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筆籤出了服刑人員的「白晝流星」

2020-11-30 澎湃在線

以下文章來源於天津監獄 ,作者天津監獄

天津監獄

介紹天津監獄工作,權威發布監獄工作資訊和典型人物故事,傳播現代行刑理念,弘揚主旋律,凝聚正能量。

據貓眼數據,《我和我的祖國》上映第7天票房突破20億,成為中國影史第18部「破二十」影片。影片共分為七個故事,每一個故事表達的含義都不一樣,其中「白晝流星」篇章在網上引起很大反響。

片中「白晝流星」代表「希望」,白晝流星的降落給看不見未來的牧民帶來驚喜,他們的思想發生了轉變。以前牧民只想守著眼前的這片土地,但自從白晝流星降落後,他們勵志努力奮鬥,早日走出困境。

最近,女子監獄的服刑人員也看見了自己的「白晝流星」。10月16日,一場釋放就業指導洽談會在女子監獄召開,來自閃光的「1970」公益團組成員之一的蜀留香餐飲有限公司與兩名服刑人員籤署就業協議。

會前準備

近年來,市監獄局與閃光的「1970」合作,積極開展幫教助學活動。這次,團組成員之一——蜀留香餐飲有限公司負責人又與女子監獄溝通合作,逐步推進刑滿釋放人員就業指導工作。經過層層篩選,兩名服刑人員符合用工條件,進入現場面試環節。

經過監區警察作情況介紹、應聘人員自我推薦、企業負責人現場提問等環節後,兩名服刑人員順利與用人單位籤訂用工意向書,用工時間確定為釋放15天後。籤訂完協議後,服刑人員表示要倍加珍惜監獄和社會給自己提供的就業機會,在釋放前調整好自己,到新的工作崗位後定會好好表現。

一份《用工意向書》給予服刑人員的不僅僅是一份踏實和認可,更開啟了她們的夢想之路。

願你飛向嚮往的生活

開展刑釋就業指導工作不僅降低了服刑人員刑釋後再犯罪率,同時還穩定了服刑人員釋放前的焦慮情緒。《我和我的祖國》「白晝流星」篇章中李叔的一句話「光靠別人扶永遠都是站不穩的,想要站穩還需要靠自己的努力站起來。」道出了很多服刑人員的心聲,她們表示雖然這次沒有受聘,但同樣看到了希望,只要自己認真改造,一樣可以得到社會的認可。

天津監獄系統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切實提高政治站位,認真貫徹落實上級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立足司法行政職能,進一步加強與有關部門的協調配合,強化罪犯職業技術教育培訓,提高罪犯回歸就業創業謀生能力,最大限度預防和減少刑滿釋放人員重新違法犯罪,全力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努力推動形成社會綜合治理新局面。

本文來源:天津監獄

原標題:《這一筆籤出了服刑人員的「白晝流星」》

相關焦點

  • 白晝流星,劉昊然完美詮釋回家主題
    尤其是最後的白晝流星,堪稱畫龍點睛,主演劉昊然潸然淚下,引發觀眾熱議。白晝流星從電影劇情來看,白晝流星的故事發生在2016年。白晝流星白晝流星故事,意境深遠,從平常大眾的平實敘事風格切換到教育青年的浪漫主題,我們可以感受到,我和我的祖國,
  • 《白晝流星》——這段惡評與稱讚相差無幾的故事,你喜歡嗎?
    但是《白晝流星》令人意外,在《我和我的祖國》上映兩天後,觀眾們對《白晝流星》的看法持兩個相反的觀點,認為好的覺著該片段拍的非常好,很感動;認為不好的則一點也不能理解這個片段講述的故事。而這兩種完全相反的觀點,竟然在評論區各佔半壁江山。
  • 精彩瞬間《白晝流星》:那是你們的星星,去追吧!
    2016年11月18日13時59分,神舟十一號飛船返回艙成功著陸,宛若白晝中的流星,震撼了戈壁和守候在屏幕前的每個人。壯美邊塞,三人策馬,奔向流星…… 「那是你們的星星去追吧!」 這道流星之於這對流浪兄弟意味著什麼?
  • 陳凱歌《白晝流星》:深情款款,氣勢磅礴
    蒼茫大地,歷史沉浮,陳凱歌的作品中總有一份深沉的土地情結,以及對時代變遷的細膩觀察與思考,縱然不是宏大歷史敘事,哪怕只是一支短片,透過陳凱歌的作品,也總能感受到他作品中所透露出的磅礴氣勢。作為《我和我的祖國》總導演,陳凱歌的這支短片作品中一如既往地透露出濃鬱的第五代導演所堅守的一份思想性和作者表達。
  • 《白晝流星》是經典還是敗筆?這三處情節,令人無可辯駁!
    而在《我和我的祖國》7個短片之中,陳凱歌導演的《白晝流星》,也是公認質量最差的一個。 《我和我的祖國》白晝流星 這幾天在網絡上,有些媒體和電影界業內人員,開始從各個角度,為《
  • 陳凱歌《白晝流星》:依舊熱愛,依舊少年
    時代進程中的大事件下,小人物和國家之間的距離看似遙遠,實則有著極為密切的關聯,這也喚醒了全球華人共同回憶。縱觀全片,《白晝流星》是《我和我的祖國》的情感縮影,也是全片主題最為深邃的靈魂所在。陳凱歌的《白晝流星》從三個維度展開敘事,分別是:天、地、人、仰視鏡頭凸顯出人物的偉岸和對希望的渴求「天」是神舟十一號飛船,也是數十年來航天工作者和全國人民的航天夢。
  • 《白晝流星》的失敗和陳凱歌的尷尬
    目前來看,陳凱歌的《白晝流星》是七部短片中評價最差的一部。當然,作為中國導演唯二最具有解讀意義的導演(另一位是姜文),已經有很多影評公眾號,對《白晝流星》進行了解讀,為陳凱歌進行了辯護,比如「幕味兒」公眾號的《陳凱歌真的老了嗎?》、「MOVIE木衛」公眾號的《關於陳凱歌,我有話要說》、「電影幕後故事」的《我為什麼喜歡<白晝流星>》。
  • 陳凱歌的白晝流星厲害在哪裡?
    今天,身邊好幾位朋友都在吐槽十一大片《我和我的祖國》中陳凱歌拍的《白晝流星》,把這位大導演貶的一無是處。 雖然政事堂不是影評人,也沒看過陳導的幾部片子,不過從電影院走出來後,還是想替這位理想主義的導演說兩句公道話。
  • 《我和我的祖國》白晝流星表達的是什麼 白晝流星為什麼會引發爭議呢
    七個故事裡白晝流星這個故事備受爭議,那麼這個故事要表達什麼呢?讓小編來告訴你們吧。其實在這個單元中,陳飛宇和劉昊然的演技還是不錯的,和之前的影視劇作品相比有了很大的進步,可能是因為白晝流星是一個很大的故事,但是因為電影的時長有限鋪墊的不夠,所以很多人不理解,覺得劇情非常生硬。
  • 《祖國》裡《白晝流星》好在哪?陳凱歌拍出了溫暖和善良
    喜歡《白晝流星》,是因為陳凱歌在極為有限的篇幅裡融入了自己的創作特點,作品在各個方面都表現出色,有很高的完成度。首先,故事的立意特別好。《我和我的祖國》的七個單元有統一的方向,即展現七十年來普通百姓和這些重要時刻息息相關的故事。我不知道這個大的創作方向是不是總導演陳凱歌確定的,但《白晝流星》是最契合這個方向的一個單元。
  • 我和我的祖國白晝流星看不懂什麼意思?白晝流星劇情解讀
    《我和我的祖國》白晝流星劇情解讀 主演陳飛宇劉昊然由陳凱歌任總導演、黃建新任總製片人、張一白任總策劃,陳凱歌、張一白、管虎、薛曉路、徐崢、寧浩、文牧野七位導演聯手打造的國慶檔獻禮片《我和我的祖國》正在影院熱映,其中《白晝流星》的00後主演陳飛宇表現亮眼很受關注。
  • 電影《我和我的祖國》曝「白晝流星」預告
    近日片方以回溯歷史的順序,曝光了故事發生時間最近的《白晝流星》的預告片,並發布影片的故事海報和四位主演劉昊然、陳飛宇、田壯壯、江珊的角色海報。《白晝流星》由陳凱歌執導,以大氣魄、大情懷真實還原2016年11月18日,神舟十一號飛船返回艙成功著陸的壯闊場面。電影《我和我的祖國》由陳凱歌任總導演,黃建新任總製片人,陳凱歌、張一白、管虎、薛曉路、徐崢、寧浩、文牧野七位導演共同執導。
  • 《白晝流星》的藝術價值有多高,你真的了解嗎?
    《白晝流星》的經典是多方面、深層次的,從電影畫面、鐿頭剪輯、再到角色塑造,影片所傳遞出的意境與哲理,可謂是處處經典,這也使作品擁有了較高的藝術價值。本文將這部時長22分鐘的電影作品當成是一個鮮活的生命,從皮、肉、骨、意、魂這五個方面,由淺入深來對它進行解讀。
  • 《白晝流星》拍的這麼假,是獻禮還是抹黑?
    在影片整體都在寫實的時候,《白晝流星》太虛了,與其他短片格格不入。從片名開始就透著一股子浪漫主義的幻想氣息。這是往好了說,往壞了說就是,拍的太假。《白晝流星》故事梗概,兩個誤入歧途的兄弟,被純真善良的老幹部收留,結果卻偷了老幹部的錢想跑沒跑掉,老幹部既往不咎,最後帶他倆看了神州十一返航,兩兄弟被感化,決心走上正路,但是老幹部卻要死了。概括起來就這麼個事兒。什麼?你問神州十一號有啥作用?別問,問就是白晝流星,沒看懂就是你境界不夠,太不浪漫。
  • 《白晝流星》成為「眾矢之的」,陳凱歌拍了一部口碑兩極的片子?
    令人難以想像的是,陳凱歌、田壯壯這一王炸組合打出的《白晝流星》,在劉昊然和陳飛宇兩枚「清新鮮肉」的加持下,口碑竟然遭遇大規模雪崩。七個短片橫向對比,《白晝流星》口碑墊底,總結網上評價,大家對故事的不滿最大,認為情節脫離現實、人物莫名其妙、邏輯滿是硬傷、畫面語言跳躍,歸結為一句話,就是「看不懂」。
  • 《白晝流星》:別用刻板的真實束縛詩性的飛揚
    《白晝流星》的人物和切入點對另外6個故事構成了非常精彩且必要的補充,展現出「我和我的祖國」的完整的關係圖譜,讓人明白,對祖國來說,再普通、再邊緣的人物,也同樣是中華兒女,祖國的發展會以一種類似蝴蝶效應的方式,與每一個中國人發生關聯,看似偶然,其實必然,用電影的話說,飛船與少年,「都是回鄉的人」。
  • 陳凱歌《白晝流星》想要表達的,都體現在英文名裡
    同時隨著更多新片的上映,《中國機長》累計票房想要超過《我的祖國》也不現實,因為越往後大盤票房是會增加,但傾斜到這兩部電影的就很少了,能否拿到20%以上的排片都成問題。《我和我的祖國》在國內上映期間,也在北美和澳洲等地小範圍公映了,影迷們這回大概不必擔心中文字幕怎麼翻譯了,因為電影採用的就是雙語字幕,想知道很多句子如何翻譯的只需仔細觀看就好,以下要提的是七個短片片名的英文翻譯。
  • 《白晝流星》:陳凱歌的少年志與英雄夢
    《白晝流星》單元由陳凱歌執導,講述見證了神州十一號著陸事件的流浪兄弟倆重新生活的故事。許多網友在觀影后都對七個故事做過排名,不少人覺得《白晝流星》拖了後腿,其實不然。純真坦然的少年信念早年看《無極》,不知所云,被網友戲稱「一個饅頭引發的血案」。
  • 看這個,膽大妄為地為《白晝流星》重寫了劇本!
    片名「白晝流星」,詩意又美好,讓我好不容易治好的「文藝病」再次復發。電影用草原上有關「白晝流星」的傳說,把紮根土地的扶貧和漫步天際的神舟十一號巧妙地連結在一起,實在是天才的構思啊!然而《白晝流星》卻飽受爭議,甚至被網友群嘲是《我和我的祖國》中最爛的片段。
  • 解讀《我和我的祖國》之陳凱歌《白晝流星》
    《我和我的祖國》七個單元,很多觀眾都表示,《白晝流星》沒看懂、或似懂非懂,給人很懵的感覺,不知道具體在表達什麼,進而被評判為七個故事中最差的一個。其實陳凱歌這次真的很用心了,執導的《白晝流星》本應是七個單元中最具有深度的,但是在某些地方卻沒有處理好。七個故事中,只有《白晝流星》將故事定在了祖國偏遠地帶,其他六個故事全發生在大城市。一邊是航天英雄從太空歸來,一邊是貧窮少年從少管所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