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才是正宗高密爐包的做法,鮮香味美,百吃不厭

2020-12-05 家有悅味

大家都知道在山東濰坊出了一位諾貝爾文學獎的獲得者—莫言老師,其實莫言老師的老家是濰坊市高密市,高密市是濰坊市下設的縣級市。這裡除了有大作家莫言老師,還有很多山東的名小吃,其中高密爐包就很出名。

高密爐包,歷史悠久,最早始於清代年間,它以獨特的香、焦、酥、脆、菜生、肉熟而名揚天下,是民間傳統名吃美食,現在也是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莫言老師還曾為高密爐包寫過一首打油詩呢:「韭菜爐包肥肉丁,白面烙餅捲大蔥,再加一盤豆瓣醬,想不快樂都不中。」可見這爐包是何等的美味和受人喜愛。

高密爐包主要是以香、焦、酥、脆、菜生、肉熟著名的,而打這高密爐包,是需要一些技巧的,歸結如下:

(1) 發麵:發麵除了用酵母外,再加點泡打粉。這樣和出的面才會軟,打出來的爐包不發柴(2) 拌餡:最好用五花肉,帶點肥的,吃起來更香。肉要切丁,不能剁成肉泥。菜,不能切得太碎,太碎的話,容易做的太爛,沒有了鮮味。

(3) 做皮:比餃子皮要大些,不能太薄,中間稍厚,邊緣稍薄。

(4) 包包子:收口要朝下。這也是高密爐包的一個特色。這是為了讓餡汁把收口處的褶子充分浸潤,吃起來更好吃。

(5) 加水:爐包放到鍋裡後,準備一碗水,最好是溫水,放入少許麵粉,攪拌均勻拌成麵漿水,倒入鍋中,浸過包子的三分之二即可。

(6) 火候:加水後,先大火10分鐘,聽到吱拉聲後開蓋再爐包上刷上一層食用油,改小火,煎煮5分鐘,水沒有了,爐包也就熟了。

今天就和大家來分享正宗高密爐包的做法。

【高密爐包】

準備食材:麵團:麵粉400克,酵母2克,泡打粉2克,常溫水210克,麵漿水1大碗。

餡料:韭菜1小把,豬肉200克,食用油2湯匙,料酒1湯匙,生抽2湯匙,蠔油1湯匙,雞精適量,食鹽2小勺。

具體做法:

1、 先來和面,400克麵粉中加入2克酵母,2克泡打粉,用常溫水和面,先攪拌成棉絮狀,再和成光滑的麵團,和好後放一邊醒發至2倍大。做這種麵食,面要和得軟點,除了加入酵母,再加入泡打粉這樣發出的面才更軟和。

2、 趁著餳面的同時來準備餡料,半肥半瘦的豬肉切成丁,放入碗中加入食鹽、料酒、生抽醃澤一下。

3、 韭菜摘洗乾淨後,切成小段。

4、 肉醃製入味後,放入切好的韭菜段,加入食用油、食鹽、蠔油、雞精拌勻製成餡料。

5、 面餳好後,放案板上揉搓排氣,儘量的多揉搓,並搓成長條,分割成小面劑。

6、 將面劑分別揉圓,擀成中間稍厚,邊緣稍薄的麵皮狀。

7、 擀好後將調好的餡料放入,像包包子一樣從一邊捏起,捏至一半以上後,用另一隻手將麵皮捏住,主要不露餡就可以。

8、 都做好後,平底鍋燒熱後抹油,將做好的爐包放進去,煎至底部上色後,將事先調好的麵漿水淋在爐包上,水量約佔爐包高度的三分之二即可,然後蓋鍋蓋,大火先煎煮10分鐘。

9、 10分鐘後,開蓋,迅速地在爐包的表面刷上一層食用油,再蓋蓋轉小火煎煮5分鐘,水分烤乾了,爐包也熟了。

10、這樣美味的爐包就做好了,吃起來格外的鮮香味美呢,如果喜歡就自己做做試試吧,相信你會喜歡的,如果來到濰坊也建議你去嘗嘗這鮮美的高密爐包。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我是家有悅味,文章是本人的原創作品,希望大家能喜歡,如果大家在製作過程中有什麼問題,可以關注我,給我留言一起探討和交流美食經驗,我們共同把美食做好,讓我們吃得更健康,更營養。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一樣的美食分享,希望大家吃出好心情!

相關焦點

  • 酸甜苦辣話美食,濰坊印象-高密爐包
    高密爐包是濰坊下屬市高密市的傳統小吃,相傳高密爐包起源於漢代,延傳之民國時期最為盛行,人們將之作為禮物走親訪友時送與親友,特別是20世紀30年代位於縣城南河灣的林三爐包,更是名冠城鄉。其特點是包子又白又大,皮面暄軟,內陷飽滿,味道鮮美,掛漿講究,火候獨到,嘎渣焦脆,油香四溢。
  • 號稱青島最好吃的爐包,有大塊的肉,兩個大蝦仁,一個只要2塊5
    高密的爐包非常有名,青島有不少小餐館做高密爐包,但都不夠正宗,青島這家十幾年的小店,號稱是青島最好吃的爐包,味道正宗,這家店名叫陳濤爐包,位於臺東八路市場附近,是周圍鄰居的這家食堂,十幾年味道從來沒有改變過,用料貨真價實受到食客稱讚。
  • 山東五蓮縣的許孟爐包,為什麼要在有人下單時才開始做?
    如今,在許孟街頭,售賣爐包的店很多,但要追根溯源,最早的應該是孫家。一提起孫家,通常會有兩種聲音,一種是:「孫家不是摔面的嗎?」另一種則是:「哦,孫家啊,他家爐包最好吃了。」這兩種說法都對,爐包和摔面這兩種小吃,的確都是孫家的祖傳手藝,也算得上是許孟麵食手藝的源頭了。
  • 青島這家5張桌子的小店,一個爐包2.5元,憑什麼火了20多年
    高密爐包是高密有著悠久歷史的一種民間傳統名吃,清朝末年就已經盛行,曾經還作為走親訪友的禮品,高密爐包的最大特點是個頭大,皮子軟,餡多,底部焦脆,香味四溢,高密爐包特別講究,用新鮮的餡料加上上乘的麵粉加工而成,還放入海米,木耳,粉絲等各種調味料,現在高密爐包已成為非物質文化遺產!
  • 第一次在家做爐包,用了38元每斤的五花肉,做出來的爐包鮮美多汁
    爐包是高密的特色小吃,其特點是包子又白又大,皮面暄軟,內陷飽滿,味道鮮美,掛漿講究,火候獨到,嘎渣焦脆,油香四溢。其實它跟水煎包的做法差不多,就是包包子的包法和皮的厚度不同而已。家常版爐包食材:五花肉、韭菜、麵粉配料:鹽、花生油、醬油、生抽、水步驟:1.製作爐包的餡兒:清洗好的五花肉切成大丁,韭菜切成小段,一起放入盆中,依次加入鹽、醬油、生抽和花生油拌勻就好。
  • 山東農村大集上的特色爐包,葷素統統1元3個,來吃的客人真不少
    爐包長相酷似水煎包,是山東高密的特產,已經有幾百多年的歷史,以香焦酥脆著稱,據說爐包是韓信手下的廚師所創,被找來幫工的人偷師,傳到了民間,是著名的山東名小吃,在山東境內頗為盛行。在山東臨沂臨沭一個鄉鎮上,小編就發現一對夫妻擺攤做爐包20年,他們家的爐包價格便宜味道好,深受附近老百姓的喜愛。
  • 高密爐包到底算不算青島十大小吃之一?最好吃的高密爐包在這裡
    青島小吃眾多,所謂小吃,有些其實也就是當地人經常吃的一些小食,可以做正餐,也可以當點心解解饞,之前提到過青島當地人很喜歡的高密爐包,被一眾的網友懟,說高密爐包關青島小吃什麼事?好像很有道理,確實,高密爐包乃民間傳統名吃,清代起就已經風靡城鄉,始於高密城而得此名,高密爐包講究香,焦,酥,脆,菜生,肉熟,特色是包子又白又大,皮面暄軟,內餡飽滿,味道鮮美,掛漿講究,火候獨到,噶扎焦脆,油香四溢。不管怎樣,起源於高密的高密爐包,如今也在青島紮根,有幾家高密爐包店是真的好吃。
  • 南京這家藏在巷子的小店,蟹黃包公認正宗,每天八九個員工包不停
    南京是美食之都,這裡的美食不光有鴨子和鴨血粉絲湯,還有小籠包,餛飩,湯圓,酒釀圓子等,除此之外,南京的蟹黃包蜚聲國內,很多外地遊客來南京必定要吃這正宗的南京蟹黃包,現在市面上魚龍混雜,想要吃到正宗的蟹黃包還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 高密爐包暄軟酥脆,咬一口湯汁橫流,一口氣吃六個
    爐包是山東高密的一種特色主食,特別受歡迎。包子的表面暄軟雪白、底部金黃酥脆、包子餡根據自己喜好任意搭配,一口咬下去多重口感。爐包歷史悠久,據說從清朝開始就已經有記載,到民國期間發展壯大,作為走親訪友的首選禮品。夏秋季是芸豆的當季蔬菜,是包包子的首選材料,用芸豆加上豬肉,再用甜麵醬炒出來,味道真是一絕。
  • 這3種食材自帶天然「鮮味」,做飯放一點,鮮香味美
    不喜歡味精,怎麼提鮮?這3種食材自帶天然「鮮味」,做飯放一點,鮮香味美!現在大家的生活條件越來越好,飲食上的追求也越來越高,從吃飽到吃好,吃的營養吃的健康。調味料上的使用也越來越注意,比如說很多人都不喜歡味精,也不喜歡雞精,認為這兩個對健康不好。那麼如果不用味精怎麼提鮮?其實這3種自帶天然「鮮味」,做菜放一點,營養又美味。首先說味精和雞精的主要成分一樣,都是穀氨酸鈉,它是一種胺基酸,而且是動物蛋白質的一部分。
  • 韭菜餃子,韭菜直接包還是先焯水?教你做法,餡鮮脆嫩,多汁好吃
    冬季寒冷,我們更喜歡吃熱乎美食,比如餃子,最近吃的次數增加,因為天冷不願做飯了,餃子的獨妙之處在於餡料可以千變萬化、隨意搭配,可根據喜好調整,也可根據季節變化,搭配時令蔬菜製作,葷素搭配更是營養豐富,尤其韭菜餡餃子,鮮香細嫩,就算口味重也能讓我們百吃不厭,別看韭菜氣味刺激濃厚,
  • 正宗柳州螺螄粉製作配方,鮮辣美味,口感細膩,一周吃5次都不夠
    正宗柳州螺螄粉製作配方,鮮辣美味,口感細膩,一周吃5次都不夠中國的美食文化博大精深,上有山珍海味,下有街邊小吃,全國各地每個地區都有,特色有名的美食小吃,這些小吃風味獨特,歷史悠久,深受吃貨們的追捧與青睞。今天所分享的是,廣西柳州市的一種著名小吃,螺螄粉。
  • 鮮香味美,遍布全國各地,深受人們喜愛的著名小吃
    鮮香味美,遍布全國各地,深受人們喜愛的著名小吃糖漬金桔糖漬金桔是一種甜品,是把糖和橘子放在一起醃製,然後用小鍋慢慢熬煮,口味酸甜可口,令人回味無窮。金桔具有解鬱,化痰,止渴,消食,醒酒。古代中國人認為這是一種密封的包子,沒有七竅,所以稱為「渾沌」,依據中國造字的規則,後來才稱為「餛飩」。在這時候,餛飩與水餃並無區別。千百年來水餃並無明顯改變,但餛飩卻在南方發揚光大,有了獨立的風格。至唐朝起,正式區分了餛飩與水餃的稱呼。過去老北京有「冬至餛飩夏至面」的說法。相傳漢朝時,北方匈奴經常騷擾邊疆,百姓不得安寧。當時匈奴部落中有渾氏和屯氏兩個首領,十分兇殘。
  • 這樣做的爐包,美味可口,鮮嫩,回味無窮
    今天分享給大家一種是用韭菜和豬肉肉塊做的爐包,一起看看怎麼做的吧。一、準備麵粉300克放到一個盆裡,加入3克酵母,5克白糖,170克的溫水進行和面,開始用筷子進行攪拌,最後可以下手和成光滑的麵團。二、把麵團放到溫暖處,進行發麵,一般需要一個半小時到兩個小時,發好的面要比原來的麵團大兩倍,內含豐富的蜂窩組織。
  • 冬天,牛羊湯可不喝,此湯別錯過,5塊錢做一鍋,鮮香味美,好喝
    今天我給大家帶來一道家庭版香菇白菜湯,這道蔬菜湯喝起來湯汁十分鮮美,而且湯汁還是奶白的,一看就有很有食慾,冬天,端上一鍋香菇白菜湯,不僅價格實惠,而且家人喝起來暖身又暖胃,比喝一些牛羊湯強多了,冬天,牛羊湯可不喝,此湯別錯過,5塊錢做一鍋,鮮香味美,好喝!
  • 來自東北的泥爐烤肉,老式炭火燒烤,美味炸裂
    正宗的東北味兒 裝修有點逼格範 一秒穿越小酒吧說起泥爐烤肉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大口吃肉,大口喝酒而在美食聚集地——白石洲有這樣一家泥爐烤肉店傳承了口味、環境等多種元素潛城小龍蝦泥爐烤肉採用老式泥爐炭火烤制在保留肉最原汁原味的同時,還能將炭火的香味和肉香融合在一起
  • 做清蒸魚,可不是直接上鍋蒸那麼簡單,教你正確做法,又鮮又嫩
    做清蒸魚,可不是直接上鍋蒸那麼簡單,教你正確做法,又鮮又嫩魚肉的滋味鮮美,高蛋白低熱量,富含人體所需的多種營養物質。在魚的眾多烹飪方法中,我最喜歡的做法是清蒸,清蒸也是最能體現魚肉本味、鮮味的烹飪方式。清蒸魚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就是直接上鍋蒸那麼簡單,其實並不然,想要把清蒸魚做得鮮香味美,有不少的細節需要我們注意。如果沒有掌握好做法,可能會導致魚肉發柴、發腥,鮮香味不足,又或者蒸過火。
  • 這6種魚別錯過,都是中國本土的海水魚,鮮香味十足,性價比超高
    導讀:這6種魚別錯過,都是中國本土的海水魚,鮮香味十足,性價比超高俗話說「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生活在不同地方的人,生活習性都是有一定差異的。就好比飲食,生活在內陸的人,大家常吃的魚基本都是以鯽魚、草魚、鯉魚等淡水魚為主,而生活在海邊的人,主要就是以海水魚為主。
  • 這4道百吃不厭的家常菜,有肉有蔬菜,做法很簡單,趕緊學起來!
    這4道百吃不厭的家常菜,有肉有蔬菜,做法很簡單,趕緊學起來!肉類和海鮮料理,加入蔬菜元素,就像是跳雙人舞。獨舞固然韻致有味,雙人舞層次卻更顯豐厚。美味亦如是。富有嚼勁的牛肩胛肉,加上爽脆清甜的燈籠椒,以及青鮮的大蔥,口感多層次;或是番茄加上泰式雞醬,酸甜的滋味讓蝦仁更顯鮮嫩。
  • 「舌尖上的哈爾濱」,帶你品嘗地道東北菜,攻略在這
    後來菜的做法不脛而走,傳遍了城裡的大街小巷。哈爾濱人說:要是外地朋友不喜歡吃西餐和東北大菜,咱們吃得莫利燉活魚去。這道菜的主料應該是新鮮的活鯉魚,那樣才可以充分享受到魚肉的鮮嫩和美味。3.燻五香大馬哈魚燻五香大馬哈魚是黑龍江省阿城區的一個地方特色菜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