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說清北方醬滷的保養方法、鹽度比例、香料用量規律及上色方法

2021-01-08 滷菜英雄

南滷北醬,可以說醬湯的名氣在北方絲毫不亞於南方的滷水,而由於添加了醬料滷製,其在製作工藝和滷水調味補味,還有香料組方規律上面都有很大的差異,關於川滷我們說的比較多,今天英雄哥首次系統地分享北方醬滷的各項操作細節精華,並提供自己的經驗供大家參考:

一、醬湯的香料使用規律

和南方滷水一樣,調製醬湯的香料也得先進行預處理,英雄哥曾在社群系統分享過香料預處理的法則,有的香料可以洗乾淨之後直接使用;有的則需要用白酒浸泡;有的需要加醋浸泡;有的需要幹炒;有的需要下油鍋炸香;有的需要破壁之後烘乾烘香;

對於醬湯來說,則又需要根據組方的功能設定,來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了,一般來說,質地又幹又輕的品種,比如香葉、香茅草、小茴香就不適合烤制或者炒制,否則會流失香味;而對於油脂含量較高的品種,例如桂皮、丁香、八角等,烤或妙的方法能使其揮發掉一部分藥苦味,加速其香味的釋放。

其次,加白酒浸泡與入油鍋炸香是可以配合使用的,具體做法是先將香料噴少許白酒直到溼潤(一斤香料噴三兩白酒為合適),然後裝入塑膠袋紮緊,以免香氣揮發,浸溼潤之後幾個小時,再一起倒入低溫油鍋中小火浸炸至出香,撈出香料裝入紗布袋,連同炸香料的油一起倒入滷水桶中。

由於大多數香料為酒溶性或脂溶性(即其中所含呈香物質易溶於酒精或油脂),因此白酒浸潤+低溫油炸具有加速香料出味的作用,但需注意的是白酒浸潤時要密封、炸過香料的油要一起倒入滷水,否則香料的味道會流失。這種方法適用於調第一鍋醬湯, 目的是加快香味的揮發,使第一桶醬湯儘可能香濃。

下面說醬湯的香料用量及使用規律,和南方滷水一樣,醬湯裡使用的香料依然是先祛異味,再增香,但要注意如果調配不當或者用量過大,就會出現濃重的中藥味,適得其反。

一般來說,每50斤醬汤滷水(包括放進去的食材的分量)所用香料的總量不能超過50克,而且丁香、香茅草、桂皮、肉蔻等味道較為刺激或易出苦味的香料在其中的佔比應該更小。但也存在特殊情況,比如有一些滷菜人有特殊的使用習慣,在滷製食材時,會等到藥料香味融入到滷菜產品之後,會立刻將香料包撈出,等到滷下一鍋食材時再次放入,如果是這樣的情況下,香料的用量就可以加大。

此外,豬肉、牛肉比較「吃香料」,調配香料包時分量會略大,而羊、雞等「吃料少」,香料的用量會相對較小。

二、醬汤滷水的調味有何講究:

醬湯調味時的鹽度比例是多少?續湯或加料之後又該如何補味呢?

北方醬湯的鹽度比例會比南方滷水略高一些,一般為每斤醬湯調入7-8克鹽,換算成百分比是1.4%一1.6%,而南方滷水的鹽度比例為每斤滷水調6-7克鹽,換算成百分比是1.2%-1.4%。調製初始醬湯時需將鹽度比例提高到每斤10克鹽(換算成百分比是2%),而每添加一斤食材,則要加入8克左右的鹽,即調製70斤滷水煮30斤豬蹄,用鹽總量為70*10+30*8=940克。

續湯或添料時,按湯水+食材的重量補充相應比例的鹽,即每續一斤湯水或食材需補8克鹽。舉例說明,假如在一桶醬湯內續湯水10斤,則需要補80克鹽,假如續完湯水接著投入食材10斤煮製,則需再補80克鹽。當然,這個鹽度比例是我的一個個人經驗值,提供給大家參考,在實際製作過程中,涉及到全國各地的口味差異,其鹽度或許也會因地區差異、原料差異、或者菜品口味設定的差異而有所調整。

三、醬汤滷水添加的醬料會影響鹽度的換算嗎?

我們都知道,調製醬湯時,會添加醬油、生抽、老抽、幹黃醬、甜麵醬,有人還會加魚露、東北大醬等,這些調料本身也含有鹽分,那麼在調鹽度時就和南方的滷水有很大的差異了,這些鹹味調料的本身鹽分是是否應該考慮在內呢?

答案是肯定的,因為生抽(或醬油)、老抽本身的含鹽量是18%、魚露的含鹽量是27%、蠔油含鹽量是9%、東北大醬含鹽量是18%、幹黃醬含鹽量是20%,甜麵醬的含鹽量是10%。

另外,還有一些滷菜人喜歡加乾貝和海米在醬湯裡增加鮮味,而乾貝的含鹽量是5%、海米的含鹽量是7%,這些也需要考慮在內,還有不同品牌的調料含鹽量略有浮動,但這點誤差在調醬湯時也可以忽略不計。

具體如何換算呢?比如調製50斤醬湯為例,按照初始滷水鹽度比例2%計算,50斤滷水需500克鹽。假如該滷水在調味時加了200克生抽,那麼相當於加鹽200*18%=36克,這樣在調鹽時需減去生抽所含的鹽分,即再調入500-36=464克即成。正規品質的味精、雞精含鹽量大多比較低,僅為1%左右,這點鹽分對一大桶滷水的影響較小,可以忽略不計。

除此之外,有些四川廚師在調醬湯時會結合本地特色,添加泡菜、郫縣豆瓣醬等增加風味,而四川泡菜、郫縣豆瓣醬的含鹽量大約是20%,在調味時也需要考慮在內的。

四、醬汤滷水保養方法是怎樣的?

這個基本上和南方滷水並沒有太大的差異,通常來說,醬湯的保養只要注意以下這幾點就可以了

1、煮完食材後需打掉殘渣、浮沫,定期撇掉過厚的浮油,以保留0.5-1釐米厚的油分為合適。

2、定時燒開消毒,不能進生水,以免腐壞。一般來說夏季每日早晚各燒沸一次,冬季每天燒沸一次,放凉後置於通風處。

3、料頭一滷一換,香料包每滷2-3次換一個或新舊料包循環使用。

五、醬汤滷水的上色方法共有幾種?

醬湯的上色因地區的差異,區別還挺大,一般來說,山東、東三省等北方地區的醬湯大多是加紅曲米、糖色或東北大醬調色,因為紅曲米顏色紅豔,與糖色一起使用能抑制焦糖氧化變黑的速度,使得醬湯能長時間保持紅亮。

而北京地區的醬汤滷水則會添加幹黃醬調色;

廣東地區的滷菜人調醬湯則會用黃姜、老抽、生抽上色;

而湖北、湖南、四川等地的滷菜人一般用幹辣椒、辣椒醬、黃片糖調出一鍋紅豔

最後分享一下英雄哥個人的經驗,在醬湯中,雖然黃梔子也有調色作用,但一般用量一定要少,起輔助上色的作用即可,不宜大量使用,否則會有苦味。

相關焦點

  • 滷菜基本知識,滷菜上色方法和基本調味料用量,你知道嗎?
    滷菜上色方法和基本調味料用量 >一、七種常見著色料的用法和用量 白滷——白滷不會在滷水中添加任何的著色料,突出食材本身的色澤。
  • 乾貨篇:滷水鹽度比例如何測算?如何補味?香料預處理的作用是?
    今天把英雄哥之前在社群解答的比較有代表性的問題發出來供大家參考:一、新滷水調味時的鹽度比例如何測算?續湯或加料後如何補味?總有人問到滷水鹽的把控的問題,其實新滷水是可以量化的,續湯和加料雖然無法絕對量化,但是會有參照的依據,今天英雄哥就把自己的經驗系統地分享給大家:通常來說,滷水中的鹽度比例為每斤滷水加入8克鹽左右的鹽,換算成百分比是1.5%一1.7%,而南方滷水比如粵式白滷水的鹽度比例為每斤滷水調6-7克鹽,換算成百分比是1.2%-1.4%。
  • 常用調料在醬滷加工中的使用方法和技巧
    (3)上色的:梔子、薑黃、紫草、紅曲粉、天然上色的(保質期長)(4)回味: 香元、佛手、陳皮、山楂、高級香料、清淡、苦、酸。(5)藥膳: 人參、當歸、黃芪、桂圓。木香:乾燥,高級香料,少用。白芷:解膩.芳香.北方大興安嶺產.白.味重。
  • 滷水中鹽度和香料配方的聯動,以君料、臣料為標尺用好鹽度味飄香
    對於滷水而言,一般來說有分老滷和新滷,一般會使用老滷的朋友對於鹽度的問題應該有自己的一套把握標準了,所以今天筆墨都集中在新滷上。對於新開的滷水,鹽是不可缺少的一環,鹽的用量應該和口味相關聯,而口味往往是由君料和臣料所定調的,一般來說,使用八角為君,桂皮為臣料的滷水中,鹽的用量可以稍微多些,與水的比例大約在2%,這樣的比例保證了鹹味的同時,又不會因為過高而折損濃鬱的香料,畢竟濃鬱的香味再加上過鹹,那樣的滷水是很傷食慾的。
  • 學滷水需要掌握的基礎知識:16種常用香料的作用和用量,都是乾貨
    16種常用香料在滷水中的作用和用量●辛夷:可去除異味,矯味增香,最適合禽肉類的烹調醬滷等。每50斤滷水需要加入10克左右。●小茴香:味道甘香,單用或者配伍都可以,小茴香在醬滷禽類、魚類、豆類、花生、豆製品等食材時都可以大量應用,主要作用就是去腥防腐、增香添味。每50斤滷水需要加入20克左右。●八角:也是單用或者配伍合用都可以的香料之一。
  • 《油滷、現撈》滷湯在實際過程中的保養,按照這種方法絕對沒錯
    這裡講的「油滷、現撈」是針對一鍋式的滷水、滷湯保養問題。因為這種情況針對的是初級辣滷的技術,沒有過多的複雜工藝。保養是不可或缺的流程。易家川菜一直認為,川式滷水最值錢,最寶貴的是滷油,滷湯在沒有發酸、發黑、變質的情況下是各種香料、調料、味道的調度員。
  • 熟食店滷肉的上色技巧,糖色、梔子、薑黃、紅曲米的正確添加方法
    最近很多朋友私信問我如何給滷菜上色,今天,我就來分享一下給滷菜上色的一些技巧和方法。用糖色給滷肉上色需要掌握一些技巧,滷肉的顏色是隨著滷製時間慢慢上色的,最容易上色的時間一般是在滷肉6--7分熟的時候,拿豬頭肉來說,在滷製到40分鐘之後是最容易上色的時候,所以,我們在加糖色的時候,要採取少量多次的添加方法,不要一開始就把糖色加得太足,如果一開始加得太多,中途發現顏色太深,再調整起來就比較麻煩了,正確的添加方式是在滷製過程中隨時觀察滷肉的顏色,
  • 20年實體店師傅分享:怎樣掌握滷水鹽度和浸泡時間?都是乾貨
    一般來說鹹味是指食鹽的滋味,它是鹹味的基本調味品,食物中加入食鹽,一是為了調味,使菜餚得到應有的滋味,而是為了防腐,延長食物儲存時間,滷水也是同理。怎麼掌握滷水鹽度呢?●先來了解我們平時滷水需要的鹽度在我們平時做菜時,菜餚的整體鹽分比例為1%左右,每斤食材大約需要5克鹽,而製作滷水的時候,為了使食材吃夠相應的鹽分(入味),就需要將鹽的比例提高到1.6%-2%左右,每斤食材需要鹽分8-10克,總體來說這個比例相對固定。當然了這不是死數,有一些重口味地區也有達到2.2%-2.5%,但是這種地方很少。
  • 滷水該怎麼存放,以及如何去除異味的具體方法,值得收藏!
    滷菜的特點就是因為在製作過程中加入了很多香料,經過對食材的精心滷汁,出來的滷菜不僅味道豐富,而且口感絕佳,這正是很多人喜歡它的原因。不光是有很多滷菜店,很多喜歡滷味的人也喜歡自己在家裡滷製,既省錢還吃得放心。今天小編就和大家分享一下關於滷水方面的一些知識,滷水該怎麼存放,以及如何去除異味的具體方法,值得收藏!
  • ...無為板鴨的製作配方和流程(附特製香料水的調配及自製滷湯熬製)
    當地人一般採用先燻後滷的烹製方法,自成待點。滷製麻鴨既有滷味濃厚,又有煙的薰香,與其他地域的板鴨形成鮮明的對比。原料:散養麻鴨15隻(淨重在1.5千克左右的為佳)。調料:特製香料水20千克,自製滷湯35千克,茶葉、白糖各適量。特製香料水的調配(醃漬15隻的比例):鴨子在滷之前需用香料水浸泡醃漬,以20千克清水為例。
  • 熟食滷菜中食用鹽用量比例問題的探討
    熟食滷菜中的食用鹽用量比例問題的探討鹽為「百味之王」俗話說:「一鹽調百味」。中國那麼大,口味那麼多,如何將熟食滷菜製品鹹味控制好也是許多新手比較棘手的問題,本文將對於熟食滷菜中食用鹽用量以及方法進行探討。
  • 各種香料在滷水中,起什麼作用?
    在調製火鍋底料或製作滷水時,一般都要用香料增加香味,以掩蓋某些涮燙原料的不良氣味,如腥氣、羶氣、臭氣等。 不過,很多時候由於沒有注意到各種辛香料的用法和用量,反而使滷水多了異味和苦澀味。今天,就為大家介紹50種滷水常用香料的用法、用量及作用,大家請看。
  • 我家的秘制配方,這樣滷出來的牛肉別提多好吃了,外面絕對買不到
    家常除了燉、炒、煸、做餡等,常吃的一種做法就是滷,我們都俗稱醬牛肉,實際醬和滷還是有區別的。滷製和醬制的區別: 一是選料不同,滷製可以使用動物性原料:如牛肉、雞、鴨、內臟等,也可以使用植物性原料:比如豆腐乾、冬筍等,而醬制主要選用動物性原料,具體的說是動物的肉、內臟、骨頭、頭蹄、尾等; 二是滷製要保留滷汁,並且越是老滷(反覆使用多次的)滷出的東西味道越好,所以也越值錢,而醬制所用的醬汁則是現用現做,醬完原料要把醬汁收濃澆在滷好的菜品上。
  • 《滷水》香料藥味重的因果關係,操作誤區,以及如何改善這一現象
    香料配方比例與藥味重的關係易家川菜以前提及過香料配方的問題,香料本來就是中藥,做滷味,香料的用量要少而精,該少的要少,該多的則多,首先要以五香香料為基礎,五香香料稍重,其他香料為輔,易家川菜不說君臣藥性這些讓人看不懂的廢話,這些是藥師的事情。只說大家都懂的實操理論。
  • 40種最常見的香料、特性,及經典香料配方,收藏!
    用量比例一般500克肉類加小茴香3克、醬汤滷水,一般是50kg湯,加30克茴香油:200克新鮮茴香切碎,與600克油一同倒入容器中泡一晚上,然後倒入鍋中小火熬製1小時即可。炒腥味比較重的菜餚時可以放一些。
  • 滷料包30克可以滷多少肉為好?記住2個方法1個特點,特別容易計算
    根據滷肉料包的使用方法,如果滷肉的重量高於8斤,香辛料的作用提現不到,如果少餘3斤,滷水就會有一股中藥味。滷料包中香辛料的使用方法滷料包根據香辛料整碎使用方法,可以分為顆粒型的香辛料滷料包和整顆型的香辛料滷料包兩種。
  • 兩個方法解決製作滷肉配方時如何確定香料種類和香料使用量的難題
    即主香料佔比為4,輔助香料佔比為2,調和香料佔比為1。在確定了配方的基本骨架所需用的香料後,為了進一步豐富滷肉的香味,或者突出某種風味,同時為了達到各種香料之間味道的平衡,通常還需要在此基礎上添加其他香料。具體用量就按照4:2:1的比例即可。比如主香料的總量是400克,那麼輔助香料的總量就應該是200克,調和香料總量應該是100克。
  • 滷肉上色,別再用醬油和糖色,換成這4種天然物,顏色漂亮味道好
    說到肉類食材的話,相信對於那些無肉不歡的人來說是非常喜歡吃的,尤其是在我們的生活當中對於肉類的種類特別的多,我們也知道對於這些肉類食材來說,能夠做成各種各樣的美味做法,也是特別的多,可以炒著吃,也可以煮著吃燉著吃,也或者說是做成滷肉,其實不管是哪一種方法,做出來的肉吃起來的口感都是非常美味的,但是在說到這些滷肉對於很多人來說都是不可拒絕的,雖然說我們經常會在外面能夠買到這些滷肉,吃起來的味道也是相當不錯的
  • 用黃桅子給滷水上色怎樣避免回味發苦?
    所以如何避免滷菜之間相互串味,就成了滷菜店夏季經營的重中之重:第一、儲存空間的問題:如果使用的是直冷冰櫃就很容易結霜並且串味,這是因為直冷冰櫃是利用冰櫃內部的空氣對流的方式來冷卻控溫的,而選擇風冷冰櫃就不會出現結霜的問題,雖然價格稍微貴點兒,但卻有效地降低了串味的風險,不過風冷冰櫃也有個缺點,菜餚容易被風吹乾,如果採用封保鮮膜或者裝入透明保鮮盒的方法就可以解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