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用的藏式「打火機」——火鐮

2021-01-08 中國西藏網

  茫茫荒原,風雪雜飛,皮裘加身,仍覺寒意侵體。懸釜取火,保溫取暖,惡劣生存環境,亦可抵制饑寒。火鐮之存在,為藏族人民生存、生活提供了基本的條件。

  《格薩爾降生篇》中記載,人們採取各種樹枝,杜鵑花,柏樹,紅柳等一百馱,籌集起來,舉行煨桑,格薩爾的神聖火鐮打出吉祥之火種,引燃祭神的樹枝。火鐮,於藏族群眾來說,是神聖的。

  圖為四川省甘孜州博物館展出的火鐮。火鐮的外形,像扇形小提包,由裝石英石和絨草的小袋子、打火的鐵刃組成。千年時光,藏族群眾已把火鐮的製作工藝發揮至極。攝影:孔夏

  摩擦起火 受風生焰

  火鐮,又名火刀,是人類在鑽木取火和擊石取火的基礎上研製出來的一種取火工具,看似土笨,卻很實用,其突出的優點是便於攜帶,且陰雨天也不妨礙炊飲涉獵時使用。火鐮利用了摩擦起火的原理。使用時反覆讓火鐮與火石摩擦使之發熱,然後用力向下猛擊火石,產生的火花點燃墊在火石下面的艾絨,再將冒煙的艾絨包在幹細茅草中,使其受風生焰,加上幹枝劈柴,便可燒火煮東西。由於火鐮取火方便、效率高,成為中國古代廣泛使用的人工取火方法和工具。


圖為四川省甘孜州博物館展出的火鐮。攝影:孔夏

  實用轉裝飾 拾憶民俗文物

  歷史上,易燃、可以攜帶且不易損壞的火鐮為生活在高寒陰溼的藏族農牧民群眾立下了汗馬功勞。面對飛速發展的社會,火鐮多成為收藏家的收藏品。

  但也有不少人,不願丟棄這件古老而代代相傳的寶貝,將它賦予新的生命,那就是將其實用性「轉型」為裝飾品。這種造形特異,美觀大方的藏式火鐮裝飾品,佩掛在彪悍的藏族小夥子身上,透露出了一股遠古的質樸和神奇。

  圖為四川省甘孜州博物館展出的清代皮質嵌珠打火鐮(一級文物),形如鐮刀,鑲嵌瑪瑙、紅珊瑚、綠松石等寶石,極具奢華之氣。攝影:孔夏

  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人類曾使用鑽木取火、火鐮打火、火柴點火、打火機打火等多種方式取火。在相當長的一段歷史時期內,火鐮成為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工具。如今,兼具實用和收藏價值的火鐮已成為一種記憶,但它仍是人類智慧的結晶,見證了人類歷史的發展。(中國西藏網 記者/孔夏)

(責編: 胡瑛)

版權聲明:凡註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註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看看古人的花樣打火機
    目前發現的最早人類距今300多萬年,悠久的歷史歲月中,這些古人是怎麼取火用火的?考古發現雲南元謀人已經長期使用火堆,可以證明170萬年前人類就會使用火,甚至更早。或許正是學會了用火,古猿才成為人。不過這個時期的人類只會使用自然之火,比如森林之火雷電之火之類,熄滅了之後就得重新去取。
  • 古代人沒有打火機,那他們是怎麼點火的?答案不是火柴
    打火機是由英國人在20世紀中期發明的,打火機的出現,極大地方便了人類的生活,促進了社會的發展,那麼,在沒有打火機的古代,我們的先祖是用什麼東西生火煮飯,度過幾千年漫漫時光的呢?而我們近代用的工業火柴出現在1826年,由一個叫「沃克」的英國人發明的,1865年才流進中國,被當時的中國人稱作洋火。火柴小編也用過,就是近代的火柴沒有點技術的人也是難以點著的,常常把那層黑色的紅磷弄破或者把火柴頭擦掉,更不用說那種中國的原始火柴了,況且原始火柴出現在577年,那577年之前的漢朝,他們又是用什麼點火的呢?
  • 中國古代人們的取火器物——火鐮
    現在,抽菸用打火機,做飯用燃汽灶電子打火,照明有明晃晃的電燈。起居生活十分方便。過去取火,都是用火鐮和火石,這是一種古老的取火方式。火鐮是中國古代一種比較流行的取火器物,由於打造時把形狀做成酷似彎彎的鐮刀與火石撞擊能產生火星而得名。火鐮,是隨著冶鐵事業的發明而誕生的,它續寫了幾千年的中華文明史。火鐮是鐵匠用鋼鐵打制的,也有個別人用廢舊鍋鐵或犁子鐵自己打磨的。當然還是匠人打得好用了。
  • 現在用古人的方法鑽木取火怎麼這麼難呀?原來是方法不對
    這畢竟是神話傳說,但從出土的一些古人類遺蹟來看,古人,準確的說是十幾萬年前的人類祖先,的確是應用到了「鑽木取火」的技術。後來隨著實踐的深入和火種獲取以及保存的便利,古人又逐漸發明了火鐮、打火石、火棉等引火方法以及配套的材料,再後來又發明了銅鏡聚焦、火藥、火柴、打火機等,用火技術進一步提升,可以隨用隨取,大大方便了人們的生產生活。
  • 沒有火柴和打火機的古代,人們是如何「生火」的
    而在古代,生火工具是事關衣食住行的重要物資,那麼在沒有火柴和打火機的古代,人們是如何生火的呢? 上圖_ 鑲銀蝙蝠的清代火鐮 5、火鐮與火石 雖然將火鐮與火石放在最後,但它們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已經被古人發現並使用
  • 在沒有火柴和打火機的時候,大俠們行走江湖靠什麼生火?
    既然是古代,打火機、火柴之類可攜式現代生火工具就別想了。那麼怎麼生火呢?首先最簡單的辦法就是鑽木取火!雖然這個辦法看著很笨很原始,但這種生火方式真的很普遍。根據記載,一直到唐代,偏遠鄉下的人們還在鑽木取火。杜甫的《清明詩》裡就有寫到:「旅雁上雲歸此塞,家人鑽火用青楓。」
  • 古代人沒有打火機都是怎麼取火的?
    古代人沒有打火機都是怎麼取火的? 因為攜帶方便 掛腰上就可以到處跑 堪稱古代版打火機
  • 古人研究的鑽木取火術到現在卻難如登天,為什麼?看完後瞬間明白了!
    「鑽木取火」來源於遠古時期一個傳說,燧人氏從鳥類啄燧木出現火花而獲得靈感,便取下燧木枝,用鑽頭手工旋轉獲取火源,從此人們便掌握了生火的技能,無論是生活還是生產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 為什麼沒有取代火鐮?
    我們知道人類歷史的發展是經過了一個相當長時間的演變過程,到了如今的時代,科技發展迅速,很多過去不敢想像的事情,到了今天都變成了現實,當人們最早學會用火的時候都是靠鑽木取火,這個過程是比較麻煩,而且很耗費時間,過去沒有火柴跟打火機,所以點火對於他們都是非常吃力的,而我們經常看電視劇的人會發現,他們有這樣的一個道具經常出現
  • 為什麼古代的火摺子,像打火機一樣一按就冒火?看完長見識了
    為什麼古代的火摺子,像打火機一樣一按就冒火?看完長見識了,中國古代的火摺子主要成分是什麼?經常看電視劇裡面,古人打開蓋子火就燃燒起來了。關於火摺子我小時候見爺爺使用過很長一段時間,火摺子一般是火鐮,火石,火紙配套使用,火鐮火石和火紙估計有很多朋友不知是啥東西,我給各位朋友詳細說一下,火鐮就是一個鐵塊長大概四公分寬三公分左右,一邊稍微薄一點,火石就是山裡常見的白色石頭,可能是石英石一類的東西,硬度很高和鐵塊碰撞會有火星,火紙是用竹子纖維製成黃色而粗糙的紙張,在農村一般用來給過世的人當紙錢燒。
  • 古人第一次看見火,是什麼反應?
    在現代生活中,大家已經習慣了火的使用,無論是早些年的火柴,還是如今普遍的打火機,這些都能輕而易舉地生出火來,當然火的使用更加廣泛,煮飯、取暖、照明、處理材料等。鑽木取火是在野外最常用的方法,即便現代人也可以在野外用這種方法取火。不過想要鑽木取火,這還是要講究的,首先這鑽的木頭需要乾燥,還有這鑽木板和鑽木桿所用材料不能是同一種,一硬一軟,才能摩擦取火,而且這摩擦的速度還要快,當出現上面有微小火花的燃燒粉末之時,再將這粉末放到易燃的乾草上,然後吹氣輸氧,慢慢地乾草就會被點著。
  • 火石·火鐮/路來森
    火柴之前,很長時間裡,人們取火,大約就是用火石和火鐮的。  似乎很多石頭,撞擊之下,都能冒出火星,但並不是每一塊石頭,都可以被稱為「火石」。小時候,居住在家鄉,村前有一條河,叫「白浪河」,河岸有?潔白明淨的沙灘,沙灘上,就布滿了大大小小的「白礬火石」。色,主體呈白色,異常的白,晶瑩如乳;一些白礬火石的表面或者內部,還布?
  • 古人用的「火摺子」,堪比現代打火機一吹就著,它是什麼原理?
    在很多的古裝電視劇中,都會出現一個像「打火機」一樣的東西,只要拿出來打開蓋子一吹,就會燃起來,不用的時候,將蓋子一蓋上就可以了。這玩意而被稱作是「火摺子」,看起來十分的神奇。這樣 一個小小的東西,竟然可以像打火機一樣神奇,確實是令人驚嘆的,可見,古人的聰明智慧,很多時候是我們意想不到的。那麼,這個「火摺子 」的製作原理是什麼呢?首先,我們來看看這火摺子是怎麼製作的。
  • 當然不是都用鑽木取火啦!
    現在我們不用燃氣灶還能用電磁爐,但古代的時候基本都是生火做飯。有人說火柴是鴉片戰爭前後才傳入中國的,這個說法其實不太準確。實際上遠在南北朝的時候,中國的古人就非常機智發現如果把硫磺粘在小木棒上,再藉助火刀火石就能方便引火,這也是最原始的火柴。
  • 趣味科普:人類用火的歷史
    火鐮起源何時無法考證了,而火鐮所用的燧發點火技術應該屬於軍事科技,主要功能是快速安全地點燃火藥。16世紀時法國人馬漢利用鐘錶上的帶發條鋼輪,改進成一種擊發機構用在步槍上,稱之為撞擊式燧發機。當扣動扳機,擊發機構在彈簧的作用下,將燧石打在火門上,冒出火星,引燃火藥。 明朝末年,菸草傳入中國,吸菸慢慢在達官貴人之中流行起來,方便快速的點菸成了剛需,昔日的軍事科技燧發點火技術的民用版火鐮開始普及。
  • 趣味科普:人類用火的歷史
    清代家居旅行之佳品,吸菸點火之必備,火鐮從古至今,男人一直有隨身攜帶一個精緻的小玩意的習慣,古代有身份的人會隨身帶著一塊玉,有文化的人隨身帶著一把摺扇,到了清朝時期,男人們隨身的竟然是一種的引火工具,火鐮。火鐮由火石和火刀和火絨三部分組成,火石是燧石的俗稱,其實是一種適應礦石,在高速撞擊下能產生火花的石頭。
  • 古人使用的火摺子是怎麼回事?吹一口氣就能燃燒,比打火機還方便
    大家都知道,古代的科技沒有現在這麼發達,古人做飯的時候都避免不了燒火,那麼古人都是怎樣獲取火種的呢?其實古人的智慧也是不可小覷的,古代人竟然能夠發明出,方便程度不亞於現在打火機的東西,也就是我們經常說的火摺子,那麼古人使用的火摺子是怎麼回事?為什麼吹一口氣就能燃燒?下面就來帶大家了解一下。
  • 在沒有火柴,打火機的時代,古人是如何生火的?
    原始人類能夠控制火把食物烤熟,而熟食更容易消化和吸收,更多樣的食物被人類食用,同時促進了人類大腦發育,原始人類還用火驅趕、圍殲野獸,這也提高了狩獵生產能力,而且用火發熱取暖,使人體的體毛退化以後才不至於被凍死,控制火提供熱、光是人類早期偉大的成就之一。
  • 「紅緙絲雲蝠壽字紋荷包火鐮」在省博展出
    為進一步提升青少年學科學、愛科學的興趣,激發他們探索自然奧秘的熱情,並宣傳和弘揚祖國傳統文化,以博物館優美的展示環境和良好的藝術氛圍為依託,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現一件件珍貴的館藏精品,12月26日,「每月一星」系列展覽之一百二十四期「紅緙絲雲蝠壽字紋荷包火鐮」特展正式在省博物館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