臉書COO桑德伯格:臉書讓許多人重新認識了世界丨 大佬說

2020-12-03 第一財經

8月9日,臉書營運長桑德伯格接受彭博社的採訪。在採訪中,她談到了臉書群組功能的作用、臉書公司員工的責任感以及女性在企業中的地位等等。

桑德伯格說,臉書在連接世界上肩負著巨大的責任。而扎克伯格擁有的經驗能幫助他們創造產品、建立社區。桑德伯格還強調了臉書群組功能的重要性。她認為群組對人們在網上交流很有幫助。群組能讓本不認識的人在一起交流,這正體現了科技的力量。桑德伯格以自己個人的生活舉例,稱從小成長在邁阿密的他,高中和大學期間幾乎不認識除了邁阿密以外的人。 桑德伯格表示,如果當時她有自己的推特帳號,或許就能結交外國朋友了。在此外,她還表示,臉書一定會對用戶負責,盡力做到防患於未然。

此外,桑德伯格還談到了當代女性在企業中的地位。對於臉書公司的商業部門中有超過一半是女性的現象,桑德伯格表達了自己的驕傲之情,同時也指出技術部門還有待加強。桑德伯格表示,在現在計算機專業的畢業生中只有16%是女性,而在上世界80年代,這個數字是35%,不過當時技術行業的規模比現在小。因此,桑德伯格呼籲更多的女性和弱勢群體投身計算機科學領域。

相關焦點

  • 重新認識「臉書」們
    華夏時報網程凱我們好像一直都在默默等待著臉書(Facebook)這樣的社交網絡出問題,它們是新經濟的象徵,同時也是巨額財富的代言人,科技加財富,加上年輕人的陽光,好像一切都沒問題,如果說,非要出一點什麼問題的話
  • 臉書COO桑德伯格十年轉變之旅 曾經的全球偶像變身權力高管
    2但在過去十年裡,桑德伯格成為Facebook的代言人之一。對許多人來說,她代表著對人們隱私的侵犯和科技行業的傲慢。 騰訊科技訊 據外媒報導,2019年4月,Facebook營運長雪莉·桑德伯格(Sheryl Sandberg)給公司網絡安全團隊發了一封電子郵件,並部署了一項特別任務。
  • 「臉書總算幹了件正事!」
    編輯丨青蓮近日,香港大學前僱員閻麗夢公開發表了一篇長達二十多頁的論文,在論文中她聲稱經過新冠病毒相關研究表明新冠病毒並不是自然進化出現的,是高水平研究所內的試驗產物,意圖將新冠病毒的箭頭直指武漢研究所。此外,閆麗夢還接受了川普御用媒體福克斯新聞節目《塔克·卡爾森今夜秀》的採訪,在採訪中多次污衊中國政府,發表了很多荒唐言論。
  • 科學家的臉書狂想,帶你認識不一樣的科學家
    由一奈米的宇宙出品的《科學家的臉書狂想》,能讓我們從不同角度認識這些可愛的、萌萌的、接地氣的科學家們,也重溫一下那些曾經讓我們寢食難安的理論和定律。這些圖片只是沉睡在論文中,甚至被當成垃圾丟掉,他們覺得太可惜了,於是萌生了為這些圖片上色並配上詩文放到臉書粉絲也與人分享的想法,結果吸引了一群喜歡理科的文青粉絲。 他們得到了出版社的青睞,但是他們希望能創作出科學和人生相互結合的定理,於是經過他們的不懈努力,《科學家的臉書狂想》橫空出世了。 這是一本從8歲到80歲的人都能從中找到樂趣的書。
  • 科學家的臉書狂想,帶你認識不一樣的科學家
    由一奈米的宇宙出品的《科學家的臉書狂想》,能讓我們從不同角度認識這些可愛的、萌萌的、接地氣的科學家們,也重溫一下那些曾經讓我們寢食難安的理論和定律。這些圖片只是沉睡在論文中,甚至被當成垃圾丟掉,他們覺得太可惜了,於是萌生了為這些圖片上色並配上詩文放到臉書粉絲也與人分享的想法,結果吸引了一群喜歡理科的文青粉絲。他們得到了出版社的青睞,但是他們希望能創作出科學和人生相互結合的定理,於是經過他們的不懈努力,《科學家的臉書狂想》橫空出世了。
  • 臉書又攤上事了,被指控通過「推薦朋友」介紹恐怖分子認識
    【文/觀察者網 唐莎莎】作為全球社交媒體巨頭之一,臉書(Facebook)多次因數據洩露、假新聞泛濫等備受詬病。如今,臉書還沒從「劍橋分析」醜聞中完全緩過來,又一指控將矛頭對準了它——通過「推薦朋友」介紹恐怖分子互相認識。
  • 臉書、IG、WhatsApp登錄中斷,臉書稱非網絡攻擊?
    分布在全球的臉書(Facebook)用戶都有報告在臉書上登錄和發布都遇到問題,IG(Instagram)和WhatsApp也未能倖免, 臉書沒有給出中斷的理由,並提供了極少的信息,僅承認臉書意識到某些領域的服務有所下降。
  • 讀《科學家的臉書狂想》
    而在這本現代出版社——《科學家的臉書狂想》中,所介紹的40位科學家卻用生命和科學的貢獻,卻詮釋了量子力學奠基人薛丁格所說,人生的意義只在於熱力學第二定律《科學家的臉書狂想》90後作者團體「一奈米的宇宙」在本書中為40位知名的科學家們以臉書互動的形式重塑了更具人性、更貼近生活的形象。
  • 馬斯克退出臉書是什麼狀況 臉書是誰的馬斯克在下一盤什麼大棋
    此外,不久前他還攻擊網際網路巨頭,說:你們是一切混亂的始作俑者。   幾天前,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宣布,因為他討厭臉書和推特的行為,他決定退出臉書和推特,並刪除他在臉書上的內容以示抗議。   馬斯克有什麼計劃,世界首富的他進軍什麼領域?   對於馬斯克的說法,大多數人傾向於相信:其實馬斯克早就準備好了一套自己的作業系統,並且之前飽受市場機會缺乏的困擾,所以一直處於保密狀態而沒有發布。
  • 推特和臉書有什麼區別 推特和臉書的不同之處
    而在國外,主要流行的是如推特、臉書一類的。那麼,推特和臉書到底有什麼區別呢?二者具體的區別看這裡!  推特和臉書有什麼區別  1、用戶關係不同:Twitter的follow方式是單向的,是說「  2、好友關係不同:twitter使用follow的方式能夠帶來更大的自由,而在twitter上follow的人,大多數情況下可能是陌生人,通過某個共同感興趣而進行關注。  3、活躍度不同:推特的用戶比臉書要更加活躍一些,而臉書相對於推特來說它的交流性會更強。推特的性質更像是中國的微博,臉書則更像人人網。
  • facebook臉書中文版下載
    啥,沒時間,不怕,facebook臉書中文版下載滿足你,快來下載體驗吧。facebook臉書中文版下載版本記錄:facebook臉書中文版下載絕對是一款經典佳作,快來下載體驗。
  • 臉書黑材料:只要用戶增長,哪怕他是恐怖分子呢
    日前,一份臉書2016年的內部備忘錄曝光,臉書的一位高管安德魯·博斯沃思(Andrew Bosworth)曾為用戶量的「可疑」增長策略進行辯護,稱「任何能讓我們聯繫更多人的辦法都是好事」,即使人們使用這個平臺的用意險惡,比如恐嚇或計劃恐襲。報導截圖據CNBC3月30日報導,臉書員工中曾流傳著一份被稱為「醜惡」的2016年備忘錄。
  • 臉書用戶數據洩露事件的警示
    臉書用戶數據洩露事件的人和事克里斯多福·韋利(Christopher Wylie):既是這個事件的第一爆料人,也是當初協助創立劍橋分析的核心人員之一,他的爆料因此更加有力。亞歷山大·科根(AleksandrKogan):英國劍橋大學心理學教授,利用一個小App獲得幾千萬用戶個人信息。
  • 傳臉書考慮無廣告訂閱版 號稱「永遠免費」的小扎也改口風了?
    傳臉書考慮無廣告訂閱版 號稱「永遠免費」的小扎也改口風了?據知情人士透露,Facebook最近幾周一直在進行市場調查,以確定付費訂閱的無廣告版本是否會促使更多的人加入社交網絡。過去有傳言稱Facebook正在研究一個以訂閱為基礎的模式,人們可以通過對社交網絡付費來避免廣告和維護自己的隱私。Facebook目前的模式是免費的,因為它收集用戶數據,而廣告商可以將這些數據用於針對特定群體的潛在客戶精準營銷。
  • 推特和臉書要「決定」誰是美國總統?
    簡單說,就是聯繫信息與受眾的中間渠道。主流媒體就更為人們所熟悉,你問一個人,什麼是主流媒體?他肯定會說,就跟我們廠長一樣,市長不在的時候,他說話最有分量。其實,部分敏感體質的人現在已經有了免疫力,他們隱約意識到,所謂主流媒體,可能就是「主要流氓媒體」的簡稱。推特和臉書,主流得不能再主流了。
  • 數字法幣3大原則:臉書Libra帶來的重要信息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文丨比特先森,作者丨蔡維德一、導言Libra 白皮書的出現,給世界各政府、央行、商業銀行、和商家等帶來了焦慮,大家突然意識到這世界變了。許多原本認為沒有價值,金融市場也永遠不會使用區塊鏈的人們被這次的巨大影響力震撼到。
  • 美媒:臉書發明「最像人類」的聊天機器人
    據美國《財富》雜誌網站4月29日報導,臉書在一篇博文中說:「這是聊天機器人首次學會融合關鍵的對話技巧——包括扮演角色、討論幾乎任何話題和表達共情。」報導稱,事實上,通過亞馬遜公司「土耳其機器人」服務平臺招募的評委說,他們喜歡與臉書聊天機器人交談,喜愛程度幾乎和他們與真人對話不相上下。
  • 「臉書」欲借人工智慧進行數據分析 預防自殺
    美國社交網絡公司「臉書」3月1日宣布,決定利用人工智慧技術來救助有自殺傾向的用戶。這項功能以一套運算法則為基礎,進行數據分析,可以就一些與自殺相關的貼子、評論和視頻直播內容發出警報。臉書公司管理人員說,正在給臉書直播功能添加一個預防性工具,收看視頻的用戶可以選擇直接聯繫做直播的用戶,並向臉書工作人員報告,後者如果判斷直播者面臨迫在眉睫的危險,就會聯繫援助團體,直播者則會被系統「鎖定」,其使用的直播界面會出現一些選項提示,鼓勵他們去聯繫朋友或撥打救助熱線。
  • 浙大高材生臉書總部跳樓:摧毀一個中年人有多容易!
    發生激烈爭吵後的半小時,陳勤從臉書總部一躍而下,當場身亡。 沒人知道陳勤在放棄自己前,經歷了怎樣的掙扎!或許周圍人眼中的優秀本身就是一種壓力,或許調組只是最後一根稻草。 人到中年,不僅要面對家庭重擔,還要面對歲月無情;一切脫離軌道的事情,都有可能摧毀現有的完整。
  • 《科學家的臉書狂想》:科學家告訴我們的人生百態
    上公車交後,發現每排靠窗的位置都已經有人,不死心地往最後一排走去,終於看到有一個位置是空的,我鬆了一口氣,滿足地坐下來,心裡說真是幸運。說不上來為什麼,搭公交車就喜歡一個靠窗。這並非社交恐懼症,早在一百多年前,洪德就在他的臉書上解釋了這個問題:一個人坐公交車其實符合洪德定則,總是沒有雙人空位的時候,才會坐在別人旁邊。別扯蛋了,這個什麼洪德定則俺不知道它的樣子,而且一百多年前還沒有臉書呢(臉書,一種國外的社交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