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IF-8衍生氮摻雜分層多孔碳材料用於高性能超級電容器的碳氣凝膠
本文要點:ZIF-8衍生的多孔碳負載在衍生自殼聚糖的碳氣凝膠上。具有中等N含量的分級多孔結構。交錯納米片具有3D中孔結構的CA可用作生長ZIF-8衍生的微孔碳的骨架。中孔和微孔的共存不僅可以為電解質離子的進入創造更多的通道,而且可以提供雙電層電容。電化學性能的結果表明,ZCCA複合電極在2.0 M KOH電解質中以0.5 A / g的電流密度顯示241.6 F / g的大比電容和優異的循環性能(5000次循環後容量保持率90%)。
-
湖南大學在碳化矽衍生碳用於電容儲鉀研究方面取得進展
鉀離子電池被視作一種理想的電化學儲能裝置,其中採用碳基材料(石墨,軟碳及硬碳等)作為鉀離子電池負極的應用已經被廣泛研究。然而,由於鉀離子的原子尺寸較大,必然導致反覆充放電過程中石墨材料出現巨大體積膨脹(≈ 61%)和結構的崩塌,進而導致電池的容量嚴重衰減及呈現為較差的循環穩定性。
-
ACS Omega:生物質快速催化分解的多孔石墨烯狀碳用於儲能應用
一種用於合成三維多孔石墨烯狀碳材料的一步法。碳材料的最終微觀結構,由多孔石墨烯組成狀片材,或可用於電化學儲能應用。考慮作為超級電容器器件的電極和作為LIB的負極(陽極)的電化學行為,對熱解過程中的熱行為以及所得的微結構特徵和表面性質進行評估。
-
復旦大學:碳點與多孔水凝膠整合製備全碳電極,用於雙層電容器
成果簡介 作為雙電層電容器(EDLC)的一類電極材料,碳點(CD)能夠擴大比表面積,製造分層的孔和接枝贗電容基團,獲得額外的容量和出色的能量密度。本文,復旦大學熊煥明教授課題組在《ACS Appl.結果證明,CD-多孔(水)凝膠複合材料上的煅燒活化,是製備用於電化學儲能的優質碳電極材料的通用途徑。圖文導讀 方案1.用商業PAMG和不同的CD製備的HPC材料圖1.
-
江蘇大學:生物質氮摻雜碳氣凝膠在電催化和超級電容器中的應用
此外,可以在不破壞原始3D結構的同時將金屬種類摻入多孔碳基質中,同時改善其導電性和電化學性能。最重要的是,大多數生物質材料都具有氮功能,可以在不添加任何添加劑的情況下原位摻雜(自摻雜)雜原子(例如N),從而產生其他缺陷和具有增強的電子密度和電子貢獻屬性的活性中心。本文總結了近十年來生物質衍生的碳氣凝膠的電化學應用,特別是在水電解,金屬空氣電池,燃料電池和超級電容器等領域。
-
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石墨烯量子點增強電紡碳納米纖維用於超高倍率超級電容器
電紡納米碳纖維織物(ECNFs)以其結構和功能的一體化特點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它們不僅具有獨特的納米纖維形態,而且具有良好的化學穩定性、導電性和柔韌性。當用作電極材料時,ECNFs可以滿足器件輕量化的要求。然而,儘管目前人們已發展出多種形態的碳納米纖維,如多孔、空心、或竹子狀,但ECNFs的比表面積往往小於1000 m2 g-1,從而導致有限的電雙層電容(<200 F g-1)。
-
吉林大學喬振安教授AM基於化學反應定製聚合物膠體球衍生多孔碳球
文章背景 聚合物膠體球衍生的多孔碳球具有規則均一的幾何形狀以及可控的組分與結構在能量轉化與存儲、氣體吸附與分離、催化以及光熱診療等方面都發揮著重要作用。合適的化學反應和匹配的合成策略對於多孔碳球前驅體——聚合物膠體球的合成至關重要。
-
南大:熱納米壓印製備為解決電化學儲能電極厚度受限提供新方案
近日,南京大學現代工程與應用科學學院唐少春教授課題組與葛海雄教授課題組合作,通過電極結構優化設計,利用熱納米壓印製備技術結合微電流電沉積,成功獲得高容量、高倍率和長循環壽命的新型陣列結構電極,為解決電化學儲能領域電極厚度受限的難題提供了一種新思路和解決方案。
-
為解決電化學儲能電極厚度受限提供新方案:熱納米壓印...
細胞成像再添新技術:鞠熀先教授提出細胞膜蛋白成像的電致化學發光方法近日,現代工程與應用科學學院唐少春教授課題組與葛海雄教授課題組合作,通過電極結構優化設計,利用熱納米壓印製備技術結合微電流電沉積,成功獲得高容量、高倍率和長循環壽命的新型陣列結構電極,為解決電化學儲能領域電極厚度受限的難題提供了一種新思路和解決方案。
-
南京郵電大學賴文勇教授:共軛多孔聚合物在電化學儲能領域的新應用
然而,共軛聚合物作為活性材料在儲能器件,如超級電容器等電化學儲能領域的應用卻鮮見報導。這主要是由於現有的共軛聚合物大多比電容較低、循環穩定性不高以及氧化還原可逆性較差等,使其作為超級電容器的電極材料受到很大的限制。
-
碳化和硫化合成的的海綿狀複合材料將提高電化學儲能性能
打開APP 碳化和硫化合成的的海綿狀複合材料將提高電化學儲能性能 佚名 發表於 2020-04-07 14:15:33 復旦大學
-
東華大學廖耀祖團隊:共軛微孔聚合物纖維狀柔性可穿戴儲能器件
隨著人們對可穿戴智能電子產品需求量的不斷增加,柔性可穿戴式器件以其輕質、柔韌、靈活和高效等特點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與塊狀和薄膜器件相比,纖維狀儲能器件因其獨特的一維結構而表現出優異的柔軟性、可編織性、變形適應性和透氣導溼的特點,是最具潛能的儲能器件之一。然而,目前所製備的導電纖維材料通常難以滿足能量密度、功率密度以及機械性能兼具的要求,是該領域挑戰性研究課題之一。
-
將廢塑料轉化為碳納米薄片,實現卓越的電容儲能
證明了具有高循環穩定性的高比電容。這項工作報告了將廢塑料有效地轉化為電極材料的過程。1成果簡介 碳納米片(CNS)的廣泛應用仍然受到產量低的限制。同時,廢塑料的積累會嚴重汙染環境。如今,由於廢塑料的碳含量高,將廢塑料轉化為二維CNS被認為是解決這些問題的一種有前途的方法。然而,迄今為止,該轉化過程仍然受到低效催化劑的阻礙。
-
黃維院士、朱紀欣教授課題組綜述|電化學能量存儲中生物質衍生碳材料的結構調控工程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研究者們通過調控生物質衍生碳材料的結構,構建生物質衍生碳結構-儲能機理-電化學性能的模型,進一步提升生物質衍生碳材料的電化學性能,並拓寬其應用領域。因此,了解生物質衍生碳材料的結構調控工程、性質和應用具有重要意義。
-
上海矽酸鹽所:氮摻雜的分層多孔碳,可有效存儲電化學能量
成果簡介 碳電極材料的大表面積,高電導率和豐富的活性部位是儲能裝置的必要特性。但是,碳電極材料的高導電性和高氮摻雜難以協調。 聚合物中具有苯環結構的有機組分可促進形成更多的sp 2石墨化碳,這對提高電導率很有幫助。在NH3下於900°C煅燒的氮摻雜分級多孔碳大氣中的氮含量高,為7.48 at%,比表面積較大,為1613.2 m 2/ g,並且具有2.7S / cm的高電導率。
-
閻興斌課題組:Water-in-salt電解液在電化學儲能器件中的應用
背景介紹電化學儲能裝置發展迅速,但目前商用的非水器件儘管可以展現出足夠寬的電化學窗口(ESW),但其易燃性和毒性等限制了其進一步發展。/無機雜化電解液和分子擁擠型電解液;● 全面介紹了和匯總了WISE在可充電電池和超級電容中的應用及電化學性能;● 總結並展望了WISE在電化學儲能器件中的優勢,挑戰以及未來的發展方向。
-
榴槤很臭但有用,澳大利亞科學家製造出高性能超級電容
擁有水果之王美譽的榴槤,因為氣味過於強烈,評價不是香氣撲鼻、就是臭成生物武器,不過對於科學家來說,或許只要有用處都是好水果,澳洲雪梨大學發現菠蘿蜜和榴槤也是電極原料,可以製成高性能超級電容超級電容是另一種儲能技術,有別於採用電化學儲能的
-
張會剛:電化學儲能材料與原理
以電化學儲能技術為例,在傳統化學化工專業培養計劃中,學生的電化學基礎是在物理化學課程中建立,缺乏對固體和半導體的認識;與材料和固體相關的專業培養計劃中,電池技術所需的溶液化學和界面化學基礎不足。圖片來源:Pixabay南京大學於21世紀初,在材料系的基礎上成立現代工程與應用科學學院,下設新能源材料與器件專業。
-
木質素在儲能領域中的應用研究進展
關鍵詞: 木質素;儲能領域;電池;超級電容器;電化學性能當今社會對化石燃料的消耗以及能源、資源的需求日益增加,尋找新的可再生、儲量豐富、對環境友好的可替代能源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生物質是地球上儲量最豐富的可再生資源,有效利用這種資源,對改善環境、部分替代化石能源和可持續性發展等具有重要意義。
-
福建物構所揭示多孔單晶表面工程增強可逆化學吸附及贗電容
多孔單晶兼具長程有序晶格結構和無序連通孔道結構的雙重優勢。多孔單晶晶格結構清晰、化學組分精準、終止表面明確,可構築連續高度扭曲活性表面及精細結構,對於研究表面結構及電化學過程的可逆化學機制有重要意義。多孔單晶扭曲表面上清晰的不飽和金屬氮配位活性結構,可增強可逆化學吸附,顯著提高贗電容;同時,介孔單晶表面精細結構與吸附物種作用清晰,長程有序結構可提高電極循環穩定性。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上。論文第一作者是福建物構所葉靈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