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圖譜學習36】——良性脊索細胞瘤臨床病理

2021-01-20 四環醫學網院




圖釋


圖1.腫瘤主要由胞質透亮的脂肪樣細胞構成,細胞無異型性,未見核分裂象;

圖2.腫瘤組織中可見少許胞質淡紅染的細胞;

圖3.腫瘤細胞CKpan陽性,EnVision兩步法;

圖4.腫瘤細胞vimentin陽性,EnVision兩步法;

圖5.腫瘤細胞S-100陽性,EnVision兩步法。


1 簡述

    

良性脊索細胞瘤(BNCT)一種脊索分化的良性腫瘤,2004年Yamaguchi等首次將該腫瘤命名為BNCT。其曾被命名為顱內蝶枕脊索瘤、巨大脊索殘餘、巨大脊索錯構瘤和良性脊索病變。隨著病例的積累和研究的深入,BNCT作為一個新的病變實體,被收入到WHO(2013)軟組織和骨腫瘤分類中。BNCT是與脊索瘤相對應的良性腫瘤,發病部位和脊索瘤相同,主要累及身體的中軸骨,特別是腦脊髓的兩端最為常見。BNcT的男女發病率大致相同,發病年齡11~57歲,平均39歲。多數BNCT患者無臨床症狀,少數有症狀的患者主要表現為頸部、背部、臀部的疼痛。影像學上,無骨組織的破壞,未見骨膜反應和骨外的軟組織腫塊,可見骨硬化。MRI掃描示低T1信號和高T2信號。增強掃描後,大多數病例未見強化。


2 病理表現


腫瘤主要由胞質呈空泡狀的脂肪樣細胞組成,少許腫瘤細胞胞質淡紅染,腫瘤細胞呈片狀或巢狀排列。腫瘤細胞無異型性,未見核分裂象和合體樣細胞。腫瘤缺乏分葉狀結構,未見細胞外黏液、壞死和軟骨組織分化。腫瘤周圍骨組織無破壞,可見骨小梁硬化心。有的腫瘤組織內可見印戒樣細胞、含有膠樣物的囊腔,有的可見玻璃樣變的物質沉積,類似軟骨結構。BNCT具有和脊索瘤相同的免疫表型,腫瘤細胞表達S-100、EMA、CK(AEl/AE3)、CAM5.2和Brachyu-ry。

  

(原作者:李燕李連波 景洪標;本網選編)



請點擊「閱讀原文」查看更多

相關焦點

  • 【病例】反覆背痛:良性脊索細胞瘤
    (圖4.診斷要點:影像學檢查可見受累椎體模糊的硬化樣表現或呈現白色椎體,有時影像學檢查顯示病變不明顯;CT掃描可以更好地顯示硬化表現,無骨質或皮質破壞;MRI T1像可顯示界限相對清楚的骨內病變——均勻的低信號,而T2像則顯示為均勻的高信號;腫瘤細胞病理染色可見上皮標誌物波形蛋白和S
  • 【病例】脊索細胞瘤一例
    【臨床資料】 2014 年 9 月 15 日,AJNR 雜誌刊登了如下一則病例報導。
  • 脊索樣膠質瘤臨床病理
    【簡述】脊索樣膠質瘤(chordoid glioma,CG)是一種發生於第三腦室及周圍區的罕見低級別膠質瘤
  • 毛細胞型星形細胞瘤的影像與病理簡述
    毛細胞型星形細胞瘤• Penfield於1937年根據腫瘤細胞兩端細胞突起為細長的毛髮樣膠質纖維絲而命名的一種良性中樞神經系統腫瘤,生長緩慢,預後良好。• 1993年,2000年及2007年WHO中樞神經系統腫瘤分類毛細胞型星形細胞瘤均被列為I級星形細胞瘤,具有良性的生物學行為,局限性和緩慢生長。手術完全切除後5年生存率高達95%-100%,10年生存率為83%,20年生存率為85%-95%,肉眼全切除腫瘤生存率為100%。• 國外報導佔顱內腫瘤的1.9%,國內報導約佔顱內腫瘤的1.6%。
  • 36氪首發 | 基於病理切片進行癌症診斷,AI+數字病理分析公司...
    36氪獲悉, AI數字病理分析公司迪英加宣布已獲得數千萬元A輪融資,本輪由君聯資本、金闔資本(金域醫學關聯基金)和IDG資本共同領投,將門創投、布朗什維克基金繼續跟投。關於迪英加36氪曾有過介紹,它專注於提供數字病理圖像分析工具用於癌症診斷和分級。
  • 張蔚:以高度責任心踐行病理醫生職責
    犧牲個人理想,勇擔病理重任  「病理科是一個很特殊的科室。目前,國內對病理的認識還不高,但病理對臨床診療的幫助卻是不容忽視的。以呼吸道感染為例,臨床醫生可以根據症狀進行診療,而從病理角度,我們卻可以看到每一個症狀發生的原因,讓診療更具針對性。」
  • 源自肺部的骨外良性脊索細胞腫瘤
  • 病理專家教你快速讀懂各種有關肺癌檢查的病理報告
    如何讀懂肺癌診斷病理報告?病理報告通常由三個主要部分構成:第一部分是患者一般信息。如姓名、年齡、性別、ID號、病理號和日期等。第二部分是肉眼所見。這部分內容是病理醫生描述收到臨床醫生提供的腫瘤組織,進行取材時看到的標本大體情況。比如:灰色條索狀組織2條,長0.5 cm,直徑0.3 cm。第三部分是病理診斷結果。
  • 「快速高效醫療服務」快速石蠟切片病理診斷,讓您不在為等病理檢查...
    原標題:【快速高效醫療服務】快速石蠟切片病理診斷,讓您不在為等病理檢查而煩惱!「醫生,你能幫我看一眼我的腫瘤是良性的還是惡性的?需不需要做手術?」在醫院,經常會聽到病人及家屬這樣問醫務人員。臨床醫生的回答是:「等病理檢查結果」。病理診斷是國際醫學界公認準確性最高的診斷方式,它決定了臨床醫生的治療方向和治療手段,與每一位患者的疾病治療和康復息息相關。「等病理檢查結果」常常是一件讓很多患者及家屬感到焦慮不安,又期盼著的事情。
  • 說出你的基因故事:同樣的組織病理,為什麼生存期大不相同?
    以下是北京協和醫院神經外科提供的兩例病例,分子病理在患者的鑑別診斷、臨床分型、預後判斷及治療選擇都起到了重要作用。分子病理診療與傳統病理有哪些區別和聯繫?馬文斌:我舉兩個病人的例子,一位是2007年入院治療的53歲男性,已有半年時間的記憶力下降狀況,並於入院前3天內伴隨突發劇烈頭痛,術前CT可見點狀鈣化灶,術後組織病理顯示是WHO Ⅲ級的腦膠質瘤(間變少突膠質細胞瘤)。緊接著我們為他做了分子病理檢測,發現他有三項指標陽性:MGMT啟動子區甲基化、IDH基因突變、以及1p/19q染色體聯合缺失。
  • 優寧維發布|HALO 數字病理圖像分析金標準
    在病理學進入個性化醫學新時代的過程中,面對生物標誌物研究及臨床應用時,傳統病理學診斷越發無法滿足需求。此時,數字病理掃描技術的發展使顯微鏡載玻片進行數位化,為數字病理的圖像分析帶來了新機遇。HALO旨在處理數字病理圖像分析以及基於圖像的生物標記物分析軟體。
  • 聚焦前沿——「當分子病理檢測技術」偶遇「大數據與人工智慧」
    專家介紹 徐捷 畢業於吉林大學本科臨床醫學專業 現任吉林省磐石市醫院病理科主任 主治醫師 海峽兩岸精準醫學協會 臨床細胞精準診斷委員會 委員 吉林市病理科醫療質量控制中心 委員
  • 解答病理報告的六個疑問
    第三部分即診斷,病理醫師會對送檢組織進行專業的疾病分類,說明結果是良性還是惡性,若為惡性還會根據情況描述惡性程度。另外,病理科醫師會提出建議,比如再做什麼樣的活檢,有哪些檢查結果尚待完善,又有哪些特異性檢查可以操作等。這些內容也包括在病理報告之中。
  • 良性乳腺疾病——了解您的病理報告
    小團:小圓,怎麼判別乳房疾病是不是良性啊? 小圓:想知道乳房疾病是否良性,可以看看下面的科普文,了解一下你的病理報告。 所有這些都是病理學家在顯微鏡下看到的非癌(良性)變化的術語。它們在浸潤性乳腺癌的活組織檢查中並不重要。
  • 讓人歡喜讓人憂的「病理檢查」
    人們對病理科有兩個誤解,一是以為病理是搞技術、搞研究的,實際上病理科主要的作用就是看病。還有一個誤區,是把病理科和檢驗科混淆。這中間最大的不同是:檢驗科不直接對疾病做診斷,而病理科是要對病人的病做診斷的。 什麼是病理檢查?
  • 手術病理報告為什麼不能「立等可取」
    手術大標本、門診小活檢,還有術中冰凍……每個病理科醫生一坐就是一整天,每天要看200到400張片子。而他們出具的這份腫瘤病理報告就像患者的一份「判決書」。腫瘤是良性還是惡性?腫瘤的原發灶在哪?腫瘤是否需要切除?切多大範圍?切得幹不乾淨?是否需要繼續擴大切除?這些都要靠病理醫生的報告來決定……在惡性腫瘤患者治療過程中,該如何用藥?
  • ...病理切片 病理診斷 醫院 衛生部 塗片 免疫組織化學 陽性 病理...
    東方網3月19日消息:昨天,衛生部公布了《病理科建設與管理指南(試行)》,要求醫院加強對病理科的建設和管理,提高病理診斷水平。今後,醫院將加強對病理檔案的保存和管理,對病人的病理切片、蠟塊和陽性塗片保存15年。
  • 揭秘毛細胞星形細胞瘤:可痊癒的良性膠質瘤
    點擊查看 毛細胞星形細胞瘤是一種生長緩慢、邊界較清的囊性星形腫瘤,是一種良性膠質瘤病理分型,WHO I級。  臨床特點:患者可出現局灶性神經功能障礙或巨顱症、頭痛、內分泌紊亂、顱內壓增高等。視路腫瘤常造成視野缺損,但早期可無視野和視力的變化。巨大下丘腦腫瘤經常造成下丘腦/垂體功能障礙,包括肥胖、尿崩症。下丘腦一視交叉腫瘤可在兒童中發生軟腦膜播散,預後不良。  丘腦腫瘤常阻塞腦脊液循環或壓迫內囊造成局灶神經障礙,如偏癱。
  • 病理醫生:顯微鏡下捍衛醫學之本
    他們就是一群藏在臨床醫生背後的「幕後英雄」——病理科醫生。無聲的診斷 最不為人知的醫生寧德師範學院附屬寧德市醫院臨床病理科位於醫技樓四層,與門診樓裡人群熙攘相反,這裡沒有進進出出的病人,也沒有機械的叫號提示,安靜得讓人忘記身處醫院。
  • 右江民族醫學院臨床分子病理實驗室順利通過評審
    2020年8月17日,右江民族醫學院臨床分子病理(PCR)實驗室順利通過廣西臨床檢驗中心專家組的現場認證評審並獲得廣西醫療機構臨床基因擴增檢驗技術和能力審核合格證書(編號GX—PCR—316)。這也是廣西區內第二家病理PCR實驗室獲得認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