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是件好東西,也許是世上最好的東西.好東西從來不會流逝。」
這是本次在疫情期間讀史蒂芬·金的作品《肖申克的救贖》時,令我影響最為深刻的一句話,這本書的題材不同尋常,主要講述了男主人公因被誤判無期徒刑而鋃鐺入獄,但積極做出各種努力用了二十年成功越獄、自由生活的故事。情節大概就是如此,但在閱讀過程中卻讓我思考了許多人生道理。
深陷絕境,懷有希望也就有了一線生機。故事主人公安迪因為衝動留下了可疑的殺人證據,但卻為自己沒有做過的事情而不得不在監獄裡呆上一輩子,命運的捉弄沒有使他放棄生的希望,在入獄第一天晚上他沒有像其他囚徒一樣在恐懼中哭泣,反而是積極勞動,應對欺凌,並且還靈活運用自己的知識和過硬的業務能力在獄中打下了自己的一片江山――為獄警們解決稅務問題、幫監獄長洗錢、擴建了圖書館、幫助獄友們考取學歷,他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為了將來能夠擺脫這裡,自由的希望給了他堅持的動力,最終從臭水溝裡逃出生天,獲得了自由。
不忘初心,堅守自我。監獄中的大多數都是無期徒刑的囚犯,但男主人公卻在這裡發現了匪夷所思的現象――老布在得知通過假釋時,想要犯事再次被捕。五十年的監禁已經讓他無法再次融入變化太大的社會,被監獄體制化使他最終放棄了自己的生命,選擇不再感到恐懼。但是男主人公卻在二十年裡一直追求自由,不停的努力,不忘本心,不斷學習,最終實現了自己的夢想,創造了奇蹟。
除此之外還有許多非常有意義的真理,比如贈人玫瑰手留餘香、知識就是力量等等。在新冠病毒的肆虐下,我們所處的境遇難道不就像這本書的男主人公那般迷茫困頓嗎?人心惶惶,社會動蕩,經濟發展受阻,政治、教育事業也不得不做出調整,天災人禍,正是考驗我們決心和能力的時刻,我們的國家正在傾其所有研究、防禦、治癒新型肺炎,我們每一個個人都要像男主人公一般心懷希望,不忘初心,對自己對國家抱有信心,就如那把鶴嘴錘一般,只要堅持不放棄,我們定能鑿通高牆,迎來自由。
「生命可以歸結為一種簡單的選擇:要麼忙於生存,要麼趕著去死。」即使我們向死而生,也要追求詩與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