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剩我國!2024年後,我國將成為全球這一領域"獨苗"

2020-10-03 吳拿科技大王

隨著全球科技的飛速發展,目前也是有很多的"未來科技"走進了我們的生活,比如人體冷凍技術、腦機接口、太空觀光、全透明顯示屏等都令我們驚奇不已,雖然當前的這些技術還只能被小部分人享受到,但是相信再過若干年大家都可以拿到這些黑科技所帶來的紅利。此外,還有一項"未來科技"一直被人所探討著到底屬不屬於"未來",這就是"載人航天航空"。

其實要說"載人航天航空"是"未來科技"吧,但是早在上世紀,蘇聯M國兩者就已經實現的載人環球太空飛行並且成功返回地球,甚者M國還成功的進行了人類史上的首次月球漫步。但是要說"載人航天航空"不是"未來科技"吧,這幾年來馬斯克又首先實現了太空商業化,實現承載遊客外太空旅遊,預計在2024年運送一批太空人去火星定居。所以只能說關於"載人航天航空"是一直在未來,從來在發展。

目前關於這方面的探討最火的肯定就是關於"國際空間站在軌時長"和"中國空間站"的話題了吧。其實這件事在去年開始就已經被網友們風風火火的討論,時間到了現在,距離中國空間站正式上天組裝只有不到一年半,話題的探討熱度又是上升起來。也就是預計2022年到2024年左右,國際空間站將完成它的使命墜入大氣層化為灰燼,屆時在整個太陽系內外太空只有我國這一個空間站"獨苗"!

要知道,當初建造國際空間站的時候,很多國家都參與了建設,那時我國也想盡一份綿薄之力,但是遭到了M國的嚴詞拒絕,無奈我們只能搞自己的航空航天技術。到了今天也是解了一口氣,眼看國際空間站服役到期,我國空間站發射在即,很多國家也是紛紛表示要來參觀,為此我國也是同意了他們的申請,並且這些通過申請的太空人們目前也在抓緊學習中文當中,其中就有M國的位置,你說M國打不打臉。

其實按理說國際空間站只要錢給的足,撐到2035年也不是不無可能,但是眾所周知,作為空間站最大的"股東"M國現在一堆破事要處理,根本沒有錢來維持空間站的運轉。本來馬斯克作為私人航空航天企業先鋒者要盤下國際空間站作自家太空旅遊酒店使用,但是面對天文數字般的維護費用其也不得不放棄。起先布裡登斯汀表示要NASA與馬斯克合作包下國際空間站,但是NASA沒有錢合作,這不明顯的坑馬斯克,所以這個計劃也被告吹。

目前從各方面官方透露消息看來,國際空間站將在2022-2024年報廢的可能性基本上有八成,而當前我國對於自己的空間站也是明確表示向全球開放,17個國家也已經紛紛和我國達成合作,當2024年我國空間站上天組裝後相信在地球低軌道上將僅剩我國這一家。

相關焦點

  • 國際空間站退役後,中國「天宮」會成為太空「獨苗」嗎?
    國際空間站面臨退役,中國空間站會成為全球唯一空間站嗎?2015年,美國與俄羅斯航天部門籤署協議,將國際空間站的退役時間推遲到了2024年,而我國空間站將在2022年投入運行,那麼當國際空間站退役後,我國空間站會成為全球唯一嗎?
  • 傳回大量關鍵數據,美國卻要求我國共享,10年後中國將獨佔鰲頭
    近年來,我國航天科技迅猛發展,中國空間站、北鬥衛星、嫦娥四號、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等等,這也令同為航天科技強國的美國感受到了危機,這些年來頻繁幹擾我國航天發展。然而即便在這樣的條件下,我國航天科技依靠全球化分工合作,藉助與全球多個國家的合作也取得了今日非凡的成就。
  • 我國基因測序市場規模穩定增長 主要應用於腫瘤診斷及治療領域
    隨著技術的逐漸成熟,基因檢測開始應用於商業領域。目前基因測序技術已經發展了四代,第一代基因測序儀於1977年推出,第二、三代基因測序儀分別於2005年、2008年推出,最新的第四代儀器在2012年推出,降低了生產成本,但是精確度不如第一代基因測序儀。基因測序產業鏈上遊主要為測序儀器和測序試劑耗材等;下遊包括醫院、製藥企業和政府研究機構等相關應用領域。
  • 國際航協:2020年全球航空業將損失4190億美元 一文看懂我國航空業現狀
    中商情報網訊:2020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為全球航空業造成史無前例的打擊。據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以下簡稱「國際航協」)的預測,2020年全球航空業將損失4190億美元,而全球的航空公司們損失的利潤也將達到843億美元;另外,全球將有3200個跟航空相關的崗位將被裁掉,到目前為止全球已有23家航空公司倒閉。
  • NASA無奈承認2024年難以登月,這是為何?
    面對網友們的質疑,NASA公開了一段視頻,可是這段視頻並不能說明任何問題,今年NASA科學家稱2024年預計會將太空人再次送往月球,本以為讓美國的網友們再次期待美國重新登月,可是NASA無奈承認,2024年將難以實現載人登月,這又是什麼情況呢?
  • 世界最「孤獨」動物,即將走向滅絕,我國僅剩一隻雄性個體
    就拿我們國家來說,肯定有很多人會首先想到大熊貓,因為大熊貓不僅長相可愛,並且數量也極少,在我國目前僅有1000餘只大熊貓,而世界上的熊貓除了少數租出去展覽的以外,大多數也都位於我國境內。但是實際上大熊貓並不是我國最稀少的動物。在我國,還有許多動物瀕臨滅絕,比如說華南虎,目前野生華南虎已經宣告滅絕,而人工繁育的華南虎數量也極為稀少,僅有100頭左右。
  • 2年後,我國將完成空間站在軌建造計劃!美國人:未來將遭中國逆轉
    而這種全方位的封鎖,始於2011年美國出臺的撥款法案,裡面有兩條明確限制:一是美國航天部門不得使用聯邦資金與我國進行任何方式的合作,二是美國宇航局不得接待來自我國相關部門人員的訪問。但經過我國科研人員的不懈努力,我國官方現在已正式對外宣布,即將完成中國自己的空間站在軌建造。
  • 2年後,我國將完成空間站在軌建造計劃!美國人:未來將遭中國逆轉
    而這種全方位的封鎖,始於2011年美國出臺的撥款法案,裡面有兩條明確限制:一是美國航天部門不得使用聯邦資金與我國進行任何方式的合作,二是美國宇航局不得接待來自我國相關部門人員的訪問。但經過我國科研人員的不懈努力,我國官方現在已正式對外宣布,即將完成中國自己的空間站在軌建造。
  • 我國僅剩的27所「包分配」高校,錄取標準高,分數高不一定能上!
    眾所周知,以前我國的大學都是包分配的,那時候的學生只要考上大學,基本上這輩子就很穩當很有前途了,然而1996年後,高校的包分配政策取消,學生們被推向了市場。之後高校又開始了擴招,大學生人數越來越多,學生就業開始變得難了起來,於是一些人開始懷念曾經的包分配政策。
  • 我國有望成為全球最大的石墨烯消費國家
    同期舉行的中國國際石墨烯材料應用博覽會,吸引了400餘家參展商集中展示全球最新石墨烯應用成果。  「截至今年5月底,我國擁有石墨烯專利技術,從事石墨烯研發、生產、銷售、推廣的相關企業數量達到2000多家,其中已形成石墨烯業務的企業超過50家,2016年國內石墨烯產業整體營收超過40億元,是2015年的近10倍。」中國石墨烯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秘書長李義春介紹說。
  • 小夥送女友假口紅牽出億元大案 我國口紅市場2024年將達...
    小夥送女友假口紅牽出億元大案 我國口紅市場2024年將達300億  Evelyn Zhang • 2020-11-10 11:45:05 來源:前瞻網
  • 國際空間站運行到2024年希望破滅?中國將成為唯一
    ,國際空間站表層出現「小孔」,這讓人懷疑將其使用期限延長到2024年以後的可能性。舊車擁有者熟悉這種情況,這叫做開始散架。」他補充道:「無論說什麼,從原則上講,很明顯的是,我們需要為到2024年以後國際空間站將不再存在的事實做準備。」
  • 我國的研究論文數量超越美國,成為全球研究大國!
    據最新統計顯示,我國在自然科學領域的研究論文數量已超過美國,成為全球研究大國,表明我國在科學研究的主導地位日益壯大。據日本科學技術與學術政策研究所(NISTEP)整理科睿唯安( Clarivate)提供的數據後表示,我國目前發表的頂尖科學論文佔比為19.9%,高居全球之冠,美國以18.3%位居第二。這些數據統計經同儕評閱(peer-reviewed)、刊登在科學期刊的論文數量。
  • 2020-2024年中國銻行業投資的分析預測
    圖表 2017-2019年全國銻產量情況單位:萬噸,%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二、2015-2019年全國銻礦產量分析2015-2019年,全國銻礦產量呈現先下降後回升趨勢。圖表 2015-2019年全國銻礦產量情況數據來源:美國地質調查局2020-2024年中國銻行業發展前景展望及預測分析中投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0-2024年中國銻行業投資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對中國銻業發展前景展望分析如下:一、銻冶煉工藝發展趨勢銻作為中國傳統優勢礦產,資源形勢目前已不容樂觀
  • 我國在航天發動機領域取得重大突破,已全球領先
    就在世界各國都在為等離子推力器研究攻關時,我國卻在大功率霍爾發動機領域率先取得突破。從以前「毫牛級」的小功率邁進了「牛級」的大功率大門。霍爾發動機是未來太空飛行器的推力器,是目前最先進的電推進發動機。主要用在長期執行太空任務的太空飛船或是太空衛星的推進調控。因為霍爾發動機不需要消耗任何的固體或液體燃料,主要的推進劑就是氙氣。
  • 法國將從明年開始測試「飛行計程車」,迎接2024年奧運會
    機場起飛,這是為迎接2024年奧運會的大批遊客而進行的試點。合作夥伴在一份聲明中說,他們「決定匯集所有條件,以使這種新的運輸方式的出現成為可能,以補充現有的運輸方式,無論是公共運輸還是商品運輸。「此外,2024年奧運會和帕運會為整個行業的參與提供了一個難得的機會,這將使巴黎地區成為全球城市空中交通市場的領導者。」
  • 我國成為全球第二個實現「量子優越性」的國家
    這一突破使我國成為全球第二個實現「量子優越性」的國家,牢固確立了我國在國際量子計算研究領域的領先地位。「量子優越性是指當新生的量子計算原型機,在某個問題上的計算能力超過了最強的傳統計算機,就證明其未來有多方超越的可能。」
  • 不再害怕封鎖,我國又一領域將反超美國,甚至比晶片還重要
    如今在又一個領域,中國就已經將美國趕超,而且與晶片相比,這一領域的地位還要更為重要,這就是衛星技術。,對於如此重要的技術,美國自然不希望我國能取得突破。早在幾十年前,我國就成功進行了中國首個偵查衛星實驗,如今經過多年發展,我國偵查衛星已經成熟了許多,通過自身配備的光學遙感器與雷達等設備,將能很好地對目標進行偵查和監視,觀察到的景象也十分清晰。此前僅是中國商用衛星拍攝到的畫面,就讓美國感到極為緊張。當然處於高速發展中的中國,還是有許多地方需要努力。就拿之前提到的晶片技術來說,我國與美國相比就還有著極大的差距。
  • 蘇州動物園一隻斑鱉,人工授精後死亡,目前全球已知的僅剩三隻
    蘇州動物園一隻斑鱉,人工授精後死亡,目前全球已知的僅剩三隻雖說如今的動物世界裡面種類繁多,有一些特殊的動物,甚至我們人類還沒有很好的去了解透徹。針對這一狀況,我國也在盡力保護稀有動物,不讓其真正的滅絕。
  • 我國將建空間站,國際空間站卻「開始散架」,俄稱其四年後或停用
    這才有了後來我國的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以及即將建造的新空間站。我國媒體報導了來自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的消息稱:針對我國新空間站的在軌建造工作,我國將在未來兩年中進行多達11次的高密度發射,力爭在2022年完成空間站的初始在軌建造計劃。這無疑是一個振奮人心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