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為嘗「野味」 德清兩父子槍殺20多隻「白頭翁」

2020-11-26 浙江在線

  「我們以為在林子裡打個鳥很正常,卻不知道自己的行為會觸犯法律。」日前,家住德清的老王和小王懊悔不已,想通過黨報熱線提醒市民,捕殺野生鳥類的行為不僅破壞生態環境,也害了自己,千萬不要這麼做了。

  老王和小王是一對父子,老王每天上下班回村的路上,都要經過一片樹林。那天,他看到有許多鳥在樹林上空盤旋,一時間竟然有些「饞了」。晚上,父子倆閒來無聊就拉起了家常,說著說著,老王便想起白天的野鳥,於是他向兒子提議「出去打幾隻鳥吃吃」。小王之前上網購買零件,自己組裝好了一把鋼珠氣槍,小王立即同意去試試槍法。

  於是,老王騎著摩託車帶著小王,開進了這片樹林。他們用頭燈向樹上照射,發現果然有很多鳥停在樹上。父子倆決定分工合作,老王用頭燈照明,小王則舉槍打鳥,每打下一隻,老王便將其撿起,裝進口袋。半小時過去,小王一口氣打了20多隻鳥,就在這對父子興致勃勃的時候,被當場抓獲。

  原來,老王和小王捕的這種鳥叫白頭鵯,也就是大家平常所熟知的「白頭翁」。記者了解到,「白頭翁」是中國特有鳥類,以大量的農林業害蟲為食,是農林益鳥之一,根據國家林業局森林公安司法鑑定中心鑑定:「白頭鵯系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被列入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此外,小王所使用的鋼珠氣槍也屬于禁用工具,兩人所狩獵的該片樹林處於非狩獵區,最終這對父子因非法狩獵罪,受到法律的制裁。

  採訪中,不少市民反映,現如今城市生態環境越來越好了,自家小區或公園、樹林內也時常能看到野生鳥類的蹤影,「包括我在外出旅遊的過程中,會看到有些家長默許甚至鼓勵孩子拿著水槍、彈弓或者一些有攻擊性的玩具對準它們,真挺不文明的。」家住仁皇山附近的餘女士這樣說道。

  對此,律師告訴記者,根據我國《野生動物保護法》第三十二條規定:在禁獵區、禁獵期或者使用禁用的工具、方法獵捕野生動物的,由野生動物行政主管部門沒收獵獲物、獵捕工具和違法所得,處以罰款;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三十條的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野生鳥類可能攜帶動物性病毒,沒有經過正規的檢驗檢疫上了餐桌,或造成疾病傳播。」專業人士稱,野生動物和野生鳥類都不好亂吃。黨報熱線也再次提醒:切莫觸碰法律高壓線,市民一旦發現此類違法行為,請及時向林業部門舉報。

相關焦點

  • 柳州有人想嘗野味,買了豹貓、猴面鷹、蛇…還沒得吃就挨「老發」了
    柳州有人想嘗野味,買了豹貓、猴面鷹、蛇…還沒得吃就挨「老發」了 2020-04-27 18: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教授種櫻桃引來白頭翁 一樹築兩窩養起鳥寶寶
    江淮晨報6月26日訊 這幾天,退休在家的李教授老兩口挺忙,因為家裡來了「稀客」——兩對白頭翁「夫婦」和它們的兩窩「鳥寶寶」。  白頭翁因頭部的毛黑白相間而得名,一般生活在山林中,吃樹木的果實,也吃害蟲。來到城市人家定居實屬罕見。
  • 為給生二胎妻子進補 男子射殺12隻白頭翁被警方刑拘
    為給生二胎妻子進補 男子射殺12隻白頭翁被警方刑拘  閩南網11月21日訊,11月19日晚22時許,南安市公安局接到群眾報警,稱有人在南安市柳城八尺嶺附近打鳥。  民警當場抓獲兩名打鳥者,繳獲用來打鳥的氣槍一把、鋼珠、手電筒以及14隻已被射殺的小鳥,並將打鳥者帶回接受調查。
  • 江西野味餐館大批宰殺獼猴 系公務消費定點商家
    在資溪縣一國有林場,剛剛被槍殺的獼猴老闆稱一年做十幾隻猴子記者在江西省資溪縣一家名叫老婁龍蝦的野生餐館,餐館老闆婁某介紹稱,他們是一家專吃野味的餐館,店內有猴、熊、豹骨泡的酒。據婁某介紹,店內的野生美味有竹鼠、猴子、巖羊。記者在現場看到一隻剛被屠殺的猴子,婁某介紹稱,猴子一般一隻十幾斤,猴肉280元一斤,猴頭則要賣800元。
  • 來山水德清,賞首屆美麗中國田園博覽會
    依託良好的生態環境,三林村建設了配套基礎設施,引進大學教授、臺灣創客為村莊發展出謀劃策。如今,這裡有咖啡館、遊學園,遊客、村民和上萬隻鳥兒和諧相處。  農耕變體驗、田園變公園、村莊變景區,驅車遊走在德清的鄉村公路,特點鮮明的高顏值村莊隨處可見。
  • 恩愛白頭翁 成都鬧市孵育雛鳥
    6月27日,家住成都市成華區協信中心小區的甘女士家的一株盆栽桂花樹上,一對築巢的白頭翁鳥兒經過23天的孵育,帶著四隻羽翼漸豐的小鳥逐個出窩飛離鳥巢,在鬧市城中開始新生活。
  • 彈弓獵殺27隻白頭翁石井兩小夥被刑拘--南安商報社數字報刊平臺
    本報訊(記者陳江濤通訊員陳若斐文/圖)不知打鳥犯法,石井兩個20歲出頭的年輕人,用彈弓打了27隻白頭翁。9日,兩人被依法採取刑事強制措施。    8日19時30分,石井鎮林某鋒與鄭某波兩人,在石井鎮溪東中學旁的公園裡打鳥,兩人頭戴探照燈、手持彈弓,在公園裡搜尋,看到樹枝上站著白頭翁,就用彈弓射,被鋼珠擊中的白頭翁立刻應聲墜地。
  • 朱元璋與白頭翁
    時值陰雨連綿、道路泥濘,士兵們因水土不服、 長期作戰而患了腹痛、腹瀉、便血的疾病, 軍醫診斷為疫痢。 因起病急、人數多、病情重,軍中無藥,軍醫亦無良策。 本來兵敗就致士氣大傷,加之疾病突發,戰鬥力嚴重削弱,朱元璋憂心如焚。 當此之際, 朱元璋正好看到一位白頭髮老翁挑著滿滿兩籮筐草藥路過軍營, 便立即下馬, 躬身問道:「敢問仙翁採的是何種草藥?
  • 為嘗野味給豬獾剝皮 差點命喪小蟲
    在縣第一醫院的ICU病房,甘先生經感染科和ICU醫務人員連續多日的救護,生命體徵終於穩定下來,意識逐漸恢復,一直守在病房外的家人也不禁喜極而泣。  原來,甘先生家住黃壇,是一個理髮師,平時喜歡爬山,肉質鮮美的野味更是其心頭好。一天,一個朋友在山上撿了一隻豬獾,送給了甘先生。許久沒吃野味的甘先生非常開心,趕緊抽空給豬獾剝皮。
  • 精準聚焦 | 全球不足6000隻的黑麂他家有4隻,「野味大亨」獲重刑
    為什麼一個村民家裡會有這麼多野生動物?原來,夏某是一個野味收購販賣者。隨著偵查的深入,警方發現,他可是一個十足的「野味大亨」。從夏某某家中搜出的黑麂和小麂   浙江法制報圖有大量「下線」的「野味大亨」這麼多的珍貴野生動物,從何而來?
  • 千隻白頭翁上演百鳥歸巢 南海驚現「小鳥天堂」
    家住在沙頭鎮中心幼兒園附近的鄺先生告訴記者,近年來,該鎮中心幼兒園每天傍晚6時多的時候,都會有幾千隻白頭翁和麻雀前來栖息,上演「百鳥歸巢」的盛況,如同一個鳥的天堂。  昨天傍晚6時左右,記者剛來到沙頭中心幼兒園門外,就聽到了鳥兒發出的啁啾聲。走進去,記者看見許多鳥兒停落在院子內14棵高大茂密的芒果樹上,正在悠閒地梳理羽毛。
  • 野生獸類、鳥類、兩爬類不能吃!拒絕「野味」,從現在做起
    其中,有7名70後和80後市民曾吃過「野味」,2名90後市民幼年時吃過。44歲的何先生說,前幾年販賣「野味」的人比較多,在一些鄉下集市、路邊會售賣野豬、野兔、蛇等野生動物。另一名70後金女士告訴記者,她十幾年前在萬全鄭樓某農家樂吃過野豬、野兔,當天回家出現腹瀉問題,之後就沒吃過了。「我不吃『野味』。小時候住農村,看過親戚吃蛇肉。」90後小黃認為,蛇肉不一定比雞、鴨肉營養高。
  • 代白頭翁,魅力在哪?
    白頭翁代悲白頭翁 寄言全盛紅顏子,應憐半死白頭翁。 此翁白頭真可憐,伊昔紅顏美少年。 公子王孫芳樹下,清歌妙舞落花前。 光祿池臺文錦繡,將軍樓閣畫神仙。 一朝臥病無相識,三春行樂在誰邊? 宛轉蛾眉能幾時?須臾鶴髮亂如絲。
  • 白頭翁,冬天去哪了?
    白頭翁」,是雀形目鵯科小型鳥類。學名白頭鵯(音:bēi),是我國特有的鳥類。因耳羽後部帶有一片白斑,雙眼上方至後枕部又有一圈白色的枕狀帶,在黑色的頭部對比下顯得極為醒眼,至此被形象的俗稱為「白頭翁」。小哥兒與你聊,對於「白頭翁,冬天去哪了」這一話題的認知「白頭翁」,每年的春末夏初,開始築巢繁殖,雌、雄鳥共同育雛。長築巢於低山丘陵和平原地區的灌叢、果園、次生林或竹林等林緣地帶。性活潑,善鳴叫,是一種雜食性鳥類,既食金花甲、夜蛾、蝗蟲、蛇、蠅等動物,也食野山楂、桑椹、酸棗等植物果實與種子。
  • 野味和人類文明
    宋朝洪皓的《松漠紀聞》記載,北方缺乏生薑,每兩價格高達一千二百。因此非常珍視,逢貴客才切數絲放碟中,以為珍品。作為替代做法,契丹人只能拿出兔子的肝生切,用鹿舌醬拌著吃。明餘繼登在《典故紀聞》錄,每年「冬至後,殿前將軍甲士賜黃羊、野難、野豬、鹿脯」。大吃貨袁枚也以食到「味絕倫」的黃羊肉為榮。近至民國,「東北王」北洋軍閥張作霖愛吃老虎肉,對野味的追求不亞於其野性和野心。
  • 你是不是只知道神農嘗百草
    身為一名中國人,差不多從小就知道神農嘗百草的故事,為此自己還真的去嘗過草是什麼味道的,呸,太難吃了,也不知道兔子怎麼吃下去的。但是你們知道蚩尤嘗百獸嘛?其實這一點我也不是很明白,大概是一種代表吧,就像是神農嘗百草,沒有真正的史實記載,基本上都是口口相傳,還有就是神農真的整理出來了各種植物的藥效。而蚩尤吃百獸,應該是基於蚩尤可以馭使百獸吧,古文中和神話中都說蚩尤可以馭使百獸,那能招來就肯定可以宰了吃,吃得多了肯定就知道了其肉的療效,食療也。
  • 白頭翁—興安白頭翁
    白頭翁—興安白頭翁 Radix Pulsatillae Dahuricae (英) Dahurian Pulsatilla Root 來源 為毛茛科植物興安白頭翁pulsatill dahurica(
  • 盆栽白頭翁
    盆栽白頭翁白頭翁原產於南歐地中海沿岸一帶,耐寒性非常強,適合在秋冬栽培。花色豐富絢麗,亦有單瓣、重瓣之分,但常見品種以單瓣為多。開花時會有一圈長鬚著生,成熟時長鬚會呈現白色有如老翁的鬍鬚,故名白頭翁。又因花形似罌粟花,所以又名罌粟牡丹,在歐洲還常被用作復活節的花環或裝飾花。除了園藝栽培以外,市面上有時也供應切花。
  • 嚴防病從口入:起底野味產業鏈 整肅需要下重拳
    「後廚處理穿山甲,是用刀砸穿山甲的腦袋,一刀不行,就砸兩刀,穿山甲被放血,開水燙,拔掉鱗片,直到露出白色的軀體。」客人要點穿山甲,不會直接說,而是問有沒有「地鼠」,因為穿山甲喜歡用爪子刨地。廚房的人曾鼓動他嘗一塊穿山甲肉,說現在不嘗這輩子沒機會了,鍾華平吃了一口,內心的排斥讓他生理上感到噁心,那次之後,他不想再吃第二口所謂「野味」。
  • 聽聽,那白頭翁的叫聲
    原計劃在中午後結束的活動因此即興延長,午餐後一群人興衝衝趕赴當年蔣介石反袁時的避難處———餘姚境內的四明山名勝四窗巖…… 當天晚上,一位未能參加這次活動的文友在微信上看到次採風中拍攝的照片,留言道:「恭喜你們的採風成功,又一次天公作美,真是不可思議啊……」我卻想,如果人們對鳥的鳴叫多點心領神會,那還會有此不可思議嗎?