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加強制度建設 推進幹涉司法鑑定活動全面留痕

2021-01-12 山東司法

司法鑑定制度是解決訴訟涉及的專門性問題、幫助司法機關查明案件事實的司法保障制度。依法保障司法鑑定人獨立、客觀、規範開展鑑定工作,對於保障訴訟活動順利進行、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具有重要意義。近日,山東省司法廳印發《山東省司法鑑定機構司法鑑定人記錄和報告幹預司法鑑定活動實施辦法》(以下簡稱《實施辦法》),在全省建立幹涉司法鑑定活動記錄和報告制度,加強對司法鑑定執業活動全過程的監管。

《實施辦法》規定,司法鑑定人獨立進行鑑定活動,不受任何單位、組織和個人幹預。司法鑑定人或機構其他工作人員在辦理鑑定案件過程中遇有為當事人請託說情的、邀請私下會見的以及明示、暗示或強迫違規受理案件、出具特定鑑定意見、終止鑑定等幹預情形,均應填入《幹涉司法鑑定活動記錄表》並籤名、存入司法鑑定業務檔案,司法鑑定機構應當在3個工作日內向主管司法行政機關書面報告。

《實施辦法》明確,司法鑑定機構、司法鑑定人或者司法鑑定機構其他人員如實記錄和報告幹預司法鑑定活動情況,受法律和組織保護。司法行政機關、司法鑑定機構及其工作人員不得洩露其知悉的記錄和報告幹預司法鑑定活動有關情況。司法鑑定機構不報告幹預情況、司法鑑定人未如實記錄、報告以及機構負責人授意不記錄、報告或者不如實記錄、報告幹預情況的,主管司法行政機關應採取責令改正、記入誠信檔案、訓誡、通報批評等處理措施。

為提高工作的科學性和可操作性,《實施辦法》明確了省、市、縣三級司法行政機關的監督、指導責任以及司法鑑定協會的協助管理責任,要求司法行政機關建立通報、執業檢查以及投訴信訪核查記錄等系列制度,規範了記錄的內容、報告時限和形式等工作程序,細化了司法行政機關對不同人員幹預情形的處理措施。

建立幹涉鑑定活動的記錄、報告制度是健全統一司法鑑定管理體制的重要改革任務,是貫徹落實司法部《司法鑑定機構、鑑定人記錄和報告幹預司法鑑定活動的有關規定》的重要舉措,將切實有效保障司法鑑定質量和公信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起司法鑑定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

相關焦點

  • 司法部發布三個司法鑑定指導案例
    原標題:司法部發布三個司法鑑定指導案例 近日,司法部發布三個司法鑑定指導案例,分別為同卵雙胞胎的DNA鑑定、醫療損害責任糾紛鑑定和法醫精神病鑑定,屬於常見但相對疑難複雜且易引起爭議的鑑定事項。
  • 在新的起點上全面推進法治中國建設
    要加強憲法的實施和監督,必須加強憲法解釋和合憲性審查。《憲法》規定:「一切法律、行政法規和地方性法規都不得同憲法相牴觸。」要以憲法為基準,保證社會主義法律制度的統一性。要加強憲法的實施和監督,還必須推進憲法學習宣傳教育,在全社會打造崇尚憲法、學習憲法、遵守憲法、維護憲法、運用憲法的法治文化氛圍。
  • 全面加強黨的建設,為推進健康中國建設提供堅強政治保證
    黨的十八大以來,國家衛生計生委堅持以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為指導,以全面從嚴治黨為主線,深入貫徹落實中央各項決策部署和中央國家機關工委的部署要求,全面加強直屬機關黨的思想、組織、作風、反腐倡廉和制度建設,不斷提升黨建工作科學化水平,充分發揮黨組織戰鬥堡壘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為衛生計生事業改革發展、推進健康中國建設提供了堅強的政治保證
  • ——全國法院司法體制綜合配套改革推進會經驗交流發言摘登
    圖為全國法院司法體制綜合配套改革推進會現場。彭 勇 攝  編者按:12月3日,全國法院司法體制綜合配套改革推進會在廣東廣州召開。會上,10家高級、中級法院圍繞如何深化司法責任制綜合配套改革、加強審判制約監督制度機制建設等方面作了經驗交流。現將10家法院在推進會上的經驗交流發言摘要刊登,以饗讀者。
  •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全面推行行政執法公示制度執法全過程記錄製度...
    近年來,各地區、各部門不斷加強行政執法規範化建設,執法能力和水平有了較大提高,但執法中不嚴格、不規範、不文明、不透明等問題仍然較為突出,損害人民群眾利益和政府公信力。《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和《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2015—2020年)》對全面推行行政執法公示制度、執法全過程記錄製度、重大執法決定法制審核制度(以下統稱「三項制度」)作出了具體部署、提出了明確要求。
  • 張曉玲 楊聖坤:加強人權司法保障
    原標題:加強人權司法保障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提出的「加強人權司法保障」,為人權司法保障工作做出了部署、指明了方向,意義重大,令人振奮。
  • 將降低企業經營的制度性成本
    規範執法司法權運行、完善政法機構職能體系、深化司法責任制綜合配套改革……2019年以來,全國政法領域改革不斷向縱深推進,政法機關以政法領域全面深化改革為切入點,著力提高政法工作現代化水平,努力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法治中國,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創造安全的政治環境、穩定的社會環境、公正的法治環境、優質的服務環境。
  • 我國法治政府建設向縱深推進|推進全面依法治國·綜述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法治政府建設,各地區各部門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建設法治政府是全面依法治國的重點任務和主體工程」的重要指示精神,一系列看得見的成就繪就出一幅法治政府的壯闊斑斕畫卷:《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2015-2020年)》頒布實施,明確規劃了法治政府建設的「路線圖」「施工圖」;「放管服」改革深入推進,營商環境大幅優化;依法行政制度體系不斷健全
  • 沈德詠:深入推進以審判為中心的訴訟制度改革
    根據《刑訴改革意見》要求,重點要抓好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全面規範取證制度。證據是司法公正的基石。偵查機關應當建立健全符合裁判要求、適應各類案件特點的證據收集指引,全面、客觀、及時收集與案件有關的證據。要探索建立命案等重大案件檢查、搜查、辨認、指認等過程的錄音錄像制度,完善各類證據的取證規程和要求,確保取證合法合規,實現辦案模式從「由供到證」向「由證到供」的根本轉變。二是嚴格實行非法證據排除規則。
  • 全面推行行政執法「三項制度」工作推進會發言摘登
    廣東省:以信息化手段推動「三項制度」全面落實           廣東省把建設「廣東省行政執法信息平臺和行政執法監督網絡平臺」列為全面深化改革重點任務,緊緊圍繞全面落實「三項制度」的目標,依託「數字政府」雲平臺和省政務服務網,採取全流程辦案與移動辦案需求相結合,推動省、市、縣(市
  • 以司法改革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全面深化改革述評
    ……促進社會公平正義、推進法治中國建設,深化司法體制改革是重中之重。中央有關部門制定下發了《關於建立完善國家司法救助制度的意見(試行)》,明確了救助條件和範圍、細化了救助標準和程序、規範了救助資金的使用管理,要求地方各級財政部門將國家司法救助資金列入預算,統籌安排。國家司法救助制度體系正在建立之中。    一項項改革措施相繼出臺。山東大學法學院院長齊延平認為,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推進的改革,對建設法治國家和形成國家治理體系將起到重要促進作用。
  • 李少平:全面推進案件繁簡分流機制改革
    體制性、機制性改革相輔相成、環環相扣,精準對應建設公正高效權威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司法制度的根本目標。各地法院高度重視法院信息化建設,大力推進信息科技在司法為民、公正司法以及審判管理、人事管理等方面的應用,有效破解工作難題,促進審判能力現代化。一是推進「網際網路+司法」建設,優化司法服務方式,完善司法便民利民舉措。通過跨域立案、證據網絡交換、異地網上庭審、在線調解等手段,構建開放、動態、透明、便民的陽光司法機制,讓信息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
  • 崇法善治,法治山東底色亮麗成色更足
    2013年,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東時強調,要全面落實依法治國基本方略,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動發展、化解矛盾,深入推進法治山東建設。  總書記的殷殷囑託,山東牢記於心、踐之於行。去年,張巧良對山東多項重點領域立法提出意見和建議,並被相關部門採納。  政府法律顧問工作,是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加快建設法治政府的重要一環。山東是全國第一個建立政府法律顧問制度的省份,目前省、市、縣三級政府普遍建立起法律顧問制度。同時,還積極試點建立黨政一體的法律顧問制度,將法律顧問服務範圍擴大至黨委、人大、政府、政協,各部門單位和各人民團體。
  • 人民法院司法改革案例選編(七)
    該選編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貫徹落實政法領域全面深化改革推進會和全國法院司法體制綜合配套改革推進會精神,按照政法領域全面深化改革部署和「五五改革綱要」任務部署,聚焦優化營商環境、完善司法責任制、加強審判監督管理、鞏固法官員額制、推進「兩個一站式」建設、破解「送達難」和「執行難」等改革推進落實過程中的重點熱點問題,收錄了北京市昌平區人民法院、河北省高級人民法院、山西省晉城市中級人民法院
  • 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 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
    國際國內環境越是複雜,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任務越是繁重,越要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手段鞏固執政地位、改善執政方式、提高執政能力,保證黨和國家長治久安。全面依法治國是要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健全黨領導全面依法治國的制度和工作機制,推進黨的領導制度化、法治化,通過法治保障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有效實施。習近平強調,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
  • 惠民縣司法局「四頭並進」推進法治政府建設
    中國山東網12月17日訊(見習記者 李巖紅 通訊員 李若璇) 今年以來,惠民縣司法局始終緊緊圍繞法治政府建設這一核心目標,牢記「四個意識」,堅持「四個自信」,響應全面依法治國宏偉藍圖,築牢法治觀念,夯實法治根基,從以下四個方面齊頭並進,推進全縣法治政府建設又好又快發展
  • 人民法院司法改革案例選編(十)之一
    此外,每月在院網對上訴案件移轉、司法鑑定等長周期事項通報,倒逼審判團隊提高工作效率。四是審委會「季有講評」。季管重點為審判質量提升。各庭成立評查小組、院級成立評查委員會,制定本院評查細則,開展「案件質量評查月」系列活動,圍繞「重點、常規、專項、信訪、重大敏感」五類案件開展評查。審委會按季度聽取評查情況報告,組織對發改定錯案件進行講評,發揮統一法律適用職能。
  • 加強基層黨的建設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他強調,要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和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精神,牢固樹立大抓基層的鮮明導向,加強基層黨的建設,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促進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以實幹實績慶祝建黨100周年。區領導孫代勇參加。曲水鎮聚寶村是市級貧困村,經過幾年的脫貧攻堅,已實現整村脫貧。
  • 廣東國檢司法鑑定所在深成立 整合9大國家級重點實驗室
    &nbsp&nbsp&nbsp&nbsp10月24日上午,廣東國檢司法鑑定所在深圳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正式成立,這也是深圳首家具有國家級重點實驗室的司法鑑定機構。&nbsp&nbsp&nbsp&nbsp據介紹,廣東國檢司法鑑定所是由深圳市司法局承接實施的省級司法鑑定行政許可事項後批准設立的首家司法鑑定機構。深圳出入境檢驗檢疫局食品檢驗檢疫技術中心整合9大國家級重點實驗室、3個國家級基準實驗室為主體設立的第三方司法鑑定機構,該機構可進行法醫物證、法醫毒物、微量物證三個類別的鑑定。
  • 最高人民法院印發《人民法院司法改革案例選編(七)》
    該選編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貫徹落實政法領域全面深化改革推進會和全國法院司法體制綜合配套改革推進會精神,按照政法領域全面深化改革部署和「五五改革綱要」任務部署,聚焦優化營商環境、完善司法責任制、加強審判監督管理、鞏固法官員額制、推進「兩個一站式」建設、破解「送達難」和「執行難」等改革推進落實過程中的重點熱點問題,收錄了北京市昌平區人民法院、河北省高級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