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經中常說的「善男子善女人」,這裡「善」的標準是什麼,要懂得。
很多佛經都提到,「善男子善女人」。那「善」的標準是什麼,首先最低的層次,就是嚴持五戒,即「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這也是做人的基本。因為佛教是主張因果的,守好五戒來生還能做人,持五戒圓滿者生大富貴人家,揚名於世。
不殺生得長壽的果報,不偷盜得大富的果報,不邪淫得身體相好莊嚴的果報,不妄語得大眾對你尊敬的果報,不飲酒能增長智慧,所以能修五善,就是能夠真的持五戒,自然能夠感得福德、長壽、健康、富有,家庭事業樣樣美滿,這是現前可以得到的。將來的果報一定比現在更殊勝。
再高一點層次的善就是在持五戒的基礎上,加行十善業即,「一、不殺生,二、不偷盜,三、不邪淫,四、不惡口,五、不兩舌,六、不妄語,七、不綺語,八、不貪,九、不嗔,十、不痴」,會生到六道中天道做天人享受天福。
而淨土宗念佛法門的「善」是「淨業三福」,即「第一福、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第二福、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 第三福、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孝養父母,奉事師長」學習儒家的《弟子規》,在家做一個孝順的兒女,在學校做一個好學生,真正將這兩句話落實在生活當中。「慈心不殺,修十善業」落實在《十善業道經》,一定要認真努力學習。
而更高層次的「善」就是菩薩行六度萬行,六度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萬行就是「修行的行門多」,萬行是指對六度的實踐。六度萬行是修行成佛的必要途徑,如果能夠自始至終完成這六種功德,去除業障,就能夠成佛。六度也稱為「六波羅蜜」,是指六種修成功德的方法。波羅蜜是梵語,翻譯成中文是到彼岸。六度就是六種從此岸到彼岸的方法。「彼岸」就是清淨的世界。六度:布施到彼岸、持戒到彼岸、忍辱到彼岸、精進到彼岸、禪定到彼岸、智慧到彼岸。布施度慳貪、持戒度毀犯、忍辱度嗔恨、精進度懈怠、禪定度散亂、智慧度愚痴。就是勤修戒定慧,熄滅貪嗔痴,因為「貪嗔痴」是三惡道「畜生、餓鬼、地獄」的業因。
菩薩不僅自度,還自覺覺他,自利利他。在行菩薩道的過程中還要廣渡眾生,不僅要修智慧而且還要廣修福德。因為佛是兩足尊,智慧和福德圓滿。佛經裡有記載,菩薩要經過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勤持種種法門之後,還要歷經一百劫莊嚴三十二相和八十種好,積聚菩提道種,才能成佛。
總得來說這個「善」,就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意為對世出世間一切惡行皆不要去做,而對於世出世間的一切善行應當積極努力的去奉行。「自淨其意」不是自空其意,淨不等於是空,意念做到了一切皆空還只是小乘羅漢境界,落在一邊。在禪宗講就是「擔板漢」,只看到空,沒看到有。如果一動念,空的清淨境界沒有了,那不算是真定。
菩薩的戒定慧就在作人做事當中,乃至上入天堂,下入地獄,念念都在定中,不怕起心動念。因為起心動念的念頭是淨的,至善的,也等於《大學》所說的「止於至善」。另外,無論是善導大師、蓮池大師、蕅益大師、印光大師,都在告訴我們:具足信願持名念佛就是多善根、多福德、無上因緣。
念佛人現世能獲得五種妙處:1、常得一切天神隱形守護。2、常得一切菩薩常隨守護。所以古德說:「生死海中,念佛第一」。3、常得諸佛晝夜護念,阿彌陀佛常放光明,攝受此人。《阿彌陀經》說:「是諸善男子、善女人,皆為一切諸佛之所護念,皆得不退轉於阿褥多羅三藐三菩提」。念佛的人,受到一切諸佛的保護和惦念,由於諸佛保護和惦念的力量不可思議,所以他們修行的心,能永不退轉,直到得著佛的智慧——阿褥多羅三藐三菩提。即信願具足持名念佛,往生西方淨土,得不退轉菩薩,一生成佛。4、念佛之人,光明燭(照)身,四十裡之遙(遠)一切惡鬼,皆不能害;一切蛇龍毒藥,悉皆不受。5、水火冤賊,刀箭牢獄,橫死枉生,悉皆不受。貪、嗔、痴三毒是萬惡的根本,是災難的根源。念佛的人,念念清除三毒,消除煩惱,不求消災免難,自然消災免難於無形。
我們念這一句阿彌陀佛,就是一切諸佛全念到了,一尊佛都沒有漏掉,一切諸佛都會保佑你,為什麼?你全念到了。《佛說阿彌陀佛根本秘密神咒經》言:阿彌陀佛名號,具足無量無邊、不可思議、甚深秘密、殊勝微妙、無上功德。所以者何?「阿彌陀」佛三字中,有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一切諸菩薩、聲聞、阿羅漢,一切諸經、陀羅尼神咒、無量行法。是故,彼佛名號,即是為無上真實至極大乘之法,即是為無上殊勝清淨了義妙行,即是為無上最勝微妙陀羅尼。而說偈曰:阿字十方三世佛,彌字一切諸菩薩,陀字八萬諸聖教,三字之中是具足。
所以,是諸善男子善女人,皆為一切諸佛之所護念,阿彌陀佛護念你,十方三世一切諸佛都護念你。敬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ná mó ā mǐ tuó fó)或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