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許栩,歡迎來到我的專欄《倉儲基礎知識:倉庫管理必備技能》。本篇是專欄的第16篇文章,倉庫管理最核心的指標,庫存準確率的「標準」計算方法。
專欄的第13-15篇文章,我講述了倉庫管理的KPI指標(專欄總目錄見下圖),在講倉庫最終管理指標的時候,我說到倉庫最基礎最核心的一個指標是庫存準確率。我並且提到,如果庫存準確沒做好,那麼,倉庫其它方面做得再到位,這個倉庫的管理,也是不合格的。
那麼,庫存準確率如何計算呢,本篇文章,我就詳細講述這個倉庫最核心的指標,庫存準確率的計算方法。
庫存準確率的標準計算方法。
上文說了,庫存準確率,直觀的理解就是庫存準確的比率,那麼,如何評估這個比率,如何計算這個比率呢?
庫存準確率的標準計算方法,也是最常見的計算方法有兩種,一種是以庫存SKU計算,一種是以庫存金額計算。(如上圖)
1、以庫存SKU計算。
以庫存SKU計算是指計算盤點準確的SKU佔庫存總SKU的比率。其計算公式為:準確的SKU數除以庫存SKU總數。
所謂準確的SKU,是指帳實完全相符,也即庫存完全準確的SKU。盤多或盤少,盤盈和盤虧都是不準確。
2、以庫存金額計算。
以庫存金額計算是指計算盤點準確的庫存金額之和與庫存總金額的比率。其計算公式為:【庫存總金額-∑ABS(盈虧金額)】/庫存總金額,或者為1- ∑ABS(盈虧金額)/庫存總金額。
公式中,ABS是計算絕對值的Excel公式,即盈虧必須取絕對值後再求和,代表著盤盈盤虧都會帶來庫存準確率下降,也就是說,計算庫存準確率時,盈虧不能相抵。
以上兩種計算方法都是標準的庫存準確率計算方法,沒有優劣之分,企業可以根據自己倉庫的實際情況以及管理思路而確定。但計算方法一經確定,就不要來回變化,否則,缺乏可比性,無法對倉庫業績和能力進行綜合評估。
庫存準確率的標準計算方法不「標準」。
上面兩種計算庫存準確率的標準計算方法我們都可以採用,但我不太建議直接採用,因為,這兩個標準計算方法都不「標準」,也就是說,這兩個標準的計算方法都有不合理的地方。
我們做管理,不管採取什麼方法,都是為了解決問題,而不是去追求所採取的方法標不標準。因為,標準的計算方法,並不一定是有效、合理的計算方法。
為什麼說這兩個庫存準確率標準的計算方法不「標準」,標準的計算方法不合理呢?請看下圖。
1、比如以SKU計算,A物料,庫存一萬個,而實盤9999個,A物料庫存是不準確的。而B物料庫存10個,實盤1個,B物料庫存也是不準確的。但A物料和B物料的庫存不準確所帶來的影響完全不是一個量級,而它們在庫存準確率的計算中表現完全一樣,這顯然不合理。
2、再比如以庫存金額計算,用量特別大的甲物料庫存100萬元,而庫存量偏小的乙、丙、丁三個物料庫存加起來不到一萬元,如果以庫存金額計算庫存準確率,只要甲物料庫存準確,這時,就算乙、丙、丁三個物料全部虧空,全部不準,倉庫的庫存準確率也高達99%,這樣,顯然也是不合理的。
解決方案:變型的SKU計算法。
兩種標準的庫存準確率計算方法都不合理,那怎麼辦呢?我給大家介紹一種採用「庫存SKU計算法」為基礎,並稍做變型的,以SKU計算庫存準確率的方法。
變型的SKU計算法,說簡單一點,就是為了減輕倉庫管理壓力,降低倉庫管理成本,在不影響各種計劃判斷、庫存控制判斷的基礎上,將標準的SKU計算方法的標準放寬鬆一點。
變型的SKU計算法一般有三個步驟(如上圖)。
第一步,將物料做一個最簡單的分類,分成可以忍受正負5%誤差的,和不能忍受正負5%誤差的兩種(當然,這個5%我只是舉個例子,也可以是3%,或1%,還可以根據物料的重要程度,分設級別,哪些可忍受5%,哪些可忍受3%等等)。特別說明和提醒的是,這個比例,不是倉庫自己定的,需要供應鏈、財務以及相關聯部門共同商討並經領導批准後確定。
第二步,計算單個SKU的帳實不符差率,是否超過正負5%,未超過正負5%的,判做正確的SKU。當然,這個「正確」只是在計算庫存準確的時候判定,並不是真正的正確,帳務調整和帳務處理還是要對其進行正常調整。
第三步,按SKU計算的計算公式,計算倉庫的庫存準確率,即判定為準確的SKU數除以庫存SKU總數。
庫存準確率別要求100%!
看了上面我說的變型的SKU計算法,可能有人會問,庫存準確率難道不是要求100%嗎,為什麼還允許有差錯呢?
我的回答是,庫存準確率可以追求100%,但最好不要要求100%,或者,至少,不要要求所有的都100%。為什麼呢?原因很簡單,要求越高,達到要求的成本就越高,並且,到了一定的程度,要求提高一點點,成本則需要呈指數級增加,這時,我們必須考慮成本,考慮得失率,考慮性價比。
上圖是一張安全係數的曲線圖,橫縱坐標分別的是客戶服務水平和安全係數,安全係數越高,庫存越大。這個圖在我的庫存控制系列課程中將有詳細講解,在這裡,我就不具體解釋了,這裡,我們可以把這張圖看作是追求100%與成本的對比曲線圖。大家可以看到,前期比較平緩,但後期追求越高,成本越高,並且,幾乎呈直線上升。
庫存控制是這樣,倉庫管理也是這樣,其他管理也是這樣。越完美,成本越高,我還是那句話,我們做管理,是為了解決問題,而不是追求完美。
許栩原創專欄《倉儲基礎知識:倉庫管理的必備技能》第17篇《庫存周轉率的計算方法》,為倉庫考核指標五篇中的最後一篇,將於近兩天推出,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