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稱,科學家已對鳥類譜系圖幾乎每個分支的物種的基因組進行了測序和記錄,基因組是基因的構成方式,也稱為「生命密碼」。
據英國廣播公司網站11月11日報導,英國《自然》周刊登錄了363個物種的基因組,其中包括267個首次測序的物種。該列表包含了世界上超過92%的鳥類。
美國史密森學會的麥可·布勞恩博士對英國廣播公司說,這揭示了「達爾文感興趣並撰寫了相關內容」的東西的密碼。
他說,從顏色迥異的彩色羽毛,不同大小的體型(從巨型鴕鳥到很小的鷦鷯),再到飛行時速可達300公裡的猛禽,「都在基因組中進行了編碼」。
他還說,這一裡程碑式的事件「僅僅是個開始」。
報導稱,這一項目旨在最終囊括每一種現存鳥類的基因組。位於美國華盛頓特區的史密森學會稱,這將「推進對鳥類進化的研究,並幫助保護瀕危鳥類」。
該測序列表到目前為止包括了諸如亨島田雞這樣的稀有物種,這種田雞隻生活在太平洋的一個小島上。
布勞恩說,這種田雞是研究鳥類進化一些極端例子的「典範」,包括研究像鴕鳥這樣巨型且不會飛的鳥類是如何進化的。
他說:「我們已經深入研究了雞翅膀的進化。我們可以將其應用於諸如鴕鳥和鴯鶓這些被稱為平胸鳥的鳥類。」
布勞恩說:「隨著這些鳥進化為無法飛行,它們的肢體解剖結構發生了很多變化——翅膀變短,飛羽變得無用,腿變長而且腳趾減少,因為它們奔跑而不是棲枝。有了這些資源,你就可以詳細了解那一切是如何發生的了。」
報導還稱,英國曼徹斯特都市大學自然環境保護生物學家亞歷山大·利斯博士稱該名錄是「信息金礦」。
他說:「它可以讓人們細化研究鳥類的生物演化譜系圖,追溯到相當長的時間之前。這可能會結束進化生物學家之間關於『誰是誰的共同祖先』的長期爭論。」
有關60多個全球瀕危物種的新數據將成為「生物保護遺傳學家的重要工具」。
利斯還說:「從長遠來看,這些信息對於降低當今種群數量極少的物種的滅絕風險至關重要。」
來源:參考消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