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西發現新種類恐龍化石 廣西自然博物館展出(圖)
人民網北京1月26日電(記者 劉然)中法古生物學家在我國廣西所發現的恐龍化石,被證實為1.3億年前的真蜥腳類恐龍當中的一個新屬種——「何氏六榜龍」,這一發現被刊登在最新一期的《地質學報》(英文版)中。一隻身長18米、頭高6米的「何氏六榜龍」也已在廣西自然博物館露天恐龍園中亮相。
-
科研機構買不起的恐龍化石,幾乎都掌握在這群人手裡
Augettes在2018年6月4日拍出了這具身份不明的恐龍骨骼。該化石於2013年在美國懷俄明州出土,據推測是異龍屬,但與已知的異龍屬物種相比存在明顯差別,這表明它可能屬於一個未知物種。經過半小時的競拍,這具恐龍骨骼被一個匿名的私人買家購得,價格為230萬歐元(約1820萬人民幣)。Augettes表示,這位買家承諾,該化石最終將會公開展出。
-
蒙古把銀幣做成恐龍化石的樣子
從2018年開始,蒙古有一款紀念幣一直受到廣大藏友的關注。把銀幣做成恐龍化石的模樣。讓銀幣不僅看上去有化石的感覺,而且觸感也是石質的。下面我們欣賞一下2018年到2020年之間的化石銀幣。2018年:伶盜龍,20202000,蒙古2018年恐龍化石系列1伶盜龍高浮雕3盎司銀幣,伶盜龍(學名:Velociraptor)又譯迅猛龍、速龍、快盜龍,屬名在拉丁文意為「敏捷的盜賊」,是蜥臀目獸腳亞目馳龍科恐龍的一屬,大約生活於8,300萬至7,000萬年前的晚白堊紀坎潘階。伶盜龍的模式種為蒙古伶盜龍,化石發現於蒙古國及中國內蒙古等地。
-
吉林首次發現新角龍類恐龍化石
日前,吉林大學博物館科研人員首次發現了基幹新角龍類恐龍化石——短頜太陽角龍化石。
-
諸城恐龍化石探秘(圖)
結果顯示:在龍都街道庫溝村和臧家莊,發現的恐龍化石數量之多、富集度之高、種類之豐富,是目前世界上任何地區所無法比擬! 經專家論證,諸城地區晚白堊世地層發育齊全,化石的典型性、稀有性、代表性非常突出,是以大型鴨嘴龍類為代表的晚白堊世恐龍聚居地。當地地質和恐龍化石對於研究白堊紀晚期恐龍大滅絕至關重要,對研究古地理、古氣候、古環境也有重要科研意義和現實意義。
-
江西發現的新種恐龍化石屬於哪個是時代的?
江西發現的新種恐龍化石屬於哪個是時代的?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江西現新種長鼻子恐龍化石 被命名匹諾曹王 來源:中國江西網 鼻子長達9米 其化石骨架計劃半年後展出 經典童話名著《木偶奇遇記》裡長著長鼻子的匹諾曹,給許多人留下童年記憶。
-
美國法院裁決將7000萬年歷史恐龍化石歸還蒙古
在戈壁沙漠出土的這副特暴龍化石相當完整,據調查是屬於蒙古政府的資產。(法新社)中新網6月21日電據新加坡《聯合早報》21日報導,經美國法院裁決,美國國土安全部有權沒收一件在紐約拍賣會上易手的恐龍化石,並將這件估計有7000萬年歷史的化石歸還給蒙古。
-
陝西省北部發現多組恐龍足跡化石
新華社西安9月20日電(記者楊一苗)記者20日從陝西省地質調查院了解到,科研人員日前在陝西省北部的靖邊縣發現多組恐龍足跡化石。這也是繼在陝西省神木市發現實雷龍、恐爪龍類足跡後,科研人員再次在陝西北部白堊紀時代地層中發現恐龍足跡。
-
贛州一建築工地發現恐龍化石
贛州又添恐龍化石新成員!12月4日,記者獲悉,贛州市章貢區一建築工地近日在施工過程中發現一具長約90釐米、高約70釐米的恐龍化石骨骼。據初步判斷,該化石是生活在6600萬年前白堊紀的竊蛋龍化石。 在贛州發現新種恐龍並非首次。據了解,贛南地區是省內出土恐龍化石和恐龍蛋化石最多的地區,此前還多次以江西地名命名新種恐龍,分別是中國贛南龍和贛州江西龍。
-
重慶雲陽世界級恐龍化石群又有新發現 或填補演化序列空白
、自貢恐龍博物館等部門與機構的專家到現場技術指導。隨著專業團隊深入挖掘,表明雲陽普安恐龍化石群具有分布範圍廣、時代跨度大、資源量大、種類豐富等特點,世界罕見,令人驚嘆。又現恐龍新種,為大型植食性恐龍可能填補中侏羅世一些恐龍類型重慶雲陽恐龍動物群沙溪廟組發現恐龍新種——普賢峨眉龍。其中,「普賢」是種名,歸於峨眉龍屬。這是繼重慶雲陽恐龍化石群新田溝組發現磨刀溪三峽龍和普安雲陽龍兩個新種後,再次在該縣發現的恐龍新種。
-
重慶雲陽發現世界級恐龍化石群 形成長150米化石牆
圖為雲陽普安恐龍化石牆今日(6月28日)上午,重慶市舉行雲陽縣普安鄉恐龍化石發掘成果新聞發布會。發布會稱,我市發現世界級恐龍化石群。該化石群化石資源規模大、地質時代橫跨侏羅紀早中晚期、化石種類多、科研和開發利用價值大,目前已確定基幹蜥腳形類、蜥腳類、獸腳類、鳥腳類、劍龍類五大類恐龍化石,已形成長150米、厚2米、高8米的「恐龍化石牆」。
-
「恐龍」來了! 安塞油田勘探發現恐龍足跡化石
本報訊(通訊員 侯小龍 記者 李星棋)1月11日,記者從延長油田杏子川採油廠獲悉,該廠職工在安塞油區地質勘查時發現了恐龍足跡化石,近日被國內古生物學專家現場考查證實,這一發現為延安市區域內發現恐龍足跡化石的首例報告
-
延安發現首例恐龍足跡化石
發現恐龍足跡化石的首例報告 隨後,延長油田這三人聯合署名撰寫了題為《陝西安塞首次發現中侏羅世晚期恐龍足跡》的科研論文,向《地質通報》雜誌社投稿。
-
古生物研究專家散步巧遇恐龍化石 為自貢第161個恐龍化石發現點
這好像一根恐龍的腿骨化石喲!」發現巖壁下端有些異常,李飛急忙走近細看,發現眼前正是一塊恐龍化石。據專家事後考證,這確是蜥腳類恐龍化石,距今大約1.6億年左右。12月23日,自貢恐龍博物館專家將帶著專業設備前往現場進行發掘,以確定周圍是否還有相關聯的骨骼化石。
-
考古學家新發現的恐龍物種 - 一種可愛的小型猛禽
考古學家新發現的恐龍物種 - 一種可愛的小型猛禽2019-02-07 16:33出處/作者:cnBeta.COM整合編輯:小小鹿責任編輯:luocaixia1 考古學家在在蒙古戈壁沙漠的Nemegt地質構造中新發現了一種虎尾龍Gobiraptor minutus,這一片遺址富含大約7000
-
美國發現白堊紀時期新種類恐龍化石 體型似鴕鳥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日本時事通信社3月20日報導,美國卡內基自然歷史博物館研究小組20日在美國科學雜誌《Plos One》發表文章稱,在美國中西部距今約6600萬年(白堊紀末期)的地層中,發現了比鴕鳥大一圈的恐龍化石。經過分析,研究人員已確認該恐龍化石屬於新品種。
-
近50年來浙江發現的恐龍化石在浙江自然博物館開展
一億年前,行走在浙江大地上的主角,不是人類,而是恐龍。如今,它們深埋在很深很深的白堊紀地層裡,有時很偶然,白堊紀地層會露出地面,這些龐然大物也會「穿越」過來,和現代人打個招呼。 從1962年浙江發現第一塊恐龍化石以來,新嵊、天台、小雄、仙居、壺鎮、永康、麗水、金衢和湖山等白堊紀盆地,都發現了恐龍和恐龍蛋化石。
-
韓國發現恐龍足跡化石 網友:不可思議(圖)
韓國發現恐龍足跡化石。圖片來源:韓國國立文化遺產研究所的官方Facebook) 人民網12月5日訊 據韓國《亞洲經濟》報導,韓國國立文化遺產研究所日前在官方Facebook表示在蔚山蔚州郡的盤龜臺巖刻畫一代發現了恐龍足跡化石。
-
安塞油田勘探發現恐龍足跡化石
近日,延長油田杏子川採油廠的職工在安塞油區地質勘查時發現恐龍足跡化石,這一發現已獲得國內古生物學專家現場考證屬實,為延安市區域內發現恐龍足跡化石的首例報告。2020年8月,杏子川採油廠勘探科職工惠瑞瑞與延長石油集團研究院駐廠人員馬浪、李欣偉在外出勘查油區露頭地層展布情況及沉積構造現象時,無意在安塞馬家溝龍泉寺附近出露的地層中發現疑似爪型足跡。三人現場分析周圍巖層沉積特徵,測量足跡後懷疑可能為某種古生物爪型足跡化石。
-
安塞油田恐龍來過!延安發現首例恐龍足跡化石
近日,陝西延長油田一職工在延安市安塞油區地質勘查時發現恐龍足跡化石,這一意外發現已獲得國內古生物學專家現場考證,這也是延安市區域內發現恐龍足跡化石的首例報告。2020年8月,延長石油杏子川採油廠勘探科三名職工外出勘查油區露頭巖石特性時,無意中在安塞馬家溝龍泉寺附近出露的地層中發現疑似爪型足跡。通過查閱相關文獻資料和對比分析,初步判斷其為恐龍活動足跡化石,產出於中侏羅世中晚期直羅組上段頂部。隨後,延長油田這三人聯合署名撰寫了題為《陝西安塞首次發現中侏羅世晚期恐龍足跡》的科研論文,向《地質通報》雜誌社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