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科普「TP53基因」——您的基因警察,能「消除」癌細胞嗎?

2021-01-15 天晴e美




  TP53基因,又稱為p53基因,是因為編碼一種分子量為53kDa的蛋白質而得名。被作為著名的「抑癌基因」而被廣泛研究。簡單來說,TP53基因編碼的p53蛋白其中的重要作用之一是調控細胞分裂和增殖。機體內部的細胞分裂增殖是時刻受到「指令」調控的,每個細胞各司其職,共同維持機體內部的穩定運轉。

  打個比方,人體由大約100萬億個細胞組成,這些細胞發揮自己的功能,就像一個社會一樣,當大家共建一個穩定和諧社會時,機體是健康的。

  當一群兢兢業業的細胞中出現了害群之馬時,就可能給社會造成不良影響,甚至化身為恐怖分子,破壞寶貴的勞動成果,侵佔資源,造成身體出現疾病,甚至癌症...這批「害群之馬」往往是由於外界因素或基因隨機突變形成的有損傷細胞。



  1.TP53基因在正常情況下會監控細胞的分裂,如果是發出健康信號的「好」細胞,TP53給出同意意見,讓好細胞繼續分裂增殖;

  2.如果是受損的細胞呢?TP53基因會評估細胞受損程度,如果受損程度不大,可以輔助細胞修復,如果是有嚴重DNA損傷或染色體結構變異的「壞」細胞,TP53基因會抑制細胞的分裂,並引導細胞發生凋亡,細胞凋亡即指細胞自殺。通過讓這些壞細胞自殺,避免他們不斷分裂,變成腫瘤細胞,這就是TP53基因的抑癌作用。

  我們生活中其實可以經常看到TP53基因發揮作用,舉個例子,夏天去海邊遊泳,或曬日光浴,背上的皮膚容易被曬傷,過兩天後,曬傷的皮膚就會蛻皮,實際上這就是一個細胞凋亡的過程。 因為太陽光過度照射皮膚,其中的紫外線會引起許多細胞裡面的、許多個基因被破壞。

  這個時候,TP53就會監控這些受損細胞,啟動凋亡過程,讓這些受到傷害的細胞自殺,通過讓這些細胞自殺,然後讓這些很可能以後變成腫瘤的細胞,在它變成腫瘤之前就先死掉 ,從而發揮了抑癌作用。 實際上這是一個犧牲局部,保存整體的策略。而這個整體,就是我們每個人的生命健康。

  正因為TP53的抑癌作用,有人稱TP53為「抑癌基因」也叫「基因警察」。TP53基因是細胞分裂的「剎車」!

  如果TP53基因發生突變,失去了功能或者功能下降,那麼受損傷細胞很可能逃脫上面的凋亡過程,繼續分裂,受損細胞在不斷分裂增殖的過程中,容易積累更多的基因突變等損傷,因此就有更大可能性變為腫瘤細胞。科學研究發現,在50%的腫瘤裡面,都發現了TP53基因的突變。

  了解了上述背景後,TP53抑癌基因檢測(又稱抗癌能力基因檢測)的意義顯而易見:通過檢測TP53基因的特定基因位點來判斷TP53基因是否存在突變,分析您的基因型,預測您抑制癌症的能力高低,從而預測個體患癌症的風險高低,降低癌症患病風險。 在飲食、起居、運動等多個方面制定合適的計劃,改善生活方式。



  由於TP53基因突變主要發生在腫瘤細胞中,因此對於TP53基因突變的檢測主要適用於與癌症相關的人群的檢測,主要包括以下幾種:

  一、癌症高危人群:40歲以上,長期生活在大城市,工作壓力大的職業;有腫瘤家族史或有遺傳易感性的人群;長期接觸有害化學物質或放射線;有慢性炎症或癌前病變人群;長期吸菸、飲酒者,過多攝入高脂肪食物導致肥胖者。

  二、疑似癌症患者:身體裡發現可疑腫塊或病理檢查有不典型增生、癌前病變,可從分子層面鑑定是否有基因突變。

  三、癌症患者治療中或治療後,跟蹤檢測血液中基因突變量的變化,評估療效,幫助選擇治療方案。

  四、康復期癌症患者:曾患癌症,治療後可定期做P53抑癌基因檢測,從分子層面監控是否再次出現原有的基因突變,能夠較臨床檢查更早發現復發跡象,評估預後。




  通過對TP53基因的常見突變位點進行檢測,可以有效的進行腫瘤的風險預測和早期預警,在腫瘤發生後的臨床治療過程中也可以指導個體化用藥。

  1、 腫瘤風險檢測

  2、 腫瘤早期預警

  3、 放、化療的療效評估

  4、 康復期癌症患者預後評估

  檢測出患癌風險高,並不代表會得癌症,儘早預防癌症才是我們做基因檢測的目的;天晴基因檢測為重點防癌人群提供專業的基因檢測;TP53防癌基因檢測,能讓我們提前20年預知患癌風險,從而改善生活習慣,飲食等,達到不患癌的目的。TP53基因檢測是癌症預防的第一步!



相關焦點

  • 2017 年基因編輯療法盤點 | 人類成功「敲除」突變致死基因,並向...
    科學家利用病毒將一個功能正常的 LAMB3 基因編入男孩的存在缺陷的基因中,然後,在實驗環境中培養這些皮膚細胞,直到這些細胞長成一塊「新皮膚」。在經過數次「新皮膚」移植後,男孩在今年終於恢復健康,並重新回到校園。基因剪輯又成功為人類提供了一種疑難雜症的解法。
  • 原創漫畫:TP53基因的主要作用與突變後果
    每一位病友在剛開始接觸基因二代測序的時候,應該第一聽說的就是TP53,不論是醫生,還是病房中的老病友,提到基因兩個字,必提「TP53」,但是大家只知道化療前要看TP53,TP53與預後有關係。但TP53基因到底是做什麼的?TP53突變了為什麼就不好了呢?今天我們通過一幅漫畫來做個科普。
  • 微基因重「芯」定義基因檢測,賦能精準健康管理
    (原標題:微基因重「芯」定義基因檢測,賦能精準健康管理) 摘要:基因檢測行業新突破
  • 聊聊"讓人色變的Tp53基因″
    (科普短文一一參考《基因傳》整編)      任何一個的細胞都有正常的生命周期,從產生、分裂、化分、最後凋亡。
  • 微基因探索「基因+保險」服務場景,跨界合作實現三方共贏
    最近,微基因在「基因+保險」領域邁出了跨時代的第一步,希望通過「基因+」場景化為用戶提供更多基因數據的利用方向。眾所周知,保險行業準入門檻高、產品信息繁複。很多人在沒清楚了解自己需求的情況下,易衝動購買大量不合適的保險產品,包括當前備受關注的重疾險。
  • 我們為什麼擔憂「基因編輯」?
    當人生產出「複製人」的時候,人是「複製人」的上帝,「複製人」必須忠誠於、服務於自己的上帝——「人」。當複製人擁有生育能力之後,人就從「神」的高處跌落,複製人不再是被創造者,他們開始擁有了與「人」同等的地位,他們成為自己的上帝,無需成為人的奴僕。而當人可以修改自身基因的時候,一個問題便自然出現——人類中的「誰」扮演了上帝的角色,他們又何以成為造物主支配其他人的命運?誰給了他們這個權力?
  • 《陳巍學基因》筆記(36)P53基因與腫瘤
    本期筆記將以原視頻為藍本,為大家介紹P53基因與腫瘤的關係~簡單地說,P53 基因是防止正常細胞變成癌細胞的一個重要的看門基因,據統計,50%以上的腫瘤病例當中,會有 P53 基因的突變。「Tumor Protein 53」。
  • 「同性戀基因」真的存在嗎?一個無聊科學家意外開啟的實驗旅程
    「為什麼李文汀如此教人敬畏的遺傳學者,會如此堅定地否認行為可以遺傳?」哈默疑惑,「他不能在實驗室否定行為的遺傳,因此寫了政治文章論戰攻擊?也許這其中有空間,可做真正的科學研究。」哈默打算對性遺傳學做一番速成的了解。他回到實驗室裡探索,但無法由過去學到什麼。哈默搜尋了自1966 年以來所有科學文獻的資料庫,尋找關於「同性戀」和「基因」的文章,找到十四篇,但搜尋「金屬硫蛋白基因」,卻有六百五十四篇。
  • 免費祖源基因檢測培育市場「23魔方」蓄力打造國內最大基因資料庫
    目前,「23魔方」的消費級基因檢測服務可以對九大類遺傳指標進行檢測,採集手段主要是通過使用「23魔方」提供的專業唾液採集樣盒,將用戶的唾液樣本回寄到「23魔方」檢測中心,待檢測結果出爐後,用戶只需要登錄「23魔方」的APP就可以拿到自己的基因檢測報告了。
  • TP53基因突變的腫瘤
    過程中出了差錯,染色體上的基因突變了,此時,全靠細胞核裡的抑癌機制來糾錯,或者引導出錯的異常細胞凋亡自殺,不至於異常細胞無限發展成腫瘤。TP53基因,就是染色體上的抑癌基因之一,相當於電腦裡殺毒軟體,監控其他軟體(基因)出錯情況。TP53和P53:基因叫TP53,它轉錄出來的蛋白叫P53蛋白。
  • TP53基因對女性說,請別讓我壞掉!
    TP53(tumor protein p53)基因通過編碼p53抑癌蛋白來控制細胞分裂的速度,防止細胞以不可控的速度分裂和生長形成腫瘤。
  • DCC基因誘導癌細胞凋亡
    法國國家科研中心12月12日發表公報說,法研究人員日前發現一個名為DCC的基因可通過誘導癌細胞凋亡來抑制結腸和直腸癌發展,從而起到預防和治療癌症的效果。
  • 了解TP53基因突變與藥物
    KRAS等,這些基因發生了激活突變,驅動了腫瘤的增殖,它們可以比作是汽車的油門,正常時候輕微踏上,結果突變的癌細胞卻一直踏著,而且松不開了,因此使用相應的靶向藥物去阻斷,達到抗腫瘤的目的。第二種基因是抑癌基因,如TP53、BRAC1或BRAC2、PTEN、RB1和APC等,它們負責調控腫瘤細胞的增殖,就像是汽車的剎車一樣。需要注意的是抑癌基因的突變是比較隨機的,基因的任何位置、不管發生任何形式的突變,只要這個突變導致該基因失去功能,或者功能降低,都可能影響到腫瘤的發生。
  • 基因檢測增長迅猛,「微基因」突破「芯」技術,構建基因+健康管理生態
    在這條增長迅猛的賽道中,「微基因」是受到資本追捧的早期入局者。36氪獲悉,微基因做出了突破性的進展,自主研發了專為中國人定製的CGA 科研級基因晶片——WeGene 3.0。檢測技術持續升級,重「芯」定義基因檢測橫向來看整體市場,玩家們普遍有兩條技術路線,一是基因捕獲測序技術,這是一種對特定基因組進行抓取並檢測的技術;另一種方式是採取高通量全定製基因晶片技術,這是一次性檢測數十萬代表性位點用於解讀的技術,微基因正是應用這項技術的典型代表。
  • 《自私的基因》:基因才是笑而不語的大boss
    我們只是被基因驅使著的行走的生存機器。看過《自私的基因》的書蟲,歡迎在下方留言中寫下你的一句話推薦理由,大家一起討論。沒看過的也要積極舉手發言哦!書名是《自私的基因》,所以顯而易見,本書的內容離不開基因。
  • 36氪首發|自主研發高密度基因晶片,「Genebox基因寶」獲數千萬元...
    拉索生物通過「Genebox基因寶」品牌為消費者提供全數位化體驗的個人基因檢測產品和服務。此外,公司還和萬孚生物(股票代碼:300482)全資子公司萬德康聯合研發並提供寵物基因檢測產品和服務。公司在廣州擁有1200平米的第三方醫學檢驗實驗室,在蘇州擁有2000平米的基因晶片研發生產GMP車間。A+輪融資主要用於公司在蘇州基因晶片GMP車間的工業化量產,以及其他產品的研發。
  • 專家告訴你 ▎TP53基因檢測有必要嗎?
    你知道嗎?肺癌是我國發病率、死亡率第一的癌症。從病種看,居全國惡性腫瘤發病第一位的是肺癌,其次為胃癌、肝癌和食管癌。居全國惡性腫瘤死亡第一位的仍是肺癌,其次為肝癌、胃癌、食管癌和結直腸癌。基因+環境=疾病腫瘤的發生是基因和環境共同作用的結果。
  • 改變嬰兒的基因就可以徹底預防愛滋病了?
    那麼這次免疫愛滋病的基因編輯嬰兒,是否真的這麼神奇?真的安全?又能帶來多大的醫療價值? 經過數十年的失敗、探索、再失敗再探索的曲折歷程,基因治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才終於開始得到醫藥監管部門和醫藥巨頭的認可。 2.免疫愛滋病基因手術與倫理「禁區」 儘管基因治療已逐漸走上正軌,但針對人類基因編輯,依舊被視為「禁區」。
  • 基因編輯,是未來,還是災難?
    39深呼吸,醫藥健康行業時代的觀察者,2019與您一道,繼續堅定前行。 前言: 2018年11月26日,兩名基因編輯嬰兒的誕生震驚了世界,這場「基因編輯嬰兒試驗」引發了科學界的集體質疑和譴責。賀建奎,也隨之變成2018年最具爭議性的科學人物。基因編輯,是未來,還是災難?
  • 帶孩子解讀基因奧秘,打開看未來的眼睛:華大基因探秘生命密碼,讓...
    一些國家的代表開始爭論,這項技術誕生的兒童,還能算是人類嗎? 只不過當今的不同在於奶粉、補習班和學區房,而未來的區別則更加明碼標價:能免疫多少種疾病、長多高多帥、能活多久。 長此以往,不同家庭背景下出來的孩子將擁有越來越驚人的區別,人類離新型的種姓制度和蜂群社會還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