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開啟臨床研究之橫斷面理論研究?

2021-01-12 騰訊網

描述性研究常用的基礎資料

1.人口統計學資料

2.死亡資料

3.疾病資料

4.其他資料

橫斷面研究是在一個特定的時間內,即在某一時點或短時間內,通過普查或抽樣調查的方法,對特定人群中有關因素與疾病或者健康狀況的關係進行調查,從而描述這一時間段內的疾病分布以及觀察某些因素與疾病之間的關係。由於所收集的資料既不是歷史記錄,又不是隨訪研究所得,而是調查當時所獲得的資料,故又稱之為現況研究。

橫斷面研究的特點

1.是觀察性研究

2.橫斷面,沒有事先設立對照組

3.只反映某一特定時間某一人群的疾病與暴露情況

4.疾病和暴露同時存在,無法區分暴露和疾病的時間先後順序,無法確定因果關係

5.對於不會發生改變的暴露因素,可提供相對真實的暴露特徵與疾病的時間先後順序的聯繫

6.用現在的暴露特徵替代或估計過去情況的條件

7.定期重複進行可以獲得發病率資料

橫斷面研究的目的與用途

1.面熟疾病的三間分布情況(時間、空間、人間,即某種疾病在某地區、某時間和人群中的分布),發現高危人群,為疾病的防治提供依據。

2.描述某些因素與疾病的潛在關聯,以初步建立病因假設。

注意:在病因分析中只能對病因提出初步線索,而不能得出有關病因因果關係的結論。

3.評價疾病監測或防治措施(如篩查和預防接種)的效果,例如:對某病幹預措施實施前後,對該病的患病率或者發病率進行比較,從而評價該措施的防治效果。

4.早期發現和及時治療病例,查出某地區患有某種疾病的所有患者,從而達到早發現、早診斷和早治療的目的。乳腺癌的普查是我國實施二級預防的典型實例。

5.確定某些生理指標的參考值範圍

橫斷面研究設計的主要內容和步驟

1.明確研究目的,研究解決什麼問題?有什麼意義?

2.研究方法設計:普查或抽樣。

3.研究對象的確定:選定目標人群,建立研究對象的入選標準和排除標準。

如果採取抽樣調查的方式,那需要注意:

1)預期現患率(P越大,所需樣本量越小)

2)調查結果的精確度:容許誤差 d(d越大,所需樣本量越小)

3)假陽性錯誤(一類錯誤α,α越小,顯著性水平要求越高,樣本量越大)

4.確定研究內容和資料收集方法

5.資料整理與數據分析。

1)檢查與核對原始資料的準確性與完整性,填補缺漏,刪去重複,糾正錯誤。

2) 對疾病或健康狀態按已明確規定好的標準,將全部調查對象分組歸類。

3) 將疾病的現況研究資料按人群、時間、地區分布整理,計算相應指標值,比較其差異,並進行統計學檢驗以及因素與疾病之間的關聯強度

相關焦點

  • 這裡有一份關於橫斷面研究的「標準答案」!牆裂推薦|橫斷面研究專題
    從這一期開始,我們先從橫斷面研究開始給大家一份滿意的「標準答案」。研究意義:橫斷面研究描述的是所研究疾病或健康狀態及有關因素在目標人群中的分布情況,進一步比較分析具有不同特徵的暴露於對照組的患病情況或患病組與對照組的暴露情況,從而為建立疾病假設提供證據。以上就是橫斷面研究的定義和研究的意義。
  • 這裡有一份關於橫斷面研究的「標準答案」!牆裂推薦 | 橫斷面研究專題
    且聽我慢慢道來~ 首先,明確橫斷面研究的定義和研究的意義 橫斷面研究是指在一個特定時間點或時間段內,在特定的人群中,對某類/些疾病或健康狀況及相關因素進行調查的一種方法。 研究意義:橫斷面研究描述的是所研究疾病或健康狀態及有關因素在目標人群中的分布情況,進一步比較分析具有不同特徵的暴露於對照組的患病情況或患病組與對照組的暴露情況,從而為建立疾病假設提供證據。 以上就是橫斷面研究的定義和研究的意義。
  • 橫斷面研究類型論文【資料與方法】的書寫標準及要求 | 橫斷面研究專題
    研究對象部分一般需要寫清楚:①抽樣方法;②時間點或時間段;③納入和排除標準;④樣本量的計算方法及最終納入多少。 至於「研究對象」:需要依據研究對象的特徵(人口學特徵及人群特徵等),制定研究對象的納入標準與排除標準,確保研究人群的同質性。 值得注意的問題:排除標準是納入標準的補充,而非相反方面或對立面。
  • 橫斷面研究類型論文【摘要】的書寫標準及要求 | 橫斷面研究專題
    責編 | 阿拉煤油燈作者 | 我想要兩顆西柚在之前的一期有關橫斷面研究的標準答案中,我們詳細的列了一個橫斷面研究類型論文寫作的框架,按照這個框架去寫作,就不會出現漏掉信息的問題了。 我們接著上次的專題繼續講解一下每個部分的寫作標準和要求。
  • 【講堂】分析性橫斷面研究的文獻質量評價工具
    澳大利亞JBI循證衛生保健中心(2016)對分析性橫斷面研究(analytical cross-sectional study)的質量評價工具包含
  • 乾貨 | 臨床研究常見類型,看它管夠!
    這張思維導圖較為全面地概述了臨床研究分類,從大類上講,臨床研究可分為三大類。主要包括:幹預性試驗、觀察性研究和診斷試驗。(2)觀察性研究:傳統意義上的觀察性研究主要用於推斷病因,可分為四類:描述性觀察研究、橫斷面研究、病例-對照研究與隊列研究。其中,病例-對照研究與隊列研究可用於直接推斷病因。描述性觀察研究與橫斷面設計的研究一般不能直接推斷病因,僅能提示可能存在因果關係。
  • 10分鐘搞懂臨床研究的常見類型
    根據自己的臨床經驗,在臨床實踐中發現並總結歸納一定規律的原創研究。(1)觀察性研究:研究過程中未對受試者施加人為幹預措施。1)描述性研究:僅描述一個事件或現狀,不能作為病因分析的直接證據,目的是提出病因假設,為進一步分析性研究提供參考。沒有對照組,可以說是前瞻性也可以是回顧性研究。
  • [2015 ASCO GI]中國研究:非-mGC患者的橫斷面分析
    [2015 ASCO GI]中國研究:非-mGC患者的橫斷面分析
  • 想要開展臨床研究?第一步,先認識臨床研究!
    大多數人一提到臨床研究就想到隨機對照試驗(RCT),潛意識裡把研究與RCT等同起來。結果問題就來了:試驗分幾組?如何隨機?如何做到盲法?病人不配合怎麼辦?…… 而這些問題往往限制臨床醫生開展臨床研究。 最後得出一個定論:這個臨床研究無法做。
  • 如何加快新藥臨床前研究進程
    根據藥物研發的進程,可以將新藥研發分為新藥臨床前研究和臨床研究2個階段。前者是指藥物在進入臨床試驗之前的全部研究工作的總和,後者是藥物在臨床試驗中完成的研究工作。從發現一種藥物對動物有效再到進行人體臨床試驗測試,研究人員需要做大量的工作用於確保將藥物獲得療效的可能性最大化,同時將其導致傷害的可能性最小化。
  • 臨床研究:為什麼一定要學好基礎?
    因此,學習臨床研究方法,一定要把基礎學好。這正是我們近期推出臨床研究講座的初衷。但是,基礎的東西背後往往有深刻的理論背景,經常是哲學思辨,很抽象很晦澀,是最難琢磨透徹和熟悉掌握的東西,決不是背下來就等於學會了。背下來不等於弄懂了,弄懂了不等於會用了,會用了不等於可以用的靈活運用了。既能把穩基礎又能靈活應用,才是學習可達到的最高境界。
  • ...呼吸窘迫症候群患者的早期輔助治療:一項多中心前瞻性橫斷面研究
    最近,在全球145個PACU中進行了兒童ARDS流行病學研究,收集臨床數據來描述PARDS前三天的輔助療法。這項研究的目的是提供關於PARDS常見輔助療法的早期使用的現時數據,為未來研究提供框架。
  • 帕金森病臨床研究熱點
    近年來一些新的理論和藥物的出現推動了臨床診斷和治療的進步,大大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質量,延長了患者的生存時間。特別是Braak等提出PD病理發生發展過程的6個階段,非運動症狀逐漸引起人們的關注,早期診斷和神經保護治療受到重視,但同時也帶來了很多矛盾與困惑,需要我們去研究解決。
  • 重視臨床研究促進幹細胞研究發展
    可見,臨床研究在學術領域的重要性,正如軍事醫學科學院陳虎教授所言:「臨床研究也是研究的一種,大家應該重視。」幹細胞研究的重要性幹細胞就是一類能夠不斷進行自我複製、更新和分化的細胞。人體是由千萬億個細胞組成的,在人的整個生命過程中,細胞是不斷代謝的,每分鐘約有三億個細胞不斷死亡,這些不斷死亡的細胞如何繼續更新?
  • 規範藥物臨床試驗各方論道臨床研究能力提升
    徐叢劍教授從介紹臨床研究的類型和特點入手,指導大家如何根據不同的研究目的、要求的論證強度以及方案的可行性去選擇合適的研究方案。李教授的講演幽默生動,理論聯繫實際,讓大家接受到了最新的藥物臨床試驗政策和要求,同時為臨床研究工作答疑解惑,拓展了藥物臨床試驗的學術視角。最後,李教授希望臨床試驗相關人員面臨新形勢的挑戰,響應國家「最嚴謹的標準、最嚴格的監管、最嚴厲的處罰、最嚴肅的問責,確保廣大人民群眾飲食用藥安全」的要求,從源頭上保障藥品安全、有效!
  • 隆胸後遺症之包膜攣縮的理論研究及解決之策
    擁有天使般臉龐和魔鬼般身材一直以來都是女性所追求的,然而,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並不是每個愛美的女士都能如願以償。有的女性朋友通過假體隆胸手術獲得飽滿堅挺、手感逼真的乳房,也有女性朋友隆胸術後乳房變得腫脹變形。
  • 車道寬度理論
    與車道寬度理論相關之知識領域道路橫斷面: Roadway Cross Section
  • 線上臨床研究SCI零突破公益訓練營(小黑屋)申請通道正式開啟!
    臨床研究一體化解決方案零基礎一個月實現SCI零突破標準化圖表一鍵生成臨床研究從入門到精通從「臨床醫護」成長為「臨床科學家(Physician Scientist)」一切盡在小黑屋臨床研究訓練營!小黑屋公益訓練營背景全球臨床研究飛速發展,但世界各國COVID-19相關研究也犯了一些低級錯誤,可窺豹一斑。中國的臨床研究有著更大的發展空間,但大多數中國的臨床醫生並未入門臨床研究,沒有完全掌握髮表臨床研究SCI的思路與套路,投入大量的時間、精力,卻產出甚少。把「研究成果然寫在祖國的大地上」,是要求廣大科研工作者服務於祖國人民,而不能簡單的理解為只寫中文文章。
  • 5個熱點研究,了解系統性紅斑狼瘡臨床最新動態
    在首日會議的系統性紅斑狼瘡、乾燥症候群及抗磷脂症候群臨床研究分會場中,來自全球各地的多名學者分享了相關領域最前沿的研究結果。「醫學界風溼與腎病頻道」特邀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風溼免疫科主治醫師周雲杉為我們帶來精彩的會議報導。1來自英國利茲大學的Zoe Wigston女士報告了2種幹擾素基因標記評分與狼瘡患者炎性肌肉骨骼疼痛的相關性。
  • 每日摘要(婷婷篇):抑鬱症、自尊和體貌形象對多囊卵巢症候群患者睡眠質量的影響:一項橫斷面研究
    The impact of depression, self-esteem, and body image on sleep quality in patients with PCOS: a cross-sectional study抑鬱症、自尊和體貌形象對多囊卵巢症候群患者睡眠質量的影響:一項橫斷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