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數學——命題、定理、證明

2020-11-29 若葉小學堂

本節內容主要把幾個基本概念和它們彼此間的關係搞清楚,會判斷一個語句是否是命題,如果是再進一步判斷它是真命題還是假命題,同時加深對證明體系的理解:定理是由公理推導而來,證明要有理有據,不能想當然。

1、命題——判斷一件事情的語句叫做命題。

(1)一句話,只要對一件事情做出了判斷,無論對錯,都叫做命題。的叫做真命題的叫做假命題

(2)命題由題設結論兩部分組成,題設是已知事項,結論是由已知事項推出的事項。通常命題可寫成「如果……,那麼……」的形式,「如果」後面是題設,「那麼」後面是結論

2、定理——真命題的一種,通常由公理(基本事實)推導得出。

3、證明——真命題的推導過程(假命題只需要舉一個反例即可說明)。

關係圖

命題判斷

例1、下列句子哪些是命題?如果是,指出是真命題還是假命題。

1、豬有四隻腳。

2、內錯角相等。

3、畫一條直線。

4、四邊形是正方形。

5、你吃飯了嗎?

6、相等的角是對頂角。

7、對頂角相等。

解析

命題:1、2、4、6、7,真命題:1、7,假命題:2、4、6.

小結:表示判斷,能用對錯來衡量的才是命題,對於命題真假的判斷,一定要把學過的定義、公理、定理、推論記清楚,尤其是它們的限定條件,比如「內錯角相等」只有在兩直線平行的前提條件下才成立,對於假命題只要能舉出反例,即可證偽。

命題改寫

例2、把下列命題改寫成「如果……,那麼……」的形式,並指出命題的題設和結論。

1、兩直線平行,同旁內角互補。

2、等角的補角相等。

3、同位角相等。

4、相等的角是對頂角。

解析

1、如果兩直線平行,那麼同旁內角互補。

題設:兩直線平行,結論:同旁內角互補。

2、兩種改法

①如果兩個角相等,那麼這兩個角的補角相等。

題設:兩個角相等,結論:這兩個角的補角相等。

②如果兩個角是等角的補角,那麼這兩個角相等。

題設:兩個角是等角的補角,結論:這兩個角相等。

3、如果兩個角是同位角,那麼這兩個角相等。

題設:兩個角是同位角,結論:這兩個角相等。

4、如果兩個角相等,那麼這兩個角是對頂角。

題設:兩個角相等,結論:這兩個角是對頂角。

小結:①改寫時,要保證句子原意不變,必要時要添加一些詞語保證句子完整;②改寫方式有時不止一種。

相關焦點

  • 初中數學培優 八年級上 第二講 命題與證明 真假命題 逆命題
    百家號裡面輸入數學公式,顯示實在有問題,直接上圖片吧。初中數學培優 八年級上 第二講 命題與證明 真假命題 逆命題1.利用命題的定義來判斷語句是否為命題,關鍵看語句是否為一個判斷句,對一個命題,要準確找出命題的題設和結論部分,並寫成"如果……,那麼……"的形式,其中"如果"後寫題設,"那麼"後寫結論。提醒:如果部分不是必須的,那麼部分是必須的。2.判斷一個命題是真命題,主要依據已知的定理、公理或相關數學性質,而判斷一個命題是假命題,只要舉一個反例即可。
  • 數學家泰勒斯:命題證明
    他領導的愛奧尼亞學派據說開了希臘命題證明之河。他是希臘七賢之首,西方思想史上第一個有記載有名字留下來的思想家,被稱為"科學和哲學之祖"。01泰勒斯出生於古希臘繁榮的港口城市米利都,他的家庭屬於奴隸主貴族階級,據說他有希伯來人(Hebrews)或猶太人(Jew)、腓尼基人血統,所以他從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 七年級下冊數學第9課,學好命題、定理、證明,掌握這5點很關鍵
    數學講究嚴謹,學生需養成言之有理、落筆有據的推理習慣,發展初步的演繹推理能力。本節課通過命題及其證明的學習,讓學生感受到要說明一個定理成立,應當證明。這次課的主要學習目標:1.理解命題的概念,能區分命題的條件和結論,並把命題寫成「如果……那麼……」的形式(重點);2.了解真命題和假命題的概念,能判斷一個命題的真假性,並會對命題舉反例。像紫色字這樣判斷一件事情的語句,叫作命題。要理解命題,需要把握以下幾點:①命題必須是一個完整的句子,而且必須做出肯定或否定的判斷。
  • 拉格朗日中值定理證明中值命題的基本思路與典型例題分析
    他在數學、力學和天文學三個學科領域中都有歷史性的貢獻,其中尤以數學方面的成就最為突出。【注】:對於只有一個中值的等式命題的證明,如果可以使用拉格朗日中值定理來證明,則一般可以使用羅爾定理來證明,因為拉格朗日中值定理的結論是基於羅爾定理推導得到的結果.
  • 託勒密定理證明-每日題目(高中數學篇)
    今天我們來看看託勒密定理是如何證明的。但是不要誤會。。。,慢慢往下看![ 高中數學篇 ]然而今天,不要誤會,我們真的不是要講託勒密,因為託勒密定理跟託勒密一點關係都沒有。今天所講的託勒密定理實際上是出自希臘數學家依巴谷之手,託勒密只是摘錄了他的文獻。
  • 題型解析:中值命題證明之拉格朗日中值定理
    例1(2013數學一)設奇函數f(x)在[-1,1]上具有2階導數,且f(1)=1. 證明:(I) 存在ξ∈(0,1),使得f』(ξ)=1.(II) 存在η∈(-1,1),使得f』』(η)+f』(η)=1.
  • 水數學——哥德爾不完備定理
    他震撼了19世紀的數學與邏輯學,其最傑出的貢獻是哥德爾不完備定理和連續統假設的相對協調性證明。我們正在討論的二十世紀,人們不僅僅是想知道,而且還想知道有沒有可能去了解並證明一個東西。人類想要了解宇宙,哥德爾在1931年發表了兩個定理,統稱哥德爾不完備定理。
  • 考研數學專題,閉區間連續函數命題證明III
    繼續昨天的話題,今天把閉區間連續函數命題證明全部講完,前兩天著重講了比較難的「父子定理」,而今天呢,就是講解利用最值介值定理證明命題的方法。
  • 認識世界本質的一個及其重要的數學規律:哥德爾不完備定理
    說「在一個非常大的數學命題集合中,總會有許多命題,既無法證明是對的,也無法證明是錯的」我對這個宇宙的目前的認識是,這個世界的底層是數學,數學比生物、
  • 初中數學之8.3 基本事實與定理
    初中數學之8.3 基本事實與定理【學習目標】1、我要理解公理、定理和證明的含義以及它們與命題之間的聯繫與區別;2、我會區分公理和定理的題設和結論,把命題寫成"如果……那麼……"形式;3、我會結合實例意識到證明的必要性,培養說理有據,有條理的表達自己想法的良好意識,了解證明的步驟和格式。
  • 用羅爾定理證明中值命題的基本概念、步驟與典型題思路分析
    米歇爾·羅爾(Michel Rolle,1652年4月21日-1719年11月8日),法國數學家一、基本概念與定理1、中值命題函數或其導數在某區間中至少存在一點成立的等式或者不等式,常稱為中值命題;並且根據等式關係和不等式關係描述的結論分為等式命題與不等式命題.
  • 費馬真的知道費馬大定理的證明嗎?
    所以,要是費馬想用不誠實的斷言來使人們佩服,那他就不該打費馬大定理的主意。  你仍可以刻薄的懷疑,費馬的緘默就是他根本沒有那個證明的證據。不過你得知道,對於費馬而言,對一個命題不給出證明是一件尋常的事,並不是什麼例外。他沒有發表任何關於數的工作,但他通過和其他數學家的通信來是自己滿意。(不錯,費馬是一個「業餘的數學家」,不過話說回來,誰不是呢?)
  • 懷爾斯用新方法證明了費馬大定理,數學界認為費馬本人都未曾證明
    筆記中的數學命題,往往沒寫下證明過程,留下了一個極為誘人的挑戰。幾年內,讀者幾乎證明出了所有命題,除了那個關於高維勾股數組的命題,那是「最後一個」未能被證明的命題(費馬大定理也稱作「費馬最後的定理」)。 幾個世紀以來,費馬大定理成了科學家、業餘愛好者和「民科」們追逐的對象,每次看似靠近卻發現沒有出路。
  • 勾股定理已有400多種證明方法!你知道幾種呢?
    相信「勾股定理」是眾所周知的,但要問如何證明,可能要懵倒一片。要說對勾股定理最熟悉的人群,那一定是即將參加高考的高中生。那又有多少學生能給出正確答案呢?著名的解析數論專家潘承彪先生,曾在1979年高考數學卷上出題:請敘述並證明勾股定理。讓人意外的是,題目的正答率不足1%。
  • 20世紀最重要的數學真理:哥德爾不完備定理
    哥德爾悖論說謊者悖論、卡羅爾悖論、芝諾悖論、希爾伯特悖論,所有這些悖論都與哥德爾的不完全性定理有關,並在歷史上導致了這個定理的誕生。庫爾特·哥德爾是一位邏輯學家,生於 1906 年,卒於 1978 年。他證明了一個關於數學極限性的定理(該成果發表在 1931 年的論文中),這在當時的數學家看來是相當令人震驚的。
  • 數理史上的絕妙證明:費馬大定理
    費馬宣稱自己證明了但在書邊寫不下證明過程的那個猜想,後來變成了費馬大定理。三百多年來,費馬大定理的證明吸引了大批數學家前僕後繼,也產生了諸多無心插柳式的成果。如今,費馬大定理算是得到了證明,但也許我們還是可以期待費馬曾以為得到過的那種簡明的證明。
  • 初一數學:證明三角形中線段間的位置關係有點難?掌握這方法簡單
    證明線段間的垂直或平行關係是初一數學的重要題型,本文就例題詳細解析這類題型的解題方法,希望能給初一學生的數學學習帶來幫助。例題如圖,在Rt△ABC中,∠A=90°,BD平分∠ABC,M為直線AC上一點,ME⊥BC,垂足為E, ∠AME的平分線交直線AB於點F。
  • 黎曼猜想將揭謎底 一千多條數學命題成立的前提條件
    黎曼猜想將揭謎底 一千多條數學命題成立的前提條件時間:2018-09-24 14:32   來源:中國之聲微信公號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黎曼猜想將揭謎底一千多條數學命題成立的前提條件 159年前,德國數學家黎曼在題為《論小於給定數值的素數個數》的論文中提出的黎曼猜想,一直以來被視作純數學領域最重要的問題之一
  • 數學·證明命題1+1=2
    證明命題:1+1=2 作   者:omega
  • 黎曼猜想將揭謎底 千條數學定理是死是活在此一舉
    黎曼猜想將揭謎底 千條數學定理是死是活在此一舉時間:2018-09-24 19:20   來源:前瞻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黎曼猜想將揭謎底 千條數學定理是死是活在此一舉 黎曼猜想將揭謎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