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證實:又一明星學術造假,堪比演藝圈中的「翟女博士」

2021-01-08 小圓老師說教育

又一個演藝圈的「學霸」因學術造假爆雷!近段時間來,因為一明星涉嫌學術造假,韓國輿論圈炸了!!!

熱度不亞於國內之前的一線明星zhai某博士論文造假事件。

近日,韓國明星洪真英曾經就讀的朝鮮大學公開表示:洪真英碩士學位論文為抄襲,正在辦理取消學位的相關手續。 洪真英,1985年8月9日出生於光州廣域市,韓國女歌手、演員。畢業於朝鮮大學,2009年獲得朝鮮大學貿易系碩士學位,3年後的2012年獲得博士學位。

她的碩士學位論文《通過韓流看文化內容產業動向的研究》在韓國查重網站"copy killer"上顯示的重複率高達74%。此爭議經過網絡發酵後,洪真英並沒有承認論文抄襲,然而爭論仍然持續不斷。

而且據爆料:洪真英的父親是朝鮮大學教授,洪真英取得學位的過程中發揮了一定的作用。

通過調查,朝鮮大學研究倫理院下屬的研究真實性委員會暫時判定洪真英的碩士論文為抄襲,洪真英本人如有異議可在相應時間內提出異議。此後沉默了3天的洪真英在18日承認了論文抄襲的事實並道歉,她最終表示,接受朝鮮大學方面的論文抄襲暫定結論,並將深刻悔悟。隨著朝鮮大學公布最終判定結果,洪真英論文抄襲一事已坐實,根據學校以及相關教育法的規定,其學位將被取消。受此事件影響,洪真英已退出了各種演藝節目。

韓國網民們對此反應冷淡,紛紛表示:如果早點承認並道歉的話,應該不至於到這個地步。

想當初翟博士的論文事件,可謂是翻江倒海,驚動娛樂圈不說,在學術圈影響惡劣。所謂人紅是非多,而且學位論文造假還拿出來炫耀,結果大家也看到了。

對許許多多的畢業生卻影響更大哈哈,寫著畢業論文,罵著某博士,全是他搞的鬼,苦了一大批畢業生。

相關焦點

  • 瑞典卡羅林斯卡醫學院解僱「造假」學術明星
    (原標題:瑞典卡羅林斯卡醫學院解僱「造假」學術明星)  瑞典斯德哥爾摩卡羅林斯卡醫學院(KI)氣管外科學家PaoloMacchiarini涉嫌學術不端一事終於落下帷幕。  但此前曾若干次洗清學術不端指控的Macchiarini發誓,他還會就此事繼續為自己呼籲。「我不接受紀律委員會的任何調查結果。」他在一封郵件中寫道,「我已經請了律師,並將即刻採取措施為恢復我的名譽辯護。」  Macchiarini從2010年到2015年10月在KI做訪問學者,在2001~2014年間,他曾對數名患者進行過人工氣管移植。
  • 學術造假,是怎麼造出來的
    正在造假的藤村新一被視頻監控拍了下來(資料圖片)學術史上,或因學術評價制度不合理、學術監管缺位、學術規範不健全,抑或因種種利益驅動,違反學術道德的事件在國內外學界不時閃現。「石器神手」從事造假活動偽造比篡改更為嚴重,即完全隨意化編造數據、資料與情境,甚至編造子虛烏有的科研成果,試圖以學術騙局獲取名譽和地位。在國際學術界,藤村新一的考古造假事件是一個典型案例。 藤村新一,一名業餘考古學家。由於「運氣」極佳,接二連三有了驚人「發現」,從而不斷把日本的歷史向前推進。他一度成為日本著名的考古學家,被譽為「石器神手」。
  • 又是論文造假?美國大學教授實名舉報中科院明星教授學術不端
    近日網傳: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細胞與分子醫學系付向東教授實名舉報中科院上海神經所80後明星教授楊輝學術抄襲、造假。舉報人 付向東教授此事件涉及的人一是美國知名大學教授,另一是中科院正紅的明星教授,引起的轟動不可謂不小。尤其是後者的楊輝教授,科研生涯可謂傳奇(桌椅之前寫過一篇介紹他的文章,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是我國具有代表性的青年科學家。
  • 天津大學一教授被實名舉報學術造假,校方:行為屬實,已解聘
    1月19日,一篇題為《實名舉報天津大學化工學院張裕卿教授和其女張絲萌學術造假》的文章在網絡熱傳,原天津大學化工學院一碩士研究生以一篇長達123頁的舉報信實名舉報其原導師張裕卿學術造假。經調查組初步查證,認定張裕卿教授學術不端行為屬實。張裕卿教授承認其本人有學術不端行為,並願意承擔全部責任。目前,天津大學已解除與張裕卿的聘用合同。其他相關問題正在進一步調查。感慨真的很多。說實話,這件事如果發生在我身上,我應該只會像那些已經畢業的學生一樣,沒有勇氣,不夠正義,畏懼「權威」。
  • 學術打假專家方舟子掀落清華造假教授劉輝(圖)
    「新語絲」網站中首次披露,原清華大學醫學院院長助理、教授劉輝學術造假。近日,清華大學方面證實已撤銷劉輝教授頭銜,解除與劉輝的聘任合同。方舟子憑藉「劉輝事件」,再次掀起學術打假狂瀾。前日,本報記者就此事專訪了方舟子。
  • 「學術造假」用英語怎麼說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語法詞彙>流行語>正文「學術造假」用英語怎麼說 2011-07-26 16:15 來源:北京新東方 作者: 科學來不得半點兒虛假
  • 淺談學術造假的認識
    摘 要:長期以來,我國科學研究和學術研究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我國研發人員總量已居世界第一,論文總量和被引次數逐步增長,湧現了大批專家學者等。但是少數人員的學術不端問題仍有發生,比如,論文抄襲、論文造假等。2019年全國科技工作會議上,弘揚科學精神,建設創新文化,共同營造良好的科研環境再次被強調。
  • 又一明星論文抄襲,碩博學位撤銷,還有9種行為均屬「學術不端」
    韓國知名女星洪真英的「學霸」人設崩塌,其畢業院校朝鮮大學對洪真英學術不端行為蓋棺定論,公開認定洪真英的碩士論文為抄襲,將撤銷她的碩士學位和博士學位。網友發現洪真英的畢業論文查重率高達74%,她個人辯解是因為大量引用文獻導致。隨後,廣大網友明察秋毫,在輿論壓力下,洪真英承認了自己的抄襲行為,並最終退出演藝圈。
  • 嚴打學術造假刻不容緩
    政策微評李海楠近日,教育部發文嚴厲打擊學位論文買賣、代寫行為,讓各界輿論重新聚焦大學生論文造假話題,更引申至對我國學術造假的再次深刻思考。必須承認的是,我國學位論文造假由來已久,國家層面採取的措施不斷,也的確起到了積極成效。
  • Nature發文:一天被撤稿6篇,他堪稱世界一流的學術造假「鬼才」
    近日,Nature發表一篇了Fraud, bias, negligence and hype in the lab — a rogues』 gallery文章,從一本《Science Fictions 》(翻譯過來就是《科學研究中的迷幻行為》)書出發,批判了如今打著「實驗證實
  • 諾獎得主塞門扎涉嫌論文造假 學術不端行為你怎麼看?
    塞門扎出生於美國紐約,是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教授,早期最主要的貢獻是發現低氧誘導因子HIF-1的一系列工作,也因   原標題:諾獎得主塞門扎涉嫌論文造假 學術不端行為你怎麼看?     此次涉嫌學術不端有爭議的論文已增至40篇,時間跨度長達18年。多數論文是因為一圖多用或者圖片PS問題而引起爭議。但慶幸的是,早期的奠基性文章,即發現HIF因子並沒有引起爭議,並且後續有相關領域的學者也發現了同樣的現象。國內低氧生理學領域教授韓通(化名)表示:「如果這些奠基性的文章出現問題,那對學術界將是地震性的災難。」
  • 美國諾貝爾獎得主涉嫌學術造假:細思極恐,這種現象可能很普遍
    文/Rina近日,學術界又掀起了一陣浪潮,2019年諾貝爾生物學或醫學獎得主格雷格•塞門扎涉嫌學術不端。塞門扎出生於美國紐約,是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教授,早期最主要的貢獻是發現低氧誘導因子HIF-1的一系列工作,也因其革命性的發現細胞是如何感知和適應氧氣變化而獲得諾貝爾獎。
  • 《學術造假態度調查報告》:89%認為學術造假行為應列入刑法範圍
    今年11月,天津大學化工學院張裕卿教授和其女張絲萌被實名舉報涉嫌學術造假;2019年,博士畢業的演員翟天臨在直播互動中稱不知知網為何物,隨後被爆出學術不端;再往前幾年,浙江大學副教授賀海波被爆剽竊論文;東北財經大學統計學專業研究生袁新的碩士學位論文涉嫌抄襲等等一系列違反學術道德的事件等被一一揭露。
  • 天津大學化工學院教授張裕卿被實名舉報學術造假,學校:已解聘!
    天津大學化工學院:認定張裕卿教授學術不端行為屬實,已解聘收到有關張裕卿教授的實名舉報後,學院立即成立專門調查組,依規開展調查。經調查組初步查證,認定張裕卿教授學術不端行為屬實。張裕卿教授承認其本人有學術不端行為,並願意承擔全部責任。
  • 教授被指學術造假17年:用SCI篇數來論英雄、評職稱,被指有弊端
    北大教授饒毅實名舉報武漢大學基礎醫學院李紅良教授、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生化細胞所裴鋼院士以及上海藥物所耿美玉研究員學術造假,在網絡剛剛熱炒,就迅即被有關部門回應,稱其舉報早有定論。武漢大學官方微博發布的《關於李紅良團隊被舉報學術不端的調查意見》表明,被指17年持續學術造假的李紅良團隊,舉報者舉報的相關內容不存在學術造假,但在論文撰寫過程中存在個別疏漏。耿美玉所在的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和武漢大學一樣,高度重視質疑耿美玉論文造假的問題。據有關報導,耿美玉所在的藥物所已組織專家進行初步核查。
  • 論文抄襲,學術造假為何屢禁不止?
    學術造假,論文抄襲這一現象屢禁不止,本應該是象牙塔的大學卻有那麼多不應該有的現象,這合理嗎。先有讚美師娘,再有實名舉報導師抄襲,還有許多的學二代應該勵志攀巖科學的頂峰,難道做學術就不能堂堂正正嗎?作為一個掌握科研機會的家庭,讓孩子更早的接觸科學,無可厚非,這樣的孩子更有機會在科研上做出成就,可是現在的學二代不用做實驗,躺著就能水論文,仿佛一出生就自帶兩篇scl。網友說的好,真科研,還得看小學生。其次,對於學術造假的事情很難判斷,對於普通人來說舉報個不做事的官員簡單,可是分辨一篇文章的好壞就難了。正經人誰去知網看文獻啊,作為一個大學生除非百度抄不到,要不然誰去翻文獻啊。
  • 國產阿爾茨海默症藥物發明人耿美玉,被曝涉嫌學術論文造假?
    小編在這裡先給大家說明一下學術論文的作者排序,一般分第一作者、其他作者(第二、第三等作者)以及通訊作者。 第一作者一般是研究的主導者,也就是主要負責人,承擔研究的大部分內容。 第二、第三作者作者參與研究中的部分工作,承擔比重不如第一作者多。
  • 從哈佛「心機」教授造假,看那些轟動一時的學術造假事件
    近日,美國著名生命科學媒體 STAT 和《撤稿瞭望(Retraction Watch)》網站爆出前哈佛醫學院教授皮耶羅·安韋薩(Piero Anversa)學術造假醜聞的最新進展:哈佛醫學院和布萊根婦女醫院確定了涉及數據造假的 31 篇論文,並主動呼籲各大醫學期刊,將已發表論文撤回。
  • 天津大學教授:張裕卿,被實名舉報學術造假
    天津大學一教授被實名舉報學術造假,校方:行為屬實,已解聘。11月19日,一篇題為《實名舉報天津大學化工學院張裕卿教授和其女張絲萌學術造假》的文章在網絡熱傳,原天津大學化工學院一碩士研究生以一篇長達123頁的舉報信實名舉報其原導師張裕卿學術造假。
  • 兩年117篇SCI論文被撤稿 造假已成產業鏈-SCI論文 論文造假 學術不...
    原標題:117篇SCI論文被撤稿的背後  「論文造假」的輿論風暴又起。  12月12日,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以下簡稱「基金委」)召開的2016年「捍衛科學道德反對科研不端」通報會上,曝出2015年國際著名學術刊物撤銷論文的重磅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