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團職工自主創業示範項目持續產生輻射帶動效應

2020-11-27 天山網

  兵團日報訊(通訊員高軍鵬報導)「我們的創業項目得到兵團總工會貸款貼息支持,生產資金到位了,社員抓緊時間搶收蔬菜給市場發貨,減少了疫情帶來的損失,今年社員分紅能繼續保持。」9月20日,十二師三坪農場一連興鑫創業農業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寇彥清說。

  據了解,2020年,兵團總工會負責實施職工自主創業示範項目,實行貸款貼息優惠政策,支持職工創業帶動就業、多元增收。2020年,兵團立項實施的77個職工自主創業示範項目涉及特色種植養殖、農副產品加工、農(牧)家樂、旅遊、電子商務、文化創意、現代服務業等,大部分項目以農工專業合作社為主體實施。

  兵團黨委持續加大民生工程項目投入力度,為職工群眾辦實事好事,打造了一批「惠民工程」。據悉,兵團職工自主創業示範項目優惠政策已經連續實施8年,累計發放貸款貼息資金7932萬元,實施項目871個,覆蓋兵團160餘個農牧團場,扶持職工2.04萬戶,每戶年均增收1萬元以上,輻射帶動4.83萬戶職工創業就業,幫扶困難職工8622戶;重點支持了一批銷售市場前景好、專業化程度高、產業集中度高、科技含量高、綠色環保、能引領產業健康發展和帶動職工群眾增收的項目,解決了職工創業過程中的資金、技術、銷售等瓶頸性問題,激發了兵團各族職工群眾創業創新活力,深受廣大職工的歡迎和好評。

相關焦點

  • 輻射帶動效應凸顯 孵化器成為區域發展新動力
    近年來,在國家對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持續推動下,各地升級發展孵化器、大力興辦眾創空間的熱情不斷高漲,形成了政府與社會力量爭相創辦孵化器、投身創新創業的新局面。與此同時,孵化器也從中心城市或國家高新區向縣市區輻射,在很多地方,諸如杭州夢想小鎮這樣的創業孵化載體群正在迅速崛起。
  • 兵團大力促進各民族廣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
    兵團大力促進各民族廣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民族團結之花綻放天山南北  兵團日報訊(記者趙珺 實習記者朱丹丹報導)國慶節假期,三師圖木舒克市積極開展「民族團結一家親」和民族團結聯誼活動,幹部職工與親戚共敘民族團結情。
  • 創業群體廣,科技含量高……想了解我省創業就業好項目,快到這裡...
    為推動「三創四建」活動深入開展,鼓勵創業帶動就業,促進我省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10月15日-21日,全國雙創周雲上河北分會場河北省創業就業成果展在石家莊市舉辦。省政府常務副省長袁桐利巡視展示項目,省人社廳副廳長趙愛平、省發改委副主任趙文鋒,石家莊市副市長高玉柱等有關領導陪同參加活動。
  • 增強自主創新能力鞏固和擴大「二次創業」成果(太原)
    經過幾年的努力,園區經濟快速發展,社會事業協調推進,「二次創業」取得了良好成效。2005年是「十五」規劃的最後一年,也是編制「十一五」規劃的關鍵一年。為進一步增強自主創新能力,鞏固和擴大「二次創業」成果,更加充分地發揮高新區在地方經濟發展中的帶動和輻射作用,制定既富有前瞻性又切實可行的「十一五」規划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 重慶:發揮「內陸開放高地」輻射帶動效應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2月3日訊(記者吳陸牧)日前從重慶市第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獲悉:重慶將實施「內陸開放高地」建設行動計劃,通過實施平臺提升、通道拓展、口岸完善、主體壯大、環境優化5大行動,發揮好「內陸開放高地」的輻射帶動效應。
  • 白沙青年帶領下崗職工成立合作社養雞養鴨創業脫貧
    白沙:青年帶領下崗職工成立合作社 養雞養鴨創業脫貧500隻「生態雞」年前上市青年帶領下崗職工成立合作社,養雞養鴨創業脫貧。南國都市報記者王洪旭攝南國都市報12月25日訊(記者 王洪旭 實習生 趙玉順)「以前打零工只能勉強維持一家人生活,現在成立合作社養雞養鴨,我們希望能夠實現自主創業脫貧。」12月18日,白沙致遠生態種養專業合作社在白沙黎族自治縣龍江農場珠碧江分場掛牌成立,這是由一位熱血青年帶領6名下崗職工合資創立的合作社。該合作社有成片的果樹,成群的雞鴨在樹林裡覓食,樹林旁還有一片魚塘。
  • 慧智創新激情創業 | 武漢晴川學院獲批「湖北省大學生創業示範基地」
    近日,2020年「湖北省大學生創業示範基地」高校名單揭曉,武漢晴川學院與武漢大學、華中農業大學等12所高校大學生創業基地被評為2020年「湖北省大學生創業示範基地」。
  • 第三批雙創示範基地建設正式啟動!共92個,附名單
    科技日報記者 劉園園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印發《關於建設第三批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示範基地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部署開展第三批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示範基地建設工作。《通知》明確,在部分地區、企業、高校和科研院所建設第三批共92個雙創示範基地,其中創業就業方向25個、融通創新方向27個、精益創業方向32個、全球化創業方向8個。
  • 發揮城市軌道交通的帶動和輻射作用
    城市軌道交通的建設及運營能促進工業、運輸、房地產等相關產業的發展,刺激就業,促進沿途土地升值,拓展城市發展空間,具有明顯的外部經濟性,即項目產生的社會總經濟效益遠大於其本身產生的帳面收益。城市軌道交通項目的經營雖盈利空間有限,但經濟影響卻具有放大性。
  • 發揮區域創新的輻射帶動作用 - 經濟日報多媒體數字報刊
    充分發揮合蕪蚌自主創新綜合試驗區的龍頭示範作用,按照高端引領、產業提升、先行先試、輻射帶動的要求,廣泛集聚各類創新要素,努力多出科技成果、產業成果、改革成果和人才成果,走出一條以應用開發為主的創新之路。「十二五」時期,全社會研發投入、專利授權量、省級以上創新型(試點)企業、高新技術產業總產值年均增長20%以上,創新對經濟社會的支撐作用明顯增強。
  • 宜州激活農村黨員能人連帶培育效應
    宜州激活農村黨員能人連帶培育效應   河池日報宜州訊 今年以來,宜州市堅持把產業開發作為推進「農村黨員能人連帶培育」工程實施的切入點,通過建立「一地兩庫」,實施「導師+3」培育法,打造「一網一壇兩會」,有效破解黨員能人培育、成才與持續高效發揮雙帶作用的難題
  • 我國創新創業發展具有七大基本特徵
    我國創新創業發展具有七大基本特徵  2018年以來,我國創新創業運行態勢總體良好,營商環境不斷改善,創新能力持續增強,載體平臺建設成效顯著,創業生態持續向優,創業投資結構繼續優化,創業帶動就業能力明顯提升,示範基地引領作用繼續增強,雙創輿論氛圍更加濃厚,為推動創新創業進入高質量發展軌道提供了較好的基礎條件。
  • 3769戶殘疾人與龍湖的故事 看11個殘疾人創業扶貧基地的滴水效應
    溫暖萬家一雨露助殘」(以下簡稱「雨露助殘」)項目在涪陵區啟動,項目重點支持農村貧困殘疾人種養殖創業扶持,這11位殘疾人創業者是直接受益人。脫貧增收後,他們又建立起11個殘疾人創業扶貧基地,輻射帶動了周邊380戶農村貧困殘疾人家庭脫貧增收。
  • ...董事長兼總經理房亮:做好中國芯 讓「硬科技」產生更多的輻射效應
    對於離開中科院創業這件事,房亮想了很久。讓他下定決定離開中科院是源於當時發生的一件事。   他告訴《證券日報》記者,自己當時負責「天宮一號」的存儲器項目,這一項目不管是在國內還是國外,所有指標都是最高的,而且,做完之後效果非常好。
  • 瀋陽市渾南區雙創示範基地 工作方案
    (四)發展目標按照國家「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戰略部署,圍繞全面創新改革與自主創新示範,完善三大雙創體系(政策體系、公共服務體系、科技金融體系),探索三類雙創模式(龍頭企業自主創新、人才團隊自由創業、廣大創客積極創富),著力培育良好的發展環境和雙創氛圍,激發各類創新創業主體的自主活力,以雙創為引擎和抓手,經過三年建設,整合資源、破除瓶頸、先行先試,加速改革、推動轉型、引領發展
  • 寧夏改善營造環境發揮創業倍增效應
    為發揮好創業帶動就業的倍增效應,近年來寧夏通過營造「適創業」環境、提供「能創業」條件、提升「會創業」比率,多措並舉,注入動能,唱響「雙創」三部曲,進而實現了「雙創」促產業、增就業、推就業等作用。  「由於實行了『五證合一』改革,去年基地辦手續才用了3天時間。」
  • 雲南省花卉示範園區:年產鮮切花近7億枝 出口率達44%
    在他看來,雲南省花卉示範園區證通過農村綜合性改革試點試驗工作的穩步推進,正不斷引入發展現代農業、帶動農民增收、推進城鄉統籌發展的成長活水,努力打造雲南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先導區和示範區。  持續創新 促進多元發展  「園區現擁有全國最大的菊花種質資源庫,收集、保留菊花品種2500餘個,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花卉新品種100餘個,獲國家和雲南省植物新品種認證的花卉新品種74個,花卉新品種研發及無土栽培技術處於國內領先地位。」
  • 我校自主研發的水系鋅基電池光儲充一體化示範項目投入運營
    我校自主研發的水系鋅基電池光儲充一體化示範項目投入運營本站訊(通訊員 孫慧超)近日,全國首個由新型水系鋅基電池電芯組成的光儲充一體項目在溫州樂清投入運營。該項目技術由天津大學材料學院電化學儲能研究團隊自主研發,是水系鋅基電池在國內儲能領域的首次應用,為電網儲能和電力調峰成功配備上了「大型充電寶」。
  • 全國大學生創業精英團隊「逐鹿」鹽城 我市兩項目摘得一等獎
    經過初審、初賽等環節,涉及科技製造、VR應用、智能交通、節能環保、消費升級、電子商務、兒童教育、企業服務、健康醫療等產業的80個優秀項目脫穎而出,入圍總決賽。   為放大「以賽引才、以賽推介」效應,賽前播放了鹽城市情片、人才政策宣傳片和分賽區精彩競賽視頻,參賽選手全面了解了鹽城優質的環境稟賦、愛才的開放胸懷、廣闊的發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