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壓力條件可激活絲氨酸合成途徑

2020-11-29 科學網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張華鳳課題組、高平課題組與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宋立兵課題組以及中科院武漢物數所唐慧儒課題組等科研人員合作,發現在營養匱乏條件下,癌基因cMyc誘發的絲氨酸(哺乳動物體內的非必需胺基酸)生物合成途徑的激活對於癌症的發生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該研究成果近日發表在國際著名學術期刊《細胞研究》上。

張華鳳等課題組,通過將腫瘤細胞培養過程中的糖或穀氨醯胺這兩種腫瘤細胞生長所必需的重要能源物質去除,讓腫瘤細胞「挨餓」,發現這些營養壓力條件可以激活絲氨酸合成途徑。分子水平研究發現,營養壓力條件下這種代謝的轉換,即絲氨酸合成途徑的激活,是由癌基因cMyc誘發的。進一步在代謝水平及通過核磁共振等技術手段檢測表明,cMyc及其調控的磷酸絲氨酸磷酸化酶——這一絲氨酸代謝的限速酶,可以通過調控氧化還原平衡、細胞周期以及核苷酸的合成來支持腫瘤細胞在營養匱乏條件下的存活。

最後,研究人員通過小鼠體內注入腫瘤細胞成瘤實驗及肝癌臨床樣本分析證明,磷酸絲氨酸磷酸化酶的高表達與腫瘤的發生發展有著密切的正相關性。

專家稱,這項研究不僅在分子機制水平揭示了營養壓力條件下絲氨酸合成途徑的激活與cMyc的關係,而且為臨床肝癌的診斷及治療提供了新的潛在靶點。(來源:科技日報 吳長峰 楊保國)

 

 

 

特別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於傳播信息的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註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繫轉載稿費等事宜,請與我們接洽。

相關焦點

  • 科學家發現絲氨酸合成增加為腫瘤提供有利條件
    科學家發現絲氨酸合成增加為腫瘤提供有利條件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19/7/8 14:07:32 絲氨酸合成增加促進絲氨酸水平受限的組織中出現腫瘤,這一成果由科赫癌症綜合研究所Matthew
  • Cell:神經元釋放絲氨酸支持胰腺癌mRNA
    PDAC的另一個典型特徵是極強的代謝可塑性,可通過上調清除途徑(例如自噬和巨噬細胞)或利用間質成纖維細胞和巨噬細胞釋放的代謝產物,來適應營養缺乏的環境。而既往研究表明神經元會釋放胺基酸衍生的神經遞質,例如甘氨酸和D-絲氨酸。這進一步表明,神經元可能在營養匱乏環境中通過外周軸突滿足PDAC細胞的代謝需求。但是,目前尚未有研究探索神經細胞在PDAC腫瘤中的代謝作用。
  • 胰腺癌中神經元可以釋放絲氨酸來支持基因翻譯
    胰腺導管腺癌(PDAC)腫瘤具有營養不良、促結締組織增生和高度神經支配的腫瘤微環境。胰腺導管腺癌(PDAC)患者的一個常見症狀是神經性疼痛,大多數PDAC腫瘤顯示神經周圍浸潤。這也就說明了神經支配可能起到支持腫瘤生長的作用。絲氨酸(Ser)是一種條件性必需胺基酸,可以從微環境中獲得,也可以通過絲氨酸生物合成途徑(SBP)從葡萄糖中產生,是人類蛋白質中含量第二高的胺基酸。
  • L-絲氨酸可改善阿爾茨海默病的認知缺陷
    L-絲氨酸可改善阿爾茨海默病的認知缺陷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3/9 23:18:26 法國巴黎薩克萊大學Gilles Bonvento和法國國家健康與醫學研究院Aude Panatier小組合作在研究中取得進展
  • 《自然》:限制攝入絲氨酸抗腫瘤的機制找到了
    本周《自然》雜誌上,來自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的研究團隊發表了一篇論文[1],詳細闡述了限制絲氨酸的抗腫瘤機制。原來在絲氨酸缺乏的條件下,原本正常的鞘脂生物合成途徑會轉而生產有毒性的脫氧鞘脂,從而毒殺癌細胞。通過限制荷瘤小鼠飲食中的相關胺基酸或用藥理學手段抑制相關的酶,能夠延緩腫瘤的生長。
  • 絲氨酸代謝在腫瘤發生發展中的研究進展
    除了穀氨醯胺代謝外,絲氨酸/甘氨酸代謝對腫瘤細胞極為重要。絲氨酸是重要的一碳單位原料,其主要作用包括:①為合成甘氨酸、半胱氨酸等胺基酸、磷脂、蛋白、核酸提供原料;②作為甲基的供體,參與生物大分子的甲基化修飾;③產生NADPH用於抗氧化防禦。腫瘤和絲氨酸生物合成之間的聯繫首次得到證實是在大鼠肝組織中。很多研究表明抑制絲氨酸代謝途徑可以有效發揮抗腫瘤作用。圖1.
  • 降低飲食中絲氨酸的含量可阻礙腫瘤生長
    降低飲食中絲氨酸的含量可阻礙腫瘤生長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8/13 21:56:39 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Christian M. Metallo研究團隊發現,絲氨酸缺乏通過改變鞘脂多樣性限制腫瘤生長。
  • 科學家揭示絲氨酸-蘇氨酸激酶變構激活的起源
    科學家揭示絲氨酸-蘇氨酸激酶變構激活的起源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2/22 11:48:52 美國布蘭代斯大學Dorothee Kern課題組揭示了絲氨酸-蘇氨酸激酶變構激活的歷史起源
  • 研究發現蛋白質翻譯後修飾通過泛素化降解途徑調節脂肪酸合成的新...
    該研究發現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通過磷酸化增加內質網錨定蛋白Insig的活性,進而抑制肝臟脂質合成的功能,揭示了蛋白質翻譯後修飾通過泛素化降解途徑調節脂肪酸合成的新機制。肝臟脂肪酸從頭合成的增加在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發生發展過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AMPK是真核生物主要的能量感應因子,在能量應激的情況下感應細胞內升高的AMP:ATP和ADP:ATP水平,通過抑制合成代謝,促進分解代謝使能量達到穩態。AMPK作為機體重要的能量感應因子,調控著蛋白質、脂肪和糖代謝等過程。二甲雙胍是臨床中治療2型糖尿病的首選藥物,能夠通過激活AMPK改善機體糖脂代謝紊亂。
  • 全世界都在「抗糖」,看看Cell子刊怎麼說|果糖|絲氨酸|細胞|葡萄糖...
    近年來,多項研究表明,果糖不僅是癌症的潛在誘導因素,也可作為癌細胞增殖和轉移的「補充燃料」。  GLUT5是一種果糖轉運蛋白。在非小細胞肺癌樣本中GLUT5顯著上調,可幫助癌細胞在葡萄糖有限的條件下,代謝果糖並增殖。此外,研究表明高果糖攝入也可導致腫瘤加速生長。
  • ABA調控植物次生細胞壁合成
    本文中,我們證明了限制ABA合成或者信號轉導的突變會通過ABA核心信號轉導途徑中SnRK2激酶來降低次生細胞壁厚度和木質化程度。SnRK2.2,3和6能與NAC家族轉錄因子NST1物理性互作。NST1轉錄因子協調下遊一系列次生細胞壁合成基因的轉錄激活,這些基因中的一部分參與纖維素和木質素合成。
  • 給大腦加動力,磷脂醯絲氨酸--中國數字科技館
    與DHA和B族維生素類似,磷脂醯絲氨酸(簡稱「PS」)對於大腦營養同等重要。作為衛生部於2010年11月批准的新資源食品之一,研究表明,磷脂醯絲氨酸在人體內的主要作用是改善神經細胞功能,調節神經脈衝的傳導,增進大腦記憶功能,由於其具有很強的親脂性,在吸收後的幾分鐘之內便可進入大腦,舒緩血管平滑肌細胞,增加腦部供血,因此被親切地稱為「記憶寶」。
  • 胺基酸的合成與必需胺基酸(一)
    生化中根據胺基酸的合成途徑將其分為5類:穀氨酸類型、天冬氨酸類型、丙酮酸衍生物類型、絲氨酸類型和芳香族胺基酸類型。穀氨酸類型都是由α-酮戊二酸衍生而來,包括穀氨酸、穀氨醯胺、脯氨酸和精氨酸,蕈類和眼蟲的賴氨酸合成也屬於此途徑。穀氨酸可由α-酮戊二酸與氨經穀氨酸脫氫酶催化合成,消耗NADPH(脫氨時生成的是NADH)。
  • Nature:減少絲氨酸攝入可抑制腫瘤細胞的生長
    絲氨酸又稱β羥基丙氨酸,與甘氨酸及其他非必需胺基酸一樣,在腫瘤的生長進程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目前限制絲氨酸利用已成為一種潛在的癌症治療策略,然而,其分子機制仍然不明確,並且,絲氨酸對脂質代謝的影響同樣尚未可知。
  • Concert公司新型氘化D-絲氨酸有效提升血漿暴露...
    通過激活穀氨酸途徑作為NMDA的共同激動劑,CTP-692有潛力成為治療精神分裂症的一種安全有效的新輔助治療方法,治療陽性和陰性症狀和認知功能障礙。我們非常高興繼續推進I期項目,並計劃在2019年第四季度將CTP-692推進至II期臨床,該研究的結果將支持進一步的關鍵性III期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