稱成功把探測器降落在火星表面,不過除了蘇聯以外,別的國家一般公認此次著陸是失敗的。
-
信標、戰衣、慧眼……看看天問一號的中科院元素
作者:卜葉 黃辛7月23日,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發射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中國航天」四個字讓這個夏天倍加「熱情」。火星被認為是全球最為熱門的行星「旅行地」。今年七八月,短短幾周時間裡,太陽、地球和火星成一條直線,地球與火星之間的距離最短,是火星探測器發射的最佳時機。如果錯過,可能要再等26個月。
-
中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發射前,驚心動魄的20天
7月23日12時41分,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發射成功,由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發射升空。在飛行2000多秒後,探測器進入預定軌道,開啟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發射任務,總共出動了三艘航天測量船:遠望6號在南海,遠望5、7號在太平洋。在出發之前,遠望6號航海系統提前與遠望7號船溝通,共享大西洋航線、氣象海況等各類信息,提前熟悉電子海圖、更新氣象數據、制定主備用航線。
-
「天問一號」一飛沖天,「上海製造」全力助推「天問」
來源:新聞晨報 上海發布 據央視新聞報導,7月23日,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由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發射升空。點火發射!值得一提的是,火箭助推器、「天問一號」火星環繞器全來自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