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之父」是錢學森,那麼「航天四老」是誰?他們守護了中華

2020-09-06 曉友劇視

2019年4月19日,「航天之父」和「航天四老」的雕像在航天科工二院正式亮相。毫無疑問,他們都是國之棟梁,用一己之力創造了祖國的航天偉業守護了我國的大好河山。

眾所周知,「航天之父」錢學森錢老

那麼「航天四老」又是哪些人呢?

1949年任新民取得美國密西根大學的博士學位,1966年12月,任新民擔任長徵二號的總設計師,四年後,長徵一號在酒泉發射升空,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五個獨立研發衛星能力的國家。

1947年,黃緯祿獲得英國倫敦大學的碩士學位,隨後他選擇回國參與祖國的航天事業建設,作為研製飛彈「巨浪一號」的核心人物黃緯祿還提出一彈兩用的設想,使我國的飛彈技術和潛射技術取得了重大突破。

屠守臧畢業於清華大學之後,他考取了麻省理工學院20世紀60年代末,中蘇關係惡化後蘇聯撤走了全部專家,屠守鑾接下了「長徵二號」運載火箭總設計師的重擔,他提出了捆綁式火箭,使我國的火箭技術提升到世界第三。

梁守槃是美國麻省理工航空工程專業的碩士,他回國後擔任航天研究室的發機室主任,在模仿蘇式飛彈的同時,他大膽提出了「反設計」效果顯著,梁守槃是第一任海防飛彈的總設計師,成功研製了「海鷹號」 飛彈,因此他享有海防飛彈之父的美譽。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

相關焦點

  • 兩彈一星元勳,中國航天之父錢學森,他的一雙兒女如今現況如何?
    美國人說:一個錢學森抵五個師。毛主席對錢學森評價是,他不只值五個師,是無價之寶,必須一切服從錢學森領導!錢學森給中國做出的貢獻遠遠不止兩彈一星,是錢學森給我們帶來了如今和平的生活,沒有錢老等一眾留洋人才的歸國,中國絕對沒有今天的光景,沒有兩彈的話外國資本主義一定會干擾我們的發展,更不談改革開放幾十年來的成就。兩彈一星元勳,中國航天之父錢學森,他的一雙兒女如今現況如何?
  • 「航天之父」錢學森:子女後代今何在?
    「航天之父」錢學森:子女後代,今何在?大家都知道錢學森是誰,錢老先生是一位非常偉大的科學家,在中國科研事業上付出了自己的一生,可謂是國家的棟梁之才啊,也被譽為是中國的「航天之父」,同時也是中國的「導(dao)彈之父」。他當時去世的時候有我國「三軍儀仗隊」為他抬棺,可以看得出他的地位是有多麼的重要,國家對他是多麼的重視,而他去世後,他的子女後代,今何在?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
  • 錢學森先生逝世11周年,紀念「中國航天之父」「中國飛彈之父」
    今天是錢學森先生逝世的11年的日子,仿佛錢老一直都在,從未離去。世界著名科學家,中國載人航天奠基人,中國科學院及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獲得者。有「中國航天之父」「中國飛彈之父」「中國自動化控制之父」和「火箭之王」的高榮譽。這些都是錢學森先生的頭銜,這當中哪一個都是極具分量的。
  • 中國電腦之父範光陵紀念中國航天之父錢學森七名人
    「中國電腦之父——範光陵」、「中國航天之父——錢學森」等。央視央視網,紅旗出版社 「孔子哲思「 報導 「中華第一才子「,世界首次精編 【孔子孝経101字】,範仲淹傳人 範光陵詩)  詩歌拜屈原 航天錢學森 鐵路詹天佑 電腦範光陵  康熙合臺灣 憂樂範仲淹 維新康有為 拒外戚繼光  2018年12月11日是錢學森大師誕辰107周年紀念日!
  • 「中國航天之父」錢學森工資是多少?1996年的工資單曝光,太意外
    科學家(Scientist),即從事科學研究的人群,他們會對真實自然、未知生命、環境、現象及其相關現象,進行統一性的客觀數位化重現與認識探索和實踐,有時候為了得出一個理論,科學家會付出一生的光陰,毫無疑問,他們是值得我們尊敬的對象,比如科學巨匠、中國航天之父錢學森先生。
  • 姓錢但不愛錢的「中國航天之父」——錢學森
    錢學森,享譽世界的傑出科學家,中國航天科技事業的先驅和傑出代表,愛國知識分子的優秀典範,被譽為「中國航天之父」「中國火箭之王」。2009年9月,錢學森被評為「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經過5年的鬥爭和努力,錢學森終於回到祖國的懷抱。02 淡泊名利,奉獻祖國當時的中國,一窮二白。「姓錢但不愛錢」的錢學森不要新居,生活儉樸低調。
  • 國之脊梁,航天之父
    今天是中國「航天之父」,兩彈一星的「功勳」,「國之脊梁」在這個南宋國都的地方,孕育著吳越王錢鏐第33世孫,世界著名科學家,空氣動力學家,中國載人航天奠基人,「中國航天之父」和「火箭之王」-----錢學森。顯赫身世的便鑄就了他輝煌的未來。
  • 我國載人航天奠基人錢學森的名言 王永志和錢學森的伯樂相馬故事
    錢學森的名言非常多,其中有兩句令我印象深刻。一句是他在捐款時說的,他的原話是這樣說的「我姓錢,但我不愛錢。」這句錢學森的名言聽起來還是有幾分幽默色彩蘊含其中的,第一次聽見這句話其實並沒有什麼真切的感受,但是時隔多年在看到這句話瞬間覺得錢老的形象一下子高大起來。
  • 「中國航天之父」錢學森98歲因病離世,2個子女現狀如何?
    他是被美國人說一個人就能頂五個師的人,他是美國頂著國際壓力也不願放他回中國的人,他是中國傑出的科學家,中國載人航天奠基人——錢學森錢老,與錢偉長、錢三強一起被稱為「三錢2009年10月份錢老不幸離世,舉國哀痛,那他留下的一雙兒女如今怎樣了呢?應運而生的英雄錢學森,1911年生於上海,世界著名科學家,曾獲 「國家傑出貢獻科學家」稱號和「兩彈一星功勳獎章」,被譽為「中國航天之父」。
  • 火箭、衛星、載人航天、深空探測…中國航天崛起的「奠基者們」
    ……這些一項項舉世矚目的航天成就,正是每一代中國航天人篳路藍縷,艱苦奮鬥的成果。他們在工業貧瘠、一窮二白的國度裡,奇蹟誕生!他們在圍追堵截、全球封鎖的年代裡,自主突圍!讓我們一起銘記這些為中國航天崛起的『奠基者們』——錢學森,中國火箭之父,
  • 誰坐上了中國航天的第一班車?
    這一次發射同樣也是我國首次為國外提供衛星搭載服務,這標誌著中國航天開始邁向世界。 這麼頻繁的發射背後,是他們作用祖國的眼睛,在遙遠的太空之中俯瞰這中華的大好河山,一草一木。 「中國航天之父」的艱難歸國1955年錢學森和一批科學家以通共和黨人的名義被美國扣留。
  • 錢學森養生經
    錢學森(1911.11.12----2009.10.31)是我國航天科技事業的先驅和傑出代表,被譽為「中國航天之父」「中國飛彈之父」和「火箭之王」。生活中,錢老每天除了瀏覽《人民日報》等傳統大報大刊,還喜歡聽聽廣播。但是卻從不看電視,錢永剛介紹說,這是他早年在美國任教時養成的習慣,那裡的教授們為了專心工作,多少年來從不看電視。在飲食方面,錢老沒什麼講究。他說「四菜一湯就挺好」。聽音樂是錢老主要的休閒養生方式,他認為,音樂給了他慰藉,也引發了他幸福的聯想。錢學森常說:「我沒有時間考慮過去,我只考慮未來。」
  • 此人不負眾望,研發出兩彈一星,被稱為中國航天之父
    這時候,錢學森這個留美留學生出現在我們視野。錢學森當時在美國麻省理工大學留學,導師是當時著名的大科學家馮.卡門。但是錢學森決心要回中國,把自己的一生所學,奉獻於中華民族的復興上。但是由於錢學森的價值太大了,美國也不想放錢學森走,並且還對他進行監視,施壓,甚至有高層建議將他槍斃。
  • 蔣英:中國航天之父錢學森的夫人,著名歌唱家,比現在明星美多了
    有著「中國航天之父」之稱的錢學森的夫人蔣英同樣如此,不僅出身名門、風姿綽約,更是民國的一代音樂才女,是少有的被稱作世界級的歌唱家。錢學森與蔣英其實算得上青梅竹馬,蔣英還曾當過一段時間的錢家女兒。 蔣百裡與錢學森的父親錢均夫是同窗好友,兩家算是世交。錢家夫婦只有錢學森一個孩子,蔣英作為蔣家的第三個女兒,很受錢家夫婦喜愛,他們很希望蔣英當自己的女兒。兩家人商量過後,錢學森父母便將蔣英帶回了家裡。蔣英過繼給錢家後,曾改名錢學英。
  • 沉痛悼念「中國航天之父」、我校創始人之一、近代力學系首任系...
    沉痛悼念「中國航天之父」、我校創始人之一、近代力學系首任系主任錢學森先生  10月31日早晨,中國航天之父、國家「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獲得者錢學森先生在北京逝世
  • 中華航天博物館館藏「天問一號」徽寶套組 見證中國航天史
    中國首次火星探測徽寶套組《天問一號》耀世首發,一璽一箭,一飛沖天,由中華航天博物館官方權威監製,中國最強玉雕天團以國玉和田傾力打造,一經發行便引起了強烈的航天收藏熱!NO.0001《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徽寶套組由中華航天博物館永久館藏,意義非凡!
  • 飛彈之父錢學森:留美回國時,收到神秘電報,50年後才發現其真相
    在中國近代史上湧現出大批愛國志士,他們學有所成,毅然回國為祖國效力,為我國科學事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像我們大家所熟悉的科學家――錢學森,他享譽海內外,被譽為「飛彈之父」,「航天工業之母」。其實他的這些榮譽,實至名歸,當之無愧。
  • 中華航天博物館線上直播 「雲春遊」輸出航天文化
    作為豐臺區科普教育基地,中華航天博物館在豐臺區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積極開展貼近生活、貼近公眾、貼近實際的科普活動。5年來,中華航天博物館圍繞「航天日」主題,舉辦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特色突出的活動,影響力越來越大。受阿里巴巴邀請,中華航天博物館已於2020年3月14日、4月11日完成兩次「淘寶雲春遊」線上博物館直播活動,瀏覽量累計達40.06萬,反響熱烈。
  • 中華航天博物館館藏「天問一號」徽寶套組見證中國航天史
    中國首次火星探測徽寶套組《天問一號》耀世首發,一璽一箭,一飛沖天,由中華航天博物館官方權威監製,中國最強玉雕天團以國玉和田傾力打造,一經發行便引起了強烈的航天收藏熱!NO.0001《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徽寶套組由中華航天博物館永久館藏,意義非凡!
  • 嫦娥號著陸點情緣之「飛彈之父」錢老恩師:美國航天奇才馮卡門
    中國嫦娥四號在尋找著陸點的時候,當時,考慮到諸多問題:從這個盆地直徑超過2500公裡,面積約為490萬平方公裡,是太陽系內已知的最大的盆地,馮--卡門大家可能比較陌生,可是他有一個大家熟悉的親傳弟子:「中國飛彈之父」錢學森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