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之都 工匠之城|海灣化學:高端智能綠色化工樣本

2020-12-01 半島網官網

「大家會覺得化學距離生活遙遠,但其實不是的,你看家裡的塑料玩具、醫院的輸液管、汽車的密封條都是用聚氯乙烯這些化工原料做成的。」11月12日,在位於西海岸新區的董家口經濟區,海灣化學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於英向記者講述其明星產品聚氯乙烯(又稱PVC)等化工原料和我們生活的密切聯繫。

時轉星移,騰籠換鳥。始建於1947年的海灣化學,前身是海晶化工,伴隨青島走過了73年歷史,也見證了青島化工產業的轉型騰飛。當下,青島正在發力工業網際網路建設,作為新金花的海灣化學響應號召,在化工領域不斷開疆拓土:引入智能系統,打造智慧化工廠;攻克提純0.01%的技術難關,氯乙烯純度達到99.99%;聚氯乙烯(又稱PVC)二期項目拔地而起,年產可達80萬噸穩坐國內頭把交椅……「明年營收衝擊100億元!」是青島頂梁柱企業轉型後實力的見證,也是搞活青島傳統產業許下的諾言。

高端、智能、綠色,海灣化學塑造了現代化工的典型樣本。

數位化升級:4名員工實現幾萬個節點一鍵管控

提起化工廠,我們不約而同想到的是濃濃的黑煙、刺鼻的氣味兒、灰頭土臉的工人、擠滿整個路的運輸槽車、夜間燈光不滅的園區……但是歷經歲月與技術淬鍊,搬遷後的化工廠打破固有印象,以新的面貌重新出發。

記者在董家口經濟區看到了鳳凰涅槃的海灣化學廠區,藍天白雲下,一條條管道盤根錯節,苯乙烯、聚氯乙烯等裝置在高效作業,苯乙烯裝置旁修建的小河裡隱隱約約可見魚兒的身影,但路上不見一人。

「技術國際化、裝備大型化、環境生態化、管理現代化」的「四化」建設理念是貫穿海灣現在與未來的靈魂,是引領和重構發展曲線的重要推手。

「員工以前需要每天到廠區巡視,操作旋轉閥門或檢查設備,晚上工廠更是燈火通明,但現在工人工作地點轉移到了室內,廠區晚上和白天一樣運作如常,效率較以前提升了10倍」,海灣化學副總經理於英介紹,「我們2010年廠區啟動搬遷,搬遷到董家口經濟區後職工人數由1300多人縮減到1000餘人,但是我們的營業收入卻從16億元躍升至77億元左右,這很大程度得益於我們工廠的智能化改造。」 

智能化改造意味著海灣化學將以更高、更安全的生產效率完成化學原料生產,「一方面國內外市場需求大,我們量產增加將會更好地滿足國內外市場需求」,於英稱,「另一方面,我們實現了廠區智能化、數位化,能夠更好保障工人安全,因為大部分工人都轉移到中央控制室裡工作了。」

記者在防爆中央控制室裡看到了一個個正盯著屏幕作業的操作員,第一排到第四排分別為氯鹼裝置、PVC裝置、苯乙烯裝置、二期的PVC裝置操作臺,這個中央大腦裡,一排排操作臺猶如神經末銷管控著廠區大大小小的運作節點,運作效率由幾小時變1秒。

「以前裝置管控相對來說比較耗費人力,比如說一個苯乙烯罐裝置的管控巡檢可能需要四五個人操作幾個小時,整個廠區下來就需要92個人,但現在藉助智能管控系統,幾萬個運作點,只需四個人便可以管控廠區主營的全部生產裝置。」海灣化學氯鹼廠副廠長李運傑介紹。

李運傑表示,各隊小組長每天會對組員進行頭腦風暴,通過腦力大pk題目問答的形式,考查操作員工對於產品生產以及設備操作等方面知識的記憶。「科技讓工廠『老樹』發『新芽』,員工的技能與素質也應該跟上。」

作為老字號化學工廠的海灣化學,現以生產裝置DCS(分布式控制系統)智能化控制為抓手,推動品牌戰略升級,加快高端化工行業推進速度,以龍頭示範實踐帶動整個化學行業變革創新。

  明星產品再出發:拋棄外援拐杖,團隊自主啃純英文書

世界著名營銷專家沃爾夫岡·謝弗指出,重中之重,產品才是品牌的核心。

「聚氯乙烯,又稱PVC,是我們的明星產品,簡單解釋,這個產品可以用來生產常用的輸液管、電線外皮等等」,海灣化學技術部部長張清亮說,「我們二期PVC自動化生產從5月份開始啟動,十幾個人組成團隊加班加點研究如何落地這個自動化作業系統,過程有些艱難。」 

艱難困苦,玉汝於成。據了解,一期項目開啟時,有外國技術工程師來做指導,疫情出現後,工程師無法來廠區做指導,於是團隊只能按照買進的生產工藝自動化控制說明書擼起袖子自己幹。

剛開始,整版的英文說明就讓團隊感到棘手。儘管團隊中不少成員為本科學歷,但閱讀這本像字典一樣厚、專業詞彙眾多的英文說明書十分耗時且困難。

「這種英文的生產工藝自動化控制的技術說明書就算找專門的翻譯也不一定看得懂裡面的操作邏輯以及專業術語,使人讀起來很有門檻。」於英介紹。

於是,團隊查詞典,去請教,一遍遍核實校驗,終於翻譯活了,與之同時進行的是對讀明白了的操作說明的驗證,驗證試行又是一個需要攻克的難關。「一方面,這份基礎版說明書和我們的生產流程有適配性的問題;另一方面,我們的原料帶有危險性,所以每一環節都必須落實操作,謹慎驗證」,於英說,「電腦系統這邊的人操作電腦發出指令後,現場的人去驗證原料裝置運行狀況,這兩批人反反覆覆,試驗次數都數不清了,不過我們最終勝利了,驗證全部完成後,二期項目的自動化生產流程實現了一鍵穩健運行。」 

據了解,二期項目投產驗證過程中,技術人員每周休息半天,所有中層主動衝鋒,做好三個月不休息的準備。功夫不負有心人,此次二期項目投產後,海灣化學高品質聚氯乙烯的年產量將達到80萬噸,再次鞏固了海灣化學在聚氯乙烯產品內的行業龍頭地位。

除此之外,二期項目建設過程中,海灣化學還在不斷探索產品質量的進階之路,向高端市場進軍、向國外市場發力。「此前國內高端聚氯乙烯市場被國外幾家知名品牌佔據,後來我們圍繞車衣膜的指標要求,通過調整對比工藝參數,反覆試驗,研製出了滿足用戶高要求的聚氯乙烯產品,可以完全替代同類進口產品」,海灣化學銷售部部長劉磊說,「我們生產的聚氯乙烯產品可應用到醫用樹脂、兒童玩具、家裝環保地板、汽車用品等高端領域。」據了解,在今年9月份,由於疫情等原因,聚氯乙烯國際市場價格逐漸走高,而海灣化學的聚氯乙烯產品憑藉高品質、低價格吸引了眾多國外客戶。

未來海灣化學將繼續發力從基礎化工原料型生產向終端應用型化學品生產拓展,隨著後續項目落地實施,海灣化學2022年銷售收入將達到140億元,2025年將達到210億元。

運輸「無縫對接」:前港後廠讓運輸便捷提速

「以前用裝物料的槽車運輸,一車30噸,40分鐘一車,一輛輛槽車擺開擠滿了街道,現在用泵機實現管道運輸,一個小時400立方米,效率提高了10倍,路上也清淨了。」於英說。

遵循世界化工臨港而建的規律,打造自己的港口碼頭,海灣化學依託港口的強大吞吐能力和優化的資源配置,形成了「前港後廠」的集約化發展路徑,打造了大循環的經濟發展模式。在海灣港務液體化碼頭,純苯等物料可從貨船直接進入外管廊,然後輸送到各原料儲存罐內,與公路、鐵路運輸相比,這種從船直升工廠的對接方式讓生產過程更加環保,也解決了車運安全的問題。據統計,「前港後廠」的生產模式,讓海灣化工降低運輸成本近4千萬元。

青島海灣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李明曾言,對化工企業而言,碼頭就是礦山,就是資源。物流成本會越來越高,有了物流優勢的企業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技術的升級、產品向新、產業鏈優化驅動品牌向上。當下,海灣化學藉助於產業轉型升級,在青島發起的「高端製造業+人工智慧」攻勢中,加速向高端品牌躍升。

2019年,是海灣集團的品牌戰略年。海灣集團提出,三年內將海灣化學PVC打造成中國第一品牌,搶佔市場新高地。為全面推動品牌戰略落地實施,此前,李明曾帶隊先後走訪廣東、汕頭、江蘇等地區的海灣化學重點客戶,實地考察了這些企業的生產規模、產品種類、應用領域及發展規劃,並就海灣化學PVC產品質量、服務水平等進行了深入交流,進一步強化了戰略合作。

目前,海灣化學聚氯乙烯產能已佔據國內乙烯法聚氯乙烯產能頭把交椅。同時,50萬噸/年苯乙烯產能國內單套最大、5萬立方米低溫乙烯儲罐國內最大、偏矽酸鈉產能升至亞洲第一。海灣化學2018年、2019年營業收入均突破77億元,聚氯乙烯二期項目投產後,預計營業收入將突破百億元。

海灣化學一次搬遷,10年蝶變,猶如鳳凰涅磐,浴火重生。勇立潮頭逐浪高,海灣在機遇面前不等不靠、順勢而為、乘勢而上,站在世界化工行業的制高點統籌謀劃,趟出了一條產業轉型發展的新路。無疑,青島工業高質量發展必須要活水傳統工業,將工業發展的底子打厚打實,未來以海灣化學為代表的青島傳統工業新金花將以創新發力點,助力青島加速賽跑。

返回半島網首頁>>

相關焦點

  • 海灣化學:以綠色促發展添彩「美麗化工」
    海灣化學廠區全貌青島海灣化學有限公司是青島海灣集團旗下骨幹企業,也是國家重點氯鹼企業、青島百強企業、中國化工500強企業、全國石油和化工行業先進集體、全國石油和化工行業「綠色工廠」。2010年,海灣化學搬遷之初,海灣集團董事長李明決定淘汰電石法生產聚氯乙烯工藝,引進國際最先進的英國英力士乙烯氧氯化平衡法聚氯乙烯生產工藝。這一成果獲得工信委「高風險汙染物減排獎勵」850萬元。2017年8月16日,《水俁公約》正式生效,這也證明了海灣化學獨到的戰略眼光。同年,海灣化學榮獲2017年度石油和化工行業「綠色工廠」稱號,成為全國氯鹼行業中僅獲此殊榮的兩個企業之一。
  • 廣州白雲化工榮登「建築膠十大首選品牌」榜首
    在「把最好的產品奉獻給人類」的企業使命指引下,白雲化工致力安全、綠色、健康的可持續發展,助力客戶共同建造高質量工程,協力打造綠色智能生態建築系統。作為中國第一家生產矽酮密封膠的企業,白雲化工開啟了密封膠行業的新時代,在國內率先研製出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矽酮密封膠全自動連續化生產線,實現了國內密封膠生產方式質的飛躍。
  • 從石化之城到「上海灣區」,海濱金山跨步轉型之路
    一年多時間,有110多家企業在他和團隊招攬下入駐產業園,涉及人工智慧、高端製造、文化傳媒等領域,統統都是「朝陽產業」。    招商順利,楊波直言,「到金山,企業看中的是『上海灣區』的未來。」    2020年底,中共金山五屆區委十二次全會上,「上海灣區」城市品牌全面打響,成為金山區2035年的遠景目標。
  • 消費品精品展丨長江首城宜賓:工匠精神「釀造」美好生活
    「萬裡長江第一城」宜賓宜賓,集「萬裡長江第一城」、「中國酒都」、「中華竹都」美譽於一身,依託長江黃金水道,自古便被盛讚為「西南半壁古戎州」、「填不滿的敘府」。宜賓,在歷史中傳承。這座有著2200多年建城史、3000多年種茶史、4000多年釀酒史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一代代釀酒匠人,沿襲商周窨酒、先秦清酒,再到唐代重碧酒、宋代姚子雪曲、明代雜糧酒等,博採眾長推陳出新,以極致的工匠精神,釀出了世界名酒五糧液。今日宜賓,在傳承中創新。
  • 化學化工學院:與世界共享化學之美!
    20世紀以來,化學和其他學科的相互滲透、交叉,更是在生命、能源、材料以及環境等領域發揮了重要作用。人類每時每刻都在享用著化學研究帶來的成果。正如南大化院的同學們所說,Chemists have all solutions,化學正在以其不可替代的方式改變著世界,而化學人也用獨特的方式向世界展現化學的神奇和美好。
  • 以科技之力,奠消亡在捷徑路上的自主高端品牌
    撰文 / 溫 莎編輯 / 劉寶華設計 / 杜 凱中國品牌高端化的道路上,尚未有成功的「模板」,捷徑似乎更無從談起,唯有依靠先行者自行摸索。由於起步較晚,中國品牌在很長一段時間都是合資品牌的模仿者和追隨者。
  • 2020年度山東省高端品牌培育企業名單
    》(魯政發〔2018〕7 號)中關於「品牌高端化」的工作要求,推動實施質量強省和品牌戰略,共建共享「好品山東」,培育和打造一批「魯字號」產品和服務品牌,省市場監管局組織開展了2020 年山東省製造業、服務業高端品牌企業的培育和品牌價值評價工作。
  • 四種模式助推城市發展 建設未來之城
    一路走來,中天城投始終以「重品質、重品牌、重運營、重配套、重服務」的核心思路,從生活服務、產業賦能、智慧智能、人文沉澱四個緯度為城市注入全新活力,率先創造了諸多「未來之城」。 2020年中天城投推出的兩大「悅」系高端人居代表作——中天·悅曦府及中天·悅東境,這是對「河流」與「文明」的重視,也是中天城投對「天、地、人」和諧共生、有序發展理念的踐行。兩大悅系產品與繁華已成的中天·未來方舟相得益彰,共同構成了一河兩岸的繁華與文明盛景。
  • 重點項目觀摩|利華益集團高端化工及新材料產業園項目:「建鏈、延...
    (記者:文/張利波 圖/周廣學 於中平)  利華益集團高端化工及新材料產業園項目  利華益集團高端化工及新材料產業園是利華益集團重點建設的「建鏈、延鏈、補鏈、強鏈」項目,依託現有產業基礎,採用國際先進的綠色、低碳工藝技術,建設100萬噸/年輕烴催化裂解、20萬噸/年環氧丙烷聯產45萬噸/年苯乙烯、40萬噸/年高性能ABS樹脂一體化、35萬噸/年苯酚丙酮異丙醇、10萬噸/年光學級聚甲基丙烯酸甲酯、10萬噸/年聚碳酸酯共混改性等引領性強、帶動作用明顯的轉型升級「六大項目」,持續鞏固全省高端化工產業集群領軍企業行業發展優勢,多個項目列入了山東省重點項目
  • 以工匠之心 為人民築城 創美好生活
    原標題:以工匠之心 為人民築城 創美好生活   ■ 設計諮詢  在超大城市治理中擔當頂層「智庫」  從濱江商務區到歷史文化區
  • 墨子沙龍探秘「神奇化學」 專家共話綠色能源與材料
    中新網上海4月15日電 (鄭瑩瑩)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上海研究院主辦的公益科普論壇墨子沙龍「新能源&新材料:讓世界更綠色的神奇化學」日前在上海圖書館舉行,邀來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教授楊培東、廈門大學教授鄭南峰、中科院蘇州納米技術與納米仿生研究所研究員陳立桅共話「神奇化學」。
  • 綠色嬗變典範城——來自株洲·中國動力谷的系列報導之四
    回想起過去的株洲,李春波說,像他這樣的老株洲人幾乎都有「恍若隔世」的感覺。 「天上灰濛濛,地下滿地塵」曾經是株洲揮之不去的城市記憶。 彼時,處於市區的清水塘工業區,還是享譽全國的工業聚集區,全盛時期曾匯集了261家重化工企業,其中不乏株冶、中鹽株化這樣的大型央企。工業區年產值300多億元,累計上繳近500億元稅收,創造了160多項全國第一。
  • 【境外項目建設系列報導之五】中國化學沙特純鹼及氯化鈣項目中央...
    【境外項目建設系列報導之五】中國化學沙特純鹼及氯化鈣項目中央控制室封頂 2021-01-11 18: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海灣化學粒狀原矽酸鈉新品試車
    近日,海灣化學粒狀原矽酸鈉新產品試生產成功,標誌著偏矽酸鈉事業部順利完成該新產品的研發,為海灣化學完善了產品種類,拓展了產品銷售領域,擴大了產品品牌知名度,對偏矽酸鈉事業部品牌建設起到了積極推進作用。此次新產品試生產歷時12天,共生產新產品223.5噸,產品的各項質量指標均達到預期要求。
  • 最強限塑令來襲之時,如何探尋跨界融合下的化工產業發展新引擎?
    塑料應用作為市場熱議的「寵兒」,是化學工業中至關重要的一部分,而化學工業作為國民經濟的基礎產業在經濟發展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提及這兩者都繞不開一個永恆的話題——「可持續發展」。「塑料作為基礎材料,我們一方面是不斷的保持科研創新,達到技術領先,另一方面也是從源頭加強和客戶的合作,並與之一起努力形成健康的產業鏈條。」他說。跨界突破:創新應用推動化工產業升級再增長在經過多年的調整和提升後,化工行業,特別是中國化工行業,正進入轉型升級的關鍵口。
  • 錦州高端不鏽鋼智能櫥櫃品牌廠家招商
    錦州高端不鏽鋼智能櫥櫃品牌廠家招商廚房的水蒸氣如果不能及時排出,其實櫥櫃是非常容易發黴的,所以我們肯定還是要特別注意好基礎的除溼、恆溫系統,這樣廚房的舒適性也有保障,同樣還可以保證更好的廚房應用效果。而且一般都是直接有智能溫感系統,直接在電子控制面板上進行顯示,所以完全不用擔心智能櫥櫃會有發黴、變形等情況。
  • 樓市風雲變幻,典型樣本項目帶你乘風破浪
    此外,智能、綠色和科技類住宅產品符合時代發展趨勢和居住理念,也逐漸成為住宅產品升級的主要趨勢,其中以未來城、康田·瀾山樾、海玥華府和當代著家MOMΛ等項目為代表。當代綠色健康複合社區。代表項目如瀚宇·天悅城、保利·閱江臺、西安紅星天鉑、華科·蔚來雲著、中建蔚藍之城和博群·上和境等項目。
  • 技改企業「有話說」|海科新源:打造「智能化工 」 實現高端化工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李乃馨 東營報導特種化學品智能先進工廠改造項目是東營市海科新源化工有限責任公司今年的主要技改項目,也是入選2020東營市第一批工業企業技術改造扶持名單的項目。碳酸二甲酯裝置東營市海科新源化工有限責任公司主要生產電解液溶劑,為電解液、汽車、醫藥等行業提供高質量產品和全面、專業的技術服務。
  • 堅持生態、社會、經濟三大效益並舉 首府全力打造生態之城綠色之城
    呼和浩特新聞網5月20日訊 據《呼和浩特日報》報導(記者 雲豔芳)近年來,首府以更強的定力、更大的決心、加倍的努力,不斷加強生態文明建設,讓天更藍、水更清、山更綠、環境更優美,全力打造生態之城、綠色之城。
  • 洞頭,彰顯「海上花園」之風採
    、海鮮、海霞「五海」優勢,努力彰顯「城在海中、村在花中、島在景中、人在畫中」的美好願景。如建設白龍嶼生態牧場和黃魚島智能漁城,大黃魚生態養殖模式全國領先,構建從海上到桌上的黃魚產業鏈,並獲評國家級海洋牧場示範區。同時,依託霓嶼3萬畝紫菜養殖,打造紫菜現代產業園,致力打造紫菜全產業鏈。近年來,洞頭以建設國家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為契機,立足海島實際,先後發布20項地方差異化標準,得到國家部委、省市相關領導充分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