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到耬鬥菜,居然讓我有些焦慮了

2021-02-12 草木有語

在浙江省園林植物與花卉研究所裡,我一下子見到了很多很多種耬鬥菜,在驚喜完以後,我感覺有點慌亂,品種太多了,它們姿態萬千,顏色各異,紅色、黃色,白色,褐色、藍色,很多花集多種顏色於一身。它們全都集中在一起開放,我很想把每一種都拍下來,可又覺得時間不夠,品種太豐富怕錯過,種種顧慮,讓我在耬鬥菜面前顯得有點焦慮,其實我很次看到園藝品種總是這樣的感覺,所以有見怕見園藝種,是那種想見又怕見的感覺,感覺有點像談戀愛的。

耬鬥菜是毛茛科耬鬥菜屬多年生的一種草本植物。讓人覺得好悲傷的是這麼漂亮的花,居然得了一個這麼粗俗的名字。這種花原產於歐洲和北美。分布於中國東北、華北及陝西、寧夏、甘肅、青海等地。見到這些耬鬥菜讓我想起了我曾經的長白山之旅,在前往天池的路上,我見到了攝人心魄的白山耬鬥菜,我們為此在路上停留了很久。

白山耬鬥菜Aquilegia japonica毛茛科耬鬥菜屬

那些花兒,但凡被稱之為菜的,十之八九是因為能吃,它的葉片是二回三出複葉,小葉楔狀倒卵形,長寬近相等或更寬,3裂,看起來有點像貓的小爪子,也有人叫它「貓爪花」。據明朝的《救荒本草》,《野菜博錄》記載,耬鬥菜的葉子洗淨燙熟後可食用,生食有毒,估計是指的小苗,等到開花了也捨不得把這麼漂亮的花的葉子給吃掉吧。

它的花朵像一個個耬鬥,所以才會有耬鬥菜的名字。花朵的正面像是有兩層「花瓣」,其實外層「花瓣」是耬鬥菜的花萼,內層的才是花瓣。有些花,花萼和花瓣的顏色並不一樣,造物主肯定經過了精心的配色,讓這樣的顏色搭配如此和諧。

耬鬥菜最大的特點是五個花瓣後面都有一個長長的距,而且這些距的末端會有不同程序的內卷,簡直像是為它們定製的裝飾品。距是某些花形態結構的一種特化,通常是指由花萼或花瓣的基部向外延伸形成的一個管狀突起,有些長有些短,很多花都有一個距,例如鳳仙花、還亮草等等,花兒把它們最寶貴的蜜深深地藏在距中,用它們來招待中意的訪客,可是如果是花兒不歡迎的訪客,是吃不到美味的。 例如達爾文看到的大慧星蘭有30釐米長的花距,當時就猜測肯定有一種口器相當的天蛾給這種花傳粉,結果在100多年後的20世紀末被德國科學家親眼證實了。真有一種口器特別長的長喙天蛾專門給大慧星蘭傳粉。

達爾文蘭,圖片來源見水印

但是這裡還有很多無距耬鬥菜,和我們見到的傳統意義上的耬鬥菜有些不一樣,看上去像是一朵朵小小的重瓣玫瑰花。

我看到好多耬鬥菜都結了果子,很想採一些種子回去,可是種子還沒有成熟,這又讓我感覺有些焦慮了,期待著下次再來。

                       

相關焦點

  • 不能吃的耬鬥菜,到底有多美?
    (與鐵線蓮有類似毒效)耬鬥菜是個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美妞兒。Aquilegia之所以被翻譯成耬鬥菜,是因為它的花型長得比較像古代播種的器具耬鬥。這就罷了,好端端一朵花,你為什麼要把它翻譯成菜?當初定名的大哥啊,你知道你給大家帶來多少麻煩嗎?因為這個耬較為生僻,所以花市老闆們又做主把它改成了漏鬥菜,讓有校對職業病的廚花君能看不能忍啊。
  • 菜裡有毒!聽起來美味的「漏鬥菜」,不!能!吃!
    此外北美耬鬥菜A. canadensis、美麗耬鬥菜A. formosa、黃花耬鬥菜A. chrysantha等都在雜交育種過程中貢獻了自己的基因,再加上重瓣等變異,使得現在耬鬥菜的園藝種開出更加豐富多彩的花。耬鬥菜本身是多年生的宿根植物,但在很多花園和城市綠化應用中,都把它當做一年生草花來種,花期過後直接換別的植物,自家種植的話可以精心培育過冬,來年還能開花。
  • 魔幻耬鬥菜
    在蓮花河旁 看到一圍 大花耬鬥菜以前沒仔細觀察過 就細細看了看這一看 是越看越覺得詭異和魔性
  • 國內這4種怪菜,地衣菜上榜,第四種很多見到不敢吃!
    那麼生活中有些美食,可能一些人並不認為是美食,可有的人覺得超級好吃,比如國內這4種怪菜,地衣菜上榜,有些人見到第四種不敢動筷子第一種:地衣菜。有的地方也叫地軟,還記得之前吃過地軟餡的包子,覺得非常好吃,很獨特的口感和味道,當時並不知道是什麼,詢問包子鋪老闆才知道,不過吃了幾次後,就再也沒有了,這個是很好吃的野菜,不好採,多半在農村雨季過後,就能尋找到,長得黑黑的,很像一個個的木耳,就像長在地面上的木耳一樣,但是我覺得它可比木耳好吃多了,做成木耳炒雞蛋,木耳包子,都非常美味,吃過的人都說好,可以有一些人並不喜歡它,覺得它的樣子很奇怪。
  • 高顏值的野菜—費菜
    費菜是一種野菜,也是一味中藥。作為景天科一員,它跟多肉又是一家子。資料上介紹它開黃色小花,我把之前拍過的佛甲草開花的照片拿出來比對了一下,居然有九分相似。不過費菜的藥用價值似乎更高一些,民間稱為土三七、救心草等。
  • 蜂鬥菜 | 形態多變的蜂鬥菜
    ↑大葉子狀態第一種狀態是我最早見識的:在南京中山植物園百草園裡,一片林下長滿了圓乎乎的大葉子,非常可愛。↑花+葉後來我又在辰山植物園裡看到了蜂鬥菜,它們被當作林下地被植物栽培,這種花、葉均有的狀態是我見到的第二種狀態。
  • 瑞典人「不焦慮的秘密」居然是?
    」—— 傑弗利斯瑞典人並非不會焦慮,他們只是有治癒焦慮的法寶:「自然」焦慮,仿佛成了這個時代的通病,使我們離健康的身心狀態越來越遠。別擔心,讓瑞典君給你支一招��點擊瑞典旅遊局視頻號享受沉浸式自然體驗������科學研究表明,身處大自然,可以顯著降低壓力水平。
  • 【帶你識花】耬鬥菜恰似少女的舞裙
    ‍耬鬥菜(Aquilegia viridiflora Pall.)
  • 小學家長的焦慮源自何處?
    作為一名小學家長,孩子的一年級和二年級第一學期,我的焦慮感極強。儘管我不斷調整心態,但問題始終不能夠得到徹底解決。直到現在,我終於把幾方面促成家長焦慮的因素拼湊完整了。一、周邊家長釋放的焦慮感這方面的不是我出問題的地方,但這是不少家長出問題的地方。
  • 韓國災難電影《流感》,不僅拷問人性,更凸顯韓國人的焦慮
    就像那位執行鎮壓任務的士兵見到感染的母親時,他不顧感染摘掉防毒面具撲在母親身上大哭,然後端起槍救母親出火坑,這樣的劇情讓人淚奔。姜智久三次主動救人的畫面則體現了這位仁兄的責任感,尤其是第一次在超市鐵門外他回答金仁海的那句話「可我知道啊」,讓人肅然起敬。當然,姜智久後面兩次放開美日去救人,也多少有些莽撞。《流感》對韓國政客人性的批評毫不客氣,基本上屬於韓國電影的慣例。
  • 反容貌焦慮| 我和你一樣普通,為什麼不能自信
    原創 白鹿 張昕 Dr昕理學後臺有讀者留言:「叨叨昕,可不可以談一談最近很火的一個話題:反容貌焦慮。」這就涉及到我的知識盲區了。我問鹿sama:「什麼是容貌焦慮?」
  • 傳說中的「皇帝菜」,居然是「茼蒿」?簡直太意外了!
    傳說中的「皇帝菜」,居然是「茼蒿」? 簡直太意外了!茼蒿,對於我們生活中,並不陌生,是我們經常吃到的一種蔬菜。平時吃火鍋,炒菜等等,都很美味,而且營養價值很高。吃茼蒿可以安心氣,還可以養脾胃,消痰飲,利腸胃等等。茼蒿,含有多種維生素。
  • 焦慮居然是從我們進化過程來到!從進化心理學講焦慮症
    想想最近讓你感到焦慮的事情,也就是說最近能讓你感到緊張,煩躁或焦慮的兩三件事情是什麼?  我們說,直接能夠威脅到一個人生命財產的事情,比方說地震或者遭遇搶劫,這呢,當然算是焦慮的來源。但是在我們絕大多數人所列的焦慮清單上,很少或者根本沒有此類事情。相反呢,多數人想到的事情是當眾講話,在聚會上做了傻事,或者和朋友鬧了矛盾。換句話說呢。在你想到的情境當中,至少有一個涉及別人的消極評價,或是被別人拒絕的心理學研究表明,別人的消極評價不管是直接的還是間接的,其實都是常見的焦慮來源。
  • 有些菜易中毒,有些菜隔夜有期限,有些菜清洗要用心!
    隔夜菜的儲存竅門 飯菜如果有剩餘,食用後就儘快放入冰箱,縮短在常溫下的存放時間,以減慢菜中細菌中生長繁殖速度 其次就是下頓食用前必須經過加熱回燒,因為有些致病細菌雖不會致食物變質,但能致人生病。如將食品加熱,可殺滅食品中大部分的微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