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產能不足才是電動車發展最大的瓶頸

2021-01-08 創新創業觀察

文/一劉(創新觀察者、創業分析師)

某造車新勢力的掌門人說,特斯拉的定價原則是,一開始把價格定得遠高於成本,當銷量下滑的時候,就降價收割。

蔚來汽車創始人:李斌

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今天一劉就來分析一下特斯拉降價的商業邏輯,或者說,理論依據。

摩爾定律告訴我們,半導體晶片每18個月性能翻一番,價格降為原來的一半。

所以,我們對電子產品的降價是習以為常。

不過隨著時代的發展,晶片的工藝已經發展到2nm,這個定律幾乎已經失效了。

對製造業來說,還有一個至關重要的定律,那就是萊特定律。

1936年,由西奧多·萊特率先提出,核心內容就是,某種產品的累計產量每增加一倍,成本就會下降一個恆定的百分比。

這個百分比是多少呢?15%。

這是一個神奇的數字。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為了驗證這個定律的準確性,對汽車和數碼產品進行了專門的研究,發現,在長期性預測方面,萊特定律比摩爾定律更準確。

而著名的聖達菲複雜性研究所研究認為,萊特定律,不僅在產業界,對城市也同樣適用。

數據顯示,城市人口增加1倍,人均GDP也增加15%(怪不得各大城市都在搶人)。

在汽車領域,美國著名的福特T型車從1909年到1923年的產量和價格變化曲線也非常符合萊特定律。

福特T型車

既然這個定律這麼有效,那麼我們套用到特斯拉頭上試試。

截至2019年第二季度,特斯拉model 3累計生產了27.5萬輛,當時國內的model 3價格大概是32.8萬元。

截至2020年底,特斯拉model 3累計生產了約60萬輛,翻了一倍還多。

根據萊特定律,Model 3的生產成本大概下降23%。

如果零售價格也下降23%,是多少呢?25.3萬元。

我們再來看現在特斯拉官網的價格,Model 3是24.99萬元。

Model 3

儘管這是補貼後的價格,但還是很接近的。

所以,特斯拉降價的商業邏輯,或者說理論依據,就是萊特定律。

那麼,我們可以說,現在,電動車的價格普遍較高,是因為產量沒有上來。產能不足,才是電動車發展的最大瓶頸。

特斯拉2020年交付的車輛是499550,不到50萬輛,跟燃油車相比,數量還是太少。

但是可以預見,只要特斯拉願意,在產量提升的情況下,價格會逐步下降。

假設2021年特斯拉Model 3產量增加2倍,那麼年底的時候,Model 3的價格大概會降到21.25萬元;如果增加4倍,那麼會降到17.5萬元。

最終會降到10萬左右。

Model 3

所以說,買電動車不用急,等等更便宜。

萊特定律是如此有效,估計馬斯克已經在想著怎麼擴充產能了。

那麼對造車新勢力來說,也同樣是有效的,怎麼不見它們降價呢?

不降價是不是賺得更多?

理論上是的。

實際上,它們的產量很有限,成本下降不明顯,沒有降價的底氣。

但現實是,不降價,銷量更少。

銷量少,擴充產能的積極性就更低;不擴充產能就沒法降價。

真是左右為難。

所以,只能把矛頭對準特斯拉,幹嘛要急著降價呢?大家一起賺錢不好嗎?

但不按常理出牌的馬斯克,根本沒想賺硬體的錢,人家的目標是星辰大海。

相關焦點

  • 「芯調查」「產能緊缺專題」之二 MOSFET缺貨/漲價 全是8英寸產能...
    但是個人電腦從第二季度提前步入旺季,加上需求延續到下半年,使MOSFET庫存水位迅速在年中就降至健康水位,再疊加產能不足,使得MOSFET市場已經面臨供需失衡。從供給端來看,MOSFET主要依靠8英寸及6英寸晶圓代工,而這正是產能短缺的重災區。
  • 食品工業發展面臨「四大瓶頸」
    食品工業總體發展成效顯著,但仍然還存在一些突出問題。《2017中國食品產業發展報告》指出,食品工業發展呈現出較為明顯的「四個並存」特徵:生產集中度提升與「小、弱、散」並存、綠色高新精深加工與粗放生產方式並存、品牌價值凸顯與自主品牌培育不足並存、食品安全穩定向好與風險隱患嚴峻並存。
  • 突破產能瓶頸 創新驅動發展——光弘科技第三工業園8日成功奠基
    光弘科技在近年營業規模呈穩健增長趨勢下,進一步擴大生產製造規模、提高綜合製造服務能力,無疑能有效解決公司現有的產能瓶頸,適應電子製造服務行業的發展趨勢、滿足不斷增長的訂單需求,從而在實現公司業務快速發展的同時,推動行業健康升級。
  • 電動車一充電就跳綠燈,但整車電量不足,什麼原因?今天告訴你!
    電動車的普及,方便了很多用戶的生活,但是在使用的過程中也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最近,就有朋友反映,其電動車一充電就跳綠燈,但是整車電量又不足,問我這是什麼原因?其實,電動車出現一充電就跳綠燈一般有三種原因,今天來詳細解讀一下。
  • 輪轂電機驅動的結構形式,發展瓶頸
    今天小編就詳細介紹下「輪轂電機驅動的結構形式,發展瓶頸」。一、輪轂電機驅動的結構形式1、輪轂電機動力系統通常由電動機、減速機構、制動器與散熱系統等組成。輪轂電機動力系統根據電機的轉子型式主要分成兩種結構型式:內轉子型和外轉子型。如圖所示為兩種型式輪轂電機的結構簡圖。
  • 多家半導體製造商都在今年大舉措擴大產能,SiC競爭已經進入白熱化
    不止羅姆,其他半導體製造商如CREE、ST(意法半導體)、英飛凌以及中國的瀚天天成電子科技等廠商都在今年大舉措擴大產能,SiC競爭已經進入白熱化。 但即便如此,由於SiC的生產瓶頸尚未解決,原料晶柱的質量不穩定存在良率問題、 SiC器件的成本過高等因素,SiC整體市場無法大規模普及,SiC仍然面臨巨大的產能缺口。
  • 「實探」「訂單不是問題,產能才是瓶頸」!工人加班到凌晨,超級周期...
    「近幾個月來,我們的生產線一直在滿負荷運轉,訂單不是問題,產能才是我們的瓶頸。」雖是冬日,但鴻路鋼構(002541)渦陽基地裡火花四濺,機器轟鳴,車間裡絲毫感受不到寒意。公司相關負責人對前來探訪的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表示,「現在生產線是兩班倒,遇到了趕工期的時候加班到凌晨都是有的。」
  • 電動車續航能力不行,只需幾招就能提升30%
    電動車越來越普及,已經繼手機之後,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剛需。從第一代的有刷電機到現在的正弦波控制器,電動車的騎行舒適度已經非常高了。但是制約電動車發展的最大瓶頸依然是電池性能,無論超威、天能、旭派等一線品牌還是其它品牌,它們技術都在伯仲之間。選電池不要貴的,只要最便宜的一級市場電池就行。
  • 突破氫燃料電池汽車四大瓶頸
    近年來,大型央企開始關注氫能並強勢進入,行業發展定位普遍較高,且計劃布局全產業鏈。與中小型民企相比,大型石油化工企業氫氣來源廣、資金雄厚、擁有龐大的加油站網絡及運營經驗,對促進燃料電池汽車發展優勢明顯。地方政府布局燃料電池汽車產業速度也明顯加快,促進了產業發展。直面四大瓶頸,「加氫焦慮」待破解——關鍵材料和核心技術尚未自主。
  • 荷專家:芯技術終遇瓶頸,光刻機已不是最大危機,中國或將反超
    大家都知道,隨著現在信息科技的時代發展下去,那麼我們必定就繞不開晶片的問題,而在過去的2020年這一年,世界上很多國家都遭受了衛生事件的危機,很多的晶片廠商都為此受到了障礙,而哪些需要晶片的廣大廠商更是為此而斷貨了。
  • 電動車電池有哪些分類?
    電動車電池分類電池作為電動車的動力源,一直以來被視為電動車發展的重要標誌性技術,也是制約電動車發展的重要瓶頸,其性能好壞直接關係到整車續航裡程(參配、圖片、詢價)的長短。電池的分類電池從廣義上講主要可分為化學電池、物理電池和生物電池三大類,其中化學電池和物理電池已經應用於量產電動汽車中,而生物電池則被視為未來電動車電池的重要發展方向之一。
  • 宏觀解讀|中國建材家居行業現狀及不足
    我國建材家居業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還存在許多問題和不足。首先:產能過剩依然存在,有效供給明顯不足過去10多年,中國國內固定資產投資年均增長率一直保持在20%以上,其增速令全球各國望塵莫及。大規模投資驅動了國內經濟的一路迅跑,同時也沉澱下來了可觀的生產能力,形成產能過剩現象。
  • 聲光電公司紅外溫度傳感器技術攻關取得重大突破 成功打破產能瓶頸 | 產業
    春節期間,下屬航偉公司加班加點滿足基礎防控物資核心元器件熱電堆紅外溫度傳感器的批量供應,用24小時不停線的工作模式來彌補有限產能瓶頸。但疫情爆發突然,熱電堆紅外測溫晶片受個別工藝及設備限制,短期內產能難以突破。
  • 申洲國際:受益寧波製造業升級產能穩健大步擴張
    2)改善產能瓶頸,質量效率升級,長期穩健快速增長的確定性增強。3)優質供應資源緊缺,公司長期受益於龍頭集中。4)風險提示:1。市場悲觀情緒加大;2。主要銷售市場受宏觀經濟影響需求大幅下行;3。海外基地政治風險;4。市場的系統性風險。
  • 破解化肥產業發展瓶頸 金正大磷石膏綜合利用技術獲資本和同行青睞
    由於技術瓶頸,磷石膏只能露天堆存,嚴重汙染環境,成為化肥產業的發展瓶頸。近來,四川、貴州等省已出臺政策「以渣定產」,將磷肥企業消納磷石膏情況與生產掛鈎,導致諸多化肥廠因無法消納而被迫停產。正如一位專家所說,能否化解這一瓶頸,已成為關乎越來越多磷肥企業生死存亡的問題。金正大通過技術攻關,掌握了磷石膏綜合利用技術。
  • 「瓶頸效應」凸顯 地板行業走入「窮途末路」
    當前,地板產品從出現到現今,它經歷了高速發展時代,獲得過暴利,同時也逐漸開始步入了微利時代,甚至很多人以為,地板行業已經開始走入了「窮途末路」,其實不然,地板行業面臨極大瓶頸,若能突破,前面依舊是一片藍海。 產能過剩 蛋糕不僅要做大還需做精 產能過剩這是一種畸形的商業模式,元兇就是產能過剩。
  • 自動駕駛太陽能電動車亮相 低限速保證安全
    自動駕駛電動車,墨爾本太陽能電動車,墨爾本自動駕駛電動車" title="輕量化,產能布局,電動汽車,黑科技,前瞻技術,熱點車型,自動駕駛電動車,墨爾本太陽能電動車,墨爾本自動駕駛電動車" style="margin: 0px auto;
  • 自主電動車用同步電機 特斯拉用異步電機 誰才是未來?
    [資訊-牛車網]新能源汽車以電動機代替燃油機,在結構上不僅省去了變速箱機構,電機本身也具有結構簡單的優勢,環保、節約、簡單這三大優勢,再加上國內政策對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扶持,逐步取代傳統燃油汽車已經成為事實。
  • 產能過剩、市場空間被擠壓 鉛酸蓄電池行業前景幾何?
    產能過剩、市場空間被擠壓 鉛酸蓄電池行業前景幾何?近年來,儘管在環保壓力下實施了市場準入政策、進行清潔化生產,但鉛酸蓄電池一直以來的產能過剩、低價競爭、高端產品不足、高端人才匱乏、用工緊張、鉛價上漲的行業環境並未得到改善,其面臨的政策環境和市場環境,也愈發嚴苛起來。除了來勢洶洶的鋰電池,液流電池、燃料電池、鈉鹽電池、鎳氫電池等也虎視眈眈。在多方圍剿下,市場空間被嚴重壓縮的鉛酸蓄電池產業,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危機。
  • 國內鋰電銅箔企業面臨內外夾擊,發展機會受限
    總體來說,動力鋰電池的需求在增長,同時對產品各方面性能提出更高的要求,一方面刺激鋰電銅箔企業進行產能擴張,另一方面也促進鋰電銅箔企業提升產品的質量和技術水平。 從產品來看,鋰電電池市場對於銅箔的需求從8微米過渡到6微米,從6微米過渡到4-5微米,銅箔在不斷變薄,意味著下遊動力電池市場在技術和性能上在追求更多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