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我國南方遭受到降雨和降溫天氣的襲擊,本來是生機盎然的春天季節,讓人感受到一陣冬天的寒冷,有人感嘆稱:「想不到廣東能夠再次入冬」。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冬天這個詞語離我們越來越遠,越發感到陌生。古代詩人筆下的「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的美麗景象不復存在,花大價錢購買的棉襖放置衣櫃最底層吃了多少的塵埃,這些都是全球氣候變暖所帶來的效果。
提到全球氣候變暖,那就不得不說溫室效應了,它是罪魁禍首,是它破壞了本來的生態平衡,它也是由人類一手創造出來的。工業革命後,科技成為了第一生產力,機器取代了手工,生產力得以大程度的解放,各類工廠如同雨後春筍般拔地而起。為了獲取更大的利益,商人們不顧後果地排出未經處理的黑煙,再加上對森林的亂砍亂伐和汽車、生活尾氣的排放,溫室氣體充滿大氣層,溫度自然而然升高了。
這個問題引起了世界各國的關注,認為這是關係全球各國命途的重大問題,不可掉以輕心,因而每隔一段時間,各國的首腦就會匯聚法國首都巴黎舉行協商會議,即著名的《巴黎協議》。經過商議,他們確定了一個共同的目標:全球的升溫高度控制在2攝氏度之內。但是,這個目標實現了嗎?從實際情況看來,前景似乎不太樂觀。接下來我們便一起來了解一番。關注媒體的朋友們應該都看過這樣一段視頻,一段無加工剪輯的南極洲景象視頻。在溫室效應的影響下,南極洲大量冰塊融化,崩潰融化,倒進海洋中,爆發出一種刺耳的聲音。有人說,這是大自然對於人類破壞大自然的憤怒咆哮!
根據美國海洋管理和大氣檢測局的最新報告顯示,2020年1月份,南極洲的最高氣突破了20攝氏度,準確數值為20.75℃。南極是地球的「冰箱」,試想想,假如將你家冰箱的溫度調至20攝氏度以上,會發生什麼事情,後果可想而知。另外,根據外媒消息報導,2019年全球海洋的氣溫突破歷史記錄,近5年來所產生的熱量相當於數百顆原子彈爆炸的熱量。這種變化對於海洋環境而言,是極為沉重的打擊,嚴重影響生物多樣性。無可置疑,這些都是全球氣候變暖的「傑作」。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現象更為嚴重,永久凍土地帶發生融化現象。根據俄羅斯媒體報導,有人在西西伯利亞地區的永凍土地帶發現了一具鳥類屍體,經過碳-14檢測結果顯示,這具鳥類屍體死亡時間距今約為4.6萬年,而且在其屍體上發現了數種未知病毒。這一消息使得不少人感到震驚,畢竟每次有罕見病毒出現,都會協同死神而來,收割一批批生命。永凍土之下還蘊含著大量未知病毒外,還有甲烷,它也是導致溫室效應的主要元兇之一。如此惡劣的循環正在地球各地不斷地上演著,危害人們的生活和身體健康,一定要引起注意,不可掉以輕心。朋友們,你們對此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