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諾:向「無限」發起挑戰的哲學騎士

2020-11-26 金汐筆談

我們在欣賞美景的時候,在和密友歡聚之時,在和父母孩子說笑之際,總幻想眼前這一刻會停下來。

蘇軾在遊赤壁的時候感慨:

「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挾飛仙以遨遊,抱明月而長終;知不可乎驟得,託遺響於悲風。」(《赤壁賦》)

面對著見證歷史的赤壁,感慨人生只是須臾之間,經歷千載的長江卻無窮無盡。想要與仙者遨遊,與天上的明月相擁永存。這些終不能實現,只能將遺憾寄托在悲涼的秋風中。

蘇軾的感慨就是人的有限與無限的矛盾。

誰的一生中沒有將此刻時間凝固的渴望,希冀將此時的畫面定格,讓身邊的人成為永遠的時刻呢?

書齋中的浮士德也會發出「太美了,請停一下」的感嘆。

「向天再借五百年」成為英雄的共鳴。

人生倏忽,美卻是永恆。

在無限的時空面前,有限的人生顯得更加茫然虛無。

人們想要抓住無限,解釋無限。

宗教構建了未來的無限,藝術用藝術作品的方式實現了無限,哲學,則嘗試用概念的方式把握無限。

提到概念,人們會想到什麼呢?

與經驗表象相對應的名稱。

例如「太陽」概念,對應的就是天上明媚陽光的來源。

似乎概念是確定的,對應的是經驗世界中的確定物,而對於不確定的東西,卻敬而遠之。

經驗世界中,人們總是能一眼望到頭,人們習慣有限的東西,對無限的空間與時間卻無能為力。

在時間的無始無終,空間的無邊無際面前,有限的生命被反襯的更加短暫與渺小,人生在世不過是「匆匆過客」,人的存在不過宇宙中的「滄海一粟」,在浩渺的時空面前看待有限的經驗,「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

人的有限的經驗在浩渺蒼穹茫茫時空中如何自處呢?

在古希臘,人們在世世代代的經驗擴展中,依稀覺察到時間與空間的無窮無盡,終於有一個人,向「無限」的風車發起挑戰,試圖用概念來把握時空的無限性,用有限來詮釋無限。

這個人,就是愛利亞學派的芝諾。

芝諾提出了著名的芝諾悖論。

芝諾悖輪中最著名的,莫過於阿基裡斯追不上烏龜,和飛矢不動。

阿基裡斯是古希臘神話中善跑的英雄,阿基裡斯追不上烏龜,相當於博爾特追不上烏龜。

芝諾給出的理由是,在阿基裡斯在追上烏龜之前,必須先到達烏龜現在所處的地點,而在這個時間中,烏龜又向前爬了一段,阿基裡斯與烏龜之間的距離可以由此下去無窮無盡,分成無數小段,阿基裡斯只能無限接近烏龜,卻永遠追不上。

飛矢不動。飛行的箭矢,在無限分割的瞬間是靜止不動的。小時候曾經買過一種動畫書,每一頁上面的人與前一頁相比只是某個地方有了變化,快速翻書的時候就會產生動態的感覺。就像早期的動畫製作就是以這種方式一幀一幀畫出來,動態電影放映時連接的靜態膠片。

在常識經驗層面,誰會不知道阿基裡斯肯定會追上烏龜,誰會不認為飛行的箭矢是在運動中呢?

但芝諾恰恰是在「概念」邏輯的層面向「無限」發起了挑戰,揭示了在時空中運動的事物的內在矛盾,或者說,在概念表達與經驗表象之間的矛盾。

我們又何嘗不是習慣於將無限理解為有限的疊加,用有限去追逐無限呢?

正因為經驗常識無法達到對無限的理解,才產生了宗教的「彼岸世界」——人的有限性存在是今生今世的此岸世界,而人的無限性就在於那「前世」「來世」的彼岸世界。如果哲學的概念沒有辦法對無限性進行認識與升華,神話或宗教就會來填補「無限性」的空缺。

芝諾最早在哲學概念上對無限性進行嘗試,他的嘗試是不成功的,就像單槍匹馬挑戰無限風車的堂吉訶德,註定失敗。但卻留給後人無限的啟示。

芝諾創造了概念運動的「主觀辯證法」,對後來的蘇格拉底、柏拉圖、甚至創立邏輯學的亞里斯多德都有著深遠影響,被黑格爾盛讚為「愛利亞學派的大師」「辯證法的創始者」。

芝諾悖論直到微積分發明後才得以完善解決,運動與時空的有限與無限可分,連續性與間歇性得以統一。

芝諾本人忠於信念,在謀求「拯救愛利亞人」「推翻暴君」的政治鬥爭中慘烈犧牲:暴君將他扔進了石臼,搗碎而死無全屍。

但正如他的學問為後世提供了無限影響一樣,他的死亡令城邦的公民們群情激奮,聯合起來推翻了暴君。

也許這就是哲學家的使命,既詮釋著世界,也創造著世界。

人創造著自己,創造著人的世界。

世界,永遠都是未完成的。

在創造活動中,人實現了生命的永恆。

相關焦點

  • 坤鵬論:芝諾的悖論(上)
    我們該秉承的認知是,只要能夠在歷史留名的哲學家,他們必然有其過人之處,具有智慧;同時,這個世界不可能有十全十美,沒有一種哲學理論是白璧無瑕的。 另外,哲學,愛的是智慧,是要將其學到為己所用,而不是傻傻地崇拜,惟命是從。 還有朋友說,我怎麼覺得他們每個人都說得很有道理呢?
  • 原子論的開山鼻祖,唯物主義哲學創始人——宇宙並非無限可分
    德謨克利特回到家鄉後,德謨克利特就開始孜孜不倦地研習哲學。他走訪了希臘著名的哲學家,併購買他們的書籍,其中原子哲學的先驅勒皮普斯(Leucippus)對他的影響最大。當時的希臘哲學脈絡已經發展到紛繁複雜的程度,各路先賢橫空出世,自立學派。有最古老的探索宇宙本源的米利都學派;有萬物皆數、以數為尊的畢達哥拉斯學派;有以人為本的智者學派;有強調事物發展變化的愛菲斯學派;有兼綜各家的多元論學派;當然還有研究形上學的埃利亞學派。其中埃利亞學派的芝諾以詭辯之術蜚聲古希臘,其十大悖論奇特巧妙,看似違反常識,但又邏輯自洽。
  • 芝諾的烏龜
    芝 諾 的 烏 龜 最後一隻神獸是一隻龜,它是由古希臘數學家芝諾在一系列關於運動的不可分性的哲學悖論中提出的一種思想實驗
  • 芝諾悖論怎麼破?
    這樣僅給出定義好像還是很難直觀地理解悖論,那我們今天就以歷史上最著名的悖論——芝諾悖論為例,好好體會一下悖論到底「悖」在哪裡。先簡單介紹一下芝諾吧,芝諾生活於公元前5世紀,是著名的數學家和哲學家,他的家鄉在義大利半島一個叫埃利亞的地方,古希臘哲學中有一個很著名的哲學學派就叫埃利亞學派。
  • 芝諾悖論到底想表達什麼——哲學起航
    為了解答這個問題,我們需要回到哲學史當中去,那不如,就從那個著名的芝諾開始吧。 芝諾是巴門尼德的學生,而巴門尼德在哲學上的主要觀點是認為作為世界本源的『存在』,具有獨一無二,不動不滅的性質——想一想,如果你是芝諾,你會如何對此觀點加以傳承與證明?
  • 希臘人哲學的先驗認識、芝諾悖論和原子論概念之分析
    「希臘人的哲學觀念是:雜多的、變化的、暫時的對象是不真實或不太真實的,只有單純的、統一的、永恆不變的對象才是真實的存在。」(引文6頁)繁華、複雜、變化的世界,只是一個假象;萬事萬物的本質確實是徹底一元論的,它清淨不動,但是卻有能動的屬性。
  • 芝諾悖論圖解
    WW兄建了一個哲學讀書群「雅典學園」,理想是將葉秀山先生主編的《西方哲學史(學術版)》全八卷讀薄。都說哲學群難搞,但「雅典學園」集聚了眾多哲學老師、學者以及專業人士和靠譜的哲學愛好者,在志願者團隊的認真而又專業的領讀下,大家緊扣書本認真學習討論,呈現了良好難得的哲學學習氛圍。
  • 【微科普】芝諾:人的知識就好比一個圓圈
    雖然芝諾時代已經過去二千四百多年了,但是圍繞芝諾的爭論還沒有休止。不論怎樣,人們無須擔心芝諾的名字會從數學史上一筆勾銷.正如美國數學史家E.T.貝爾(Bell)所說,芝諾畢竟曾「以非數學的語言,記錄下了最早同連續性和無限性格鬥的人們所遭遇到的困難。
  • 科學史上的神獸 | (一)芝諾的龜
    (一)芝諾的龜 芝諾悖論是古希臘數學家芝諾提出的一系列關於運動的不可分性的哲學悖論。在這些悖論中,均用了各種例子進行描述,其中有最著名的一條是這樣的。因為在競賽中,追者首先必須到達被追者的出發點,當阿基裡斯追到100米時,烏龜已經又向前爬了10米,於是,一個新的起點產生了;阿基裡斯必須繼續追,而當他追到烏龜爬的這10米時,烏龜又已經向前爬了1米,阿基裡斯只能再追向那個1米。
  • 再來追趕一下芝諾的烏龜 | 李榮
    芝諾這名字或許看著眼生,但是由他提出的那個古希臘的「飛毛腿」阿基裡斯趕不上一隻緩慢的烏龜的有名悖論,卻是知道的人可能更多一點。我始讀這個有名的論證是在高中,借著那時的辯證唯物論的政治課,雜讀了不少西洋古今的哲學書,好像在一篇課堂小論文裡還模仿當時一知半解的一些科學哲學的論著,以芝諾的這一個怪論為例,來發揮從數學物理當中獲取哲理的方法。
  • 阿喀留斯追不上烏龜——芝諾
    芝諾是斯多葛學派的創始人。其一生主要的哲學活動就是證明巴門尼德的「存在者不動」的觀點。他還為後人留下一系列著名的悖論,他的論證往往從事物的反面出發,其中一個著名的論證就是「阿喀留斯(荷馬史詩中最善跑的英雄)追不上烏龜」。
  • 科學界四大神獸:芝諾的龜,不要涉及無限,那會讓你的腦袋爆炸
    科學界的四大神獸中,芝諾的龜最簡單,因為它和現實衝突,無論誰都可以輕易跑贏它,但在理論中,它也最難處理,因為涉及到無限的概念都是讓人頭疼不已,正義君勸一句,真的不要輕易去想涉及無限的概念,尤其問題還是悖論,腦袋會爆炸的。
  • 從「芝諾悖論」開始,談微積分
    他可以說是一個很高級的「槓精」,可以說是「槓精」中的「槓精」;他很喜歡和人辯論,而且還提出了好幾個自己搞不清楚,別人也解釋不了的問題,對於這幾個問題,人們統稱叫「芝諾悖論」;- 01 - 「芝諾悖論」在這裡,我把「芝諾悖論」中的四個來給大家講講
  • 物理學四大神獸之芝諾的烏龜,芝諾悖論到底存不存在?
    其實,早在公元前500年左右,古希臘哲學家芝諾就提出了烏龜運動的不可分性這一理論,並表明有關無窮小的概念也需加入進來,顯然這不是簡單的追及問題,人們到今天都未能得到這個問題的準確答案,總而言之,芝諾悖論就是古希臘數學家芝諾提出的一系列關於運動的不可分性的哲學悖論,追烏龜悖論的具體內容是,阿基裡斯,又名阿喀琉斯,他是古希臘神話中十分善跑的英雄,假設他在和烏龜跑步的競賽中
  • 芝諾悖論:阿喀琉斯與該死的烏龜
    ----一位聽我講完芝諾悖論的朋友芝諾---古希臘 數學家,哲學家>芝諾(Zeno of Elea)生於義大利半島南部的埃利亞城邦,他是埃利亞學派的著名哲學家巴門尼德的學生和朋友。因為在競賽中,追者首先必須到達被追者的出發點,當阿喀琉斯追到100米時,烏龜已經又向前爬了10米,於是,一個新的起點產生了;阿喀琉斯必須繼續追,而當他追到烏龜爬的這10米時,烏龜又已經向前爬了1米,阿喀琉斯只能再追向那個1米。就這樣,烏龜會製造出無窮個起點,它總能在起點與自己之間製造出一個距離,不管這個距離有多小,但只要烏龜不停地奮力向前爬,阿喀琉斯就永遠也追不上烏龜!
  • 飛箭不動、龜兔賽跑與芝諾、黑格爾、佛陀
    古希臘哲學埃利亞學派的芝諾提出了以下兩個問題:一、飛箭不動。一枝射出的箭,在任何一個瞬間,都具有確定的位置和空間,在這個瞬間,飛箭是既非動又非靜的,任何瞬間都是這樣,所以飛箭不能處於運動狀態。慢的物體永遠不會被快的物體追上,因為每當追到慢的物體的出發點,慢的物體總是已經向前運動一點距離,最後是兩者無限接近,但永遠追不上。芝諾提出的這兩個悖論,在很長的歷史時期上被認為是詭辯,但詭辯的道理何在,往往莫衷一是。
  • 愛哲學的人是最聰明三
    後來的哲學,從巴門尼德那裡所接受過來的並不是一切變化的不可能性,而是「實體」的不可毀滅性。「實體」這個詞在他的直接後繼者中並不曾出現,但是這種概念已經在它們的思想之中出現了,它就這樣變成了哲學、心理學、物理學和神學中的根本概念之一,而且二千多年來一直如此。巴門尼德在他的哲學長詩中說,我們的認識面對著兩條道路,一條是「真理之路」,一條是「意見之路」。
  • 物理學四大神獸之芝諾的烏龜
    物理學上有四大神獸,芝諾的烏龜、拉普拉斯獸、麥克斯韋妖、薛丁格的貓,分別對應著微積分、經典力學、熱力學第二定律和量子力學。它們亦正亦邪,既給聰明的科學家帶來困擾,也給企圖進化成神的人類指明了道路主人: 芝  諾門派:先賢哲學
  • 物理學之四大神獸(1)——芝諾的烏龜
    今天我們聊聊芝諾的烏龜。我們先看一看它的簡歷。    姓名:芝諾的烏龜    主人:芝諾    性別:未知    出生地:古希臘    能力:縮地成寸        公元前464年,天下第一運動會開幕,第一天的比賽內容是芝諾的烏龜與海神之子阿克琉斯賽跑
  • 再快的人也跑不過烏龜,芝諾悖論涉及到量子領域解釋
    哲學家芝諾(Zeno)於公元前490年生於義大利南部,他提出的悖論震古爍今,使數學家,科學家和哲學家困惑了數千年。儘管他的作品至今沒有倖存,但歸因於他的著作卻有40多種悖論,這都是他為捍衛老師巴門尼德的哲學而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