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20 14: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最近熱播的《大秦賦》和《國家寶藏》都點燃了大家對秦國歷史文化的極大興趣
你知道嗎?
除了秦鹹陽、漢長安
西安附近還有第三座秦漢都城
那就是位於閻良區的櫟陽城!
最新消息12月19日,西安市文物局公布了西安市閻良區秦漢櫟陽城遺址2018-2020年考古收穫,文中提到考古人員清理出了戰國秦漢宮城區域內的「後宮」區。
櫟陽城有多重要?
據文獻記載,櫟陽城在秦獻公孝公時期、秦末楚漢相爭之際塞王司馬欣、漢初劉邦都曾以之為都城,是西安附近秦鹹陽、漢長安外的第三座秦漢都城。此外,在高祖七年「長樂宮成,自櫟陽徙長安」後,漢太上皇仍居櫟陽,死後並葬於櫟陽,置萬年縣以奉陵寢,是漢王朝的第一個帝陵和陵邑。
曾入選2017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從2013年4月開始,考古隊通過大範圍勘探、小規模試掘方式,以1980年-1981年考古發現城址為起點,先後確定了一號、二號、三號等三座古城。並在三號古城中勘探發現、試掘確定了多座大型宮殿建築,判斷其時代為戰國中期至西漢前期,正是秦漢櫟陽為都的所在地。該項工作入選2017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戰國秦漢宮城區域內的「後宮」區通過2018-2020年度的考古發掘,第一次在較大面積發掘的基礎上,清理出了戰國秦漢宮城區域內的「後宮」區。
2018—2020櫟陽城三號古城發掘
「公」字雲紋瓦當
櫟陽城遺址三號古城核心區北側的考古發掘,是多年來罕有的戰國中期列國都城核心建築的最重要考古清理工作。
通過對三號古城核心區的一系列考古勘探、試掘和逐步的全面揭露,使我們對戰國時期,特別是從戰國中期延續到西漢初期的建築特點、形制有了越來越清晰的認識。
2018-2020年度完成的三號至九號建築的清理,是迄今為止第一次較完整的該時期「後宮」區域的整體揭露,對深入揭示戰國秦漢建築布局和發展有著重要的學術價值。
從考古清理看,櫟陽城遺址三號古城的建築規模大,等級高,與文獻中秦人在櫟陽城中不斷進行的制度性改變的文獻記載相近。
櫟陽城對後世影響深遠從現有資料看,傳統上學界所講的「漢承秦制」,無論是從政治制度,還是從建築文明上,均始於櫟陽,更是很多深刻影響到今天制度的直接源頭。
對櫟陽城三號古城遺址的連續發掘,至少從建築文明的角度,不斷深刻地闡釋出在五千年不斷裂文明中,中國兩千多年統一王朝文化的傳承與演變。
來源/綜合西安市文物局、西安發布
本期監製/楊麗
原標題:《西安考古又有大發現!戰國秦漢宮城「後宮」曝光》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