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蘋果開始為其矽谷員工提供免費基因檢測服務
首頁 > 見聞 > 關鍵詞 > 蘋果最新資訊 > 正文 蘋果開始為其矽谷員工提供免費基因檢測服務
-
蘋果要求矽谷員工在家工作 所在縣已感染20人
新冠病毒真在全世界蔓延,對於全球科技、電子行業產生了重大影響,如今病毒正在蔓延到美國科技業的中心——加州矽谷。據外媒最新消息,由於當地出現了幾十個感染新冠病毒的病例,蘋果公司周五宣布,要求在矽谷總部的員工儘可能居家工作,作為一種預防新冠病毒的措施。
-
蘋果要求矽谷員工居家辦公 表示無法實現當季營收
北京時間3月7日凌晨消息,蘋果公司發言人周五證實,該公司已經要求矽谷總部員工儘可能地在家工作以「預防」新冠病毒。蘋果 蘋果公司的矽谷總部園區位於加州聖克拉拉縣(SantaClaraCounty),員工總數為1.2萬人
-
美國網羅全球人才?僅矽谷就2萬清華畢業生,在為別人培養?
清華畢業生加入美國籍,為美國社會服務?美國從全世界收割人才,到底憑什麼?有一個不爭的事實是美國是世界頭號強國,還是世界人才的聚集地,每年都吸引了大批海外人才前往美國。僅矽谷就有近2萬清華畢業生?在我國一檔訪談欄目中,著名教授金燦榮曾提及過,美國一直都致力於網羅全球人才。據相關數據顯示,從1978到2015年間,有近2萬名的清華學子在矽谷工作。值得一提的是,2萬這個數字僅是矽谷地區的,如果算整個美國的話,相信數字還要高出不少。
-
下一個「矽谷」在哪裡?可能還在矽谷
2.下一個創新浪潮能否誕生在矽谷還不得而知,但矽谷的人才、技術、資本、文化、社交網絡等區位優勢毫無疑問能很大程度上助力其引領下一股浪潮。3.過去一年,矽谷獨角獸公司增加了一倍。矽谷融資額和交易量也不斷創下新高。4.資本在創造神話的背後隱藏著幾大不容忽視的問題,如住宅成本不斷攀升、人才競爭慘烈、白人掌權缺乏多樣性,以及近期一直困擾矽谷的網際網路泡沫「狼來了」。
-
吳軍博士解密矽穀神話背後的秘密——《矽谷之謎》
2011年加州政府狀告蘋果、谷歌、英特爾和adobe四家公司。他們發現四家公司之間很少主動去挖對方的員工,加州政府的理由是這4家公司不挖牆腳,影響了員工的收入。經過三年的訴訟加州地方法庭最終判4家公司敗訴,並且要求他們賠償3.24億美金的罰金,蘋果等4家公司不服,提出上訴,結果遭來了更重的罰款4.15美金。這就是發生在世界上最偉大科技中心——矽谷的一個故事。
-
揭秘世界科技中心矽谷:員工沒有996,上五休二,朝十晚六
矽谷,沒有996。大部分公司的年假都是三四周,上班零食吃飯全部免費,開放式的辦公環境和娛樂場所,也能夠讓員工在工作之餘,最大程度地放鬆自己。 例如在矽谷領英,實習生一周的工作時間只有40個小時,並且可以隨意安排自己的工作行程,領英不僅有開放式的辦公區域,也有相對私密的個人空間,能夠滿足一些員工一個人獨處辦公。 只有你一周上夠了四十個小時,那麼其餘時間隨你自己安排即可。
-
矽谷之後是「矽山」: 美國科技公司追夢奧斯汀
IBM、蘋果、谷歌、英特爾、思科、3M、eBay等也在當地設有分部。資深軟體工程師邁克十年前從邁阿密搬到奧斯汀,在當地效力於IBM。在談到為何會選擇奧斯汀作為自己定居的城市,邁克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我也曾想過去矽谷發展,但是矽谷的生活成本比奧斯汀要高很多,儘管那裡的工資也高,但奧斯汀的性價比更高。」邁克介紹說,IBM在奧斯汀當地擁有好幾千人的員工規模。
-
解碼矽谷DNA | 全球灣區行
人才:移民成就創新高地行駛在矽谷,不經意就經過了蘋果、谷歌、惠普的總部,這些公司的成就和影響力也已經遠遠超越舊金山灣區。創新的關鍵在人,而企業也著力為創新人才提供必要的空間和舒適的環境。以網際網路領導企業谷歌為例,記者在谷歌園區參觀期間,仿佛進入了一個「國際村」,園區內隨處可見不同膚色,說著不同語言的員工,或在沙發座椅休息或人手一杯咖啡熱鬧討論。
-
矽谷走下神壇,科技精英回流中國
美國總統川普上任一年之際,矽谷科技公司還在為「人才禁令」與華盛頓做著激烈的博弈,但是僱主們可能還沒有意識到,作為「全球職員」中最重要的力量,在矽谷的中國員工的心思正在發生微妙的變化。年輕人正在逃離第一財經記者乘坐一班經舊金山返回上海的航班上發現,航班上的大部分中國人都是在矽谷工作或者來自與矽谷有業務往來的中國科技公司。坐在記者邊上的小張(化名)就是矽谷科技重鎮Sunnyville的一家光學企業的員工。
-
矽谷取代華爾街成精英人才首選地
矽谷的撩人之處金融危機過後,科技公司趁華爾街形象受傷之際大舉展開了人才攻勢。隨著美國國會和歐巴馬政府收緊對銀行業的監管,並限制高管薪酬,包括亞馬遜、谷歌、Facebook、Netflix和微軟等公司紛紛向頂尖人才伸出橄欖枝,他們的口號是「為我們工作,改變世界」。
-
...出櫃想到的:為啥中國出不了矽谷?那是我國人民對同性戀的態度太...
今年7月,蘋果CEO庫克帶領5000員工聲援在舊金山舉行的同性戀大遊行。《夜讀》是一個有節操的八卦欄目,你覺得我會告訴你蒂姆·庫克本人就是矽谷的同性戀大boss麼?會告訴你當年馬克·扎克伯格的創業小夥伴已經和他的老公結婚了麼?統統不會,今天我們要談個嚴肅的話題:矽谷的同性戀平權運動。
-
「矽谷之父」傳奇:拯救史丹福大學、培養大批高科技人才、指導創立惠普
他一手促成了斯坦福工業園的建立,積極拉攏科技公司入駐,成為矽谷高科技產業發展的源頭,因此被譽為「矽谷之父」。 25萬名員工在這裡工作。後來,工業區改名為研究區,史丹福大學開始試著將一些實驗室裡誕生的技術轉讓給區內的公司,實現商業化生產。斯坦福研究區很快成了美國和全世界紛紛效仿的對象。斯坦福研究區奠定了「矽谷」電子產業的基礎。
-
美國矽谷人才開始「逃離」?我們的機會或將到來,留住人才是關鍵
其實,數年前許多優秀人才就已經陸續從美國矽谷「逃離」,並不是傳說中疫情後才開始。根據一組數據顯示:據統計,2015年至2017的兩年時間中,眾多科學骨幹從矽谷永久性搬出,人數高達44萬多人。僅2017年,離開矽谷的人數一度超過入住的人數。這是幾年前的事情了,只是在如今疫情情況下公司和個人的撤離顯得越發明顯。有句話是這麼說的:再大的榮耀也不過永遠的榮光。
-
華大基因回應無創產檢質疑:染色體質量異常不在檢測範疇
華大集團執行副總裁朱巖梅、華大集團助理總裁韋煒、華大基因股份有限公司生育健康事業部總經理彭智宇、華大基因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會秘書徐茜等出席會議。問題一:無創產檢是否存在濫用的現象?據彭智宇介紹,2017年深圳無創產前基因檢測(NITP)人群覆蓋度約為70%,在該年全國所有城市中排在首位。
-
矽谷早知道S4E03 | 為何核酸檢測盒測不準,矽谷最前沿的答案是這樣...
歡迎在 Apple Podcasts丨喜馬拉雅 | 網易雲音樂丨Spotify丨蜻蜓FM丨新浪微博 🔍 聲動活潑,或者用 RSS 訂閱「矽谷早知道」 今天的節目依然為大家帶來「疫情中的公司們」系列。除了使用試劑盒檢測有很高專業門檻外,漏檢率高也是無法忽視的一個問題。 這期節目我們採訪了 IDbyDNA 的創始人兼 CEO 廖國春,他為我們介紹了另一種正在蓬勃發展中的微生物感染檢測技術:宏基因組檢測。本期節目你將聽到,醫療診斷問題在大數據的背景下如何轉變為計算問題;更有價值的是,宏基因組檢測可能為流行病的防控打開新的局面。
-
iPhone出貨量不及預期拖累股價,蘋果將不再公布銷量;谷歌員工全球...
財報顯示,蘋果第四財季(大體相當於2018年第三季度)的營收和盈利均超過了華爾街預期。但蘋果發布財報後,在納斯達克周四的盤後交易中,蘋果股價一度下跌逾7%,市值跌破了1萬億美元,原因是該公司未能實現iPhone的出貨量預期,發布了較疲軟的業績展望,並宣布對財報結構進行重大調整。
-
《矽谷熱》讀書心得與要點摘抄
《矽谷熱》以蘋果公司的傳奇故事為開篇,講述了矽谷的發展歷史,諸多著名公司誕生於此(惠普、微軟、蘋果、英特爾、AMD、IBM……),它們的創業故事發人深省。書中分析了矽谷作為全球創新策源地引領科技潮流的秘密、矽谷面臨的風險和競爭、以及矽谷模式在全球擴散帶來的深遠影響。
-
印度人在矽谷佔1/3!明明印度教育一般,為何有那麼多高級人才?
不僅如此,在最近幾年,在匯集了全世界頂級人才的矽谷,印度員工和印度籍高管的人數一直在不斷增加。 據統計,目前矽谷的印度籍員工人數已經達到了1/3,以至於有人說出了這樣的話:世界科技中心正在被印度人所統治。 不得不說,在矽谷這種地方,印度籍的員工能佔1/3,這讓很多中國人感到吃驚。畢竟中國的經濟發展水平和平均教育程度都要比印度高,但是在矽谷中的人才卻很少。這不禁讓人感到疑惑:明明印度的教育水平不發達,為什麼會有那麼多高級人才呢?
-
矽谷?海南離得還有多遠
前文追叔提到,不管香港還是新加坡,都有著海南無法具備的歷史現實優勢,海南難以將其作為自身的發展目標,而矽谷的發展模式海南尚可一試。我們先來看看矽谷的特點。矽谷位於美國西海岸中部,舊金山灣南部,風景優美,氣候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