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 | 顯微故事,作者 | Cana醬,編輯 | 卓然
996、因公猝死、加班到崩潰……類似話題接連不斷登上熱搜;
違規裁員、拖欠薪資等勞資雙方的矛盾,正成為公眾熱切關注的主題之一。
在此背景下,人們的維權意識逐漸覺醒,越來越多的公司或個人走向仲裁庭尋求公正。
你經歷過勞動仲裁嗎?遭遇不公時你會選擇仲裁嗎?如何識別隱患,以避免不必要的仲裁?
本期顯微故事關注那些經歷了勞動仲裁的人和公司,他們中:
有的老闆疏忽管理,太相信親戚結果被插一刀;
有的員工被裁員前收集好證據,最後成功獲得賠償;
有的老闆對員工有求必應導致後患無窮,險些損失百萬。
勞動仲裁——可能發生在每個人身邊。也許你能從他們的故事中獲得啟發。以下是他們的真實故事:
被裁後我設局誣賴公司,公司不仁,我也不要公司好過
明仔 業務員 28歲我是一名業務員,在一家汽配公司工作了三年多,其中兩年被外派到其他城市「拓荒」——為公司拓展新市場。外派前是團隊的TOP SALE。
2018年我被調回公司總部,此時外派前的領導已離職,曾經的老同事也所剩無幾,我感覺總部的一切都很陌生。而且外派前我的客戶都轉給了別人,回來後需要自己從零開始。
2018年9月初,我的業績很糟糕,在團隊裡像個隱形人。輝煌和榮譽不再,我心裡涼颼颼的。
有時會後悔當初接受外派。總在想如果沒有外派,我可能還是團隊的TOP SALE;如果沒有外派,我還是一樣受到領導重視;如果沒有外派,我現在可能已經得到晉升……當前的情景讓我感覺自己要完了。
10月,領導找我談話,告訴我公司要裁員,提醒我再努力一把。看似是好心提醒的談話把我的自尊心狠狠的摔到了地上。
「公司怎能這樣,我好歹是外派拓荒的功臣,在公司最需要的時候拼命往前衝。現在利用完了就把我像個破布一樣扔掉。」這個聲音一直迴響在耳畔。
我不甘心,既然公司對我不仁,我也不要公司好過。
之後的日子特別難熬,做什麼事都提不起勁,好像在等待最終的審判。而心裡的怨氣也越積越盛,我開始找機會收集材料報復公司。
機會終於來了。
某周末,人力資源部又讓我們籤加班單——如果籤了,公司就按正常上班時間支付工資,而我想起之前曾在網上看到過「勞動法規定,周末加班按兩倍工資支付員工」。
我翻看了之前的工資單,確定公司並沒有按兩倍工資發放加班費,就偷偷把OA系統裡申請加班的記錄以及與加班相關的制度都複製下來保存。
這些事情做完後,我靜等暴風雨的來臨。
我也猶豫過是否真要跟公司鬧僵,畢竟待了三年多的地方是有感情的。天使與魔鬼在我心中不停的撕扯著。
一個月後裁員並沒有發生,這時我以為裁員只是個玩笑話,怨氣也少了。
12月底我被通知績效不及格,被公司辭退。這突如其來的消息給了我當頭一棒。這是我在職場第一次被辭退,心裡十分委屈,自尊也被踩的稀巴爛。
人力資源部找我談話那天我很平靜,很快走完離職流程。一周後,我在勞監立了案,並且打電話給區裡人事局、勞動局等部門,除了加班不按勞動法支付工資,我還舉報公司不足額繳納社保。
想著把水攪得更渾,我就把公司一些醜事寫成小故事,每晚定時發送給客戶。
幾天後前領導找到我,苦口婆心勸我收手。又發了幾天後,更高層的領導也來找我談心,我就收手了。之後公司與我和解,沒有走仲裁。
雖然拿到了賠償,我卻開心不起來。偶爾幸災樂禍,但也時時懷疑自己是不是做得過火了。
畢竟是曾經甘為其馬前卒的前東家,從沒想過會走到這一步。我覺得公司跟員工就像彈簧的兩端,拉得越滿反彈就越厲害。以後的工作,我再也不敢投入過多感情了。
離開後有些聽到風聲的前同事來問我來龍去脈,我都給打諢糊弄過去,感覺有點難以啟齒。
空降高管設計老闆,沒出業績反口咬人,坑團隊116萬
徐女士 HRD 36歲做HR十多年,最讓我頭痛的事情是辭退員工。「一哭二鬧三上吊」是常有的事,我所經歷過的仲裁案不下20起。
遇到類似的情況,一般人都覺得員工無辜,公司是惡霸。
一開始,我也這麼認為,直到一場官司讓我意識到人性的險惡,不再以大為惡、小為善來衡量勞資雙方。
2018年6月,我所在的教育公司引進一位高管林女士,老闆親自接洽。辦理入職手續時,我知道她曾當過老闆,名下還有幾家公司,由於經營不好剛剛關門。
公司給她的職位是運營總監,負責運作金融類課程培訓項目。
辦入職時她不願籤合同,說是之前已跟老闆籤過協議,可以代替合同。我向老闆解釋了不籤合同的法律風險。可是老闆聽不進去,還是答應了這位林總監的要求。
在老闆的要求下,人力資源部全力配合林總監搭建新團隊。一個月後,15人的團隊組建完成,兩個月後,她一人招進30個新員工。
但老闆對此沒太大意見,對她提出的要求也盡力滿足,除了擴充團隊外,還「要求市場部派專人負責她項目的宣傳」、「辦公室要調整到更大的地方」等。
沒幾個月,林總監的團隊沒有完成銷售目標,團隊內部也有人抱怨她獨斷獨裁、不懂管理而離職,同時公司成本不斷激增。
為了止損,公司以業績不達標、管理不善為由約談林總監,希望可以與她協商解除協議,但林總監不承認自己的管理問題。
她認為自己入職時帶給企業很多客戶名單,是一筆財富。
此外還反咬一口,說公司沒跟她籤合同、沒履行協議的某些條款,要求公司賠償她116萬。
這個天價數字遠遠超出了談判的範圍,最後公司給她下達解僱函,讓她離開公司。
幾天後她找到公司財務總監,要求結算拖欠的獎金,並在辦公室裡像祥林嫂一樣逢人便講她的委屈和艱辛創業故事。
我們只好禮貌的請她離開,這樣的事鬧了三回。
「當時她不肯籤合同,就知道有預謀」,一個同事說,「她招的學生裡已經有好幾個退費的,且都是她幫忙墊的錢,估計是跟客戶合夥騙獎金。」
跟客戶合夥這事雖沒證據,但不斷退費卻是事實。
在教育行業,預繳費用,如果後面開班沒讀或中途不讀可以退費,這是教育行業的獨特現象。
以前也出現過業務員離職獎金拿了,之後有退費無法追回獎金的事,但這種事情非常偶然。接二連三的發生在一個高管身上更不正常。
辭退她半個月後,我們收到勞監的通知書,原來她把我們告到了仲裁,說我們沒跟她籤合同、無故辭退、沒履行協議某些條款、拖欠獎金等,要求我們賠償116萬。
在應訴的半年裡,不斷有客戶退費。她之前帶進企業的客戶名單,一半以上無法打通。
我們請了律師,一直打到法院終審,最後賠償金額縮小到19萬。
事後,老闆掏心的跟我說:「雖然股東們都責備HR監管不力,出了合同紕漏。但我知道這事很大責任在我,我太相信她的為人,很多時候聽不進你們的勸說。這次就算得了個教訓吧。」
高管在跟HR過招時,老闆往往會相信自己選擇的人,畢竟是認定能給公司創造業績的牛人,但同時也忘了,自己的過於輕信也給企業埋下了禍根。
最後,誰也沒便宜了誰。
招親戚入職最終反目,花錢買教訓,讓我看清人心
老溫 電腦店老闆 45歲十多年前,我大學畢業,在電腦城拿了店面做起小老闆。一開始,生意很不錯,鋪面很快就擴張到兩個。
阿慶是我表弟,他讀完職中後找不到工作就來找我。我給他安排了看店的工作,偶爾給電腦維修師傅幹點雜活,工資一個月3000、包兩餐,在當地算中等水平。
員工多起來後,我開始給他們繳社保。2016年某天,表弟跟我說:「哥,我不想繳社保了,你把繳社保的錢打到我工資裡吧。」
那時表弟已經跟我幹了七年。2014年他父親過世時欠了債,生活比較拮据。想著大家親戚一場,他提的要求我沒多問就答應了。
2018年的電腦城生意越來越淡,員工一個個離開,最後只剩我和表弟。到了11月他也辭職了。
12月13日,一封信如晴天霹靂差點把我砸暈——勞監的通知,表弟把我告了!他告我沒幫他繳社保、沒籤合同,要求賠償8萬。
我收到表弟提交仲裁庭的證據,有他的工資表,還有當時我籤字給他補貼社保的單據。
我記得當時是表弟要我籤字,證明是補貼,當時他的一些做法現在想來非常不合常理。但基於親戚關係,我當時沒多想。
「原來那時就有預謀了?」我不敢相信自己的猜想,但那些證據不停的提醒著自己的愚蠢。我完全沒想到會吃上官司,簡直是自己挖坑把自己埋了。
爸媽知道這事後,氣他恩將仇報,打電話去交涉,希望他撤訴。但表弟要求和解金不少於6萬。
當初的善意收留養出一頭白眼狼。後來我才從親戚處得知,表弟一直沒找工作,出這招可能真是「窮瘋」了。
仲裁員希望我們私下和解,表弟不願意,除非拿到他想要的錢。
我問他為什麼這樣做,他說:「這錢對你來說只是個小數目,我只想要錢。」
談了幾回無果,我只好花6000元請了律師來處理,幸好律師得力,我們勝訴了。
我本以為會消停,但一個月後我卻收到法院的出庭通知,原來表弟不服繼續上訴。這時我已經淡定了,沒有當初的氣憤和驚慌。
做老闆十多年,第一遭走法院,新鮮又無奈,這些都是老闆會碰上的事兒,很正常。我就當花錢買教訓,讓我看清人心。
這次我又勝訴了。半個月後表弟打電話說:「我還會上訴,如果不想麻煩就給我2萬。」
父親氣得當場摔電話。最後我把金額縮減到1.2萬。表弟見再沒迴旋的餘地就答應了。
但我不再相信他的話,寧願走法律程序以免以後再有麻煩。
2019年7月,我們去了社保局,在第三者的見證下,把事情了結了。那天之後不再聯繫。
父親說,1.2萬就當給親戚關係做個了結,以後沒有這個親戚。
職場中,老闆提防員工理所當然,利益面前遭受背叛也是常有。但如果和背叛者多了一層親緣關係,就感覺是狼心狗肺,在仁義禮智信的中國文化背景下是難以想像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