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小虹帶您
走近虹口區青少年活動中心黨支部,
聆聽他們的支部故事——
虹口區青少年活動中心黨支部
特殊孩子的音樂圓夢人
講述人:虹口區青少年活動中心黨支部
書記 王徐
區青少年活動中心由區少年宮和區少科站合併而成,是區教育局領導下的純公益性校外教育單位,承擔了我區科技、藝術、人文等教育職能,黨支部現有37名黨員。作為支部裡的黨員骨幹,施虹飛主要承擔教育培訓部的工作。除此之外,他還有另外一個身份,作為曲陽街道「陽光之家」口琴樂隊的創始人,他通過音樂為折翼天使們打開了另一扇心靈之門。
1
初次遇見結下不解之緣
2008年一次偶然的機會,施虹飛決定來到「陽光之家」擔任志願者。第一次為孩子們上課時,面對一張張天真稚嫩的臉龐和一雙雙無助渴望的眼神,他的心裡有些隱隱作痛。他拿出口琴吹了一首「鈴兒響叮噹」,歡快而有節奏的樂曲打動了孩子,他們的臉上露出了微笑。
「想學嗎?」「不想。」「為什麼?」「難,學不會,笨。」一連串簡短的對話讓施虹飛聽了後心情變得有些沉重,同是藍天下的孩子,為什麼他們卻無法擁有學習音樂的能力?
施虹飛始終抱有一個信念:沒有學不會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於是,在黨支部的全力支持下,他決定為這些特殊的孩子義務教授口琴技藝。每周三的下午,「陽光之家」的教室裡,音樂聲、笑聲、掌聲此起彼伏、交相輝映,成為了社區裡一道別樣的風景線。
2
自掏腰包傳授口琴技藝
施虹飛在「陽光之家」成立了口琴隊,他自掏腰包買來口琴,一隻只發給了孩子們,從最簡單的認識簡譜「哆來咪」,從「吹」和「吸」開始教起。起初,由於孩子的特殊性,他們學了吹,不會吸,學會吸,又忘了吹,很長時間都掌握不好感覺,難度不言而喻!施虹飛一遍又一遍耐心地教,孩子們一次次認真地練。一個看似簡單的節奏或樂句,他們往往需要練習幾個月。
3
打造小樂隊點亮孩子夢想
口琴隊的孩子們逐漸學會了吹奏多首曲子,在常人眼裡已實屬不易。但施虹飛覺得還不夠,他買來更多樂器,供孩子們學習、排練。為了培養這支特殊的樂隊,他投入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給孩子們備課、組織排練、單獨輔導,忙得不可開交。回到家,他還繼續根據孩子的特點編配樂譜。
如今,這支樂隊已初具規模,除了平時「陽光之家」的接待演出外,他們還走進社區、敬老院等演出活動,臺下的觀眾都是噙著淚、鼓著掌為孩子們加油。自2017年起,中心黨支部已連續三年為「陽光之家」的學員舉行專場匯報和音樂會演出,得到專家和老師們的一致好評。
施虹飛無私奉獻的精神也感染著其他黨員,大家紛紛表示要向他學習,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大力弘揚志願服務精神。疫情期間,支部全體黨員踴躍報名,下沉社區助力基層疫情防控工作。2020年6月,19名黨員組成一支服務隊,助力中考備用考點考務工作……一樁樁暖心故事,一個個鮮活形象,使黨員的身份亮了起來,讓黨員的稱號響了起來。
區青少年活動中心黨支部堅持以黨建引領中心事業發展,引導黨員將「立德樹人」這個根本任務落地落實,引領更多黨員成為孩子們的領路人、追夢人。
資料:區黨建服務中心
編輯:辛雲卿
【來源:上海虹口】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