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經》馬太福音第二十一章記載,耶穌和他的門徒來到耶路撒冷,耶穌進入聖殿,發現殿裡烏煙瘴氣,有兌換銀錢的、賣鴿子的、做各種買賣的,耶穌很生氣,趕出了這些做生意的人,說「經上記著說,我的殿必稱為禱告的殿。你們倒使它成為賊窩了。」
從聖殿的狀況,可以看出當時猶太人的信仰生活是何其的混亂,也反應出猶太人中的高級階層,祭司、長老、法利賽人、撒都該人是怎樣的假冒偽善,他們一方面熟讀律法、教訓百姓,做表面文章,一方面欺壓百姓、搶佔資源、佔居高位。
耶穌來到聖殿,掃除汙穢、救治百姓、憐憫貧窮、教導真理、指責虛假、揭穿偽善。
這一切觸犯了猶太這些高層的利益,動搖了他們的地位,所以他們聯合起來對付耶穌、難為耶穌,其中在馬太福音第二十二章有一個法利賽人的律法師,就試探耶穌說:「夫子,律法上的誡命,那一條是最大的呢?」
耶穌回答他說「你要盡心,盡性,盡意,愛主你的神。這是誡命中的第一,且是最大的。其次也相仿,就是要愛人如己。這兩條誡命,是律法和先知一切道理的總綱。」
耶穌的回答令他們啞口無言,這些自以為聰明的猶太人,其實是愚昧無知、頑硬貪婪之人,他們熟讀律法,只為教訓百姓,維護自己的地位,他們自己並不按律法去做,不聽從上帝的教誨,只顧滿足世俗的欲望,靈性的眼睛被蒙蔽,所以,他們從耶穌所行所講中,並不能認出這是神的兒子,且愚昧的一直想難為耶穌,找耶穌的錯,好除掉他。後來他們確實頑固愚昧到底,將耶穌釘在了十字架上,但那也正好成全了上帝的安排。
現在讓我們回到耶穌的教導上來,耶穌回答法利賽人,愛神、愛人是律法和先知一切道理的總綱。
所以說,愛可以解決一切罪性。
看出埃及記第第二十章,回顧一下神給以色列人定的最初律法,十誡:
我是耶和華你的神,曾將你從埃及地為奴之家領出來。除了我以外,你不可有別的神。不可為自己雕刻偶像,也不可作什麼形像仿佛上天,下地,和地底下,水中的百物。不可跪拜那些像,也不可事奉它,因為我耶和華你的神是忌邪的神。恨我的,我必追討他的罪,自父及子,直到三四代,愛我,守我誡命的,我必向他們發慈愛,直到千代。不可妄稱耶和華你神的名,因為妄稱耶和華名的,耶和華必不以他為無罪。當記念安息日,守為聖日。六日要勞碌作你一切的工,但第七日是向耶和華你神當守的安息日。這一日你和你的兒女,僕婢,牲畜,並你城裡寄居的客旅,無論何工都不可作,因為六日之內,耶和華造天,地,海,和其中的萬物,第七日便安息,所以耶和華賜福與安息日,定為聖日。當孝敬父母,使你的日子在耶和華你神所賜你的地上得以長久。不可殺人。不可姦淫。不可偷盜。不可作假見證陷害人。不可貪戀人的房屋,也不可貪戀人的妻子,僕婢,牛驢,並他一切所有的。
首先,十誡是耶和華從愛心發出的諄諄教導。
耶和華告訴以色列人:是我將你們從為奴受欺壓之地領出來的,我全心的愛著你們,幫助守護著你們,所以,你們要信我聽我的話,不要去信奉別的神,不要去拜那些人手所造的、無用的偶像。
這是一位充滿愛與能力的父親殷殷囑託。
耶和華還告訴以色列人:要守安息日 ,因為那是我對你們的賜福,你們像我一樣,六日工作,第七日安息,在這一天也要讓你們的兒女,僕婢,牲畜,並你城裡寄居的客旅,都要安歇、休息,停止勞碌。
這是一位充滿憐憫與慈愛的父親諄諄教誨。
之後就是一連串道德上的教導,其中包含了一位父親、一位長者的深情厚愛。
但在其後漫長的以色列歷史中,以色列人並沒有一直遵守上帝的旨意與教誨,他們時而順服時而悖逆,對應的就是時而昌盛時而艱難,最終走向亡國。
但上帝沒有丟棄他們,而是不斷的救他們脫離苦難。最終,上帝不僅要救以色列人,也要拯救全人類。
所以,派耶穌來到世間,告訴人們「愛」是一切律法的總綱。
愛神,我們就不會悖逆耶和華,就不會背叛他去敬拜人手所造、沒有能力的偶像。
愛神,我們就會信靠他,聽從他,就會走在正確的路上,不迷失。
愛人,我們就會孝敬父母;不幹違背道德的事情。
愛人,我們就會心生憐憫,不幹傷害他人的事情。
所以,只要有愛,上帝制定的十誡就一定會被成全。
有愛,我們就會彼此溫暖;
有愛,我們就會不再傷害;
有愛,我們就會彼此祝福;
有愛,我們就會不再嫉妒;
有愛,我們就會彼此包容;
有愛,我們就會不再挑剔;
有愛,我們就會心生美好;
有愛,我們就會摒棄醜惡;
有愛,我們就會懂得忍耐;
有愛,我們就會不再爭競;
有愛,我們就會放棄驕傲,懂得謙卑。
愛會點亮世界,愛可驅走邪惡。
有愛的地方就有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