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迎阿彌陀佛聖誕日 | 善導大師涅槃紀念日

2021-01-08 網易

  

  

  讓我們一起恭誦「南無阿彌陀佛」

  

  

  

  

  

  

  回頭阿彌陀佛立像

  農曆十一月十七日(2020年12月31日),恭逢阿彌陀佛聖誕。

  阿彌陀佛,是西方極樂世界的教主。略稱彌陀。梵語amita,意譯無量。另有梵名意譯無量壽、無量光。

  濁世之人,死後隨業受報,流轉於六道輪迴之內,六道者即天道、人道、阿修羅、鬼道、畜生道與地獄道。輪輪轉轉,始終在六道中受苦,即使生於天界,天神享盡之後,仍然會再下於人間,又再流轉,業力重時,又會再轉入畜道、鬼道,最不幸的就是墮入地獄道中動經千劫,求出無期。

  但只要精勤心稱念阿彌陀佛,在臨終時,阿彌陀佛會親自接引是人,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再不受輪迴之苦。

  關於阿彌陀佛名號之由來,據鳩摩羅什大師所譯《阿彌陀經》載,此佛光明無量、壽命無量,故稱阿彌陀佛。而梵本《阿彌陀經》及《稱讚淨土佛攝受經》載,此佛壽命無數、妙光無邊,故稱無量壽佛、無量光佛。一佛而有不同義之二名,為其它諸佛所未見。又於《般舟三昧經》、《大阿彌陀經》、《維摩詰經》等早期經典中,僅有阿彌陀之稱號。另據《平等覺經》、《後出阿彌陀佛偈經》、《稱讚淨土佛攝受經》等載,彌陀號稱無量清淨佛,所在之世界稱為清淨世界、極樂世界。

  阿彌陀佛成道之本緣,據《無量壽經》載,過去久遠劫世自在王佛住世時,有一國王發無上道心,舍王位出家,名為法藏比丘,於世自在王佛處修行,熟知諸佛之淨土,歷經五劫之思慮而發殊勝之四十八願。

  此後,法藏比丘不斷積聚功德,而於距今十劫之前,願行圓滿,成阿彌陀佛,在離此十萬億佛土之西方,報得極樂淨土。迄今仍在彼土說法,即淨土門之教主,能接引念佛人往生西方淨土,故又稱接引佛。阿彌陀三尊像通常以觀音菩薩及大勢至菩薩為其脅侍,而與此二尊並稱為西方三聖。

  又根據《悲華經》說:「往昔過恆河沙數不可數千萬億劫的時間以前,有一個世界稱為『刪提嵐』,劫名『善持』。其中有一個轉輪王名叫『無諍念』,於寶藏如來處,發菩提心,期願攝取莊嚴的淨土。佛即為他授記,從此向西方過百千萬億佛土,有尊音王如來的世界,在那個世界過一恆河沙數不可數百千萬億劫的時間,進入第二個恆河沙數不可數百千萬億劫的時間內,此時的世界,已轉名為『安樂』,你到那個時候當可成佛,號為『無量壽如來』。」阿彌陀佛因地修行時,依據《悲華經》所記載的誓願,大略與《無量壽經》所發的願相似。

  《一向出生菩薩經》又說:「阿彌陀佛,在無量不可數時劫的時間以前,為轉輪王的太子,名字為『不思議勝功德』,年十六歲時,從寶功德星宿劫王如來之處,聽聞到法本陀羅尼。在七萬年中,精進勤奮修行學習,未曾睡眠,也不稍微臥倒休息。後來得遇九十億百千那由他諸佛,於諸佛所說的法語,皆能聽聞受持修行學習,厭離在家剃髮出世,作出家沙門。作出家沙門以後,更於九萬年中,修習此陀羅尼,又為一切眾生分別義理顯揚開示。一生之中,努力精進教化眾生,令八十億那由他眾生,發菩提心。積功累德,至不退轉之地。」

  《法華經》也說:「過去大通智勝佛未出家時,有十六位王子,皆以童子年紀出家而作沙彌。彼大通智勝佛既已成佛,說完《法華經》之後,即進入寂靜的屋室,經八萬四千劫。當時十六位王子菩薩,各個高升法座,為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四部大眾,廣泛說明分別疏通《妙法蓮華經》的義理,一一皆度六百八十萬億那由他恆河沙數等眾生。此十六位菩薩,其中一位即是阿彌陀佛,第十六王子則是我釋迦牟尼。」由此可知阿彌陀佛,由本願力,生起的種種殊勝德行,無量億劫以來,從事於成就莊嚴清淨國土的工作。

  於現存大乘經論中,記載阿彌陀佛及其極樂淨土之事者凡有二百餘部,可見阿彌陀佛信仰及淨土教義之深入人心。

  據《般舟三昧經·卷上》載,阿彌陀佛有三十二相,光明徹照,端正無比。另據《觀無量壽經》之說,無量壽佛之身如百千億夜摩天閻浮檀金之色,其身高六十萬億那由他恆河沙由旬。眉間之白毫右旋宛轉,毫相之大小猶如五倍須彌山之高廣。其眼清白分明,眼之大小猶如四倍大海水之縱廣。其身有八萬四千相,一一相中有八萬四千好,一一好中有八萬四千光明,遍照十方世界,攝取念佛之眾生。

  於西藏,阿彌陀佛被視為無量光、無量壽二佛,若祈求智慧,則皈依無量光佛;若祈求延壽福樂,則皈依無量壽佛。

  於密教,以阿彌陀佛象徵大日如來法身之妙觀察智,稱為甘露王。於金剛界曼荼羅中,稱為受用智慧身阿彌陀如來,居於西方月輪之中央。其身黃金色,結三摩地印,密號清淨金剛,三昧耶形為蓮花。於胎藏界曼荼羅中,稱為無量壽如來,居於中臺八葉之西方。其身為白黃色或真金色,閉目,身著輕衣,跏趺坐於寶蓮上,結入定印。

  善導大師圓寂紀念日

  

  善導大師

  農曆十一月十七日(2020年12月31日),也是淨宗二祖善導大師圓寂紀念日。

  善導大師(公元613~681年),唐代僧,號終南大師,為淨土宗曇鸞、道綽派之集大成者。善導大師年少出家,早年修習《法華經》、《維摩詰經》,後見西方變相與《觀無量壽佛經》,心生歡喜,欣慕西方極樂世界,善導大師每常誦習十六觀行冥心思惟,如法作觀,未經數年,已成深妙,便於定中,備觀寶閣、瑤池、金座,宛在目前,涕泗交流,舉身投地。

  貞觀十五年,善導大師二十九歲,至西河石壁谷玄中寺,見道綽禪師,蒙授《無量壽經》。見淨土九品道場,善導大師大喜曰:「此真入佛之津要,修餘行業,迂僻難成,唯此法門,速超生死。」

  於是勤篤精苦,晝夜禮誦,如救頭燃。善導大師每入室長跪唱佛,不到力盡,終不休歇。寒冰天氣念佛,亦要念到汗溼衣襟才止息。出則演說淨土法門,三十餘年,未嘗睡眠。

  大師護持戒品,纖毫不犯。心絕念於名聞利祿,從不舉目而見女人。律己峻嚴,待人慈愛寬恕。凡美味佳餚都供養大眾,粗糲飯食則留給自己。佛前燈常年不熄,三衣瓶缽,躬自持洗。從不與人聚談世俗之事,恐怕耽誤淨業。

  善導大師念佛功深,成就殊勝。念一聲佛,則有一道光明從其口出;念十百千聲,便有十百千道光明從其口出,自證境界不可思議。

  善導大師對淨業修持,特重專精,認為能否做到專精,是決定能否往生的關鍵。善導大師說:「十即十生,百即百生,何以故?無外雜緣得正念故,與佛本願得相應故,不違教故,隨順佛語故。若欲舍專修雜業者,百時希得一二,千時希得三五。何以故?乃由雜緣亂動失正念故,與佛本願不相應故,與教相違故,不順佛語故,繫念不相續故,憶想間斷故,回願不殷重真實故,貪瞋諸見煩惱未間斷故,無有慚愧懺悔心故。」

  善導大師的著作中,對時人多有苦口婆心的勸示。《觀經四帖疏》云:「歸去來,魔鄉不可停,曠劫來流轉六道盡皆經,到處無餘樂,唯聞愁嘆聲,畢此生平後,入彼涅槃城。」

  由於善導大師淨土信念誠摯,德業隆盛,故四眾弟子受其感化,而歸心淨土者不勝計數,其中也有難抑厭欣之情,以致捨身往生者。

  據傳載,善導大師在光明寺說法,有人告善導大師曰:「今念佛名,定生淨土否?」大師答曰:「定生!定生!」其人禮拜訖,口誦南無阿彌陀佛,聲聲相次。出光明寺門,上柳樹表,舍掌西望,倒投身下,至地遂逝。

  善導大師的弟子中,有誦《阿彌陀經》十萬至五十萬遍者,有日課佛名自一萬至十萬者,其間得念佛三昧成就往生淨土者,不可紀述。

  善導大師自利成就,悲心不舍眾生,幾十年來,孜孜弘揚淨土法門,所有的供奉都用來寫《阿彌陀經》,達十萬餘卷,畫西方淨土變相三百餘處。

  善導大師少時,偶見西方淨土變相而引起願生之心,推己及人,了知藝術的感染力與滲透力甚大,故致力於淨宗藝術性的弘揚。敦煌千佛洞中《觀無量壽佛經》曼荼羅的成立,即是善導大師親自作畫,流傳於世。舉世共仰的洛陽龍門石窟盧舍那大佛,據考即為善導大師之所監造。

  善導大師於唐高宗永隆三年(公元681年)三月十四日示寂,享壽六十九歲。善導大師遺著存世者共五部九卷,計為《觀無量壽佛經疏》四卷、《往生禮讚》一卷、《觀念法門》一卷、《淨土法事贊》二卷、《般舟贊》一卷,甚受淨土宗重視,故經其闡揚而確立之淨土宗,特稱善導流,為唐代佛教特色之一,對淨土宗影響至巨。

  善導大師聖德高風,本跡不可測度。據《天竺往生略傳》雲,善導大師是阿彌陀佛化身。我國蓮池大師曰:「善導和尚,世傳彌陀化身。見其自行精嚴,利生廣博,萬代之下,猶能感發人之信心,若非彌陀,亦必觀音、普賢之儔。嗚呼大哉!」

  公元一九〇九年,日本學者橘瑞超等,於東土耳其斯坦吐峪溝(Toyuk,為高昌故址)附近,發現《往生禮讚偈》及《阿彌陀經》之斷片,後者且附有師之發願文,或即師所書寫之《阿彌陀經》十萬卷之一。又《觀無量壽佛經疏》亦稱《觀經四帖疏》,於八世紀時傳入日本,流傳甚廣,日僧法然(源空)法師即依該書創立日本淨土宗,並尊善導大師為高祖。

  阿彌陀佛聖誕日的由來

  

  永明延壽大師

  阿彌陀佛聖誕日的由來與永明延壽大師有關。

  永明延壽大師生於五代十國——正當唐朝滅亡到宋朝建立之間的一個亂世,佛法在那個時期經過唐武宗「會昌法難」的滅佛運動之後,呈現衰微的現象,已經見不到盛唐時期的八宗共榮的興盛景象,永明延壽大師就是在佛法衰敗等待重建的時代興出於世。

  大師在當時深受吳越王錢俶的禮敬,尊奉他為國師。有一天,吳越王想開個無遮大會——就是打千僧齋,只要是出家人來應供,皇帝是一律平等供養。

  雖然說是平等供養,擺設的桌位總有上下座的分別,上座的位子誰都不願意坐上去,大家都謙虛地推來推去。在謙讓不下的情況下,大家想既然永明大師是皇帝的老師,當然請永明大師坐上首席位子,但是永明大師也很謙虛,就是不肯坐這個首席位子。

  在這麼推推拉拉,就來了一個穿得破破爛爛的大耳朵和尚,大家都不認識,看到大家在那裡推讓,他老人家就不客氣,往首席位子上一坐。

  這一坐下來,當然吳越王也不好意思趕,但是心裡很不舒服,國師沒有坐首席位子,卻被一個不認識的和尚坐上去,但總算是出家人,也就不便說話了。

  打完千僧齋,大家都散去了,吳越王就問永明大師:「我今天供齋,有沒有聖人來應供啊?」吳越王認為如果有聖人來應供,他的福報就大了。

  永明大師說:「有!」

  他說:「什麼人啊?」

  「是定光古佛今天來應供。」

  「哪一位?」

  「坐在首席的那位大耳朵和尚就是。」

  吳越王聽了之後心裡就很歡喜,趕緊派人去追。

  派去的人就一路到處去打聽:「你們有沒有看到一位耳朵很大的和尚,從哪一條路走了?」後來打聽到長耳和尚是在一個山洞裡面修行,找到之後,吳越王派的人就頂禮膜拜,請他到皇宮裡面來供養。

  長耳和尚說了一句話:「彌陀饒舌!」——阿彌陀佛多嘴啊,洩露我的身份!長耳和尚說完就圓寂了。

  這些人看到長耳和尚圓寂,就呆在那邊:「定光古佛是找到了,卻圓寂了。」

  想想他剛才講的「彌陀饒舌」,說長耳和尚是定光古佛的人是永明大師啊,那「彌陀饒舌」不就是在說永明大師,原來永明大師是阿彌陀佛再來的!趕快回去報告吳越王:定光古佛走了,阿彌陀佛還在。

  吳越王聽到定光佛圓寂的消息,當然很失望,但知道永明大師是阿彌陀佛再來,這下歡喜得不得了。就趕緊去見永明大師,快步往外走,走到門口,剛好一個報信的人慌慌張張地從外面跑進來,幾乎跟吳越王撞在一起。

  吳越王問他:「什麼事情這麼慌慌張張?」

  「永明大師圓寂了!」

  這是阿彌陀佛示現作永明延壽大師的一段公案,後來世人便把大師的生日農曆十一月十七日定為阿彌陀佛的聖誕。

  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王

  

  第一願 國中無三惡道

  設我得佛,國有地獄餓鬼畜生者,不取正覺。

  第二願 不復更生惡道

  設我得佛,國中天人壽終之後,復更三惡道者,不取正覺。

  第三願 各得真金色身

  設我得佛,國中天人,不悉真金色者,不取正覺。

  第四願 形色無有好醜

  設我得佛,國中天人,形色不同,有好醜者,不取正覺。

  第五願 生者皆得宿命

  設我得佛,國中天人,不識宿命,下至知百千億那由他諸劫事者,不取正覺。

  第六願 皆得天眼徹視

  設我得佛,國中天人,不得天眼,下至見百千億那由他諸佛國者,不取正覺。

  第七願 皆得天耳徹聽

  設我得佛,國中天人,不得天耳,下至聞百千億那由他諸佛所說,不悉受持者,不取正覺。

  第八願 皆得知他心念

  設我得佛,國中天人,不得見他心智,下至知百千億那由他諸佛國中眾生心念者,不取正覺。

  第九願 皆得神足飛行

  設我得佛,國中天人,不得神足,於一念頃,下至不能超過百千億那由他諸佛國者,不取正覺。

  第十願 不起貪計身見

  設我得佛,國中天人,若起想念貪計身者,不取正覺。

  第十一願 正定必至涅槃

  設我得佛,國中天人,不住定聚,必至滅度者,不取正覺。

  第十二願 光明遍照十方

  設我得佛,光明有限量,下至不照百千億那由他諸佛國者,不取正覺。

  第十三願 壽命同佛永久

  設我得佛,壽命有限量,下至百千億那由他劫者,不取正覺。

  第十四願 聲聞廣多無量

  設我得佛,國中聲聞,有能計量,乃至三千大千世界眾生,悉成緣覺,於百千劫,悉共計校,知其數者,不取正覺。

  第十五願 壽命修短隨意

  設我得佛,國中天人,壽命無能限量。除其本願,修短自在。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第十六願 國中無不善名

  設我得佛,國中天人,乃至聞有不善名者,不取正覺。

  第十七願 諸佛稱名讚嘆

  設我得佛,十方世界無量諸佛,不悉諮嗟稱我名者,不取正覺。

  第十八願 十念皆生我國

  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

  第十九願 勤修我皆接引

  設我得佛,十方眾生,發菩提心,修諸功德,至心發願,欲生我國,臨壽終時,假令不與大眾圍繞現其人前者,不取正覺。

  第二十願 繫念必得往生

  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聞我名號,繫念我國,植眾德本,至心回向,欲生我國,不果遂者,不取正覺。

  第二十一願 各具三十二相

  設我得佛,國中天人,不悉成滿三十二大人相者,不取正覺。

  第二十二願 菩薩一生補處

  設我得佛,他方佛土諸菩薩眾,來生我國,究竟必至一生補處。除其本願自在所化。為眾生故,被弘誓鎧,積累德本,度脫一切。遊諸佛國,修菩薩行,供養十方諸佛如來。開化恆沙無量眾生,使立無上正真之道,超出常倫諸地之行,現前修習普賢之德。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第二十三願 一時普供諸佛

  設我得佛,國中菩薩,承佛神力,供養諸佛,一食之頃,不能遍至無數無量億那由他諸佛國者,不取正覺。

  第二十四願 供具自皆如意

  設我得佛,國中菩薩,在諸佛前,現其德本,諸所求欲供養之具,若不如意者,不取正覺。

  第二十五願 菩薩演一切智

  設我得佛,國中菩薩,不能演說一切智者,不取正覺。

  第二十六願 菩薩得金剛身

  設我得佛,國中菩薩,不得金剛那羅延身者,不取正覺。

  第二十七願 萬物悉皆殊特

  設我得佛,國中天人,一切萬物,嚴淨光麗,形色殊特,窮微極妙,無能稱量。其諸眾生,乃至逮得天眼,有能明了,辯其名數者,不取正覺。

  第二十八願 菩薩道樹普見

  設我得佛,國中菩薩,乃至少功德者,不能知見其道場樹無量光色,高四百萬裡者,不取正覺。

  第二十九願 受經普得智辯

  設我得佛,國中菩薩,若受讀經法,諷誦持說,而不得辯才智慧者,不取正覺。

  第三十願 智辯無有限量

  設我得佛,國中菩薩,智慧辯才,若可限量者,不取正覺。

  第三十一願 淨國照見十方

  設我得佛,國土清淨,皆悉照見十方一切無量無數不可思議諸佛世界,猶如明鏡,睹其面像。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第三十二願 嚴飾超諸天人

  設我得佛,自地以上,至於虛空,宮殿樓觀,池流華樹,國土所有一切萬物,皆以無量雜寶百千種香而共合成。嚴飾奇妙,超諸天人。其香普燻十方世界。菩薩聞者,皆修佛行。若不如是,不取正覺。

  第三十三願 蒙光觸身獲益

  設我得佛,十方無量不可思議諸佛世界眾生之類,蒙我光明觸其身者,身心柔軟,超過天人。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第三十四願 皆得法忍總持

  設我得佛,十方無量不可思議諸佛世界眾生之類,聞我名字,不得菩薩無生法忍諸深總持者,不取正覺。

  第三十五願 信樂永離女身

  設我得佛,十方無量不可思議諸佛世界,其有女人,聞我名字,歡喜信樂,發菩提心,厭惡女身。壽終之後,復為女像者,不取正覺。

  第三十六願 勤修必成佛道

  設我得佛,十方無量不可思議諸佛世界諸菩薩眾,聞我名字,壽終之後,常修梵行,至成佛道。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第三十七願 歸依感動天人

  設我得佛,十方無量不可思議諸佛世界諸天人民,聞我名字,五體投地,稽首作禮,歡喜信樂,修菩薩行,諸天世人,莫不致敬。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第三十八願 妙服自然在身

  設我得佛,國中天人,欲得衣服,隨念即至,如佛所贊應法妙服,自然在身,有求裁縫搗染浣濯者,不取正覺。

  第三十九願 受樂同於漏盡

  設我得佛,國中天人,所受快樂,不如漏盡比丘者,不取正覺。

  第四十願 隨意見諸佛國

  設我得佛,國中菩薩,隨意欲見十方無量嚴淨佛土,應時如願,於寶樹中,皆悉照見,猶如明鏡,睹其面像。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第四十一願 聞名諸根具足

  設我得佛,他方國土諸菩薩眾,聞我名字,至於得佛,諸根缺陋不具足者,不取正覺。

  第四十二願 悉得清淨解脫

  設我得佛,他方國土諸菩薩眾,聞我名字,皆悉逮得清淨解脫三昧。住是三昧,一發意頃,供養無量不可思議諸佛世尊,而不失定意。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第四十三願 聞名生處尊貴

  設我得佛,他方國土諸菩薩眾,聞我名字,壽終之後,生尊貴家。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第四十四願 修行具足德本

  設我得佛,他方國土諸菩薩眾,聞我名字,歡喜踴躍,修菩薩行,具足德本。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第四十五願 皆得三昧見佛

  設我得佛,他方國土諸菩薩眾,聞我名字,皆悉逮得普等三昧。住是三昧,至於成佛,常見無量不可思議一切諸佛。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第四十六願 自然得聞妙法

  設我得佛,國中菩薩,隨其志願所欲聞法,自然得聞。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第四十七願 即得不退轉地

  設我得佛,他方國土諸菩薩眾,聞我名字,不即得至不退轉者,不取正覺。

  第四十八願 即得諸忍究竟

  設我得佛,他方國土諸菩薩眾,聞我名字,不即得至第一忍,第二第三法忍,於諸佛法,不能即得不退轉者,不取正覺。

  《佛說阿彌陀經》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大師譯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羅漢,眾所知識。長老舍利弗、摩訶目犍連、摩訶迦葉、摩訶迦旃延、摩訶俱絺羅、離婆多、周利槃陀伽、難陀、阿難陀、羅睺羅、憍梵波提、賓頭盧頗羅墮、迦留陀夷、摩訶劫賓那、薄拘羅、阿那樓馱,如是等諸大弟子。並諸菩薩摩訶薩,文殊師利法王子、阿逸多菩薩、乾陀訶提菩薩、常精進菩薩,與如是等諸大菩薩。及釋提桓因等,無量諸天大眾俱。

  爾時佛告長老舍利弗,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其土有佛,號阿彌陀,今現在說法。舍利弗,彼土何故名為極樂。其國眾生,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故名極樂。

  又舍利弗,極樂國土,七重欄楯,七重羅網,七重行樹,皆是四寶周匝圍繞,是故彼國名為極樂。

  又舍利弗,極樂國土,有七寶池,八功德水,充滿其中。池底,純以金沙布地。四邊階道,金、銀、琉璃、玻璃,合成。上有樓閣,亦以金、銀、琉璃、玻璃、硨磲、赤珠、瑪瑙,而嚴飾之。池中蓮華,大如車輪,青色青光,黃色黃光,赤色赤光,白色白光。微妙香潔。舍利弗,極樂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

  又舍利弗,彼佛國土,常作天樂,黃金為地。晝夜六時,雨天曼陀羅華。其土眾生,常以清旦,各以衣裓,盛眾妙華,供養他方十萬億佛。即以食時,還到本國,飯食經行。舍利弗,極樂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

  複次舍利弗,彼國常有種種奇妙雜色之鳥,白鶴、孔雀、鸚鵡、舍利、迦陵頻伽、共命之鳥。是諸眾鳥,晝夜六時,出和雅音。其音演暢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聖道分,如是等法。其土眾生,聞是音已,皆悉念佛念法念僧。

  舍利弗,汝勿謂此鳥,實是罪報所生。所以者何?彼佛國土,無三惡道。舍利弗,其佛國土,尚無惡道之名,何況有實?是諸眾鳥,皆是阿彌陀佛,欲令法音宣流,變化所作。

  舍利弗,彼佛國土,微風吹動諸寶行樹,及寶羅網,出微妙音。譬如百千種樂,同時俱作。聞是音者,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舍利弗,其佛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

  舍利弗,於汝意云何,彼佛何故號阿彌陀。舍利弗,彼佛光明無量,照十方國,無所障礙,是故號為阿彌陀。又舍利弗,彼佛壽命,及其人民,無量無邊阿僧祇劫,故名阿彌陀。舍利弗,阿彌陀佛,成佛已來,於今十劫。

  又舍利弗,彼佛有無量無邊聲聞弟子,皆阿羅漢,非是算數之所能知。諸菩薩眾,亦復如是。舍利弗,彼佛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又舍利弗,極樂國土,眾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其中多有一生補處,其數甚多,非是算數所能知之,但可以無量無邊阿僧祇說。

  舍利弗,眾生聞者,應當發願,願生彼國。所以者何,得與如是諸上善人,俱會一處。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亂。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舍利弗,我見是利,故說此言。若有眾生,聞是說者,應當發願,生彼國土。

  舍利弗,如我今者,讚嘆阿彌陀佛不可思議功德之利。東方亦有阿閦鞞佛,須彌相佛,大須彌佛,須彌光佛,妙音佛,如是等恆河沙數諸佛。各於其國,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舍利弗,南方世界,有日月燈佛,名聞光佛,大焰肩佛,須彌燈佛,無量精進佛,如是等恆河沙數諸佛。各於其國,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舍利弗,西方世界,有無量壽佛,無量相佛,無量幢佛,大光佛,大明佛,寶相佛,淨光佛,如是等恆河沙數諸佛。各於其國,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舍利弗,北方世界,有焰肩佛,最勝音佛,難沮佛,日生佛,網明佛,如是等恆河沙數諸佛。各於其國,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舍利弗,下方世界,有師子佛,名聞佛,名光佛,達摩佛,法幢佛,持法佛,如是等恆河沙數諸佛。各於其國,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舍利弗,上方世界,有梵音佛,宿王佛,香上佛,香光佛,大焰肩佛,雜色寶華嚴身佛,娑羅樹王佛,寶華德佛,見一切義佛,如須彌山佛,如是等恆河沙數諸佛。各於其國,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舍利弗,於汝意云何,何故名為一切諸佛所護念經。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是經受持者,及聞諸佛名者。是諸善男子,善女人,皆為一切諸佛之所護念,皆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舍利弗,汝等皆當信受我語,及諸佛所說。舍利弗,若有人,已發願,今發願,當發願,欲生阿彌陀佛國者。是諸人等,皆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彼國土,若已生,若今生,若當生。是故舍利弗,諸善男子,善女人,若有信者,應當發願,生彼國土。

  舍利弗,如我今者,稱讚諸佛不可思議功德。彼諸佛等,亦稱讚我不可思議功德,而作是言,釋迦牟尼佛,能為甚難希有之事。能於娑婆國土,五濁惡世,劫濁,見濁,煩惱濁,眾生濁,命濁中,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諸眾生,說是一切世間難信之法。舍利弗,當知我於五濁惡世,行此難事,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一切世間說此難信之法,是為甚難。

  佛說此經已,舍利弗,及諸比丘,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等,聞佛所說,歡喜信受,作禮而去。

  禪林網

  公眾平臺聲明

  以上內容並不反映或代表禪林之意見及觀點,轉發及引用請自行核實或抉擇。本平臺所有影音圖文,都各自註明來源及作者,如有缺漏,敬請聯繫本平臺及時增補。重編錄用者請註明出處及作者,以尊重著作勞動,否則將被視作侵犯著作權及版權。

相關焦點

  • 恭迎阿彌陀佛聖誕日!念100萬遍阿彌陀佛,收下3大妙法……
    12月23日,農曆十一月十七日,恭迎阿彌陀佛聖誕日!所以,只要誠心念「阿彌陀佛」,就可獲諸阿彌陀佛的加持護佑!念100萬遍阿彌陀佛,福報巨大一句阿彌陀佛,是世間最美好的祝福;一聲阿彌陀佛,是世間最吉祥的咒語!
  • 庚子年農曆八月二十二,恭迎燃燈古佛聖誕日
    2020年10月8日 庚子年農曆八月二十二 恭迎燃燈古佛聖誕殊勝日將導三界還神本無。當時有一位修清靜行的人見到佛,心生歡喜,想要供養七天,可是有一位小弟子有事回來晚了,找不到合適的事做,於是就將麻油盛在瓦片中,沐浴完之後,以白巾裹頭,自手燃之,用以供養佛陀。此後便得到了佛的授記:「過無數劫你當做佛,頸上肩上各有光明」。這位童子就是燃燈佛。所以燃燈佛也叫錠光佛。這位修清靜行為的人見自己的弟子已經授記,知道自己也可授記,就來請佛授記。
  • 農曆九月二十九,恭迎藥師佛聖誕!
    其實,藥師佛的聖誕日是農曆九月三十,因為今年的農曆九月沒有三十,按照約定俗成的習慣,就將農曆九月二十九定為藥師佛聖誕。佛教中,特別是信奉藥師佛的信眾,都會在這一天恭迎藥師佛聖誕。在藥師佛聖誕日,佛教中會舉行盛大的法會,以藥師淨土法門的獨特方式,來替眾生消災解難,滅罪除苦。並希望普天下太平安康,無任何疾病痛苦。藥師佛,也叫琉璃光如來。是東方淨琉璃淨土世界的教主。
  • 念一句南無阿彌陀佛的功德,到底有多大,看善導大師開示
    善導大師(被公認為阿彌陀佛的化身)這裡做了一個比喻,如果一個人,從一生下來,每天走一千裡路,連續走一千年。如果用七寶,布滿他這一千年所走過的路……用這麼多的七寶,去供養佛菩薩。你說,這樣的功德大大?但這樣不可思議的功德,不如至誠念一句:南無阿彌陀佛。
  • 農曆九月十九「觀音菩薩」出家紀念日,千處祈求千處應,見者增福
    農曆九月十九恭迎「觀音菩薩」出家紀念日,觀世音菩薩是佛教中慈悲和智慧的象徵,無論在大乘佛教還是在民間信仰,都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以觀世音菩薩為主導的大慈悲精神,被視為大乘佛教的根本。佛經上說,觀世音是過去的正法明如來所現化,他在無量國土中,以菩薩之身到處尋聲救苦。觀世音與阿彌陀佛有著特殊的關係。
  • 佛經中常說的「善男子善女人」,這裡「善」的標準是什麼,要懂得
    佛經中常說的「善男子善女人」,這裡「善」的標準是什麼,要懂得。很多佛經都提到,「善男子善女人」。那「善」的標準是什麼,首先最低的層次,就是嚴持五戒,即「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這也是做人的基本。
  • 對阿彌陀佛了解多少,阿彌陀佛與觀音菩薩是什麼關係,你知道嗎?
    「阿彌陀佛」想必我們也並不陌生,進入佛門之後聽到最多的也是「阿彌陀佛」這四個字,那麼大家對阿彌陀佛又了解多少呢?阿彌陀佛與觀音菩薩之間又有什麼關係呢?說到觀世音菩薩與阿彌陀佛的關係,我想先給大家講一個佛的故事。據說,當觀世音菩薩還是一個凡人在世間修行的時候,他有已經具備了良好的善根。當他看到所有的生物都遭受著各種各樣的痛苦的時候,卻找不到解脫的方法。
  • 「阿彌陀佛」與「觀世音菩薩」竟是父子,怎樣的相識因緣?
    因為觀世音菩薩常在阿彌陀佛身旁「助佛揚化」,因此專心稱念觀音名號,命終往生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觀世音菩薩與阿彌陀佛,因緣甚深,觀世音菩薩是阿彌陀佛的脅侍,也是阿彌陀佛的補儲,在過去生,還有段父子因緣。過去生的父子因緣阿彌陀佛與觀世音菩薩在久遠劫前,「善持」的劫世中,有段父子因緣。《悲華經.大施品授記品》記載,當時的佛世界名叫「刪提嵐」,有位轉輪聖王名叫「無諍念」,是阿彌陀佛的過去生。無諍念王有十位王子,第一太子名「不眴」,是觀世音的過去生。
  • 一句佛號成佛有餘,念佛方法很多哪種方法最適合,印光大師開示
    印光大師開示:持名念佛這個法門,普利上中下三根。觀像念佛、觀想念佛,只有對心地法門明白的人,才可以修。否則,或者導致生起諸多著魔之事。持名念佛,加上攝耳諦聽,最為穩當。任憑你是上中下根,都有利益,都沒有弊病。而修持方法,唯持名念佛,最為第一,是故當專主於信願持名。再以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而為助行,則其益大矣。持名、觀像、觀想、實相,四種念佛,唯持名最契機。
  • 佛教 憨山大師悲心無量,一心不亂方是正行
    其實,即使單獨拿出憨山大師這兩句偈語來看也沒有一點點錯,但不知何故就是觸動了某些「大德菩薩」的那顆敏感而脆弱的神經了,好像這兩句話就破滅了他們往生西方淨土美好「泡影」了,似乎就妨礙了他們得見阿彌陀佛的希望了。好不怪哉!真心的想問一句,你們這些人口裡宣說揚的這個「淨土」還是佛陀所宣講的那個「淨土」嗎?還是慧遠大師,善導大師所弘揚的那個「淨土」嗎?
  • 農曆十一月十七日 西方極樂世界教主阿彌陀佛聖誕
    阿彌陀佛,西方極樂世界教主,橫三世佛之一。(圖片來源:鳳凰佛教 攝影:曹立君) 2015年1月7日,農曆十一月十七日,西方極樂世界教主阿彌陀佛聖誕。 阿彌陀佛,佛名,阿彌陀為梵文音譯,意譯無量;另有梵名音譯阿彌多廋、阿彌多婆,意譯無量壽、無量光。 鳩摩羅什法師所譯《佛說阿彌陀經》記載:「彼佛光明無量,照十方國,無所障礙,是故號為阿彌陀。
  • 念「阿彌陀佛」聖號時,心中默念2個字,功德無量!
    提起「阿彌陀佛」,大家應該非常熟悉。「阿彌陀佛」在佛教裡的地位極高,寺院裡處處可見其蹤跡,僧眾之間見面打招呼也總是一聲「阿彌陀佛」不離口。為什麼要念「阿彌陀佛」?念其名號有何功德?「阿彌陀佛」到底是什麼意思?許多初入佛門的信眾往往很迷惑。
  • 觀世音菩薩和大勢至菩薩與阿彌陀佛,是父子關係你知道嗎
    善導大師說:「但以遇緣有異,致令九品差別」。人是隨著環境因緣改變的,現在是善人,將來未必是善人,可能成為惡人;現在是惡人,換了環境也可能成為善人。所以,我們學佛不能自我驕慢,要持久地精進修行,多學、多聽、多悟。西方三聖大家都非常熟悉,即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和大勢至菩薩。為什麼是觀世音菩薩和大勢至菩薩,伴彌陀左右,而不是其他的佛菩薩呢?
  • 稱念阿彌陀佛佛號,就能往生西方極樂淨土?
    ——《六祖壇經》阿彌陀佛是西方極樂世界教主,按照佛教經典記載,西方極樂世界的人都是從七寶池中的蓮花之中化生,是無漏大阿羅漢,在這個世界之中,沒有任何煩惱痛苦,所以名叫極樂世界,又稱極樂淨土。據說,時常稱念阿彌陀佛聖號,在臨終之時,便會蒙阿彌陀佛接引,進入西方極樂世界享受永恆的歡樂。
  • 阿彌陀佛這句佛號,到底要怎樣念誦,才是對的?
    今天,雲來就和大家分享一下阿彌陀佛這句佛號,到底要怎樣念誦,才是對的。阿彌陀佛,又稱為無量光佛,無量壽佛,是西方極樂世界的教主。我們熟知的觀世音菩薩,還有大勢至菩薩,是他的左右脅侍菩薩。他們三尊,被稱為「西方三聖」。根據佛經中的記載,阿彌陀佛過去世還未成佛的時候,是一位修行的人,名字叫做法藏比丘。
  • 印光大師往生前,最後的一夜!
    言訖,即大聲念佛,凌晨二時十五分,坐床邊呼水洗手畢,起身說:「蒙阿彌陀佛接引,我要回去了,大家要念佛,也要往生西方。」 然後端坐椅上,口唇微動,小聲念佛。 三時許,妙真法師前來探望。印光大師慈悲付囑:「汝要維持道場,弘揚淨土,不要學大派頭。」 自後即不再說話,只是唇動念佛而已。 約五時許,笑容宛然,在大眾念佛聲中,安詳往生。 世壽八十,僧臘六十。
  • 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無量壽佛。恩德布施八方上下。無窮無極。深大無量。不可勝言。】誰對我們的恩德最大?阿彌陀佛,誰知道阿彌陀的恩德?都忘掉了!以為阿彌陀佛跟我們沒關係,殊不知在法界當中,恩德最大的就是阿彌陀佛。我們把他忘掉了,他沒把我們忘掉。他念念當中希望我們早一天往生佛國,早一天成佛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