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編 | 阿拉煤油燈
作者 | 我想要兩顆西柚
之前的文章中就講過,論文就是一種報告的文體,有著嚴格的格式。
但是呢,
目前的很多護理期刊中發表出來的文獻中顯示,同樣的研究類型的論文,在報告的時候經常會出現信息缺失的情況。
比如,提出的研究問題不夠具體清楚;研究結果與研究方案不一致;對研究人群和研究對象選擇缺乏代表性,樣本量估算依據不足;對於控制偏倚的方法、對資料收集質量沒有進行評價;對拒絕參加或失訪的研究對象信息不夠重視;對混雜變量的選擇解釋不詳細或不解釋;結局或暴露(影響因素)分組選擇或分組切點依據不足或不清楚;未報告倫理審查;統計學方法描述不完整或錯誤;未報告統計量或P值或與統計方法不一致;P值使用保守,有過度或隨意解讀顯著性檢驗水平的傾向;統計圖表亂用或表達不規範;統計術語使用不一致或不規範。
以上都是我們經常出現的錯誤。正式因為這些錯誤的發生,才會給我們造成一種錯覺:為啥別人可以發中護理雜誌,而我的想法也很好,就是發不了中華護理雜誌?
這確實是錯覺!
別人發中華護理雜誌是有原因的,大家可以去中華護理雜誌上去看看那些已經見刊的文獻,無論是在研究主題,還是在研究設計、整個的報告過程都描述的非常清楚。確實有很多值得我們參考和學習的地方。
那麼,您可能會問,我到底應該怎麼做才不會「丟失重要信息」?
好吧,我知道,你就是想要一份「標準答案」。從小學到中學,再到大學,「標準答案」陪我們渡過了很多的學習時光,既然你想要,那麼,我能做到,我就給你。
從這一期開始,我們先從橫斷面研究開始給大家一份滿意的「標準答案」。
且聽我慢慢道來~
首先,明確橫斷面研究的定義和研究的意義
橫斷面研究是指在一個特定時間點或時間段內,在特定的人群中,對某類/些疾病或健康狀況及相關因素進行調查的一種方法。
研究意義:橫斷面研究描述的是所研究疾病或健康狀態及有關因素在目標人群中的分布情況,進一步比較分析具有不同特徵的暴露於對照組的患病情況或患病組與對照組的暴露情況,從而為建立疾病假設提供證據。
以上就是橫斷面研究的定義和研究的意義。我們用例子來分析一下:
比如,我們上圖中的標紅色框的文獻:苗金紅,李爭豔,孫莉莉,田瑞傑,田喜梅,史娟娟.腹膜透析患者容量管理現狀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護理管理,2015,15(11):1323-1326.
該文獻的研究設計就是橫斷面研究;研究的疾病或健康狀態是指:容量管理;研究的目標人群是:腹膜透析患者。
這裡的「容量管理」就是屬於「疾病或健康狀態」。
另外,補充2點:
(1)從時間上來看,橫斷面研究收集的資料一般不是過去的暴露史與疾病情況,也是追蹤未來一段時間內的暴露於疾病情況,而只是收集調查當時所得的資料,因為才叫橫斷面研究(這就好比從水果的中間切開一下,出現一個截面)。
(2)從觀察指標上來看,橫斷面研究收集所得的為特定時間點或時間段內的患病率,因此,也稱為患病率研究。這個指標必須要報告!「率」一定要報告!
以下就是橫斷面研究的設計、實施流程圖。
知道了橫斷面研究的設計與實施流程,那我們在寫論文的時候的應該如何評價我們寫作論文的質量及如何判斷我們是否都已經把我們所研究的信息報告全面?有沒有一個類似清單式的標準答案?
有!見下圖:
本評價要點依據護理論文的規範結構,從信息點:文題、署名、摘要、基金資助、參考文獻;信息主體:正文(前言、資料方法、結果、討論、結論)及其他(圖表、縮寫詞、數據和統計量描述)等提出評價項目(包括32個評價條目與76條細化的評價內容),橫斷面研究護理論文評價要點見上圖表。(記得一定要收藏一下!)
相信,按照上面的清單去梳理自己的論文信息點,查缺補漏,相信我們的論文一定不會再少胳膊少腿啦。
我們在後面幾期文章會結合案例逐步分部分講解。敬請關注!
參考文獻:
[1]劉曉華,周倩,成守珍.橫斷面研究護理論文評價要點構建[J].現代臨床護理,2019,18(05):79-85.
歡迎轉發+點讚!謝謝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