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來追趕一下芝諾的烏龜 | 李榮

2021-01-15 文匯筆會

拉斐爾《雅典學院》


古希臘愛利亞學派裡,提到巴門尼徳,必然會說及芝諾。芝諾這名字或許看著眼生,但是由他提出的那個古希臘的「飛毛腿」阿基裡斯趕不上一隻緩慢的烏龜的有名悖論,卻是知道的人可能更多一點。我始讀這個有名的論證是在高中,借著那時的辯證唯物論的政治課,雜讀了不少西洋古今的哲學書,好像在一篇課堂小論文裡還模仿當時一知半解的一些科學哲學的論著,以芝諾的這一個怪論為例,來發揮從數學物理當中獲取哲理的方法。如今當然想不起那時具體胡扯了一些什麼,總之不過是一個中學生的胡亂的一時興起而已。

    

根據第歐根尼·拉爾修《名哲言行錄》的記錄,芝諾不只是巴門尼德的一個普通的學生,還被巴氏收為義子,可見他們的關係是很親近的,用言行錄裡的話,就是成為巴氏所鍾愛的人。柏拉圖在他的《巴門尼徳篇》裡面,還特別地說了一句:芝諾身材修偉,是形貌和學問都十分出色的一位人才。而亞裡斯多徳的評價,則說他是哲學上和政治上都一樣出色——這話對於芝諾一生行事的概括或許更全面一點。

    

這一位身材修偉的美男子,在政治上卻是一位剛烈的勇士,在結局上亦頗慘烈,在此且不贅述。芝諾學問上的作為,如今留存得更多一點。他的思想其實是十分深刻的,可以說是看到了人類思考力的所謂「窮盡處」。但是,頭腦太過實際的人們卻往往理解不了,甚至把他的不少說法看作「閉上了眼睛亂說」的胡言亂語,因為芝諾說最善跑的阿基裡斯永遠趕不上一隻烏龜,一段有限的距離是永遠走不完的,飛著的快箭是不動的。這樣的話,多少人會皺著鼻子不屑於去搭理。甚至連一樣是古希臘時代著名哲人的亞裡斯多徳,大概因為他自己那偉大的頭腦太過於實際或者說「邏輯」了,對於芝諾的那些說法也是大大地不以為然。雖然亞裡斯多徳的轉述有保存之功,但他每說及一處芝諾,卻總是出之以「其推理是錯誤的、不對的」之類的判語。如今的現代人,頭腦更為實際了,更容易指認芝諾的話不過是人類早期的「幼稚」想法,對之輕忽並且自大,哪裡還會靜下心來認真而且有信仰地好好去想一想呢?

    

《雅典學院》中的芝諾(右一)


芝諾的這幾個說法,其實都是所謂的「悖論」。悖論後面常常藏著值得深思的至理,但人們往往習慣於去反駁它們。芝諾何嘗不明白阿基裡斯是可以趕上那樣緩慢的烏龜的,但是他說,他首先必須到達烏龜出發的地點,這時烏龜會向前走了一段路。於是阿基裡斯又必須趕上這段路,而烏龜又會向前走了一段路。他總是愈追愈近,卻始終追不上它。後世有多少代的人說了多少的話、寫了多少的文字來論證芝諾的話錯在哪裡。有些論者以似乎「稱讚」的口吻說,芝諾其實已經有了一點關乎後世「極限」概念的樸素思想,只是可惜,因為未把時空的全部因素考慮全面而出現了錯誤。不過,還是有一些誠實而且思考力強盛的論者,坦白地承認如果照著芝諾的想法去想,實在不大容易反駁他,他的問題讓人感到棘手。

    

芝諾與他的老師並且相傳是他的義父的巴門尼徳,思想是一路。柏拉圖對話集裡面最主要的一篇《巴門尼徳》記下了蘇格拉底與芝諾的一段對話。蘇氏問他:你的一切論述,是否都是為了證明存在是「一」,「多」並不存在,和你的老師一樣呢?芝諾說:不錯,你正確地了解了我的總目標。蘇氏進一步說:你與你的老師,一個說只有「一」,一個說沒有「多」,其實是一個意思,卻使人們以為你們說出了不同的話,用這種辦法欺騙大家。芝諾稱蘇氏機靈得和斯巴達的獵犬一樣,善於追尋跡象。但他特意地說,他與他的老師並非如蘇氏以為的那樣,是做出一種做作的行為。他的老師從肯定的一面說出只有「一」,但為一些人取笑,他便從反面來假設如果存在「多」,看來要比假定「一」存在更加可笑。

    

從柏氏的這一段記錄當中可以看到,連柏氏和蘇格拉底這樣思想深刻的大家,對於巴門尼徳和芝諾這一對師弟子的與眾不同的想法,也是不能夠體貼。巴氏這一對師弟子的只有一、沒有多;只有止、沒有動的這些看上去奇怪的想法,其實哪裡是在要大家說出它們錯在什麼地方,而是要大家想一想它們似乎明顯地讓人覺得是錯的地方到底有哪些倒可以說是對的。

    


芝諾似乎在人類這樣的早期,就已經有點看出人類的知識力的方向只是在向分析的一路走去,想把天下萬物拆解開來掌握在手裡,也便是那個「多」字。而且人類的這一條分析的路有一點不歸路的味道,一旦走開步,便會越走越遠。芝諾的飛毛腿趕不上烏龜、飛矢不動以及走不完的一段有限路途等有名的幾個悖論,便都是針對著人類走向分析的這個「多」的路向而發的。飛矢的動態如果從多的一面來分析,可無限地分割下去,便成了無限的靜的空間,哪裡還能動得了。飛毛腿去趕那烏龜,可無限地分割,便是無限地接近,但哪一點才是重合的一點呢?人類好像在這個多的路向上是找不到的。

    

在如今殘存下來的一個芝諾論自然的殘篇裡,他說了一段話:同一存在物如果是多,必有各個部分,那麼部分的邊界必有大小,並與其他部分有聯繫,有大小、有聯繫的邊界,那便不是真正最外面的邊界,邊界之外還有邊界,那便「大會大到無窮」。同時又「小會小到沒有」,因為我們一般設想的可以劃分部分的分界,是既無大小又無厚度和體積的東西,這種東西實際是沒有的,所以他說小會小到沒有。這個話實在的意思,便是我們如何能夠把天下萬物分成多的部分呢?

    

阿基裡斯


說到運動,那個殘篇裡還說,(如果我們要把運動從多的裡面來分析,那麼)運動的東西既不在它所在的地方運動,又不在它所不在的地方運動。這或者即是後世徳哲康徳氏所謂「二律背反」者也,亦即人類理性之窮盡及窮途處,雖然黑格爾氏在他的哲學史講演錄裡說及芝諾的地方,把芝諾的這句話借過來說,其實運動即是在此又不在此的辯證法。

    

然而實在說來,如果要認辯證法的祖師,或許還應該算是芝諾,黑格爾氏在這一點上卻不過好像是更為「聰明」一些而已。對人類有益的辯證法,總還是在於止其所不得不止,而不是所謂「放諸四海而皆準」式的普適也。如今人類在那個所謂多的分析的路上已經有點迷途難以知返,在一片「微而又微、玄之又玄」的迷津煙霧之中,薛丁格、波普爾等近代大師身上的那種視一切不過是可證偽的假說的懷疑精神,慢慢地變得稀薄無可蹤影,這時候便尤其會想到古希臘的芝諾,想到他的阿基裡斯與烏龜。


本文刊2018年1月15日《文匯報 筆會》

點擊「閱讀原文」可跳轉至《今生一盅茶》購買網頁


【筆會上月好文推薦】

王安憶:她那麼愛生活,愛得太多太多

周克希:好在哪裡

駱玉明:舊作往事

毛尖:排隊上思南

劉慶邦:用一根頭髮做手術

田洪敏:紀念H先生


相關焦點

  • 芝諾的「神奇烏龜」,一個你明知道錯誤,卻無法反駁的悖論
    人類對宇宙的探索越深入,產生的疑問和困惑也就越多,比如古希臘的哲學家曾經提出過一個著名的悖論——「芝諾的烏龜」也被稱為「芝諾悖論」。阿基裡斯是古希臘神話一位善於跑步的神明,他在神明之中也以速度出名,但是在芝諾的問題中,他卻永遠追不上一隻正常爬行的烏龜。
  • 芝諾的烏龜
    現在讓我們回歸正題,芝諾的烏龜。芝諾提出一個物理情形:阿基裡斯,又名阿克琉斯,他是一個古希臘神話中善跑的英雄,讓他去和一隻烏龜賽跑,假設他的速度是烏龜的10倍,而烏龜在他前方1000米,他們同時出發,當他跑到1000米處時,到達了烏龜出發的起點位置,烏龜這時跑了100米;他再跑100米,到達烏龜第二個起點時,烏龜又跑了10米;他再跑10米,到達烏龜第三個起點時,烏龜又跑了1米;當他又跑了1米時,達到烏龜第四個起點時,烏龜又跑了0.1
  • 劉翔追不上烏龜?芝諾悖論圖解
    在競賽中,追者首先必須到達被追者的出發點,當劉翔追到100米時,烏龜已經又向前爬了10米,於是,一個新的起點產生了;劉翔必須繼續追,而當他追到烏龜爬的這10米時,烏龜又已經向前爬了1米……只要烏龜還在爬,劉翔永遠也追不上烏龜!
  • 再快的人也跑不過烏龜,芝諾悖論涉及到量子領域解釋
    芝諾基於這個觀點,舉了個例子。即阿喀琉斯(《荷馬史詩》中的希臘勇士)和烏龜賽跑。阿喀琉斯讓烏龜先跑10米,他去追趕,阿喀琉斯跑的速度是10m/s,而烏龜跑的速度假設1m/s。然後,當阿喀琉斯到達烏龜開始的點(T0 = 10米)時,烏龜將會移動1米到T1 = 11米。
  • 再快的人也跑不過烏龜,芝諾悖論涉及到量子領域解釋
    阿喀琉斯讓烏龜先跑10米,他去追趕,阿喀琉斯跑的速度是10m/s,而烏龜跑的速度假設1m/s。然後,當阿喀琉斯到達烏龜開始的點(T0 = 10米)時,烏龜將會移動1米到T1 = 11米。當阿喀琉斯到達T1時,又耗費了0.1s,在這0.1s的時間內,烏龜又已經移動了0.1米(到T2 = 11.1米),當阿喀琉斯到達T2時,烏龜仍然領先0.01米,以此類推。
  • 人類永遠追不上烏龜?芝諾的悖論:微積分思想的前身
    這四位分別代表著微積分經典力學熱力學第二定律和量子物理今天我們就來講講芝諾和他的烏龜初始時烏龜處於A1處,等阿基裡斯跑到A1處時,烏龜已經爬到A2處了當阿基裡斯再趕到A2處時,烏龜已經爬到A3處了......
  • 人類永遠追不上烏龜?芝諾的悖論:微積分思想的前身
    這四位分別代表著微積分經典力學熱力學第二定律和量子物理今天我們就來講講芝諾和他的烏龜阿基裡斯追前面的一隻烏龜,阿基裡斯的速度大於烏龜的速度初始時烏龜處於A1處,等阿基裡斯跑到A1處時,烏龜已經爬到A2處了當阿基裡斯再趕到A2處時,烏龜已經爬到A3處了......
  • 芝諾悖論:阿喀琉斯與該死的烏龜
    >芝諾(Zeno of Elea)生於義大利半島南部的埃利亞城邦,他是埃利亞學派的著名哲學家巴門尼德的學生和朋友。他的生平記載的已經不很清晰了,不過以他名字命名的芝諾悖論,卻廣為流傳。  阿喀琉斯是古希臘神話中善跑的英雄。在他和烏龜的競賽中,他速度為烏龜十倍,烏龜在前面100米跑,他在後面追,但他不可能追上烏龜。
  • 芝諾悖論:為什麼有人說,兔子追不上烏龜是必然的
    在某些情況下,兔子是永遠都追不上烏龜的。還是先來複習一遍龜兔賽跑的故事。假設兔子與烏龜的賽程是120米,兔子跑到60米的時候,發現烏龜才挪動了6米,這時比賽時間已經過去了1分鐘,也就是60秒。也就是說兔子的速度是60米除以60秒等於1m/s,而烏龜的速度只有6÷60=0.1m/s。
  • 博爾特也「追不上」的烏龜?古希臘哲學家芝諾提出過哪些奇怪悖論
    追不上的烏龜龜兔賽跑的故事是我們每個人都聽過的,說的是一隻兔子因為驕傲,結果在賽跑中敗給了烏龜。芝諾表示:對啊,這沒問題啊,就算兔子不睡覺,也追不上烏龜啊!在芝諾的悖論中,追趕烏龜的不是兔子,而是希臘神話中非常善跑的阿喀琉斯。
  • 兔子永遠都不能追上烏龜,讓你無可奈何的芝諾四大悖論
    古希臘數學家、哲學家,芝諾十分不信任人的感覺,他覺得人的感覺會把人欺騙,甚至強烈地感受到我們的感官沒有為我們提供任何關於實在的線索。所以芝諾並不根據常識來判斷他的結論是否錯誤,他認為思想之路比感覺之路要可靠的多。但並不代表他悖論邏輯上的不嚴謹,相反,正是他一味地從思想上追求真理,更使得他的邏輯推理十分嚴謹,令人感覺十分有意思。其中大都是關於運動的不可分性,據說直到量子概念的出現,才得以解決。
  • 人類為什麼追不上物理學四大神獸之芝諾的烏龜?
    人類為什麼追不上一隻小小的烏龜?今天我們看看,物理學四大神獸之芝諾的烏龜。假設讓一個跑步世界冠軍來和一隻小烏龜賽跑,為了不欺負小烏龜,我們先讓小烏龜跑一段很小的距離。很短時間之後,我們的世界冠軍就抵達了烏龜的起點。不過到此時為止,不管烏龜爬得有多慢,它都已經向前移動了一小段的距離。它仍然在領先。
  • 物理學四大神獸之芝諾的烏龜
    物理學上有四大神獸,芝諾的烏龜、拉普拉斯獸、麥克斯韋妖、薛丁格的貓,分別對應著微積分、經典力學、熱力學第二定律和量子力學。芝諾之龜短小精悍,豆眼如炬,龜甲結實笨重。芝諾之龜以身體劣勢為由,申請提前奔跑100米。阿喀琉斯深知自己的速度乃是芝諾之龜的十倍,便毫不猶豫地答應了。       比賽開始。
  • 芝諾的烏龜是一個悖論,時間概念有爭議,明知道有錯誤卻無法反駁
    通過大數據進行分析,科學家發現很多人為了提高效率,往往會選擇將時間分割成多個不等份來進行分配,以期在有限的時間裡儘快完成任務。而早在古希臘時代就已經有一位哲學家芝諾對有關時間的問題提出了自己的設想,只不過故事的主角是神話傳說的阿基裡斯和烏龜,所以這個設想也被稱為「芝諾的烏龜」。
  • 芝諾悖論——阿基裡斯與烏龜
    芝諾悖論——阿基裡斯與烏龜   悖論是有趣的,而且是數學的一個非常重要的部分.它突出地表明,在陳述或證明某種想法時小心地使它不出現漏洞是多麼地重要.在數學中,我們常常試圖使數學思想覆蓋儘可能多的方面,例如我們試圖概括一個概念以使它能夠用於更多的對象
  • 阿喀留斯追不上烏龜——芝諾
    這個論證可以用以下內容簡要說明:假如阿喀留斯要追上烏龜,首先要達到烏龜原來的起跑點,可他跑到這一規定場所需要的一定的時間,所以說當他跑到規定場所時,烏龜已離開原地,前進一段路程了,於是他還要花費時間趕到烏龜新的所在點。如此循環往復,反覆論證下去,就會得出這一論點:阿喀留斯永遠追不上烏龜。他的論證還有「二分法」、「飛箭不動」、「一半的時間等於一倍的時間」等。
  • 物理學四大神獸之芝諾的烏龜,芝諾悖論到底存不存在?
    物理學四大神獸之芝諾的烏龜,這則悖論曾經困擾了整個科學界上千年之久,甚至導致了第二次數學危機,你是否聽過這樣一個故事,烏龜與人類賽跑,由於人的平均速度是烏龜的十倍,鑑於人類很有體育精神,於是他決定,讓烏龜先跑100米,然後自己再跑,當他跑了100米後,這名人類發現烏龜領先他十米,於是他又奮力地追了一米,此時,人們發現烏龜比他領先了十釐米,那麼人類,究竟何時才能追上烏龜?
  • 物理學之四大神獸(1)——芝諾的烏龜
    今天我們聊聊芝諾的烏龜。我們先看一看它的簡歷。阿克琉斯體格健壯,芝諾之龜短小精悍。阿克琉斯看著烏龜背著結實笨重的龜殼,又想著自己的速度很快,是烏龜的10倍,於是就以烏龜的身體劣勢為理由,申請讓烏龜提前奔跑1000米。
  • 物理學四大神獸之「玄武」——芝諾的烏龜
    玄武——芝諾的烏龜青龍——拉普拉斯獸朱雀——麥克斯韋妖白虎——薛丁格的貓
  • 芝諾悖論怎麼破?
    這樣僅給出定義好像還是很難直觀地理解悖論,那我們今天就以歷史上最著名的悖論——芝諾悖論為例,好好體會一下悖論到底「悖」在哪裡。先簡單介紹一下芝諾吧,芝諾生活於公元前5世紀,是著名的數學家和哲學家,他的家鄉在義大利半島一個叫埃利亞的地方,古希臘哲學中有一個很著名的哲學學派就叫埃利亞學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