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麥著名考古學家湯姆森(Thomsen,C.J. ,1788—1865)根據生產工具的材質變化將人類文明的進程劃分為石器時代、青銅時代和鐵器時代。這一划分方法已經被大眾普遍接受,並沿用至今。
為什麼人類時代的劃分用礦物命名?
礦物在不斷被人類發現過程中,又是怎樣影響人類文明的進程?
早在原始社會,史前人類就開始探索礦物,並將其廣泛運用到生產和生活中。石器時代、青銅時代、鐵器時代,正反映了古代人們對礦物的認識不斷深入,礦物與人們生活生產的關係緊密相連。
一
石器時代
石器時代是考古學對早期人類歷史分期的第一個時代,可劃分為舊石器時代與新石器時代。
舊石器時代
標誌:打制石器
時間:距今約300萬年-距今約1萬年
舊石器時代中期以前,原始社會時期人類的生產活動往往受到自然條件的極大限制,製造石器一般就地取材,從附近的河灘上或者從熟悉的巖石區揀拾石塊,打製成合適的工具。非洲是迄今為止發現年代最早的人類化石和石器文化的地區,中國距今100萬年前的舊石器文化有西侯度、元謀猿人、匼河、藍田猿人等遺址。
新石器時代
標誌:磨製石器、陶器
時間:距今約1.4萬年~距今約4000年
西亞、北非和歐洲步入新石器時代較早,考古研究也較深入。中國大約在距今1萬年左右進入新石器時代,著名遺址有黃河中下遊的半坡遺址、大汶口遺址和長江中下遊河姆渡遺址。
舊石器時代 水晶刮削器、燧石刮削器、石英巖刮削器
礦物一組▲
Tips
值得注意的是:石器時代的人類並不是只會使用石器,他們已開始逐漸掌握冶鑄、稻作、制陶、紡織等技藝。
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雙耳彩陶罐
二
青銅時代
標誌:青銅器
時間:約公元前4000年至公元初年
伊朗南部、土耳其和美索不達米亞一帶在公元前4000-前3000年已使用青銅器,中國在約公元前3000年進入青銅時代,輝煌於商周時期。
Q1
古代人們是如何發現銅的?
人類有可能是在粉碎加熱有色礦石,用來對陶器著色上釉時發現可以從巖石中獲取銅及其他金屬元素。
Q2
古代人們又是如何加工銅的?
銅的硬度不高,可經冷錘法加工成銅珠或銅針等小物品。但冷錘法會造成開裂,不適宜用來加工大型銅器。要製造大型銅器,首先要對銅進行加熱,使之易於加工。目前,中國古代青銅器已知的製作方法以範鑄法居多,少量結構複雜、紋飾繁縟的青銅器,也可用失蠟法、鑄合法、焊接法等。
饕餮雷紋銅斝
(jiǎ 酒器)
商
銅胎掐絲琺瑯盆景
清
自然銅
產地:中國
翠銅礦
產地:納米比亞
藍銅礦
產地:澳大利亞
孔雀石
產地:中國
三
鐵器時代
標誌:鐵器
時間:約公元前1400年
地球上的天然鐵是少見的,鐵製工具最早是利用隕鐵鍛造的,所以鐵的冶煉和鐵器的製造經歷了一個很長的時期。當人們在冶煉青銅的基礎上逐漸掌握了冶煉鐵的技術之後,鐵器時代就到來了。
一般來說,鐵器的硬度超過青銅器,在作戰中可以提高作戰效率,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促進生產力發展。加上青銅的成本高,主要用於兵器和禮樂器,只有國家大事才可以使用,而地殼中鐵元素的豐度遠超過銅元素,鐵礦的分布非常廣闊,豐富的鐵礦資源為鐵器的生產提供了原材料,使鐵器生產的成本降低。因此,鐵器時代來臨後,是進入了一個更強生產力、更高戰鬥力的時代。
黃鐵礦
黃鐵礦化菊石
鐵膽石
石器時代、青銅時代、鐵器時代的演變,可以看出人類在對自然的探索、對礦物的運用過程中,文明也在不斷發展。隨著人類文明的發展,科學家們堅持探究,發明家們勇於創新,使得人們能夠更高效廣泛地利用礦物資源。
來源:南京博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