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童?10歲小學生屢在核心期刊發文!央媒曝光,「厲害」的老爸被查

2020-12-05 新浪財經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每經編輯:孫志成 趙雲

近期,一篇發表於核心期刊《冰川凍土》吹捧「導師崇高感」和「師娘優美感」的另類論文,引發輿論熱議。爭議尚未平息,又有一本核心期刊火了。

日前有學者發現,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原黨委書記王松奇長期在其擔任主編的《銀行家》雜誌開設「父子集」專欄,刊發自己的書法和兒子王青石的文章,至今已有數十篇。

消息很快登上熱搜

據新華每日電訊消息,15日下午,《銀行家》雜誌主管單位山西省社科院的機關紀委書記孫勇表示,山西省社科院在發現這一情況後,院領導高度重視,第一時間向省委宣傳部等相關部門報告。院裡隨後召開緊急會議,一把手親自安排部署落實,採取相應措施,並及時向上級主管部門匯報。

孫勇說,由一位副院長具體對《銀行家》雜誌社進行情況調查,對《銀行家》雜誌社進行全面整頓,規範制度,完善機制。同時,對《銀行家》雜誌社主編王松奇進行相應處理,目前正在依據相關規定進行。

孫勇說,感謝媒體的監督,將對媒體和社會進行實事求是的回應。將會對外發布相關情況,尤其是有了結果將第一時間發布。

10歲少年文章登上核心期刊

據了解,在2007年第一期的《銀行家》雜誌的《王松奇按語》上稱,」從2006年11期開始,《銀行家》的文化休閒欄目陸續刊登了王青石的若干篇散文和詩歌,這些作品文筆清純生動,風格華麗雋永,像是一股清新的風吹進了《文化休閒》欄目。」

王松奇還寫道:「王青石是誰?全國銀行界的《銀行家》讀者們不知道,當然我們編輯部的同志都知道——他是我兒子,今年(2007年)只有10歲,還在讀小學五年級。在給《銀行家》寫稿子之前,他已經寫了150多篇作品,其中已有11篇在《中國少年報》、《中國少年兒童》雜誌和《中國少年英語報》上發表。

公開信息顯示,《銀行家》是山西省社科院主管、被列為中國社會科學院人文核心期刊目錄的一本專業刊物。該期刊宣稱「以推動中國金融業改革與發展為己任,密切關注中國金融改革和金融發展的進程」,志在成為「聚焦業內發展的鏡頭,了解國外動態的窗口,反映中國國情的陣地,總結政策得失的平臺,記錄精彩人生的檔案」。

既然是金融行業重要的專業核心期刊,為何大量刊登與期刊定位無關的稿件?

據紅星新聞報導,實際上,早前,王青石作品在《銀行家》刊登後,便有讀者投稿反饋,《銀行家》這樣專業性極強的刊物中,翻到了類似兒童讀物的「春天像個小姑娘」這樣稚氣十足的文字,因此對該雜誌的定位與選稿標準提出質疑。

對此,王松奇在《王松奇按語》中回應稱,「文化休閒」欄目是一個應當讓讀者感到輕鬆愉悅的欄目,他親自擔當「文化休閒」欄目主持人,只要是好文章,不管作者是誰,都可以投來發表。

王松奇曾在文章中自問:「在自己主編的雜誌上發表自己兒子的作品算不算是『以權謀私』?」

但他經過思考後表示,「我兒子王青石的才氣遠在我之上,他的文章和詩歌是我們這些已略有文名的教授在當年寫不出來,現在更寫不出來。我連續三期甘冒風險刊登我兒子王青石的文章,實際上就是要顯露一種所謂『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親』的處世姿態和不拘俗套,文章至上的辦刊理念。」

值得注意的是,不止《銀行家》刊物本身對主編王松奇兒子王青石的文章大力推薦,「銀行家雜誌」官微也對王青石的作品青睞有加。

「銀行家雜誌」官微下拉菜單中有一欄「王石頭」點開即為「王青石「個人自媒體公眾號。在「銀行家雜誌」官微運營的微店「銀行家閱讀廳」中,除了售賣《銀行家》雜誌外,店長推薦欄放置了兩本署名王青石的著作,一本為文學散文集,一本為翻譯作品。「銀行家雜誌」官微也曾於2016年推送文章《好書推薦——王青石:》,目前內容頁已被刪除。

圖片來源:「銀行家雜誌」官微文章搜索

主編曾是A股薪酬最高的獨董之一

每日經濟新聞(微信號:nbdnews)記者注意到,王松奇在資本市場上也頗有「盛名」,其曾擔任民生銀行等上市銀行的獨立董事。值得一提的是,王松奇的年薪一度過百萬,是A股薪酬最高的獨立董事之一。

除此之外,王松奇還擔任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國社科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兼北京市創業投資協會常務副理事長兼秘書長,第四屆中國金融學會理事全國中青年金融研究會會長,第六屆中國金融學會常務理事,中央財經大學金融學院博士研究生兼職導師。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圖片來源:圖文無關

新華每日電訊稍早的一則報導稱,針對王青石的文章登上《銀行家》雜誌一事,王松奇回應說,《銀行家》雜誌主要刊登銀行業的實踐業務、前沿問題和國外的一些先進管理經驗等。而其中《文化休閒》欄目主要刊登各種詩歌、書法、繪畫、回憶錄等作品。「所有的稿件都有專門的團隊策劃、審稿。」王松奇說,他認為刊登自己的書法作品和孩子的文章「沒有問題」。

據紅星新聞,1月15日,《銀行家》雜誌一名工作人員回應稱,已注意到相關報導,正在核實。《銀行家》雜誌主管部門山西省社科院機關紀委書記孫勇告訴表示,山西省社科院已介入調查此事,相關情況正在核實中。

對此事新華每日電訊評論道:

和學生對導師與師娘的推崇相似,父親對兒子的喜愛甚至寵愛、偏愛,都可以理解。如果這些文章發在自媒體上,絕對不會有如此大的爭議。

但是,徇私情決不能用公器,將核心期刊當作「自留地」,在自己擔任主編的期刊大量刊發自己和兒子的作品,無疑越過了邊界,擠壓了真正有學術和實踐價值的研究發現的空間,有「以權謀私」的嫌疑。

這種亂作為,恐怕也是一種學術腐敗。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新華每日電訊、紅星新聞、每經app(記者:曾劍)等

每日經濟新聞

相關焦點

  • 我有一個好爸爸,讓10歲的我在核心期刊上發表了數十篇小學生作文
    是的,只要爹厲害,那就沒有辦不成的事兒!在這個拼爹的時代,10歲的王青石就做了一個很好的榜樣!因為他有一個好爹,讓他做成了一件連碩博研究生都望塵莫及的事兒!10歲的王青石依靠他爹王松奇,在具有很大影響力的金融核心期刊《銀行家》上發表了數十篇散文詩歌!你沒看錯,是數十篇散文詩歌,還發表在了核心期刊上,時間跨越了20年(2006~2018年)。
  • 14歲上大學,22歲轟動國際。在天才面前偽神童有多可笑
    文/木頭嘎嘎和棉花球導語:這兩天我們看了太多的神童,看了這些孩子的簡歷和科研成果真是了不起,他們都是葫蘆娃轉世嗎?一出生就會打妖精嗎?當然不是!可在這些神童的背後,他們的父母是不是有多度消費孩子的嫌疑,處於什麼理由刻意的把自己的孩子包裝成神童呢?
  • 引起爭議的神童:15 歲一作發表 NEJM,但通訊作者是其父親……
    Khairy 從 12 歲起開始參與該研究中,非常開心看到他能夠長期堅持。 那些在頂刊中發表論文的神童 當然,Thomas F. Khairy 並不是第一個在頂刊中發表論文的神童。 先介紹一位大家耳熟能詳的:曹原。
  • 那個9歲高考,10歲讀大學的天才少女,不過裹著神童的一塊遮羞布
    」有特稟異質,迥越倫萃,岐嶷兆於襁褓,穎悟發於齠齡「這是古人對神童的解釋,古人當中有不少人從小就表露出了神跡,孔子三歲在沒有人教的情況下學會了祭祀禮儀,王勃13歲寫出《滕王閣序》,白居易不到一歲就能識字……現代隨著孩子開智比較早,神童也是一茬接著一茬,中科大還有個少年班,裡面接收的全是神童,12、3歲考上中科大的人。
  • 一道數學題,非洲神童用11秒算出答案,看到題目後,中國學生笑了
    在非洲當地有一個小學生,數學極好,做了一道題就被人稱為了「數學神童」。可是當我國的小學生看到非洲神童做的數學題目後,卻忍不住的嘴角上揚笑了出來,這是為什麼呢?有一次,黑子又解答出一數學測試題,老師出於分享目的,就把他的答案傳到了上網,結果當地的網友紛紛跑來圍觀數學神童並且紛紛點讚表揚,然而有心人一看題目發現是250乘以11?據說這位非洲數學神童解這道題只用了10秒就口算出來了,答案是2750。事後,非洲網友表示,這速度簡直太快了,如果換做是我,可能需要十分鐘甚至會更久。
  • 流水線上的中國人造神童夢
    雲南小學生陳靈石做出碩博水平癌症研究,喜提 「34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大賽」三等獎,在剛學會寫「癌」字的小學生中如愛因斯坦再世。 前者被奉為中國文壇未來的希望,後者被譽為中國科研未來的曙光。他們被網際網路插上翅膀成為新型神童,又很快被從來不缺人造神話的網際網路驅逐神壇。
  • 澳媒:華裔數學天才咋被西媒與日式數學神童扯上關係
    中新網電 據澳洲《星島日報》報導,正在阿德雷德的澳洲華裔數學天才陶哲軒(Terry Tao)被當地西媒與日式數學補習公文式當地神童扯在一起。南澳的《廣告人報》報導,阿德雷德已出生世界其中一名最佳得獎的陶哲軒,他現時正回家協助南澳推動數學復興。
  • 他被稱為非洲小學的「數學神童」,可中國小學生卻對此不屑一顧?
    他被稱為非洲小學的「數學神童」,可中國小學生卻對此不屑一顧? 每一個地區都會有一些「異於常人」的孩子出現在人們視野中,在外人眼裡,這些孩子天賦異稟,堪稱「神童」,就比如非洲小學的這一名學生,他在上課時非常認真,從不開小差,對於老師的提問也總是積極回應,尤其是算術方面表現尤為出色,在班級裡口算完全沒有對手,就連老師都對其連連稱讚。
  • 央媒關注揚州「巨蟒」出海
    寶勝海纜首根大長度光電複合海纜的交付,受到了中央電視臺、《工人日報》等央媒的關注。央媒報導稱,該項目攻克了海纜連續大長度生產的行業難題,將助推我國海洋新能源、海上風電、海洋油氣開發等海洋工程的發展。         莊文斌劉志攝
  • 一道數學難題,非洲神童11秒解出,看到題目後,中國小學生笑了
    小黑是一個10歲左右的非洲男孩,在他們那個村子裡,他可是一個出了名的「數學神童」。不得不說,小黑是一個幸運兒,他8歲時,就被父母送進了當地的一所小學,接受了很多人都夢寐以求的教育。在班上,小黑的表現十分踴躍,每次上課,他都會認真聽講,把老師講的知識牢牢記在心裡;當老師提出問題時,他也會第一個舉手發言,反應特別快。
  • 會研究癌症的小學生,可能不止100個
    從前我們若是用 「 小學生 」 這個詞去形容一個人,那不是在說這個人幼稚就是在說這個人又坑又菜,反正不是什麼好詞。 但是在看過這幾條新聞以後,你會發現,如今小學生的地位,可是今非昔比。
  • 對比了核心期刊和普通期刊論文的參考文獻,差距竟然這麼大!
    期刊編輯在審閱投稿論文時,通過論文的參考文獻就能基本判定論文的質量。為什麼?先看三篇研究主題大致相同的論文的參考文獻:第一篇論文,刊於《中國農村經濟》,該刊為北大核心期刊、cssci來源期刊。月刊,每期發文量在6-10篇左右。其參考文獻如下:第二篇論文,刊於某普通期刊,周刊,每期發文量100篇左右。
  • 這本期刊年發文量巨大,國人發文排名第二,想發文要趁早
    JPCC期刊是美國化學學會下屬ACS Publications出版的一本物理化學領域期刊,2019年影響因子為4.189。,每年51期,因此發文量巨大,近10年發文量每年保持在3000篇以上。5發文速度來看看最近幾篇文章實際周期:https://doi.org/10.1021/acs.jpcc.0c03093Received7 April 2020,Revised4 August 2020,Published
  • 17歲華裔、澳洲神童發現新定理:改變數學未來
    澤利克與梁早前更獲邀到美國華盛頓出席學術研討會,並在期刊發表文章。有數學家大讚兩人的成果,稱他們改變了數學的未來。梁徐明(下)與布裡斯班(上)世界上還有許多令人驚嘆的「神童」。前幾天,還有一位8歲上大學、15歲雙學士、17歲進NASA的華裔神童也紅遍了網絡。
  • 中國大學SCI/SSCI發文排名,哪些期刊發文最多?
    中國大學SCI/SSCI發文排名,哪些期刊發文最多?可以看到:1.發文量前10名的機構中國科學院、中國科學院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浙江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復旦大學、中山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四川大學位列前10。臺灣地區排名最高的為臺灣大學,位列19;香港地區排名最高的為香港大學,位列23;澳門大學位列121,為澳門地區排名最高的高校。
  • 這本SCI期刊對國人友好,發文量2000+,影響因子10+
    King-Lun Yeung教授,屬於中科院1區top期刊,今年影響因子10.652。年度刊文量可以看到,期刊的發文量比較大,近三年呈上升趨勢,與期刊日益增長的影響因子來說,這種程度的擴刊是正常的,會更加有利於文章的接收。
  • 小學生研究癌症獲獎引爭議:從「不了解基因」到掌握基因敲除
    經過一番搜索,我懂了:C10orf67是一個位於人類第 10這項研究有多厲害?不是我嚇唬你!這是南方科技大學賀建奎副教授研究了大半輩子的基因操作技術。賀想通過敲除CCR5基因實現愛滋病免疫,於是編輯了一對雙胞胎嬰兒露露和娜娜的CCR5基因,現在人在獄中。
  • 3年發文616篇,平均發文字數14085字,文章基金比84%,這個期刊就是《計算機科學與探索》
    「 近期陸續有期刊社收到通知,入選北大核心2017版,期刊投稿指南將陸續收集、整理和更新後臺信息,並由期刊哥親自出馬,負責分析新進期刊,以幫助刊友們儘早了解期刊的發文特徵,為針對性投稿打下基礎歡迎文末留言你想了解的期刊發文特徵,我們將首先分析那些點讚率較高的期刊。今天要分析的期刊,是刊友  指南君  提供的情報,在此表示感謝。」
  • 馬上就評|認可倆小學生獲獎研究成果,武漢科協聲明未必「科學」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評論員 馬純瀟似乎到了出神童的季節。近日,繼昆明六年級學生研究結直腸癌獲全國獎項,武漢又有兩名小學生研究茶多酚抗腫瘤獲獎。據媒體報導,兩人為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小學三年級和五年級的學生,她們主要探索茶多酚主要成分EGCG抗腫瘤效果。什麼是茶多酚?
  • 雲南小學生研究癌症獲獎被撤,父親辯解:只是替孩子撰寫了報告
    甚至還有不少媒體發文稱:醫學神童,建議破格錄取! 只不過誰都清楚,這玩意純粹就是作弊出來的結果,一個小學生怎麼可能有如此深厚的理論基礎和動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