鱈魚?油魚?論鱈魚與油魚的區別

2021-02-13 榮昇食材

鱈魚,是鱈科(Gadidae)魚類及鱈形目(Gadiformes)其他科部分魚類的統稱,有50多種,是主要食用魚類之一。鱈魚原產於從北歐至加拿大及美國東部的北大西洋寒冷水域。21世紀初,鱈魚主要出產國是加拿大、冰島、挪威及俄羅斯,日本產地主要在北海道。

可怕 吃假鱈魚屁股「漏」油

  從狹義的概念來看,鱈魚有三種:太平洋鱈魚、大西洋鱈魚和格林蘭鱈魚,只有這三種鱈魚才是真正的鱈魚。這三種純正鱈魚中,太平洋和格林蘭鱈魚產量一直不高,最為大家熟悉的,當屬大西洋鱈魚。但從1970年開始,全球大西洋鱈魚的漁獲量已下降70%,成了瀕危魚種。有些低檔的「普通鱈魚」,算是跟真正的鱈魚有點親戚關係,也只能算遠親。而那些價格昂貴的「銀鱈魚」,其實只是造型上有點像鱈魚,用「鱈魚」的名字或許只為沾個光。

油魚是棘鱗蛇鯖和異鱗蛇鯖的通稱,油魚屬帶鯖科魚類,常見於世界各熱帶和溫帶海洋。擬圓唇魚體略長,前部圓,後部側扁。吻端圓鈍,吻皮向前伸展,聯成上唇,其間並無分界線。油魚的重量中,有40%以上的蠟酯,由於蠟酯熔點高達1000℃,人體無法分解及吸收,腸道受刺激後會出現肚瀉現象,排出橙黃色的油酯,但不會中毒。患者進食後,最快30分鐘就會出現症狀,大多於兩天內痊癒。

如何區分鱈魚與油魚呢?

看橫切面

鱈魚現在賣的基本都是冷凍切片,銀鱈魚肉的顏色潔白,肉上面沒有特別粗特別明顯的紅線;魚鱗非常密,是一片壓一片的那樣長的。橫切面大的是真鱈魚,橫切面小的則可能是油魚。這是因為鱈魚的體積比油魚大。油魚的中間會有一條淡黃或淡紅的線條,而真鱈魚是沒有的。

看肉和皮的顏色

鱈魚的魚段皮發白或灰白,色淡,肉質細膩;油魚的皮為灰黑色,色深,有網格狀,肉質較硬且粗糙。真鱈魚的肉相比油魚更為潔白,油魚仔細看後會發現呈黃色。

口感

有獨特的清香和鮮味。口感是像蟹腿肉似的比較有筋道;油魚用油煎熟後有肉香味,吃起來十分油膩,煮熟後肉質很粗,口感較差。

(上圖為油魚)

相關焦點

  • 鱈魚還是油魚?
    近日一位網友在微博上控訴市場上買來的「鱈魚」令女兒腹瀉後,「鱈魚」一時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一些專家爆料,真正的銀鱈魚是產自加拿大,但是數量少、價格貴、市場罕見,市場更多的是用低端鱈魚冒充銀鱈魚,或者用雜魚冒充鱈魚。
  • 「油魚」冒充鱈魚賣!吃完可能拉肚子!真鱈魚到底啥樣?
    純正鱈魚指鱈屬魚類,分為大西洋鱈魚(Gadus morhua),格陵蘭鱈魚(Gadus ogac)和太平洋鱈魚。[1] 鱈形目下有鱈科,通常的鱈魚的概念擴大到鱈科魚類,有50多種,它們中大多數分布於大西洋北部大陸架海域,重要魚種有黑線鱈、藍鱈、綠青鱈、牙鱈、挪威長臂鱈和狹鱈等。鱈魚是全世界年捕撈量最大的魚類之一,是具有重要的食用和經濟價值。
  • 市場多現油魚冒充鱈魚 價格相差八倍易導致腹瀉
    在大超市買的鱈魚,還能有什麼問題?瀋陽市民劉女士就是這麼想的,可事實上,在吃了「鱈魚」之後,劉女士和兒子都出現了程度不同的腹瀉。劉女士認為,自己買的鱈魚不是真正的鱈魚,而是油魚。昨天,有關專家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真正的鱈魚,10多元一斤是買不到的,劉女士買來的魚很有可能是油魚。
  • 鱈魚,銀鱈魚?一字之差區別大,名字相似卻不是一種魚類
    在日常生活中,經常能看到「鱈魚」和「銀鱈魚」的字樣,它們的名字只有一字之差,卻讓很多人誤以為它們是一種魚,而事實上,「鱈魚」和「銀鱈魚」是兩個不同種類的魚,在營養、口感等方面都有區別。「銀鱈魚」實際上包含了兩種高端冷水魚,即裸蓋魚和南極犬牙魚。法國銀鱈魚以營養價值高,肉質細膩而大受歡迎,所以其價格較高。法國銀鱈魚撈自南極凱爾蓋朗群島,它和克羅澤群島都是法屬海外領地,因是法籍漁船捕撈,所以常被稱為「法國銀鱈魚」。聯美海產的法國銀鱈魚整魚進口,層層檢驗,品質有保障。
  • 你吃的鱈魚,可能真的是假鱈魚
    (歡迎點擊上面藍色的公號ID關注)有位媽媽問:【聽說現在市場上多數「鱈魚」都不是真正的鱈魚,而是一種「油魚」,吃了這種魚無益反而有害健康
  • 寶寶吃的鱈魚如何選擇 教你分辨真假鱈魚
    真正的鱈魚其實很便宜,被追捧的"銀鱈魚"和「冰島鱈魚」這兩種高價魚類其實根本不是鱈魚的一種,而所謂「假鱈魚」其實也就是用油魚冒充那種並不是鱈魚的銀鱈魚。亂吧,我們下面慢慢解釋。相對國人來說,把鱈魚當家常菜做了幾百年的歐美人民已經不需要用油魚去哄騙了。因此在他們那邊油魚一般不是用來冒充鱈魚,而是冒充日餐館的白金槍魚。那麼如何區分這幾種魚呢?最重要的是價格。雖然有可能便宜的魚賣很貴來騙人,但是好的魚一定不會虧本賣。
  • 鱈魚,你買對了嗎?
    2016-5-5 22:30:43來源:國際商報春季是鱈魚的傳統捕撈旺季,鱈魚肉厚骨少、鮮味甘美,富含維生素、DHA,低脂肪又營養豐富,因此深受消費者喜愛。目前市場上的「鱈魚」大致可以分三大類,即:分類學上的鱈魚、叫法上被稱為鱈魚、完全是冒名頂替的假鱈魚。
  • 油魚冒充大馬哈魚:男子吃了一放屁就肛門漏油
    陳先生上網搜索發現,國內曾有過不良商家用廉價油魚冒充大馬哈魚、鱈魚銷售的案例。他懷疑自己吃的就是不少國家用來當作工業潤滑劑的油魚。108元一斤不捨得浪費陳先生在溫州市區的機關單位上班。前幾天,他在微信朋友圈裡看到一個美食推廣,說是永嘉新開了一家魚坊,那裡的大馬哈魚很好吃。
  • 這種魚吃了會令人尷尬,尊嚴掃地,許多黑心商人將它當鱈魚賣
    油魚屬於深海魚,在油魚全身的重量當中,含有40%以上蠟酯,蠟酯在外國提煉為工業用的潤滑油,所以被稱為「油魚」。市面上的鱈魚同樣也是深海魚,因其肉質鮮美,營養價值高所以大受歡迎,而油魚雖然也是十分美味,但是卻因為會流油所以幾乎無人購買,於是有的黑心商家就將油魚當做是鱈魚來賣,特別是切成魚塊,更加的難以分辨,所以我們在購買鱈魚時要擦亮眼睛。
  • 市場上售賣的鱈魚大部分無頭,這是為什麼?
    市場上鱈魚的價格千差萬別,讓人弄不清這些價格差異到底都出在什麼地方,有不超過10元一斤的,還要超過百元一斤的鱈魚,為何價格差比如此之大。便宜的鱈魚真的是鱈魚嗎?鱈魚是海洋深水魚類,喜歡生活在溫度較低的冷水域中,天生就比較抗凍,主要是因為它們的血液裡有特殊的抗凍蛋白質。
  • 你真的吃過鱈魚嗎?
    近日一則市場上「油魚」冒充鱈魚賣的消息,讓鱈魚這種洋氣的吃食迅速成為關注熱點。大家開始紛紛自問,我吃的那個,真的是鱈魚嗎?答案很可能讓你驚訝——你雖然吃過很多「鱈魚」,但實際上你可能從未吃過鱈魚。
  • 什麼是無頭鱈魚,到底怎麼吃,吃貨來告訴你
    無頭鱈魚到底是啥魚?經常在超市買菜,在冷凍區長期可以見到冷凍的鱈魚,價格比較貴,但是從截面就可以看出,肉質雪白,沒有小刺,光是從表面就可以看出來這種魚肉非常的鮮美。稍微細心一點的朋友,就可以發現,不管是冷凍的,還是新鮮的鱈魚,很少看到有帶魚頭的整條魚,一般情況下都是去掉頭,去掉內臟,處理乾淨了的整條魚肉,還有切成了片狀的魚塊。
  • 帶你走進全球最大的銀鱈魚產地,南印度洋深處的法屬領地!
    法國銀鱈魚營養成分表圖片來自:catalyst.celebritycruises.com正因為法國銀鱈魚的暢銷,市場上常有假銀鱈魚充當銀鱈魚,假銀鱈魚多為油鱈,俗名油魚,學名:棘鱗蛇鯖(Ruvettus pretiosus),油魚並非鱈魚哦,它屬蛇鯖科棘鱗蛇鯖屬。與白金槍魚(異鱗蛇鯖)是近親。
  • 其實放眼整個人類漁獵史,鱈魚真是一個傳奇(一)
    鱈魚不是中國本土魚種,它們漂洋過海來到中國時間不長,地位不高,又常常被油魚冒充,難見真容。然而放眼整個人類漁獵史,鱈魚卻是一個傳奇。維京人愛它,因為它是他們海上擴張的重要口糧;巴斯克人愛它,因為它是他們海上貿易的重要籌碼;中世紀的教徒愛它,因為它是他們齋戒禁慾的日子裡最大的慰藉;西班牙葡萄牙人愛它,因為它供養了他們尋找黃金的遠洋冒險;英國人愛它,因為「下雨天炸鱈魚和薯條更配」;冰島人愛它,因為它支撐了冰島經濟的迅速崛起,讓他們揚眉吐氣……在歐洲,鱈魚不僅是熱量和蛋白質的主要來源,更是財富的象徵,是各個國家競相爭奪的重要資源,對鱈魚的追逐還間接促進了航海技術的發展
  • 挪威北極鱈魚,下一個三文魚?「洋海鮮」成家常菜新寵
    挪威鱈魚姍姍來遲,年銷量不俗  在杭州盒馬鮮生門店,銷售的進口鱈魚主要是來自三個產地的四個品種,分別是挪威北極鱈魚、智利銀鱈魚,以及阿拉斯加的真鱈魚和黑鱈魚。該門店的採購負責人透露,在生鮮品類中,鱈魚的銷量穩居前列,約佔凍品海鮮類銷量的40%。同樣在杭州的其他超市的進口生鮮專櫃,鱈魚或銀鱈魚的銷量不俗,尤其受學齡兒童的家長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