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黑洞理論:可惜霍金走得早,不然諾獎有的拿

2020-12-26 靈遁者國學智慧

導讀:可惜霍金走得早,不然諾獎有的拿。希望大家都能活到100歲。哈哈。

本篇引用尼採的一句話作為開頭:「那些聽不見音樂的人以為那些跳舞的人是瘋子。」 黑洞對我們而言,就是聽不見的東西,所以不要以為談論黑洞的人是瘋子。

什麼是黑洞?黑洞是現代廣義相對論中,宇宙空間內存在的一種密度極大,體積極小的天體。1916年,史瓦西給出了廣義相對論的第一個嚴格解,這個解描述了一種最簡單的天體(靜止、不帶電、球對稱的天體)周圍的時空彎曲情況。然後,史瓦西發現所有的星體都存在一個史瓦西半徑,如果星體的實際半徑比它的史瓦西半徑要小,那麼它就會變成一個黑洞。比如太陽的史瓦西半徑為3千米,地球的為9毫米。如果我們把太陽的半徑壓縮到3千米以下,太陽就會變成一個黑洞;如果把地球的半徑壓縮到9毫以下,地球也會變成了一個黑洞。


這裡值得一提的是史瓦西這位科學家,大家都知道廣義相對論是1915年才給出最終公式形式。而史瓦西1916就給出了史瓦西,就相當於用了幾個月時間而已,很牛吧。不過天妒英才,也就是他給出史瓦西解不久後突然去世,享年53歲。【出生1873—死亡1916】

所以黑洞是由質量足夠大的恆星在核聚變反應的燃料耗盡死亡後,發生引力坍縮產生的。可是為什麼會發生引力坍縮?原因是球體坍縮到史瓦西半徑以下(視界以內),就不再有任何其它的力能夠跟引力相抗衡,球體除了繼續一直坍縮沒有任何其它的出路。黑洞的引力很大,連光都無法逃脫。其實黑洞並不「黑」,只是無法直接觀測,但可以藉由間接方式得知其存在與質量,並且觀測到它對其他事物的影響。

史瓦西工作照

關於黑洞要提到一個重要的人物是霍金。眾所周知他是一位身殘志堅的理論物理學家。他的貢獻主要就算黑洞理論,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奇點定理霍金輻射

而且我們普通人眾多周知的大爆炸理論,就和他的貢獻有關。大爆炸理論認為宇宙是有起點的,是從「奇點」開始的,目前科學家公布的數值是138.2億年前。彭羅斯和霍金就證明了一個奇點定理,該定理是說凡是黑洞必定存在一個奇點,而且彭羅斯還根據自己的直覺認為不可能存在裸奇點,也就是說所有的奇點都一定被視界包圍著。但是他無法證明,所以他只能把這個稱之為宇宙監督猜想。彭羅斯也是2020年諾獎的獲得者之一,就是因為黑洞理論獲獎。據諾貝爾獎官方推特顯示,羅傑·彭羅斯因發現「黑洞的形成是廣義相對論的有力預測」而獲獎,萊因哈德·根澤爾(Andrea Ghez)和安德烈亞·蓋茲則是因為「在銀河系中心發現了一個超大質量的緻密天體」而獲獎。


羅傑·彭羅斯教授還說道:「獲得這一獎項堪稱巨大殊榮。在1964年,黑洞的存在並沒有獲得應有的重視。自那以後,黑洞在我們理解宇宙的過程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我相信,其重要性未來還會以無法預料的方式提升。」如果霍金沒有去世,那麼肯定也能分享該獎項。

其實霍金本人在一篇論文中,推翻了自己的黑洞理論,承認「宇宙中沒有黑洞」,存在「灰洞」。這個理論震驚了物理學界,乃至整個世界。【這個新聞大家可以搜到,很多的。】

其實大家不要誤解,也不是說霍金徹底否定了黑洞,只是霍金認為自己的事件視界理論存在缺陷,由此推出「灰洞」理論。可以說「灰洞」是「黑洞」的升級版。

但大家更多看到的新聞是某科學團隊發現黑洞!

羅傑·彭羅斯教授說道:「獲得這一獎項堪稱巨大殊榮。在1964年,黑洞的存在並沒有獲得應有的重視。自那以後,黑洞在我們理解宇宙的過程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我相信,其重要性未來還會以無法預料的方式提升。」


而且引力波的探測就是兩個黑洞合併所引發的時空振動,這是我們去年看到的海量新聞報導。讀完《變化》的朋友知道,我一直反對大爆炸理論。上一篇文章《時間的本質說明》中我也說了,宇宙是沒有時間起點的,也將沒有終點,是無始無終的。

所以宇宙起源於奇點,最後又會被黑洞吞噬的理論,我是不贊成的。而且我認為黑洞對於宇宙來說不是毀滅者!

宇宙中存在各式各樣的天體,所以一個體積不大,質量超級大的天體的存在,我是贊同的。也就是黑洞是存在的,但就像霍金修改自己的理論一樣,黑洞的性質,黑洞的結構,我們其實是知之甚少。


首先來說說黑洞為什麼不是毀滅者?由於黑洞的引力巨大,所以它吞噬周圍的物質。但大家不要忘記,黑洞也輻射能量,這個叫霍金輻射。所以這是一個「活」的天體。並不像大家想像的,黑洞就像個貔貅,只吃不吐! 它是一邊吃,一邊吐。吃的多,吐的少而已。而且總會有吃爆的那一天。所以這個形象舉例,大家應該好理解。

我們為什麼能夠探測到引力波,是因為兩個黑洞在合併碰撞過程中,損失大量的質量,質量去哪了?質量以能量的形式釋放到時空中,就是以引力波的形式傳播出去,才被我們探測到,所以黑洞不是宇宙的吞噬者。

如果大家還不能理解,再來看這個例子。大海的中的一個漩渦,可以吞噬大海嗎?可以吞噬地球嗎?地球存在多少億年了,每天海洋中都有大大小小的漩渦,是不可能吞噬海洋和地球的。

其中的原因,就是我前面說明物體為什麼不能達到光速一樣。物體近光速運動,質量無限趨大,也就類似一個黑洞了。所以我說光速是一種束縛態。

物體運動的速度不能達到光速的原因就是因為它無法克服這種束縛態。因為它對抗的是整個時空!黑洞不能吞噬宇宙的原因,也是基於此。這也是我反對大爆炸理論的一個原因。

相反黑洞是宇宙中最有活力的創造者。他吞噬質量,抹去原來的構造信息,以其他形式釋放質量。它是一個不斷「重構洗牌」的角色。


時間在黑洞裡,在黑洞附近也不是不存在的,是存在的,而且是有意義。我在上一章《時間的本源說明》裡寫道:時間停止,不意味著時間不存在!

所以對於黑洞的研究,我們還需要加深認知。讓子彈多飛一會吧!2019年4月10日科學家公布了首張黑洞照片。愛因斯坦再次證明了自己,人類再次證明了自己。這是我們的驕傲,這是一個時代的驕傲。

最後還是以尼採的另一句名言作為結尾:「一個人如果知道自己為什麼而活,就可以忍受任何一種生活!

後記:2018年3月14日霍金去世。他是一個身殘志堅的思想者,值得我們後人銘記。他說過這樣一句話:「如果生活沒有了樂趣,那將是一場悲劇。」他還說:「我的目標非常簡單——理解宇宙,包括為什麼它是現在這個樣子,以及為什麼它會存在。」

靈遁者油畫《黑洞》


摘自獨立學者,科普作家,藝術家靈遁者書籍《變化》

相關焦點

  • 第一張黑洞照片能驗證黑洞輻射理論嗎?霍金是不是該得諾貝爾獎?
    這次黑洞照片的公布再一次證明了愛因斯坦確實是個超級大神,但霍金是不是還是一個未知數,因為霍金儘管是非常著名的研究黑洞的科學家,但他關於黑洞的「霍金輻射」理論並不能在這張「黑洞寫真」的照片中體現!這張M87星系中央超大黑洞的發布圖上的文字會告訴我們哪些信息呢?
  • 你必需知道的事實 霍金提出新黑洞理論
    黑洞的難題如同九頭蛇的腦袋,砍掉一個後還會出現新的: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最近提出了新的黑洞理論,本來黑洞已經處於非常神秘的地位,現在霍金認為這個令人捉摸不透的天體其實是「不存在」的,或者說黑洞是以「灰洞」的形式存在,但不是我們所認為的那樣,那麼真相到底是什麼?
  • 第一張黑洞照片公布,證實了黑洞輻射,霍金是否可以得諾貝爾獎?
    霍金是著名的宇宙學家,雖然他已經去世一周年了,但是人們還是會時不時想起他,令人感到可惜的是,霍金生前沒有能夠一睹黑洞的真容。雖然在霍金的腦海中,或許早就已經有了黑洞的標準模型,但是如果能夠親眼所見的話,霍金也應該一生無憾了吧,畢竟霍金也是黑洞標準模型的積極建造者,科幻大片《星際穿越》中的黑洞假想模型,就是由霍金及其好友也就是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基普·索恩作為科學顧問參與製作完成的。
  • 霍金走了,黑洞裡沒有漸凍症……
    霍金是我最敬重的物理學家之一,一生同病魔做鬥爭,到晚年甚至無法發聲,只能藉助臉部肌肉的運動,在計算機的幫助下與人交流。即使如此,霍金依然對這個世界充滿熱情和好奇,用他睿智的頭腦,為我們揭示宇宙無窮的奧秘;霍金雖然被困輪椅無法動彈,卻對人類文明的未來殫精竭慮,數次提出警告,希望我們善待自己的家園;甚至坐在輪椅上,也要東奔西走,為人類去外星系尋找理想家園啟動了突破攝星計劃。
  • 霍金修正黑洞理論:黑洞或許並不存在
    量子力學讓黑洞的存在變得「可疑」  霍金是現代黑洞理論的創立者之一,也是現代最著名的理論物理學家。1974年,他考查了黑洞附近的量子效應,發現黑洞會像天體一樣發出輻射,該輻射被命名為「霍金輻射」。「霍金輻射」的溫度和自己的質量成反比——這樣,黑洞就會因為輻射而慢慢變小,而溫度卻越變越高,最後以爆炸告終。
  • 霍金最著名黑洞理論證實 諾貝爾獎的節奏?
    近期,來自美國和以色列兩個獨立的研究團隊發現了足以支持「霍金輻射」理論的明確證據,他們的發現或將幫助這位偉大的物理學家最終獲得諾貝爾獎。長期以來,科學家們一直認為,當一個黑洞死亡時,其內部的一切事物也都將隨之消亡。「霍金輻射」理論認為,黑洞應該有能力產生熱量並釋放亞原子粒子,直到它們能量完全耗盡,這一過程就是所謂的「霍金輻射」。
  • 【物理悖論】關於黑洞信息悖論——霍金的最後一篇論文
    一文裡說過,黑洞是一種密度極大的特殊天體,時空會在這裡發生扭曲,它一般由行星坍縮或巨星向內塌陷而產生。巨大的質量被壓縮在極小的體積內,這麼大的密度,對應的引力當然也是巨大的。關於黑洞信息悖論經典物理學認為,沒有什麼能逃脫黑洞的引力,連光也不例外。
  • 霍金推翻自己理論:黑洞不存在 提「灰洞」理論
    霍金推翻自己理論:黑洞不存在 提「灰洞」理論 不過,這話既然出自黑洞理論創始人之一史蒂芬·霍金之口,就得認真聽了。  據《自然》24日報導,霍金在22日發表論文承認,黑洞其實是不存在的,不過「灰洞」的確存在。  黑洞不能困住所有物質  在這篇名為《黑洞的信息保存與氣象預報》的論文中,霍金指出,由於找不到黑洞的邊界,因此黑洞是不存在的。
  • 「霍金輻射」理論是正確的!科學家創造微型黑洞證實
    北京時間6月4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在第一張黑洞照片證實了愛因斯坦提出的理論之後,科學家開始驗證已故科學家史蒂芬·霍金的研究理論。在《自然》雜誌上發表的一篇論文中,科學家表示,我們現已證實了霍金的同名理論——「霍金輻射」。
  • 霍金說: 「黑洞不存在」
    事實上,天文學家經過幾十年的觀測,找到了很多有利的證據證明黑洞的確存在。那麼霍金想說的究竟是什麼意思呢?原來霍金的論文想解決關於黑洞的兩個悖論。這兩個悖論的根源在於廣義相對論和量子力學之間有著內在的衝突,所以這倆悖論很棘手,令許多物理學家頭疼。要想了解霍金所說的話的真正含義,我們得先了解黑洞的兩個悖論。首先,我們先介紹一下什麼是黑洞。黑洞是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的最著名的預測之一。
  • 現代技術正在完善史蒂芬霍金的黑洞理論
    史蒂芬·霍金關於暗物質的最著名的理論之一,這種神秘而無形的物質是由原始的黑洞組成的,最近遭受了巨大的打擊。而這一打擊來自一個巨大的望遠鏡,所做一次拍攝整個星系的圖像。雖然調查結果並沒有完全否定霍金的觀點。但他們認為,原始黑洞必須非常小才能構成暗物質。
  • 霍金理論系列之三:霍金輻射(黑洞蒸發)
    黑洞熱力學第二定律在上世紀70年代初,霍金證明了面積不減定理,指出當黑洞形成以後,隨著時間演化,黑洞的視界表面積總是只會增加不會減少。在面積不減定理提出後的第二年,美國物理學家惠勒的一個博士研究生貝肯斯坦就注意到它的理論並指出面積不減定理跟熱力學第二定律——熵增定律長得很像。
  • 霍金去世前關於黑洞信息悖論提出了不可思議的解決方案
    根據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科學家對黑洞的最初理解是:,。所有跨越事件視界的東西——黑洞的邊界——都將永遠消失。即使光也無法逃脫它的離合器,這就是為什麼黑洞被稱為黑洞的原因。但在後來,霍金卻提出了不一樣的看法,根據量子力學定律,輻射是可以從黑洞中逃逸出來,意識就是說,黑洞吞噬了一半的粒子,另一個粒子應付支被輻射到太空,並從黑洞中吸取一點能量。
  • 霍金的黑洞蒸發理論存在描述錯誤
    也許史蒂芬·霍金所發現的最偉大的東西——也是他在物理學家中如此出名的原因——是黑洞不會永遠存在。自史蒂芬·霍金(Stephen Hawking)發現霍金輻射以來,科學出版物將其描述為一種現象,其中黑洞由於在事件視界附近自發產生的量子糾纏粒子對而緩慢「蒸發」。 據說其中一個粒子被吸進黑洞,另一個粒子霍金認為逃逸出了黑洞。
  • 霍金提出黑洞新理論
    早報訊7月21日,英國著名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在愛爾蘭首都都柏林舉行的「第17屆國際廣義相對論和萬有引力大會」上,向學術界宣布了他對黑洞研究的最新成果。他認為,黑洞不會將進入其邊界的物體的信息淹沒,反而會將這些信息「撕碎」後釋放出去。該理論的提出,說明霍金推翻了30年前他自己提出的「黑洞悖論」。
  • 霍金的五大理論:黑洞信息悖論與時序保護猜想
    今天我們繼續來說霍金的五大理論。霍金的第四大理論是「黑洞信息悖論」。黃博士給小姐姐寫了一封信,拿到信後的小姐姐嚇毀了,壓根看都不敢看,於是她怕信燒了,誰TM看你給我寫的信,我把它丟在風裡。小姐姐想,如此一來就可以把黃博士寫在信上的那些噁心情話,徹底消滅在人世間,但黃博士卻說:你燒吧,你燒吧,你永遠燒不掉的。
  • 霍金好友彭羅斯得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霍金若活著能得嗎?
    彭羅斯憑黑洞形成理論拿走了一半,剩下一半由兩位通過天文觀測確定銀河系中心存在黑洞和獲得中心黑洞質量的科學家平分。彭羅斯相信很多人並不會覺得陌生,他原本是一位數學家,提出過著名的彭羅斯樓梯(又譯潘洛斯階梯,他在數學界和物理界好像有兩個不同翻譯的名字……),那道永遠走不到頭
  • 霍金修正黑洞理論:或擁有柔軟毛髮
    雖然研究結果沒有完全解決「黑洞信息悖論」的問題,但指明了一種可能的研究方向。宇宙黑洞    根據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靜止的黑洞由三項可觀測的參數決定:質量、電荷和角動量。只要一個物體變成了一顆黑洞或者掉進了黑洞,除這三個物理量外的一切信息都會消失在黑洞的視界之中。物理學家約翰·惠勒(JohnWheeler)用「黑洞沒有毛髮」來形容這一理論。
  • 霍金與黑洞|悼念霍金
    霍金說第一學期他考了第二十四名,第二學期考了第二十三名,幸虧他們還有一個第三學期,考了第十八名,結果沒有掉下去。他說對於掉下去的那部分學生,打擊實在是太大了,他並不贊同這種制度。 在學校裡,他的功課很一般,作業不整齊,字也寫得不好,老師不怎麼看好他。但是他在跟同學們聊天當中,一會兒談一談宇宙為什麼會有紅移呢?是不是光子在路上走得疲勞啦,然後就變紅?
  • 構想:從霍金輻射來看,黑洞能夠被消滅的理論可行性
    根據愛因斯坦經典引力理論,黑洞是具有極強引力場的一個時空區域,任何東西都無法逃脫(甚至包括光)。因此,黑洞只能吸收物質。這種特性的一個結果是黑洞的大小其實從未縮小過,那麼是否符合能量守恆呢?當考慮到量子效應時,會發現這種情況也會發生巨大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