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市生活垃圾分類處理體系研究與實踐》項目榮獲2020年度廣東...

2020-12-03 身邊24小時

近日,廣州市城市管理技術研究中心研究成果《廣州市生活垃圾分類處理體系研究與實踐》榮獲「2020年度廣東省環境衛生協會科學技術一等獎」。《廣州市生活垃圾分類處理體系研究與實踐》由該中心牽頭編制,並與廣州環保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共同申報。

該研究對我市垃圾分類工作進行了系統性分析,提出廣州市垃圾分類頂層設計理念,指導垃圾分類全流程體系建設和管理。從分類原則、部門和主體責任、全流程管理體系構建、兩網融合、前端與後端相匹配、加強日常管理、宣傳教育與執法並重等方面提出了設計要求,明確各部門主體責任並用於指導實踐。在推進垃圾分類過程中,以政策法規文件制定、技術規範文件編制、加強執法監督等方面來全面落實頂層設計理念。

研究成果充分體現了廣州市垃圾分類工作的經驗成果,是垃圾分類工作理論聯繫實踐的典型研究案例。(技術研究中心 陳美珠)

【來源:廣州市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穗打造全國垃圾分類樣板城市
    廣州是全國第一批生活垃圾分類試點城市,經過多年的積極探索,廣州因地制宜,構建出「三化四分類」的垃圾分類體系,即以實現生活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為目標,建立垃圾「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和分類處理」全鏈條,初步探索出一條適應超大城市發展和具有廣州特色的垃圾分類路子。
  • 垃圾分類廣州經驗讓人開眼界
    垃圾分類 廣州在行動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全傑通訊員成廣聚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駱昌威「廣州垃圾分類水平很高,經驗值得學習和推廣!」2020年全國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現場會昨日下午安排現場觀摩,來自全國的與會代表分三條線路走訪了廣州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情況。
  • 廣州「城市生活垃圾分類減量一體化解決方案」通過論證
    、解決資源短缺與環境汙染問題以及推動我國生態文明建設上具有重要意義,建議廣州市重視該課題的研究成果並深入實踐,全面檢驗和繼續完善。該方案首先研究提出了「政府主導、全民參與、企業運作、社會組織推動」的城市生活垃圾分類減量一體化系統解決方案,通過實踐證明具有良好的效果。對推動我國生活垃圾分類及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有積極的作用。
  • 國企要聞 | 廣州5個生物質處理設施項目開工 助力垃圾分類處理
    國企要聞 | 廣州5個生物質處理設施項目開工 助力垃圾分類處理 2020-07-02 17: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生活垃圾分類現狀及處理策略分析
    1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現狀1)管理職能部門缺乏協調合作。目前生活垃圾的清運、處理由市政部門負責,環保部門參與的積極性不足。除北京市可回收物管理併入城管委、上海市生活源可回收物納入環衛體系外,其餘城市的可回收物、有害垃圾的貯存、處理職能沒有進行明確劃分。2)分類處理設施能力不足。
  • 廣州: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100% 終端處理能力滿足2035年城市發展...
    2020年7月1日,全國首部生活垃圾分類地方性法規——《廣州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實施兩周年,市人大常委會日前對全市垃圾分類工作進行大規模明察暗訪,檢查內容全覆蓋。目前,廣州市已基本建成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的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系統。
  • 煙臺出臺市區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辦法》 搭建全程分類體系
    ,日前,市城管局制定的《煙臺市市區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辦法》由市政府常務會集體研究通過並付諸實施。   煙臺市城管局副局長、一級調研員王克山介紹,《辦法》共八章四十九條,主要從規劃和建設、分類投放、分類收集、運輸和處置、促進措施、監督管理和法律責任方面對市區生活垃圾分類工作進行了明確規定。對煙臺市生活垃圾源頭減量、全程分類管理、無害化處置和資源化利用進行規範,重點強化全程分類體系建設,為提升本市生活垃圾管理水平和實效提供堅實的法治保障。
  • ...市200個小區建成生活垃圾分類示範點 生活垃圾分類覆蓋面已達100%
    市城管委相關負責人介紹,我市從2015年起正式啟動生活垃圾分類試點小區建設工作,2018年起機關單位全面實施生活垃圾分類示範帶頭工作,2020年起全面推動街道、社區示範片區建設工作。今年7月,正式印發實施《桂林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辦法》,為垃圾分類工作提供指導意見和管理依據。同時,將生活垃圾分類列入了城市管理日常督查考評範圍。
  • 我國生活垃圾分類與處理方法探究
    我國生活垃圾分類與處理方法探究北極星固廢網  來源:《城鎮建設》  作者:李增輝  2020/9/4 15:50:48  我要投稿  北極星固廢網訊:摘要:隨著城市化進程的推進及人口數量的增長國家針對生活垃圾分類及處理工作的具體情況,制定完善的環保法律法規,確保在政策上加強對生活垃圾管理工作的控制,提高生活垃圾處理工作的規範性。並且建立一定的獎懲機制,保證相關人員在工作中可以全面落實相關法律法規,確保相關人員可以對生活垃圾進行分類處理,避免出現多種類型的生活垃圾統一處理的現象[5]。
  • 垃圾分成幾類?如何推進?四川生活垃圾分類方案徵求意見
    《徵求意見稿》提出,四川省城鎮生活垃圾分類以有害垃圾、可回收物、餐廚垃圾和其他垃圾為基本類型,確保有害垃圾單獨投放,努力提高可回收物和餐廚垃圾的單獨投放比例,逐步降低其他垃圾佔比。《徵求意見稿》還提出了垃圾分類工作推進時間表:到2020年,成都、德陽、廣元3個國家重點城市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系統,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達到35%以上。
  • 垃圾處理加速 紹興嵊州實施垃圾分類新模式
    近年來,紹興嵊州市嚴格落實省委省政府關於垃圾分類工作「一年見成效、三年大變樣、五年全面決勝」的總體思路,大力加強生活垃圾末端處理系統設施建設,三年內通過完善末端處理體系,倒逼前端垃圾分類,實現垃圾分類工作大變樣,基本實現垃圾處理減量化、無害化、資源化的目標。
  • 構建全過程體系 重慶深入推進生活垃圾分類
    近年來,重慶市整體推進垃圾分類全過程體系建設,構建垃圾分類智慧化運輸網絡,建設種類齊全的垃圾分類處理基地,取得了積極進展。擴大垃圾分類體系覆蓋面重慶市城市生活垃圾分類體系已覆蓋119個鎮街、1155個社區、8503個小區、417萬戶居民。其中,主城區垃圾分類已覆蓋271.4萬戶居民,覆蓋率從去年6月的33%,提高到2020年5月底的72%。主城區以外區縣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從零開始,到2020年5月底已覆蓋122.8萬戶居民,覆蓋率達到38%。
  • 溼紙巾是幹垃圾?乾果殼是溼垃圾?這些垃圾在廣東究竟算啥?
    廣東3年前已施行生活垃圾分類    2016年1月1日,廣東開始施行《廣東省城鄉生活垃圾處理條例》,這是國內第一部將生活垃圾分類納入立法的省級地方性法規。    此後,我省先後制定相關規劃、實施意見、技術指引等,為全省推進生活垃圾分類提供了法律、政策和技術依據;各地市也針對具體情況,制定本地指引等,如廣州2018年5月發布《廣州市生活垃圾分類投放指南》《廣州市機團單位生活垃圾分類指南》《廣州市居住小區(社區)生活垃圾分類指南》,深圳發布《深圳市大件垃圾回收利用管理辦法》、《深圳市機關企事業單位生活垃圾分類設施及管理規定》等。
  • 南寧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類體系回收利用率超35%
    南寧市日前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目前已基本建成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體系,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關於南寧市2020年第三季度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情況的通報》中,南寧市在46個城市中位居第一檔,工作成效顯著。截至今年11月,居民小區垃圾分類覆蓋率達100%。自今年三季度末開始,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已超35%。
  • 全市農村生活垃圾分類「三化」處理工作綜述
    自去年全面部署開展農村生活垃圾分類「三化」處理工作以來,目前全市共啟動4238個建制村農村生活垃圾「三化」處理工作,已完成1959個,垃圾「三化」處理村數居全省首位,仙居基本實現了縣域農村生活垃圾分類「三化」處理全覆蓋。我市有關做法得到了省裡充分肯定,副省長孫景淼專門作出了批示。全省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現場推進會8月7日至8日在三門召開。
  • 廣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廣州市節能降碳第十三個五年規劃...
    四、廢棄物資源化低碳化利用水平不斷提高全面推動垃圾分類處理,實現「源頭減量、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置及全過程監管」垃圾分類處理流程再造,成功創建全國首批生活垃圾分類示範城市。推動垃圾分類與資源回收工作對接。
  • 廣東惠州市垃圾分類取得新成效 垃圾各回各「家」變廢為寶
    北極星固廢網訊:2020年,惠州市生活垃圾分類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特別是市城管執法局、市環衛事務中心及惠城區政府(惠城區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專班)緊密配合,聚焦重點、分工合作、高效協同,紮實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工作。
  • GDI智庫發布調研報告,打造垃圾分類「廣州範本」
    11日,廣州日報數據和數位化研究院(GDI智庫)發布《廣州生活垃圾分類實施現狀與未來發展調研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對廣州市生活垃圾分類情況進行實地調研和數據分析,歸納總結廣州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取得的成效、經驗和做法,深入分析尚存不足與原因,並提出對策和建議,為推動廣州生活垃圾分類工作上水平提供決策參考。
  • 廣東垃圾分類為何僅4年再出新規?丨 南方特稿
    從2016年出臺第一部關於城鄉生活垃圾處理的條例至今,僅4年時間,廣東再出新規。2020年11月27日,廣東省第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六次會議表決通過《廣東省城鄉生活垃圾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於2021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
  • 城鎮生活垃圾分類對垃圾焚燒發電的影響應對措施
    國內最早的城市垃圾分類採用的是無序和簡單的方式,也就是回收站回收廢物方式。目前垃圾焚燒是最基礎,也是最便捷的生活垃圾處理方式;但隨著社會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現有的垃圾焚燒逐漸暴露出處理效果不佳及成本高等諸多問題。在21世紀經濟結構逐步調整的狀態下,重新對城市生活垃圾進行合理地分類利用,將成為新一輪環境問題應對手段。(2) 分類後各種垃圾的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