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佛 | 八十八佛之四十二:南無法勝王佛!

2021-01-20 閒寧閣


至誠禮拜八十八佛,最為殊勝,最為簡便,亦最常用,極易感應,得見瑞相,身心輕安,足以證明,罪滅障除,堪可進功,修行辦道。



八十八佛之四十二:南無法勝王佛!

南無法勝王佛!(圓佛如來,三界法王) 


南無法勝王佛,能解除「疹痘、赤紅、西隱蛇皮之厄」

法勝,宣法殊勝也。此法為圓解如來之法,妙用於三界,故稱法勝王佛。

故行人皈依(歸投依靠)法勝王佛,乃圓滿佛如來,於三界中,號稱法王。

又南無法勝王佛,能解除「疹痘、赤紅、西隱蛇皮之厄」。乃一切法,都是佛法,宣法殊勝,其悟空如來,故不為法所執,心空法了,無罣礙,自無類此皮膚之病症。

「五十三佛之四十二」

《佛說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云: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及餘一切眾生。得聞是五十三佛名者。是人於百千萬億阿僧祇劫不墮惡道。
若復有人能稱是五十三佛名者。生生之處常得值遇十方諸佛。
若復有人能至心敬禮五十三佛者。除滅四重五逆及謗方等皆悉清淨。以是諸佛本誓願故。於念念中即得除滅如上諸罪。


(敬請持誦佛號,默念三聲)

南無法勝王佛!

南無法勝王佛!

南無法勝王佛!

版權聲明:圖文內容綜合於網絡與書籍,版權歸創作人所有,我們尊重著作權所有人的合法權益,如涉及版權爭議,請著作權人告知我方刪除,謝謝。

相關焦點

  • 殊勝禮懺法 • 八十八佛大懺悔文
    南無善寂月音妙尊智王佛. 南無世淨光佛. 南無龍種上尊王佛. 南無日月光佛. 南無日月珠光佛. 南無慧幢勝王佛. 南無獅子吼自在力王佛. 南無妙音勝佛. 南無常光幢佛. 南無觀世燈佛. 南無慧威燈王佛. 南無法勝王佛. 南無須彌光佛. 南無須曼那華光佛. 南無優壇缽羅華殊勝王佛. 南無大慧力王佛. 南無阿閦毘歡喜光佛. 南無無量音聲王佛. 南無才光佛. 南無金海光佛. 南無山海慧自在通王佛.
  • 【第五講】吐火羅文-佛的勝利
    佛教十五講的第五講和第六講都是語言學問題,討論的都是兩個字——額,浮屠一個詞、佛一個詞。這兩個詞都是佛教裡我們來稱呼佛陀的,但是第五講和第六講成文相差了四十多年。  這第五講是在1947年寫的。  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就是這個「浮屠」,是我們最早稱呼佛陀的一個詞。還有一個詞就是我們日常用的「佛」字。
  • 佛教文化橫三世佛,東方藥師佛,娑婆釋迦牟尼佛,西方阿彌陀佛
    三世佛」有兩種說法,一種是依「三世」原本的時間意義而劃分的過去佛、現在佛與未來佛,而另一種是按地域劃分勢力範圍,此三世佛是指東方淨琉璃世界的藥師佛,娑婆世界的釋迦牟尼佛,西方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前一種三世佛稱為豎三世佛,後者為橫三世佛。
  • 「過去七佛」除了釋迦牟尼佛,另外六個是誰?
    即過去七佛的第六位。騎一頭獅子,是釋迦牟尼佛前世之師。舉行過一次說法集會,有二萬弟子參加,他的上首弟子是提舍和婆羅婆。一提舍。二婆羅婆。侍者善友。子集軍。 拘那含牟尼佛(賢劫第二尊)偈曰: 佛不見身知是佛 若實有知別無佛 智者能知罪性空 坦然不怖於生死 《長阿含經》云:人壽三萬歲時此佛出世。種婆羅門姓迦葉。父大德。母善勝。居清淨城。
  • 佛說:佛身三十二善相,凡夫身三十二惡相!
    一說佛與凡夫的區別,首先想到的自然是佛身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尤其是三十二種殊勝大人相,古往今來,只有佛與統治世界的轉輪聖王方可全部具足。其實,凡夫也有三十二相,佛言:「三十二相者,其義有二:一者在凡夫中,名為三十二種惡相;二者在賢聖中,名為三十二種善相。」今天七葉君就與大家一起了解一下。先說三十二種善相,也就是廣為人知的「佛身三十二相」。
  • 相忘集 學習筆記-117-【佛教十五題】-11-【第五講】吐火羅文-佛的勝利
    群友團隊名單如下:【安端】、周志華、王增惠、始料不及、大東135*****220、本節課音頻首次上線:2018-3-13本節課講《佛教十五講》的第五講——浮屠與佛。《佛教十五講》的第五講和第六講都是語言學問題,討論的都是兩個字(詞)——浮屠一個詞;佛一個詞。這兩個詞都是佛教裡稱呼「佛陀」的,但是,第五講和第六講成文相差了四十多年。這第五講是在一九四七年寫的。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就是這個「浮屠」,是最早稱呼「佛陀」的一個詞。還有一個詞就是我們日常用的「佛」字。
  • 我贊成大乘是佛說
    再一次勸請圖一時口舌之快者,妄言大乘非佛說,止止止!勸善篇:仁者喜歡修小乘儘管去修小乘;若修大乘就一門深入大乘經典好好修學,無需在這個問題上論輸贏,因為不可能贏,也不可能輸,最後只有謗法罪業纏身。切切謹記!
  • 掩面佛不能亂戴!掩面佛適合什麼人佩戴?權威解說
    本文盛世無雙從(一)掩面佛的製作名師,(二)掩面佛的價格,(三)掩面佛的適合人群,三個方面進行詳細解說,這是層層遞進的關係,因為要說掩面佛的適合人群,就必須知道掩面佛的製作名師。因為師傅修行的法門特點不同,價格高低不等,適合的人群也是不同的。
  • 《法華經》若在佛前蓮華化生
    無量眾生、得阿羅漢果;無量眾生、悟闢支佛;不可思議眾生、發菩提心,至不退轉。佛告諸比丘;未來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妙法華經提婆達多品,淨心信敬,不生疑惑者,不墮地獄、餓鬼、畜生,生十方佛前,所生之處,常聞此經。若生人天中,受勝妙樂,若在佛前,蓮華化生。】
  • 佛說一切眾生,本來是佛 ——圓瑛大師
    世界提倡素食會十周紀念佛說一切眾生,本來是佛,祗因無明妄動,是為大咎。從真起妄,迷上加迷,依惑造業,依業受報。由因感果,以善惡而定升沉;隨業受身,現輪迴而招生死。胎卵溼化,諸趣紛然;大小妍媸,群生複雜。然形骸雖異,本覺之佛性無殊;人畜攸分,貪生之心理一致。詎可以我強而欺彼弱,將他肉而養自身耶?
  • 佛說地藏菩薩利益人天不可思議功德之事
    若有男子女人聞是佛名,志心瞻禮或復讚嘆,是人於賢劫千佛會中,為大梵王,得授上記。』又在過去有一尊佛出世,號拘留孫佛。假如有男子女人聽到這尊佛的名字,至誠懇切瞻仰禮拜或者稱揚讚嘆,這個人在賢劫千佛大會中,成為大梵天王,得授大梵天王的記。『又於過去有佛出世,號毗婆屍。若有男子女人聞是佛名,永不墮惡道,常生人天,受勝妙樂。』又在過去有一尊佛出世,號毗婆屍。
  • 鏡泊湖上的追尋,國內第一東方藥師佛七佛道場——藥師古剎!
    藥師佛也稱為消災延壽藥師佛,佛經記載藥師琉璃光王如來曾立下十二大願,使東方淨琉璃世界和九法界一切眾生無病無災,豐衣豐食,解脫苦惱,解脫苦厄,身心安樂等。東方藥師琉璃光王如來與娑婆世界的釋迦牟尼佛和西方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合稱為橫三世佛。
  • 佛只是人,人只是佛(美篇)
    從古到今,佛只是人,人只是佛,也是真正的禪定。不用以禪定入定,不用以禪想禪,不用以佛覓佛。百丈懷海是馬祖道一的著名弟子。道一圓寂後,他曾補替師位,接引學人。後入江西新吳大雄山居住,所住之地斷巖絕壁,號「百丈巖」。
  • 我就是佛,你不是佛
    在霹靂布袋戲《霹靂天罪》中,最具人氣的正道角色「雅僧佛公子」有許多啟示別人的佛偈,其中與女俠左手香有三次打賭,兩人之間的對話非常有意思,對學習佛理的很有開示作用。左手香為百姓打抱不平,質疑佛公子利用佛騙了百姓的錢財。
  • 佛陀箴言:佛說只有佛才能徹底了解佛的境界
    諸佛不可思議甚深境界,唯佛與佛乃能究了。(圖片來源:鳳凰佛教) 《無量義經》:「諸佛無有二者,能以一音普應眾聲,能以一身示百千萬億那由他無量無數恆河沙身,一一身中又示若干百千萬那由他阿僧祇恆河沙種種類形,一一形中又示若干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恆河沙形。善男子,是則諸佛不可思議甚深境界,非二乘所知,亦非十住菩薩所及,唯佛與佛乃能究了。」
  • 佛系出自哪裡佛系什麼梗?解釋佛系屬性什麼意思及佛系生活來源出處
    佛系出自哪裡佛系什麼梗?解釋佛系屬性什麼意思及佛系生活來源出處!最近網上特別流行一個詞「佛系」,什麼佛系追星、佛系男孩、佛系女孩、佛繫戀愛都出來了,讓人看得摸不清頭腦。那麼,佛繫到底是什麼意思?佛系是什麼梗呢?》》》佛系是什麼意思佛系女孩是什麼梗?
  • 金葉佛甲草與佛甲草的區別,金葉佛甲草種子的性價比最高
    金葉佛甲草1、種子目前,一般一斤種子的市場售價在280-350元之間,品質生長狀況越好,價格越高一些。3、完形植株售價約在6-12元之間不等,這樣的金葉佛甲草買來後經過移栽以及定根澆水和後期的管理工作這三個環節,用時一周到兩周的時間,基本就為淨化空氣發光發熱了。金葉佛甲草按照其生長階段的不同,價格也有不小的差距,朋友們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合適的價位購買。金葉佛甲草是佛甲草的變種,那麼大家知道二者有何區別嗎?
  • 霹靂布袋戲佛門之天佛原鄉
    這期我們來討論一下佛門重地天佛原鄉,由光尊玉菩提所創的佛門至高聖地,也是虛幻與真實並存之地!下面我們便了解一下其中的代表性人物。深闕主事——裳瓔珞3.天之佛——樓至韋馱天佛原鄉對厲族的最高主導者,擁有化分五相渡世之能,修體已臻精純,色身非男非女。所持武器為太素之劍——奧義吠陀,可惜的是最後卻自戮而死,希望世間因自己而受罪者,還諸自身,在樓至韋馱身亡後,其軀體最終化為至潔莊嚴胎藏五封蓮,證明了樓至韋馱的聖潔。
  • 釋迦牟尼佛是如來佛,但如來佛卻並不只是釋迦牟尼,千萬別混淆
    請您點擊右上角的「關注」,和紅塵一起淨心學習,種諸善根咱們繼續來介紹佛教的人物,這次出場的是終極「BOSS」——佛。大家都知道釋迦牟尼佛,這也是我們所有學佛之人的唯一本師,也是我們這個娑婆世界的教主,甚至在小乘佛法中都不承認有其餘佛的存在,「佛」就是釋迦牟尼的專用稱號。
  • 法華經:看懂佛土種墨喻,就會明白自己的心性與佛的距離(37)
    「勝」者,真法也,根對塵而產生識而有法,法就是心,心就是法,法外無心,心外無法。根、塵、識、法實際上就是一心三藏,三藏一心,不可分割。當真正懂得了一心三藏,明了一切法都是自心的流露,不被妄覺所惑,則一切法無不是隨心所欲,如意妙好,故說「好城」。眾生被妄覺所惑,局限在妄想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