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生物看起來不像是自然產生的,比如噬菌體,儼然是個機器人

2020-12-05 科學信仰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宇宙間存在著各種不同形式的物質,有些強大而神秘,有些靈動而精巧,而在所有的物質之中,最為複雜,也最為奇妙的就是生命了。

我們不知道宇宙間存在著何等難以想像的生命形式,僅就地球上的生命而言,就足以令人驚嘆了。形形色色的動物、各種各樣的植物、數之不盡的細菌以及病毒,生命以不同的形式存在著,每一種生命的存在都彰顯著一種獨特的智慧。

對生物研究得越深,就越會產生這樣的一種感覺,那就是生命太像是被設計出來的了,它們太過精妙了。特別是有些微小的生命,如果我們能夠看清楚它們的外觀,一定會加深我們心中的這種看法,因為它們的外觀實在是太有設計感了,很像是一個小小的機器人。

這種有著機器人外觀的小生物,其實就是噬菌體。

噬菌體這個生物名詞,大多數人都會覺得有些陌生,而它並不是什麼稀有的東西,它到處都是,就算是我們每個人的體內也有著它們的存在。噬菌體是一種病毒,從名字我們就可以看出,這是一種能夠侵襲細菌的病毒。

當然,噬菌體之所以要侵襲細菌,主要是為了自己的存活,因為噬菌體本身是一種典型的寄生性病毒。何為寄生性病毒呢?就是說噬菌體並不具備獨立生存的能力,它必須要通過寄生在細菌內部才能夠存活,它的生存要依賴於細菌,繁衍同樣也要依賴於細菌。很多人第一次看到細菌體的樣子都不會認為它是一種生物,因為它看起來就像是一個機器,充其量也就是一個機器人。

我們所見的噬菌體圖片之所以如此像機器,有兩個原因。

其一就是噬菌體本身長得真的很像機器,其二就是我們所看到的不過是模式圖,與實物圖有一定差別,所以看起來就更加機械化了。值得注意的是,噬菌體的結構形態其實並不止上面看到的這一種,只不過上面這一種比較常見,且最像機器人。

這種常見的噬菌體結構可分為兩個大部分,上面的部分是一個正20面體的頭部,下面則是尾部。尾部又包括和頭部銜接的尾領、呈柱狀的尾鞘、尾鞘之內的尾髓、尾鞘下部呈六邊形的尾板、尾板下方的尾針以及像腿一樣的尾絲所組成。除了這種常見的形態以外,噬菌體還有兩種形態也比較常見,一種就是一個單純的20面體頭部,沒有尾部,而另一種則是線狀體。

噬菌體這種充滿機械感的外貌是如何產生的呢?

顯然不會是人類所設計的,人類的歷史從南方古猿時代算起也不過300萬年左右,而噬菌體的存在已經有幾億年之久了。當然,噬菌體長得像機器也並不是沒有原因的。先說它的頭部吧,噬菌體的頭部是一個正20面體,對於多面體而言,正多面體顯然搭建起來是最為簡單的,所以為了便捷,人類在製造機器的時候肯定會將機器設計成正多面體,而作為結構簡單的病毒,選擇這種最簡單的結構來搭建身體也是理所當然的。

那麼為什麼是正20面體呢?因為正多面體只有五種,分別為4、6、8、12、20面體,而20面體是其中最接近圓形的,也就是說在用料相同的情況下,正20面體的體積是最大的。本著少花錢多辦事的原則,噬菌體長成這樣也就是理所當然了。

至於噬菌體的尾部結構,是為了能夠牢固地抓住細菌,噬菌體離開細菌可是沒有辦法存活的。

為什麼噬菌體一定要依靠細菌才能存活呢?因為噬菌體作為一種病毒,並不具備完整的細胞結構,其頭部只含有單一的核酸,所以噬菌體要依靠自己的尾部抓住細菌,再通過尾部的尾刺將頭部的核酸物質注入到宿主的體內。

噬菌體的核酸物質進入到細菌之中後會對細菌進行重新編程,並在細菌體內產生新的噬菌體顆粒,這些噬菌體顆粒最終組裝為很多新的噬菌體,隨後細菌的生命也就走到了盡頭,隨著細菌的溶解,細菌體內的噬菌體被釋放出來去尋找新的宿主。其實,噬菌體的幾何機械外形並不是什麼人特意設計的,其只是遵循了基本的數學規律,就像世界上所有的生命形式一樣,大家都遵循著世界的客觀規律而存在著。

相關焦點

  • 小型機器人?顯微鏡下的「噬菌體」,真的不像是自然生物!
    小型機器人?顯微鏡下的「噬菌體」,真的不像是自然生物!同時在這幾百萬年的時間裡誕生的生命體可不僅僅只有人類,在整個大自然當中還存在著太多的生命,它們存在的形式和方式各不相同。除了我們可以用肉眼看到的動植物之外,還有我們看不見,摸不著的微生物細菌和病毒。病毒在地球上存在的時間要比人類有很多,可以說是自然界當中生命更迭的見證者,它們對人體也存在著潛在的威脅。
  • 最不像地球生物的噬菌體,是大自然的bug?還是史前納米機器人?
    目前我們所知的地球生命,可以按照多種方式進行分類,比較常用的分類大致可以分為五大類:真核生物(真菌等)、原核生物(大部分細菌)、動物界、植物界以及病毒。當然,這些分類也不是絕對的界限分明,比如地球上幾乎所有的複雜生物,如真菌、動植物等都是由真核生物進化而來。
  • 活脫脫一個小機器人,奇妙的噬菌體什麼來頭,為啥長這麼科幻?
    生物之間的鬥爭是無窮無盡的,細菌可以「吃」我們的肉,當然也有以細菌為食的小傢伙們,那就是噬菌體,一種專門「吃」細菌的病毒。什麼是病毒?病毒是什麼?有很多人可能還分不清它與細菌之間的關係,有很多著名的疾病,有些是由細菌引起的,比如霍亂或肺結核;而有一些則是由病毒引起的,比如流感與狂犬病。
  • 噬菌體病毒為何長得像納米機器人,科學家發現了其中的奧妙
    噬菌體沒有細胞結構,只含有單一的核酸,和其它病毒一樣屬於非細胞生物。因此,噬菌體必須寄生在細菌體內,依靠細菌體內的物質和能量才能夠存活。噬菌體長啥樣呢?噬菌體和別的病毒一樣結構簡單。它只有一層蛋白質外殼包裹著一團遺傳物質。大多數種類的噬菌體都有一個「頭部」和一個「尾巴」。樣子看上去像蝌蚪。此外噬菌體還有杆狀和球狀的。
  • 在地球生存38億年的納米機器人「噬菌體」,可能用於醫療方面!
    你知道世界上存在了三十八億年的納米機器人嗎?這是一個有關於人類命運的納米機器人「噬菌體」噬菌體誕生於地球上的第一個細菌,之前目前地球上發現最古老的細菌化石來自於三十八億年前,噬菌體是以專門獵殺細菌為生的獵手,它介於生物和非生物之間,所以被稱為納米機器人。
  • 在地球生存38億年的納米機器人「噬菌體」,可能用於醫療方面
    ,之前目前地球上發現最古老的細菌化石來自於三十八億年前,噬菌體是以專門獵殺細菌為生的獵手,它介於生物和非生物之間,所以被稱為納米機器人。同樣擁有完美幾何結構的行走族,我們知道大自然不會畫曲線,一切自然進化的生物,非生物都不可能擁有像人造機器一樣的完美幾何結構。噬菌體就是個例外,似乎有人創造了它們。
  • 噬菌體真的這麼厲害嗎?細菌會不會進化出殺死噬菌體的抗體?
    你想想人家噬菌體多小,數量多麼巨大,雙拳難敵四手,總有幾個漏網之魚,對吧。問題不大,人家細菌還有一招。有些比較絕的同志,直接自己把表面蛋白給吃了,你噬菌體不是喜歡勾搭我嗎,我現在連讓你勾搭的受體都吞了,我看你往哪兒鉤。這就好比老王要溜進我家,給我的人生扣下濃墨重彩的一筆,奈何老子為了徹底的平庸,把門都給封上了,你老王往哪兒溜?
  • 劉如謙團隊利用噬菌體輔助進化產生更高效的腺嘌呤鹼基編輯器
    劉如謙團隊利用噬菌體輔助進化產生更高效的腺嘌呤鹼基編輯器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3/18 13:15:54 美國哈佛大學劉如謙(David R.
  • 它長相機械,外形酷似機器人,無處不在,莫非它是「外星生物」?
    在人們的印象中,「外星文明」是比人類還要高等的智慧體,是類似機器人的存在,這在很多科幻電影中有所體現。在自然界中,就存在這樣一種生物,它長相很機械,外形酷似機器人,那麼它會不會是「外星生物」呢?我們先來看看這幅圖,這是在顯微鏡下的噬菌體,我們能夠清晰地看到噬菌體的全貌,相信很多人都有這樣的感覺,它長得在機械化了,和普通的生物有很大差別,像是一個「機器人」。
  • 人體內噬菌體圖片酷似科幻電影中的外星世界
    騰訊科技訊(嘟嘟/編譯)據國外媒體報導,這張圖片可能看起來像外星人登月或科幻電影裡的外星世界,但其實它顯示了被稱為「噬菌體」的病毒正在攻擊細菌,這是經常發生在我們體內的事情,有利於我們的免疫系統。
  • 噬菌體聯合方案可用於防治番茄青枯病
    噬菌體聯合方案可用於防治番茄青枯病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19/12/3 12:55:01 南京農業大學沈其榮、韋中、Ville-Petri Friman等研究人員合作提出了針對番茄青枯病的噬菌體聯合治療方案
  • 科學家發現迄今為止最大噬菌體 基因組是普通噬菌體的15倍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研究人員及其合作者通過搜尋龐大的DNA資料庫來發現這些巨大的噬菌體,這些資料庫是從近30種不同的地球環境中產生的,這些DNA從早產兒和孕婦的內臟到藏族溫泉,南非生物反應器,病房,海洋,湖泊和地下深處。 他們一共鑑定出351種不同的巨型噬菌體,它們的基因組都比以單細胞細菌為食的病毒的平均基因組大四倍以上。
  • 38億年前的納米機器人,未來是拯救人類的超級武器嗎?
    我們都知道,大自然不會畫直線,一切自然進化的生物、非生物,都不可能像人造的機器一樣擁有完美的幾何結構。但偏偏噬菌體就是個例外。尤其是近幾年來,人類對噬菌體的研究更加深入以後,越來越多的科學家都在私下小聲的說,似乎有人創造了它。
  • 基於擴增子與GeoChip 5.0 聯合分析的噬菌體與原核微生物群落研究
    三、結果1、噬菌體與原核微生物隨著功能的時空變化而動態變化共獲得56143個原核微生物OTUs和來自78種噬菌體的183種噬菌體基因,其中91種噬菌體基因普遍存在於四個厭氧沼氣池中,且其相對豐度是只在平均單個厭氧沼氣池中出現的基因2.4倍,說明優勢噬菌體在不同地點是普遍存在的。
  • 原核生物的蛇毒素能夠產生多種抗病毒分子
    原核生物的蛇毒素能夠產生多種抗病毒分子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9/18 15:45:18 近日,以色列魏茨曼科學研究所Rotem Sorek等研究人員發現,原核生物的蛇毒素能夠產生多種抗病毒分子
  • Nature綜述:噬菌體的百年研究
    最近,ICTV的原核生物病毒小組委員會對噬菌體和古細菌病毒分類進行了相當系統化的研究。分類系統的詳細信息請登錄ICTV的網站查閱。特徵最明顯的噬菌體屬於有尾噬菌體目(dsDNA基因組,形態學上有尾),被分為3個科:肌尾病毒科(如T4噬菌體)、長尾病毒科(如λ噬菌體)和短尾病毒科(如T7噬菌體)。噬菌體可以進行裂解或溶原的生命循環(見圖)。
  • 迄今最大噬菌體「現身」
    但美國科學家近日在《自然》雜誌撰文稱,他們最近發現了一些巨型噬菌體,其中最大噬菌體的基因組擁有73.5萬對鹼基,這些複雜的噬菌體模糊了生命和非生命間的界限。據美國趣味科學網站近日報導,噬菌體是專門感染細菌的病毒。噬菌體和其他病毒不被視為活有機體,但這並不意味著它們無害。
  • 科學家發現並定義了巨大噬菌體的進化分支
    科學家發現並定義了巨大噬菌體的進化分支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2/14 10:55:43 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Jillian F. Banfield小組取得一項新突破。
  • 病毒的起源,以及其是否幹涉了生物的進化!
    高級智慧生物創造的產物———「病毒」有不少人就認為呢,這個病毒不應該原本存在於地球之上的,你看它奇怪的形態構造,以及既死又活的生命體徵。它或許來源於比人類出現更早的外星智慧文明的產物。是他們將病毒放置到地球上面,其目的是為了幫助地球生命的進化。實在是讓人費解,病毒怎麼看都不像是自然進化的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