員工持股、產業鏈布局全球……東營:再造一個新國瓷

2021-01-15 大眾日報

新年伊始,處處萌發出新氣象。

山東國瓷功能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在「大本營」東營經濟技術開發區又有好消息!功能陶瓷新材料產業園一期規劃450畝已經初步形成規模,4個項目正在建設中,項目用地2183畝的功能陶瓷新材料產業園加速起勢。這一產業園區將成為山東國瓷公司拓展業務新領域的「主戰場」。

自2005年4月成立至今,不到15年時間,山東國瓷功能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從名不見經傳的小微企業成長為高新技術企業,創造了多個國內、國際「第一」。在愈發優化的營商環境下,國瓷公司立足東營本土,紮實開拓創新,制定了新的發展規劃——2025年「營收破百億」。

員工持股計劃,激活「大國瓷」

每天凌晨時分,當大多數人已經進入夢鄉的時刻,位於東營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山東國瓷公司科研實驗樓卻依然燈火通明。近日來,公司技術中心總經理助理潘光軍在同研發團隊一起對多層陶瓷電容器(MLCC)所需的陶瓷粉體材料進行深度研發。即便是在超細納米鈦酸鋇等部分陶瓷粉體技術上,他們已經做到了全球第一,依然堅持長時間連續攻堅研發,在最快的時間裡達到預想的技術結果,從而在市場上佔據主動性。

對於公司科研人員來說,因為集中突擊研發而工作到後半夜是「家常便飯」。而這一現象的產生不是因為公司規定或要求,也極少有人抱怨,而是大家主動請纓的結果。不僅如此,「上下班打卡」「加班」這些詞彙自公司成立以來就從未出現在規章制度中,但員工的工作熱情卻與日俱增。

到底是什麼原因,讓員工對企業有如此強烈的歸屬感和工作積極性?

山東國瓷功能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曦道出了其中「奧秘」:「為凝聚員工的向心力、激發員工的創新力,國瓷公司自2012年在深交所上市後,便在東營設立職級制度並成立『員工持股計劃』,達到職級的員工即可持有相應股權,股權在一定期限內可變現成為員工實打實的收入。力出一孔,利出一孔,公司員工都能在平臺上最大限度發揮自己的能力。」

國瓷公司已先後三次實施員工持股計劃,公司不斷創造更高效益,股東更是得到更多利益。在東營本部,這一體制創新也得到政府大力支持,給與了眾多優惠政策。如今,外地的其它分公司也都紛紛納入了「員工持股計劃」,所有國瓷的管理人員、科技研發人員和公司發展的骨幹力量,通過公司股權這一形式都牢牢聚合在一起。整個國瓷,近30%的員工已經成為企業「員工持股會」的一員。

「做高端陶瓷的領導者」不僅是公司的目標,也是所有國瓷人的目標。如今,公司每年拿出5%營業額投入研發。員工們持續躬身開展技術創新和產品研發,為公司累計申請了176項國家專利,自主研發的「一種連續製備鈦酸鋇粉體的工藝」獲得中國專利金獎、「多層陶瓷電容器用鈦酸鋇基介電陶瓷材料的產業化關鍵技術及應用」獲得了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靠著技術「硬核」支撐,「年輕」的國瓷公司生產的MLCC用系列功能陶瓷材料在國內市場佔有率已達到80%以上,全球市場佔有率達30%以上,使用水熱法生產氧化鋯和氧化鋁納米粉體是全球第一家,成為了國內最大的高端功能陶瓷材料生產商。

依託產業園,做實「根據地」

5G引領未來。誰能搶佔先機,就能在5G建設中分得一杯羹。山東國瓷材料公司已憑藉自身實力搶先拿到了一張「入場券」。

面對5G用關鍵材料研發及產業化項目亟需新建廠房的需求和國瓷公司在東營的6個廠區也接近飽和的現狀,東營經濟技術開發區未雨綢繆,提前規劃了功能陶瓷新材料產業園,讓新項目的落地需求順利得到滿足,解了燃眉之急。不僅如此,開發區為企業發展預留空間,同時還配套了投資獎勵和人才補貼等相關優惠政策,鼓勵企業在園區集中發展,延長產業鏈條。

據介紹,功能陶瓷新材料產業園是以國瓷材料為核心,以陶瓷功能材料為基礎,以無機非金屬材料為發展方向打造的高端新材料產業園區,將著力打造新材料研發、起步、擴展三大發展區域,查詢、檢測、設計三大公共服務中心,人才培訓、項目孵化、產業化三大創業創新平臺,通過『1+1+1+N』的發展路徑,即一個功能材料研究院、一個創新中心、一支產業基金、多個產業化項目,重點布局5G通訊材料、新能源材料、光電信息材料等新興未來領域。

「栽下梧桐樹,引得鳳凰來。」產業園區能夠有效地創造聚集力,帶動關聯產業的發展,從而有效地推動產業集群的形成。目前,功能陶瓷新材料產業園正在建設的項目既有東營本部的人才和項目參與,也吸引了外地公司的優勢人才和優勢項目。

全球整合資源,打造「航母群」

2019年12月,國家級稀土催化研究院研發與產業孵化基地項目在東營經濟技術開發區開工,標誌著開發區新材料產業向著千億集群又邁進了一步。作為參股企業,國瓷公司則將發揮自身優勢,與研究院一起在移動源尾氣淨化、固定源廢氣治理、新能源催化等方面重點布局。

隨著資本、人才、產業快速的融合,創新、技術、產品快速的迭代,企業和企業家就要放眼全球整合資源。對國瓷公司來說也是如此。如今,公司牢牢樹立平臺思維,以東營經濟技術開發區總部為「航母」,通過併購、控股參股,讓更多子公司、分公司融入「航母群」,開放借力,揚起行穩致遠的風帆。在統一的目標下,公司總部和各子分公司共同完成國瓷公司「航母群」電子陶瓷材料、催化材料、生物醫療材料及其他材料四大版塊布局,在細分產業領域、跨地區區域、產業鏈延展上更是逐步深入、布局長遠,通過技術創新、質量穩定並且積極推進國瓷業務系統打造,不斷增強公司核心競爭力。目前已擁有兩個產品事業部、八個全資子公司,五個控股子公司或參股子公司,在東營的廠區更是拓展到了六個。

定下十年「營收破百億」的戰略目標,相當於未來幾年時間要「再造幾個新國瓷」。在愈發優化的營商環境下,在國瓷人的攜手努力、東營人的殷切希冀中,國瓷公司立足東營本土,紮實開拓創新。

員工持股凝聚合力叫響「大國瓷」,依託產業園在開發區做實「根據地」,圍繞產業鏈開放借力打造「航母群」,三個方面正應了「天時、地利、人和」的發展態勢,向世人昭示著國瓷的「五年目標」豪邁但並不遙遠,一個嶄新的國瓷和一個屬於中國的「SINOCERA」品牌未來可期。

(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賈瑞君 李廣寅 通訊員 王剛 報導)

相關焦點

  • 山東國瓷的成長丨從租賃佔地「一棟別墅」的小廠到中國高端陶瓷...
    產業鏈延伸的邏輯打通上下遊、拓展產業鏈、畫大同心圓、構建生態圈隨著資本、人才、產業的快速融合,創新、技術、產品快速迭代,企業和企業家要有放眼全球的眼光,看清未來趨勢。國瓷同樣如此。能長期保持高速增長,並在多個細分領域成為龍頭,除了"十年磨一劍"的定力,還有以生態化發展思維長遠布局的實踐。
  • 國瓷材料:深耕無機新材料產業鏈的中國「丹納赫」(華安證券)
    通過引入DBS(DanaherBusinessSystem)精益化管理系統,公司開發了適合自身業務特徵的CBS系統(國瓷業務系統),作為核心的精益化管理工具。國瓷在CBS管理系統賦能下,縱向通過合成技術創新延伸邊界,拓展產品線廣度;橫向通過應用技術創新和併購管理延伸邊界,深挖產業鏈深度。
  • 2020.8.18 國瓷材料:當前狀態——如虎添翼
    去年,我在一個股票群裡聽群主聊過國瓷材料,當時我也大致看了看,不太符合我的標準。我轉型之後,選股其實就一個原則,即不見兔子不撒鷹。你說你業績好、成長性高,那你證明給我看。但是2019年國瓷的成長性並不好,所以我就沒再看它了。 今年6月18號,國瓷發布定增預案,擬引入高瓴資本作為戰略投資者。
  • 國瓷材料深度解析:陶瓷粉體龍頭,千億市場再騰飛
    當前公司股權結構較為分散,無控股股 東,所有股東在經營管理中獨自行使股東權利,張曦為公司實際控制人,截止 2020 年上半年底,持股佔比達到 19.96%,第二第三大股東為香港中央結算有 限公司和東營奧遠工貿有限公司,持股佔比 9.93%和 4.79%。公司管理層經驗豐富,眼光獨到。
  • 國瓷材料:為國家築牢5G通信材料安全的基石
    面對5G時代的到來,今年,山東國瓷功能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在東營經濟技術開發區功能陶瓷新材料產業園投資建設5G用關鍵材料研發及產業化項目,主要生產5G通信用高端陶瓷材料和5G用高穩定性元器件。項目達產後,可實現年銷售收入6億元,利潤1.8億元,稅收6000萬元。國瓷公司也一舉打破日本在5G用通信元器件領域的壟斷,為國家築牢5G通信材料安全的基石。
  • 三棵樹:第三期員工持股計劃(草案)
    9、公司實施員工持股計劃前,將通過職工代表大會徵求員工意見。公司董事會對員工持股計劃審議通過後,將發出召開股東大會通知,提請股東大會審議員工持股計劃。員工持股計劃經股東大會審議通過後方可實施。10、員工持股計劃實施後,不會導致公司股權分布不符合上市條件要求。
  • [公告]歌爾聲學:員工持股計劃(草案)
    持有人 指 參加員工持股計劃的對象 標的股票 指 員工持股計劃以各種方式取得的歌爾聲學股票 員工持股計劃管理委員會/管委會 指 歌爾聲學股份有限公司員工持股計劃管理委員會,為員工持股計劃的管理方 資產管理機構或管理人 指 指具有資質的資產管理機構 份額、資產、權益、收益 指 均代表並包括員工持股計劃參與人所擁有的持股計劃的份額及對應的資產、權益、收益等 中國證監會 指
  • 雙傑電氣:第二期員工持股計劃(草案)
    2、本員工持股計劃遵循依法合規、自願參與、風險自擔的原則,不存在攤派、強行分配等強制員工參加本員工持股計劃的情形。(二)自願參與原則 公司實施員工持股計劃遵循公司自主決定,員工自願參加,公司不以攤派、強行分配等方式強制員工參加員工持股計劃。(三)風險自擔原則 員工持股計劃參與人盈虧自負,風險自擔,與其他投資者權益平等。三、員工持股計劃的管理 股東大會是公司的最高權力機構,負責審核批准實施本員工持股計劃。
  • 國瓷材料為何能獲得高瓴資本的青睞|品質公司
    由於瓷粉在整個MLCC中的成本佔比較高,瓷粉供應商的選擇及產業鏈配合重要性凸顯,國瓷材料通過入股上遊原材料廠家,實現了從基礎原材料到配方粉全產業鏈布局,是全球行業中唯一一家布局全產業鏈的企業。公司是繼日本堺化學之後國內首家、全球第二家成功運用水熱工藝批量生產納米鈦酸鋇粉體的廠家,目前已經成為國內規模最大的MLCC電子陶瓷材料生產商,在全球的市佔率排名中位居第四,約為10%。
  • 螞蟻接受上市輔導:員工平臺持股超50% 中金、中信建投護航
    值得注意的是,備案文件還披露了螞蟻持股5%以上的股東,分別為杭州君瀚股權投資合夥企業(持股29.86%)、杭州君澳股權投資合夥企業(持股20.66%)以及阿里巴巴集團。券商中國記者此前報導,君瀚、君澳為阿里及螞蟻員工持股平臺。上述備案文件稱,「除上述股東外,公司無其他持有5%以上股份或表決權的主要股東。」
  • 歌爾聲學、中際裝備員工持股計劃浮虧嚴重 新華錦叫停
    被套的員工持股計劃以創業板和中小板公司為主,從魯股來看,歌爾聲學(002241)和中際裝備(300308)的員工持股計劃浮虧嚴重。比如中際裝備,其員工持股計劃購買均價為20.62元(/股),而截至8日收盤,中際裝備股價僅為 10.40元,員工持股計劃被套幅度超過50%。
  • 大族雷射(002008.SZ):在大族數控實施員工持股計劃
    格隆匯 11 月 10日丨大族雷射(002008.SZ)公布,為增強公司和深圳市大族數控科技有限公司或其股改後主體(「大族數控」)的凝聚力、維護大族雷射和大族數控的長期穩定發展,建立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長效激勵約束機制,吸引和留住人才,充分調動員工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兼顧員工與大族雷射、大族數控的長遠利益,擬由部分大族雷射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
  • 解析入選全球化工50強的萬華化學的產業鏈布局!
    7月29日,美國C&EN《化學與工程新聞》雜誌公布了2018年全球化工50強排行榜單(Global Top 50)。萬華化學以606億人民幣(約92億美元)再次進入榜單,位居37位,銷售額較2017年增加14.11%。
  • 奧維通信擬推954萬元員工持股計劃
    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嚴政)奧維通信7月16日晚間發布員工持股計劃,該計劃參與員工不超過137人,資金總額不超過954萬元,以11.36元/股測算,該計劃涉及公司股票約84.13萬股,佔公司總股本的0.24%。公司股票將於7月17日復牌。
  • 中核鈦白:第五期員工持股計劃第一次持有人會議決議公告
    會議審議通過了以下事項:        一、審議通過《關於設立中核華原鈦白股份有限公司第五期員工持股計劃管理委員會的議案》;        公司第五期員工持股計劃設立管理委員會,作為管理機構,代表持有人行使股東權利。第五期員工持股計劃管理委員會由3名委員組成,設管理委員會主任1人,管理委員會委員的任期為員工持股計劃的存續期。
  • 海科新源接受輔導,又一家東營石化巨頭將謀求上市
    海科控股官網顯示,目前公司已發展成為集石化能源、特種化學品、新能源材料、醫藥、國際貿易等為一體的綜合性大型跨國企業集團,下屬公司分布在省內東營及上海、江蘇、浙江、安徽等地,海外則包括韓國和新加坡等國家和地區,總資產達185億元,擁有員工4500餘人。
  • 2019第二屆全國(東營)石油化工高峰論壇會議通知
    各有關單位:  為推進石化行業高端化、差異化發展,提升全行業轉型升級能力,優化產業布局,提升發展質量,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將於2019年4月17~18日在東營召開 「2019第二屆全國(東營)石油化工高峰論壇」。
  • 無錫智能自控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第一期員工持股計劃(草案)摘要
    第四章 本員工持股計劃的存續期、鎖定期及業績考核要求  一、本員工持股計劃的存續期  本員工持股計劃的存續期為48個月,自股東大會審議通過本員工持股計劃且公司公告全部標的股票過戶至本計劃名下之日起計算。
  • 機構最新動向揭示8隻黑馬股 值得滿倉布局
    此外,公司擬以16.32 元/股的價格,向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劉雙廣、易方達資管(員工持股計劃二期)、平安大華(匯垠澳豐1 號)、廣發乾和、西藏矽谷天堂(恆興1 號)非公開發行股票募集配套資金不超過12 億元。其中劉雙廣認購金額為5.72 億元,員工持股計劃二期認購1.48 億元。評論:收購創聯電子和國邁科技,實現大安防重要布局。
  • 中央有多愛東營,山東東營的超級中央企業製造業助經濟發展
    省內的煙臺、濰坊、東營等城市實力都很強。你知道嗎?東營也是一個中央企業聚集的城市,你知道東營的央企實力有多強嗎?今天小鵬就給大家分享一下。公司以井筒技術為核心,從石油工程設計、研發、裝備製造到油藏綜合一體化服務的完整產業鏈,具備陸上、海上及各種複雜工況施工能力,是我國領先、國際知名的大型油服公司之一。公司用工總量25000餘人,主要施工隊伍485支,市場已覆蓋山東、新疆、四川、江蘇、海南等10多個省(市)自治區,以及沙特、科威特、烏克蘭、墨西哥、孟加拉、奈及利亞等13個國家和地區,2019年公司實現收入150億元、利潤超3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