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歷史的時代劃分

2020-12-07 白雲閒聊蒼狗

1、石器時代:是考古學對早期人類歷史分期的第一個時代、即從出現人類到銅器的出現、大約始於距今二三百萬年、止於距今6000至4000年左右。這一時代是人類從猿人經過漫長的歷史、逐步進化為現代人的時期。

圖片源自網絡

2、紅銅時代,又稱銅石並用時代、金石並用時代。是指介於新石器時代和青銅時代之間的過渡時期,以紅銅的使用為標誌。

3、青銅時代:人類利用金屬的第一個時代。各地區的青銅時代開始時期不一。希臘、埃及始於公元前3 000年以前,中國始於公元前1 800年。青銅是銅和錫的合金。

4、鐵器時代 約始於公元前1 400年人類開始鍛造鐵器製造工具,促進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

5、黑暗時代 18世紀左右開始使用的一個名詞,指中世紀早期的西歐歷史;隨著羅馬帝國的衰落,西歐進入一個所謂的黑暗時代。這個名稱算是頗為貼切,因為大部分的羅馬文明在這段期間受到破壞,並且被蠻族文化所取代。這個名稱的使用,一方面也是因為從這個時代開始,便只有少數的歷史文獻流傳下來,讓人們僅能藉由微光一窺當時發生的種種事件。

圖片源自網絡

6、啟蒙時代:專指歐洲工業革命前後的時期 時間跨度為:公元後1716年(1716 AD)-公元後1880年(1880 AD)

7、蒸汽時代 起於19世紀初,止於19世紀70年代的第二次工業革命。蒸汽機的發明和應用,將人類帶入了蒸汽時代.

8、電氣時代;始於十九世紀六七十年代,發電機電動機的發明使用,及電燈電車電影放映機的相繼問世標誌人類社會進入電氣時代

9、原子時代 :1942年12月2日,以費米為首的一批美國科學家建造了第一座原子反應堆,它座落在美國芝加哥大學的校園裡。人們利用原子能的時代從此開始。

圖片源自網絡

10、資訊時代:歐美及發達國家的時間跨度概念是從公元後1969年(1969AD)-未來我國及部分發展中國家對資訊時代指的是從公元後1984年(1976AD)-未來比歐美晚了15年。 當進入20世紀50年代末,計算機的出現和逐步普及,把信息對整個社會的影響逐步提高到一種絕對重要的地位.信息量,信息傳播的速度,信息處理的速度以及應用信息的程度等都以幾何級數的方式在增長.人類進入了資訊時代。

相關焦點

  • 地球進入「人類世」!劃分地質年代的依據是什麼?
    (截屏來源:科技日報)大會上,科學家們經激烈爭論,仍有四名AWG成員反對這一地質時代劃分,他們認為人類對地球的影響是漸進性的,不應僅根據放射性核素來命名一個新世代。那麼,科學家們劃分地質年代的依據什麼?人類世的確立又將對人類發展有何影響?
  • 遊戲帝國時代與現實的歷史
    在很多年前,有一款很火熱的即時戰略遊戲:帝國時代2。帝國時代2是80後的青春時期所追捧的佳作。一個用小小的遊戲描繪出了人類過去那段從部落到航海時代的經過(我說的是世界史)。帝國時代2是將那個時代的經歷用遊戲的過程描繪出的。這其中牽扯了西方人的帝國思想。或許所有的東方玩家都不曾留意。
  • 關於石器時代,地質學家對他們的劃分,你能想到嗎?
    地質學家在地球年齡的基礎上發展出劃分時期的方法,歷史學家則把人類製造工具的活動當作衡量人類文明史的限定性要素。對於文字產生前的時代,石器工具的形狀是區分史前各個不同文化的基礎。石器時代從約二百萬年前一直延續到約四千年前。
  • 地質年代是如何劃分的?
    平時,我們都會用到世紀、年代、年、月、星期、天、小時、秒等單位來表示時間,但地球已經有46億年的歷史,那麼在談論過去的時間時,我們如何表達不同的時間跨度呢?為此,地質學家劃分出宙、代、紀、世等單位以表達地質年代的時間。
  • 新地質時代來臨!地球進入「人類世」
    上周,一組科學家在審閱了現有證據之後,投票贊成將我們所處的時代劃分為一個新的地質時代——人類世。但在最近一次投票之後,AWG將在2021年之前向ICS提交一份正式提案,以正式定義我們當前的時代,也就是人類對地球氣候和環境產生主導影響的時代。
  • 中國軍隊在沒有軍銜的時代,為何劃分軍官和士兵的等級?
    那麼,在沒有軍銜的時代,如何劃分軍官和幹部的等級呢?其實,每個時期都有不同的辦法。每個時期總能分得清楚,並不是大家想像的那樣。在抗戰時期,由於第一要務是打仗,所以在部隊等級問題上沒有進行劃分。但是隨著全國局勢的逐步穩定,軍隊也開始逐步正規化。因此,推出一套等級劃分方案已經勢在必行。
  • 塑料時代:人類不吃塑料
    這是我們的塑料時代,那它們呢?,來劃分人類歷史,比如舊石器時代、青銅器時代、鐵器時代等等。那麼我們處在什麼時代?我覺得稱為「塑料時代」比較合適。 人類進入塑料時代多久了呢?1907年美國科學家貝克蘭(Baekeland)首次人工合成塑料,它屬於熱固性塑料,至今廣泛應用於插頭等產品中。那麼從1907年算起,人類進入塑料時代114年了。
  • 歐洲中心論,是人類歷史上各種文明中心論登峰造極的集大成者
    世界史並非在人類歷史上一直存在,它其實是人類歷史發展的結果。也就是說,世界史的概念直到近代才名副其實。因為,在人類文明發展之初,世界各地的文明是分割開來的,由於時代和地理知識的局限,各個文明的史學家們並不知道這個世界真正有多大,他們有為世界、為天下著書立說之心,而無寫就整個世界和人類歷史之能,是時代的局限性導致了各種文明中心論的產生。
  • 來看地質年代如何劃分
    地球已經有46億年的歷史,那你知道地質年代是如何劃分的嗎?地質學家劃分出宙、代、紀、世等單位來表達地質年代的時間,一起來看看由它們組成的地質年表吧。地質年表是按照年代先後將地質歷史進行編年的表,包括各個地質年代單位、名稱和同位素年齡值等內容,能直觀反映出地球表層巖石與動植物演化的順序過程。
  • 地球已進入人類世是什麼意思?人類世是什麼?地球新地質時代來臨
    地球已進入人類世是什麼意思?人類世是什麼?據《自然》雜誌5月21日報導,權威科研小組「人類世工作小組」 近日投票決定,認可地球已進入新地質時代——人類世。這一決定朝正式確定地質記錄新篇章邁出了重要一步。
  • 《硬核原始人》人類進化的歷史原來這麼有趣
    經歷學生時代,很多人都知道:「物競天擇,適者生存」這個道理。看似簡單幾個字,背後隱藏了人類在地球上發展的漫長歲月,以及人類在這麼多年間,突破自然環境的險阻,艱難進化的事實。達爾文的觀點濃縮了人類發展進程中的主要特徵,即環境的影響和生產力發展的作用,也道出了人類進化歷史的大趨勢。
  • 地球歷史簡史:人類真的很渺小
    之前有粉絲私信,說考古學是不是歷史學的分支,那我們接下來就說一下,考古學與其他學科的關係,今天從地質學中的地球歷史說起。 首先,要明確考古學的學科性質,它不屬於任何一個人文社會科學,當然是不屬於歷史學的,它是後來從歷史學中分離出來的一門獨立的學科。因為它在基礎研究方面,有自然科學屬性,而在歷史闡釋方面,又具有人文科學屬性。
  • 恐龍滅亡6700萬年之後,地球進入了「人類世」時代
    所以首先,親愛的,當有人嘲笑你沒有歷史感的時候,你分分鐘可以告訴他:我的腳所延伸的,就是一段46億年的歷史。對這46億年,喜歡定義和命名的人類做了以下的劃分。恐龍大哥(不是成龍大哥)代表了那個時代最偉大的力量。當然,後來它們掛了。以上的劃分又可歸結為兩大部分:1、沒有明顯生命跡象的隱生宙,包括冥古宙、太古宙、元古宙2、有明顯生命痕跡的顯生宙,包括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新生代==哪個與我們最相關?沒錯,就是最頂端的新生代。
  • 「康德劃分問題」的理論啟示
    「先天綜合判斷」形成於分析判斷與綜合判斷劃分的前提之下,建立在經驗知識和理性概念統一的基礎之上。在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推進新一輪思想解放、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今天,我們可以從中總結出一些具有時代意義的理論啟示。
  • 地球的歷史年代劃分方法
    ,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行星。地球總的歷史已有46億年,但人類產生才300萬年左右,人類文明史卻只有6000年左右,只是歷史長河中短暫的一瞬。地球磁場分南北兩極,億萬年前形成的巖石層中,保留著當時的磁性紀錄,利用精密儀器,對巖石剩餘磁性的測定,可以知道不同大陸在不同地質時代的地磁北極的位置及其移動,研究表明,各大陸測定地磁北極在相應地質時代移動路線不同,最終都在今天會合於磁北極。 其次是六十年代初,美國學者赫斯(H.H.Hess,1906~?)和迪茨(R.S.Dietz,1914~?)
  • 地球進入「人類世」,但這並不是一個值得慶賀的時代
    由34名成員組成的人類世工作組作出的這一決定,標誌著新地質時代邁出了重要一步。據悉,該小組計劃在2021年之前向國際地層學委員會提交一份關於新紀元的正式提案。人類世是什麼?什麼時候進入人類世?「人類世指的是時間、過程和地層的地質單位,」人類世工作組主席、英國萊斯特大學地質學家簡扎拉塞維奇(Jan Zalasiewicz)表示。「人類世描繪的是地球的最近代歷史。」
  • 古代世界可劃分為幾大文明體系
    正所謂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地理環境作為人類賴以生存發展的基礎,對歷史發展進程有非常大的影響,也正是地理上的隔絕將人類文明分割開來,使不同的地理區域形成不同的文明體系。歐洲與亞洲同屬亞歐大陸,共處在亞歐板塊上,卻被分為兩個大洲,但無論是從地理還是歷史的角度,直接將亞歐大陸劃分為亞洲與歐洲兩大區域是不行的。
  • 論劃分法系的方法與標準
    對於他所處的時代來說,他的劃分是比較合適的。與早期西方學者所作的劃分相比,他的劃分方法和標準較合理,劃分的結果較客觀反映了當時世界主要法律制度的"類群"關係。不過,他的譜系分類法確定"親緣關係"時,沒有對時間予以限定,所著眼的主要是幾種法律制度的共同歷史源流。這就不可避免地導致一種動態分類,把不同歷史時代的法系並列在一起。
  • 英媒:科學家為地球歷史劃分新篇章
    參考消息網7月20日報導 英媒稱,地球的官方歷史有了新篇章。據英國廣播公司網站7月18日報導,地質學家將過去的4200年劃分為地球歷史上一個獨特的時期,將其稱為梅加拉亞期,這個時期開始的標誌是一場大旱災,這場旱災摧毀了全球範圍內的許多文明。國際年代地層表——描繪地球歷史時間線的著名圖表——將被更新。報導稱,不過應該說,科學界對引進這種變化的方式感到有些不安。
  • 從猜疑鏈和技術爆炸視角看人類歷史發展進程
    比如,人類從狩獵時代到農業時代,用了十幾萬地球年時間;從農業時代 到工業時代用了幾千地球年;而由工業時代到原子時代,只用了二百地球年;之後,僅用了幾十個地球年,他們就進入了資訊時代。:生存是各個以人種、文化、國家、宗教等為劃分的族、群第一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