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中,一日本兵用機槍掃射戰友,日軍:連升2級,懸賞一萬捉拿

2020-12-02 騰訊網

《左傳·宣公二年》:「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人生在世,難免會犯上幾個錯誤,但只要及時醒悟,將功補過,仍不失為一個有擔當的人,一般來說,在戰爭中沒有對錯,只是各為其主罷了,可是日本在二戰期間發動的侵華戰爭,卻給兩國人民帶來了深重災難,這不僅是日本軍國主義野心膨脹的結果,也是一個不可饒恕的大錯。

不過,若是雙方堂堂正正地公平一戰倒也罷了,可日軍卻總是宣揚他們發動戰爭的「合法性」,既傷害了無辜的中國人民,又欺騙了不少日本國民。然而,中國有句話叫「天理循環,報應不爽」,在日軍到處引發暴行的同時,也有不少有覺悟的日本人站起來反抗,日本士兵秋山良照便是其中之一。

1938年底,八路軍129師新7旅20團向堂邑發起進攻,與他們對戰的,是日軍的名古屋中隊與300名偽軍。巧的是,就在20團剛剛挖掘好戰壕時,敵人的大部隊到了,隨著長官一聲令下,八路軍戰士們英勇地跳出戰壕,與日軍打起了白刃戰。

在近距離作戰之下,雖然日軍的裝備要好上許多,不過在清一色的紅纓槍面前,仍沒有發揮的餘地。日軍就像是待宰的羔羊一樣,被我軍輕而易舉地擊潰,他們死的死,逃的逃,沒過多久,這場戰鬥就結束了。

戰後,20團2營7連戰士趙二虎俘獲了日軍的一個機槍手,他叫秋山良照,只是一個年紀不大的「娃娃兵」。經過了解得知,他本來是一個大學生,但是在日本軍國主義的影響下,他漸漸被洗腦了。最後,秋山良照放棄了學業,毅然加入了軍隊,扛上了機槍,成為了侵華日軍的一份子。

被俘獲後,秋山良照竟然還負隅頑抗,他不但拒絕八路軍戰士們給他包紮傷口,還一直「八嘎呀路」地叫個不停。後來,一個戰士實在聽不下去了,就把他的手腳一捆,綁在一根棍子上抬起來就走,一路上把沿途老鄉們笑得前仰後合。

回到營地之後,秋山良照仍不吃不喝,他不止一遍地稱自己要以身殉國,但卻遲遲未動手。夜間,秋山良照的傷口發炎了,他發了高燒,嘴裡不斷說著胡話。營長楚大明見他可憐,便親自照顧他,與此同時,他還派本九州帝國大學的畢業生譚立夫勸他歸順,讓他別再抵抗了。

往後的日子裡,團政治處的幹事每天都會給秋山良照講述日軍的暴行,並說他們都被欺騙了,若想減少傷亡,拯救國民,只有棄暗投明,阻止日軍繼續進攻。聽完這番話之後,秋山良照陷入了沉思之中,他沒有明確表態,也沒有再尋死覓活。

一年半之後,20團2營進行冀南突圍,但由於地形複雜,日軍裝備精良,原本一支完整的部隊,很快就被衝散了。其實這個時候,跟隨一支八路軍小分隊突圍的秋山良照,完全可以逃跑或者大聲呼救,但他卻沒有,他只是默默跟在後面,一言不發。

然而,在日軍的梳篦式拉網搜索下,這支小分隊還是被發現了,隊裡唯一的一名機槍手很快就被擊倒了。秋山良照見狀,火速補了上去,他一邊大罵,一邊朝著日軍與日偽軍開槍。一時之間,聽到日語國罵的敵軍陷入了短暫的呆滯之中,他們不但中斷了進攻,還被秋山良照掃射死了幾十人。

趁此機會,2營戰士從這個來之不易的「小缺口」突圍而出,斷後的秋山良照射完子彈後,也火速跟了上去。秋山良照此舉,無疑是納了一個投名狀,他雖然沒明說加入八路軍,但他卻以實際行動證明了自己,他願意與曾經的戰友開戰,希望可以感化他們。

一行人轉移到太行山之後,秋山良照離開了部隊,他獨自前往冀南軍區,正式加入了八路軍。後來,秋山良照又聯合了同為日本降軍的八路軍戰士杉本一夫、小林武夫、岡田義雄三人,創辦了抗日戰場上第一個日人反戰組織,組織的宗旨是對日軍進行反戰宣傳,並瓦解他們的士氣,喚醒更多日軍投降。

秋山良照是個多才多藝的人,他不但能文能武,還善於作畫,他能根據日軍的具體情況,隨時編寫、印刷日文宣傳品。在那段艱難的日子裡,秋山良照散發給了日軍幾十萬分宣傳品,不但經常與他們溝通談心,還堅持給他們寫信,勸他們及時醒悟回頭。

2年後,日軍聽說了秋山良照幹的好事,於是他們全軍下令通緝,並發表公告,誰能抓住或者擊殺秋山良照,不但可以連升兩級,還可以獲得一萬元的賞金。然而,秋山良照卻安全活到了中國抗戰勝利,最後在1946年回到了日本,一直致力於中、日兩國的友好與和平。

相關焦點

  • 他用一支輕機槍打啞了日軍據點 卻被長官打了40馬鞭?
    1943年夏,日本獨立混成第八旅團開進華北唐山地區,企圖徹底清剿活躍在這一帶的敵後抗日武裝。八路軍曾克林部決定採取反制行動。   8月22日,12團1連偵察得知日軍的輜重運輸車輛要通過北潘營村一帶。他們立即在一處公路轉彎處設伏。為了確保伏擊成功,一連特意調來了當時部隊中最得力的一件武器——捷克式。悄悄架設在臨近公路的一幢民房上,並且用南瓜葉覆蓋偽裝起來。
  • 南京大屠殺中,100多挺機槍掃射有多恐怖?聽聽日軍老兵怎麼說
    上世紀90年代,日本一位叫松岡環的女作家,採訪了200多位佔領南京的日本老兵,通過這些老兵們的回憶,南京大屠殺中,一些不為人知的暴行,被許多日軍老兵揭露曝光,其中一位日軍老兵的話令人震驚:大規模屠殺俘虜時,有100多挺機槍掃射,數不清的中國士兵倒了下去。
  • 日軍包圍,抗大校長殘酷命令:哪怕我們全部犧牲,也要掩護戰友
    其中只有由山東縱隊和115師的營、連、排級幹部組成的第3、第5兩個大隊約數百人有戰鬥力。急於突圍的人們緊跟在警衛連後面,冒著敵機的俯衝掃射和各山頭日軍的攔阻火力,前赴後繼地往前衝。 一分校參謀郝雲虹一路上攔住每個帶槍的人,不管他們從前隸屬於哪個單位,此時統統編入警衛連,盡一切可能增強突圍力量。
  • 抗戰末期,日本人已經餓得受不了!
    1937年抗戰全面爆發後,日本憑藉遠勝中國的工業力量,在短時間內取得了極大的軍事勝利,差點就實現全面侵佔中國,或至少侵佔其精華部分的企圖。不過今天小兵兵不是要講抗戰史,而是顛覆我們傳統印象的奇景——日本兵用武器彈藥跟中國人換糧食。
  • 建軍節,老照片、老物件回望冀東大地抗戰烽煙
    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觀眾們在抗戰時期冀東地區八路軍打擊日寇時使用的土造地雷、大刀等文物前駐足觀看。開闢欒東的冀東八路軍在船工和群眾的幫助下橫渡灤河。轉戰灤東的第十二團機槍連迫擊炮陣地。在這次戰鬥中,團長曾克林指揮部隊在大賢莊全殲日軍山本中隊50餘人。八路軍曾經使用過的刺刀和軍號等文物。抗日政府發動群眾拆毀日偽碉堡。八路軍在戰鬥中繳獲日軍的望遠鏡、軍裝等文物引得觀眾們紛紛觀看。
  • 勿忘9.18,芒市抗戰的悲壯和榮光並未走遠!
    1942年5月3日,日軍第56師團進犯畹町,隨後佔領芒市,到1945年1月18日畹町光復,日軍被逐出國門,芒市被佔領歷時共計2年8個月零15天。 日軍佔領芒市後,到處屠殺百姓,手段極其殘忍,無法言狀,犯下了難以饒恕的滔天大罪,給芒市人民造成了慘無人道的傷害。今天再次揭露這些日軍的殘暴罪行,仍然讓我們切齒悲憤、血淚滿目。
  • 外形奇葩的駁殼槍真如抗戰神劇中霸氣兇猛嗎?老兵怒道:純屬瞎扯
    相信說起抗戰神劇,朋友們多少都看過一些,那些擁有高超能力可以手撕日軍的荒誕劇情,或者可以不用填充子彈就可以一直砰砰連續射擊的神奇槍械我們就不說了。今天要給大家介紹一個很普遍存在的抗戰劇情;那就是長相獨特的駁殼槍在劇中常常被八路軍雙手開工,像機槍一樣瘋狂掃射,而且能幾百米內精確射擊日軍。最近,有朋友在某軍事論壇的槍械性能討論帖中就問到:「外形奇葩的駁殼槍真如抗戰神劇中演繹的如此霸氣兇猛嗎?駁殼槍的戰鬥性能真的可以像割韭菜一樣放到日軍?其實不然,這裡有很多的錯誤地方。
  • 日軍轟炸桂林等視頻首公開 1秒鐘內有三四聲爆炸
    來 源  日本記者跟隨轟炸行動中拍攝  在抗日戰爭中,日軍利用空中優勢,對中國抗戰中心和後方進行狂轟濫炸,給中國人民帶來深重災難。昨日,中國人民抗戰勝利受降紀念館公布的視頻是由一名日本隨軍記者在空中拍攝,這也佐證了侵華日軍在中國犯下的罪行。
  • 日軍陸攻機撞向美航母,小鬍子操機槍掃射救大家,但結局讓人悲哀
    作者:虹攝庫爾斯克在電影《中途島》海戰中,有一個角色可以說比主角還要受歡迎,那就是機槍手布魯諾·蓋多(Bruno Gaido)。沒錯就是那個當日本轟炸機撞向美國航母,自己跳到航母甲板上的俯衝轟炸機,操起機槍掃射日機將其擊落,救了全船人,自己卻險些被日本飛機削死的那個小鬍子。
  • 血戰雞籠山,日軍是如何夜襲作戰的?排長:日軍夜襲有三個特點
    許俊陶趁機命令各班迅速加固工事,做好夜間戰鬥準備,防止日軍夜襲。當天晚上上半夜,日軍一直沒有動靜,只是時不時朝山上打來一、二炮進行試探。下半夜三點鐘左右,雞籠山陣地一片沉寂,連山上蟲子的叫聲都沒有,天空中有微弱的月光,時隱時現。就在此時,許俊陶在陣地邊上突然聽到了清脆的「啪啪」兩下輕聲,許俊陶當即下令調轉槍口朝響聲處立刻開火,全排弟兄立刻調轉槍口開槍,機槍噴出的火舌在夜裡非常顯眼。
  • 為什麼抗戰時期日軍那麼難打?看一下日軍編制和武器裝備就知道了
    四個前述的步兵中隊(一些只有3個);一個174人的機槍中隊(14人的中隊部和3個機槍小隊,1個彈藥小隊),每排4挺重機槍,總數12挺(有的連只有8挺);一個55人的炮小隊(1個10人的小隊部,1個15人的彈藥班,兩個15人的炮班各裝備1門70mm九二式步兵炮),極少的部隊配備一個122人的炮中隊(包括一個27人的彈藥小隊,兩個31人的炮小隊各裝備2門步兵炮)。
  • 1932年平頂山慘案在日本公開後曾震驚日本民眾(圖)
    □本報記者/王敏娜  □王敏娜 攝  1932年9月16日,在撫順平頂山村,日軍屠殺了3000多名手無寸鐵的平民,燒毀了整個村莊。在日軍的高壓政策下,僥倖活下來的54人被迫離開家園,忍辱偷生。在抗戰勝利之前,他們甚至不敢提「平頂山」這3個字。  平頂山慘案被曝光後,日本政府卻極力否認是日軍製造了這一暴行。
  • 武林高手大刀砍殺日軍,1人14個,1人7個,犧牲後日軍厚葬立碑
    序言1933年3月,109旅旅長的趙登禹親自組織大刀隊夜襲喜峰口日軍。黑夜刀光閃閃,鬼子鬼哭連連,數百名日軍魂斷大刀之下。29軍從此聲名大振,著名的抗戰歌曲《大刀向鬼子們的頭上砍去》因此譜寫廣泛傳唱。夜襲喜峰口戰役大刀,誰都沒想到,作為冷兵器時代防身裝備,居然在熱兵器時代產生巨大的作用。
  • 一人打死13個日本鬼子,怎麼做到的?抗日老兵這個動作說明了一切
    這是因為最近在忙著出版一本關於日軍的書。說實話,感覺還是寫我們自己的抗日老兵接地氣,那種豪邁、艱苦、卓越,和戰後對人生的思考,讓混沌如我的年輕人,一下能變成洞破紅塵的明眼人。比如今天說的這位老兵,向德興,他一開始也是個怕死的弱兵,是怎樣成為一人單挑13個日本鬼子的無敵老兵的呢?
  • 103歲川籍抗戰老兵李聖言去世 曾參與臺兒莊等血戰
    5連,曾參與臺兒莊戰役中的禹王山戰鬥,後參與蘇北遊擊戰,抗戰中一直堅守一線作戰,全身多處負傷。李聖言生前同戰友聊天12月1日下午,曾在抗戰中成為日偽軍「噩夢」的川籍抗戰老兵李聖言,走過人生的第103個歲月後,在成都安詳離世。「今後再沒有人可以那樣慷鏘有力地講抗戰故事了。」
  • 濮陽這位抗戰老兵114歲了!全國各地誌願者來祝壽
    濮陽這位抗戰老兵114歲了!……11月29日,河南關愛抗戰老兵志願者團隊前往南樂縣,為河南680位抗戰老兵中的老大哥盧喜才祝壽。1933年,盧喜才離開家鄉,到距家不遠的河北省大名縣龍王廟當兵,兩年後就升為連長。抗日戰爭中,日軍開始大舉入侵大名縣,為抵抗日軍,他所在部隊與敵人進行了殊死拼殺。1938年,盧喜才加入由原國民政府河北省政府委員兼冀察戰區遊擊第一縱隊司令丁樹本建立的抗日獨立團,在部隊又多次與日本侵略者交戰,立下不少戰功。
  • 二戰最倒黴的英軍飛行員,日本投降當天與日軍空戰,倒在黎明之前
    然而日本海軍航空部隊認為有人假冒發布了投降命令,拒絕投降。因此爆發了在本州島上空的最後一場空戰:和英國皇家海軍航空兵的對決。 2002年,英國皇家海軍航空兵退役軍人格裡.默裡回憶了自己在不屈號航母上887中隊的生涯,他在那場最後的空戰中擊落了2架日本戰鬥機。服役期間,格裡還不能辨認出自己遭遇的日軍部隊。
  • 殺傷200美軍,一發摧毀坦克,日軍擲彈筒發射方式被神劇扭曲了
    這種曲射火力讓日軍損失慘重,習慣模仿對手優點的日本注意到這種武器的亮點並在各國真正的迫擊炮問世後開始模仿,但對資源匱乏的日本而言成建制大量配備較大型迫擊炮顯然力所不逮,因此日軍就開始打起袖珍迫擊炮,也就是擲彈筒的主意。日軍認為自己在連排級自動火器上開始落後於美蘇等假想對手,甚至國民黨嫡系精銳部隊在連排級火力上都不亞於日軍,所以對輕便且足以摧毀對方機槍火力點的擲彈筒就尤為熱衷。
  • 抗戰時一個軍規模有多大?來看看我國軍隊和日軍的編制有啥不同
    即使內部長期不和,他們還是能夠四處發動侵略戰爭,日軍之所以能夠在亞洲地區橫行霸道這麼久,他獨樹一幟的「師團」編制起著很大的作用。也就是1937年7月7日,日本惡意挑起盧溝橋事變,這也是中華民族全面抗戰的起點。這個階段中,就能看出中日在集結兵力方面的差距。那個時候的中國陸軍,共計有40個番號的集團軍加入了這場戰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